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977,新的开始 ...

  •   “爱国~爱国~”耳边的声音大声又清晰的传来。

      他睡眼惺忪,揉了揉眼睛,原来是他旁边床位的海问在叫他。

      “你小子也太能睡了,这一路还想跟你说说话,谁知道你倒头就睡,这都快到站了还不醒。”

      林爱国嘿嘿一笑,“海哥,你怎么路上不睡?”

      “第一次来燕京,有点兴奋。”海问挠了挠头道。

      两人各提着一个大旅行包走出列车,来到燕京站。对于70年代的燕京,林爱国还是很好奇的。

      作为一名后世来的零零后,小说看了不少,对穿越的事儿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挺强的。林爱国这一世是一个下乡知青,下乡地点在东北,在进山巡查的时候救人受伤,再加上下乡五年符合病退条件。

      为了补偿林爱国,就给林爱国办了病退,让他成功回城了。

      海问是他知青时的朋友,同时又是公社的一名干事,在知青的时候很照顾他,这次回城的时候不放心他,于是开了一份介绍信,护送他回来。

      “嘿,爷们,是不是刚到咱们燕京,要不您上车,我拉着您找地怎么样?”

      就在林爱国感叹的时候,一个三轮人力车已经来到了林爱国的面前,车夫操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想接下林爱国这活。

      “行啊,到北三环中路77号?,多少钱?”

      林爱国温和的开口问道。

      “嘿,一听您这口音,是咱们老燕京人儿,知青回城吧!”

      “这样,咱自己爷们儿,我也不多要您,收您一块钱,您看行不行?”(北影厂当时属于三环内,取一元报价)

      “大哥您说的在理,可是您看我一穷知青儿,哪里掏的出一块钱?得嘞,我还是做地铁去吧!”

      他和海问约好安顿好再见面,他就乘地铁离开了。

      北三环中路77号?,也就是林爱国此行的目的地,当然这里还有个别名,北影厂的员工家属院。

      林爱国的父亲原本就是北影厂的导演,如今恢复了工作,自然还是安排在这里。

      不过让林爱国没想到的是,他进不去。

      被北影厂的保卫科给拦下了。

      “同志,我真的是回家,您看这是我的介绍信,家庭住址就是里面,我怎么能骗您呢?”

      林爱国有些无奈的拿着介绍信冲着门口站岗的保卫科人员解释说道。

      “我得核实一下情况。”保卫人员说道。

      “这样,我爸是林学民,你们保卫科总有他们办公室的电话吧,给他打一个说明一下情况,他能来证明。”

      “你是爱国?”林爱国转头一看,问他的是一个青年。

      “你是?”林爱国有点疑惑

      “我是楷歌啊。”那个青年热情的拍了拍他肩膀。

      “我帮你去喊林叔。”说完他匆匆走进去。

      “爱国!”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绿军装的妇女急匆匆的出现在了门口。

      “妈,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走吧,咱们回家!”

      随后拉起了林爱国的手,冲着门口保卫科的干事说道:“李干事,这是我儿子,稍后我会带他去办通行证的。”

      进了屋子里,自然又是一番互诉衷肠,毕竟说起来,母子二人已经五六年未见了。

      直到看到林爱国打了个哈欠。

      “好了,你看我,跟你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都忘了你刚赶路回来了。”

      “坐火车累吧,我把你的屋子给你收拾好了,赶紧进去睡一觉。”

      “对了,晚上楷歌会过来找你。”

      “好的,妈。”

      林爱国确实也累了,这个年代坐火车可不像后世坐高铁那么舒服。

      这个年代坐火车可是很累人的,车速慢,车上气味大,空气流通差,人也挤。

      随后,林爱国回到了他的房间。

      北影厂家属楼是筒子楼。

      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它有着长长的走廊、卫生间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

      躺在床上,林爱国很快呼呼的睡了过去。

      等林爱国从屋子里出来之后,客厅里已经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儿子醒了!”

      顾佳秀跟林学民正坐在客厅里说话,看到林爱国走出来,立刻起身走向了厨房。

      而林学民跟林爱国则是互相打量着,父子两个也多年未见了。

      “坐!”

      林爱国坐了下来,林学民平和的问道:“我看了你的介绍信,这次回来是病退。”

      “你的身体没问题了吧!”

      林爱国点点头:“没什么大碍了,我其实就是当时有些恍惚,但是他们担心,索性就给我办了病退,明天我就去知青办报道。”

      这年头知青回城病退是得去知青办报道的,然后才能把户口迁回来。

      “那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像林爱国这样的病退知青,回来是不会第一时间安排工作的,在家都得当无业游民。

      “走一步看一步吧,我这个病退是真的病退,看看街道上有没有什么好安排,我自己也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林爱国轻声的说道。

      事实上,林爱国心里早已经有了计划。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但是前世作为零零后看过不少年代文,对这个时代有着一定的了解。

      在回城准备的这些天里,他其实一直在根据脑海中的记忆和认知为自己做规划。

      1977年发生了很多事,其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恢复高考。

      而林爱国的目标就是高考!

