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装中风的邪恶矮脚猫 ...
-
谯县有一少年,姓曹名操,乡里人亦称其为曹阿瞒。
他常常如风一般在谯县的街巷中穿梭,与一群同龄的伙伴们结伴而行,或是斗鸡赛狗,或是嬉笑打闹。
偶尔心血来潮,也会行侠仗义,但这些行为常常让他被邻居家长们抓住,带到他的父亲曹嵩面前告状。
这天
曹操手牵一只威风凛凛的黑犬,与他的小伙伴们昂首阔步地在街上“执行他们的日常巡逻”。
他们正悠哉游哉地闲逛时,突然发现一位贩卖奇石的老者被几个年轻小子团团围住,领头之人正是学堂里经常与曹操作对的袁忠。
曹操向旁人打听情况,方知袁忠正试图以远低于市场价的金额强夺老者手中的原石,老者虽心中不愿,却慑于袁忠的威胁,不敢反抗。
见此情景,曹操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大声斥责:“袁忠,你这是何道理?朗朗乾坤,你竟敢公然强买强卖!””
曹操的斥责如同石落湖心,激起了层层涟漪。
袁忠的面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本就心虚,被曹操这么一喝,更是觉得颜面扫地。
周围的行人也纷纷围了上来,议论声此起彼伏,让袁忠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袁忠故作不屑地斜瞥了曹操一眼,傲慢地回应:“曹操,你不过是个仗着家里势力的小子,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曹操却不为所动,他冷笑道:“袁忠,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今日你若不罢手,别怪我不客气了。”
两人言语交锋,气氛变得紧张。
袁忠按耐不住,挥拳向曹操打去。
曹操早有准备,身形一闪,轻松躲过,随即反手一拳,正中袁忠的面门。
袁忠吃痛,后退几步,嘴角已经挂上了血迹。
周围的同伴见状,纷纷上前助阵,但曹操和他的小伙伴们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刻加入了战团。
一时间,街头巷尾,拳脚相加,尘土飞扬。
曹操身手敏捷,拳拳到肉,他的黑犬也忠心护主,扑向袁忠一行人,吓得他们四散逃窜。
袁忠虽然人多,却不是曹操等人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
最终,袁忠不敌曹操,带着人狼狈而逃,嘴里还兀自放着狠话:“曹操,你给我等着,这事儿没完!”
曹操站在原地,胸膛剧烈起伏,他擦去额头的汗水,转头扶起地上的老者说道:“老人家,您没事吧?以后若再遇到这种事,尽管来曹家找我。”
老者感激地点头。
曹操正准备离去,那位老者却突然拉住了他,从怀中掏出一块形状奇特的鹅卵石。
这块石头光滑圆润,色泽古拙,仔细一看,竟天然形成了一只乌龟的形状。
“公子,此石跟随老朽多年,今日得你仗义相助,无以为报,愿将此石相赠,以表老朽的一点心意。”老者说着,将乌龟石递给了曹操。
曹操接过石头,只觉得入手温润,仿佛有股暖流透过掌心。
他心中一动,知道这并非寻常之物,便谦虚道:“老人家,我不过做了分内之事,怎敢受此重礼?”
老者却坚持道:“公子不必推辞,这块乌龟石不过是个寓意长寿的吉祥物。今日赠与公子,愿能长命百岁。”
曹操见老者诚恳,也不再推辞,郑重地收下了这块乌龟石,并谢道:“既如此,操却之不恭了。多谢老先生,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目送曹操离去。
曹操将乌龟石揣入怀中,心想当个助人为乐的游侠就是爽。
曹操与袁忠打架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他叔叔曹胤的耳朵里。
曹胤听后,心中颇为担忧,他知道曹操性格桀骜不驯,又喜欢行侠仗义,但这样的行为常常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曹操方才跨入府门,还未及卸下风尘,曹胤便阴沉着脸,径直步入厅中。
曹操一见曹胤的神色,心下已明了七八分,但他仍旧装作无事,淡然地询问:“叔叔,您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严肃?”
曹胤沉声落座,面容凝重地对曹操说道:“阿瞒,我听闻你在市集之上与袁忠发生了冲突,乃至拳脚相向。你可知道,这袁忠出自名门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我们不宜与之结下梁子。”
曹操对这类提及家世门第的言论素来反感。
曹操听着曹胤的教训,心中愈发不耐,他决定施展计谋,以摆脱此人的唠叨。
突然,他面部肌肉扭曲,身体一软,扑通一声倒在地上,四肢抽搐,口角歪斜,仿佛真的中了风。
曹胤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起曹操,急切地呼喊着他的名字:阿瞒,阿瞒,你怎么了?别吓我!”
见曹操“病情”似乎严重,曹胤顾不得其他,急忙跑去叫曹操的父亲曹嵩。
曹嵩闻讯,急匆匆赶来,只见曹操此时却端坐在书桌前,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一卷兵书,神态自若,哪里有半分中风的迹象。
曹嵩疑惑地看着曹胤,又看了看曹操,不解地问:阿胤,你不是说阿瞒中风了吗?这是怎么回事?”
曹操放下书卷,故作委屈地说:“父亲,叔叔本来就不太喜欢我,这次恐怕是想让我中风,好让我不再给他添麻烦吧。”
曹胤是个书呆子,本就不善言辞,今日听曹操此番白莲,才明白了他的把戏,气得胡子都抖了起来,冷哼一声,大骂道:“不知好歹。”
继而转身离去。
曹嵩则是站在原地望着曹胤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之后曹嵩对曹操叮嘱几句话后便离开了。
曹操见曹嵩离开,放下兵书,从怀中掏出老者赠送的石头,轻轻抚摸,仔细打量。
这块石头从他开始倒地装中风开始,便一直发热,不知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