      有些事必须未雨绸缪,所以林爱国瞄上了高考

      前世有句话说得好,很多人一生能接触到的最顶层的人物其实就是大学导师。

      而放在1977年这个时间段,林爱国可以说,不仅仅是导师。如今这个时间段,那些能在考上大学的同学,未来都是一方人物,绝大多数都不会泯然于众人。

      “嗯,明天去知青办问问,我这边也帮你在学校里问问,看有没有什么临时工作,能帮你安排一下!”

      林学民这时候也跟着点点头。

      “面来了,你们爷俩先别说话了,咱们趁热吃!”

      林爱国当即大口的吃了起来,着急的模样,看的林学民夫妻俩又是百般滋味。

      这孩子,受苦了啊!

      ......

      吃完饭后没多久,陈楷歌就上门来拜访,同时跟过来的还有田壮壮。在记忆中,他们三个是很好的朋友,不过相当于陈楷歌的活泼,田壮壮就比较沉默一些。所以基本都是陈楷歌在讲。

      “爱国你回来以后,我们三人组就凑齐了。”陈楷歌笑道。“明天我们出去玩怎么样?”

      “明天我在知青点的朋友会来,我得招待一下。”

      “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嘛,那明天晚上一起去东来顺,我请客。”

      “可以的。”

      “壮壮你怎么样?”

      “我都可以的。”

      第二天一大早,林爱国去洗漱了一下,吃完了饭,林爱国拿好材料,准备先去办理户口,毕竟只有把户口迁回来才能领粮本等物品。

      出门前,老妈顾佳秀又拿出一沓钱和一沓票据。

      “爱国,等办完户口的事,你就拿着钱去供销社一趟,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要是有想要的大件,回来跟妈说!”

      “对了,等会你就骑你爸的自行车去就行,我让他把自行车留下了!”

      “好的,妈。”

      顾佳秀很大方,一下给了林爱国三十块钱,在这个年代算一笔巨款,这个年代普通工人的工资基本上就是三五十块钱。

      收拾了东西,下了楼,去停着自行车的地方找到自家的车后骑车来到了公社的大队部。

      进去之后,将知青材料交了上去,然后一套流程走完,领上了粮本票本这些。

      随后,林爱国从公社离开,带着老妈给的三十元巨款,向着供销社骑去。

      在1980年以前,海淀的定位一直是农业区,这里是整个燕京的副食基地,为京城提供着大量的瓜果蔬菜。

      所以在白颐路也就是未来的中关村大道的两旁,不时地还有大片的树林荒野以及坟地。

      海淀镇的中心包括了海淀百货商店,基督教堂,许许多多的商店,都在这一片区域。

      林爱国没有着急去百货商店,而是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北大街的新华书店。林爱国交钱领票锁车后,迈步走进了这个年代的新华书店。

      “同志,买书吗?”

      进来之后,有售货员不咸不淡的问道。

      “我要一套之前的高中教材和伟人选集。”

      售货员诧异的问道:“小同志你要这些书干什么?”因为这个年代要伟人选集很正常,但是要高中教材的人少之又少。换前些年甚至要被抓起来的。

      “我从知青点回来,区里一时半会安排不了工作,我就想复习一下,以后上了岗位也更好的搞建设。”

      “你是知青返城?”

      售货员看着林爱国的眼神有些变化,这年头哟,返城知青被有些人认为是逃兵,是可耻的!

      “嗯,我在那边救人受了伤,公社领导批准我病退回来,对了,我是D员。”

      林爱国说到这里颇为自豪,这个年代的D员含金量可不是后世能比的。

      果不其然,听到林爱国是D员还是救人病退的时候,售货员的目光又起了变化,原本的鄙夷消散了,脸上泛起了敬佩的神色,也多了几分笑容。

      “原来如此,小同志你是好样的!这样,我带你去库房找找吧,我记得以前有一批积压书都在那里,还没处理。”

      “那可太谢谢您了!”

      随后,林爱国跟着售货员从库房那边找到各科的教科书拿着厚重的一摞书来到了前面。

      这些教科书,普遍定价三毛到五毛钱一本,一共二十多本书,花了林爱国8块二毛钱。又拿了几份报纸加上一本《人民文学》三毛钱,共八块五毛钱。

      随后,林爱国又来到了百货商店,长长的走廊两侧,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

      林爱国来到了文具区,先买了两只钢笔,以及两瓶墨水,一黑一蓝!

      将东西收拾好,林爱国又去取了书,然后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走去。

      林爱国借着这个时间段,把字学习一下,把教材重新学一遍,再练一下字,因为这个年代繁体字还没消失,还在混用。

      前世有些简体字如今并没有出现,这一点林爱国自己必须改正用字习惯。要不然考试写上大家不认识的简体字,那可是会被审查的。

      他知道今年的第一次高考,全国是各省独自命题,所以题目有的简单有的难,但是整体上是偏简单的。

      他打算这段时间先练会字同时每天关注一下报纸上的新闻。同时看看《人民文学》,回忆一下前世作品,看看能不能赚些稿酬。

      林爱国筹划已定,便蹬着自行车,兴冲冲的回到了家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