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除服 ...

  •   寒来暑往,转眼间两年就过去了。
      阮承宫只回京都述职一次。阮承商一直在武陵郡没有回来过。
      嫣萝跟着何先生从《三字经》到《千字文》,从《幼学》到《经史子集》学得极快,甚至比早她入学的阿鑫还学得快。太夫人很高兴,虽然将来不能入朝为官,但教出一个知书达理的孙女儿也是好的,至少婚嫁时也能弥补容貌上的缺陷。太夫人如是想着,她哪里知道嫣萝只是因为想快速融入这个时代才如此用功的。
      太夫人很是不解的是,除了读书以外,这丫头对别的似乎都不太感兴趣,哪怕是射箭。嫣萝也只是当成读书以外的娱乐活动进行,并没有多么的上心。其实,太夫人也不知道,嫣萝这是在藏拙。上辈子本就是全省射箭冠军,这项运动只是被嫣萝当成体育课,活动筋骨而已。又没想过上阵杀敌,也没有比赛参加,对此嫣就没有多么上心了。
      这两年,嫣萝最烦恼的恐怕就是嫣芾了。这位姐姐与嫣萝年纪相仿,按理说同在箴规堂读书,应该很合得来才是。可嫣萝是先生眼中的好学生,兄弟眼中的乖阿妹,长辈们眼中的乖孩子。规矩做人,孝顺亲长,勤奋读书,活成了现代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可嫣芾最是厌恶读书,喜欢衣裳首饰穿衣打扮的。再就是对古琴情有独钟,小小年纪已初见成就,大有当年阮太爷的风范。偏生这些东西嫣萝兴趣缺缺,每当嫣芾想炫耀几句,嫣萝总是焉焉的,打不起精神。一旦嫣萝说说经史子集上的典故时,嫣芾却又满脸茫然,不明所以。因此两人从来说不到一块儿去。
      嫣萝想着聊不到一块儿那就不聊呗,因此也极少主动找嫣芾说话。可嫣芾却不甘寂寞,时不时就带着新打的首饰跟嫣萝炫耀,一旦嫣萝不捧她的臭脚,她就会拿嫣萝的疤痕说上几句风凉话,嫣萝忍无可忍时也回上几句,然后就被先生齐齐罚抄书。因此,两人从没少了拌嘴,但也仅限于拌嘴。
      嫣萝毕竟是个成年人思维,偶尔同嫣芾拌拌嘴也不过是为了假装小孩子,不可能真去跟一个小学生计较什么。反正她每天都会练字,先生罚抄书她就全当练字了。
      就这样,虽有小吵小闹,却无大风大浪,日子很快就到了该除服的时候了。
      院子里早已是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绿姑捧着一件桃红色的襦裙给嫣萝换上,外罩一件浅黄色夹袄,嫣萝整个人就像换了一副样子,感觉鲜艳明媚起来。
      “绿姑姑,怎么今日突然就给我穿得这般鲜艳?我可是去上学,还是那些素净的衣裳好些。”
      嫣萝不知道在古代,既然除了服,小姑娘也该打扮起来了,只当是绿姑转了性子,突然就给自己改变穿衣风格。绿姑笑眯眯的说:
      “姑娘今日不用上学去,太夫人吩咐将姑娘打扮打扮,要领着三位公子和二位姑娘去庙里进香呢!”
      “进香?为何?”
      这两年,每年太夫人都会领着他们兄妹五个去普济寺给柳茹棠做道场,但每次都是打扮得十分素净,嫣萝不明白今日为何要打扮得鲜艳起来。绿姑又说道:
      “姑娘昨日就过了孝期了,昨夜太夫人带着姑娘公子们在祠堂给先夫人上香,姑娘可忘了?”
      嫣萝摇摇头,表示记得:
      “昨日阿麼说是给阿娘上除孝香,上了那住香,我们就不再戴孝了,可也没说就要穿红着绿呀。”
      绿姑笑着给嫣萝系上胸前的络子又说:
      “是啊!昨日就除了服,今日太夫人带着众位公子和姑娘去普济寺进香,祈求佛祖保佑公子姑娘们开启新的日子,将来平平安安的。自然也要穿得鲜艳明亮一些才行。”
      原来如此,嫣萝转头指着妆奁说:
      “还是贴那个小鱼儿的花钿吧,别贴那些红红绿绿的,太扎眼了。”
      绿姑却说:
      “姑娘既然已经除了服,是可以贴一些颜色鲜艳的花钿的,为何不贴个桃花,跟姑娘的裙子也配啊!”
      这时碧莲已经找出一个银粉色小鱼儿的花钿来,正细细的熔着鱼鳔胶,插嘴道:
      “绿姑姑,您还不知道姑娘的心思吗?那桃花花钿多艳丽啊,难免不会有人注意,姑娘什么时候是喜欢抢头儿的了?”
      绿姑这才想起当年花钿的事儿来,一时没了言语,也不再劝说。嫣萝微笑的看向碧莲,给她一个还是你懂我的眼神。
      阮承宫不在,由阮继森带着弟妹们给佛祖进香,完成除服礼的最后一步——换吉。以祈求新的开始和吉祥如意。
      因为阮承宫不在京都,太夫人没有大宴宾客,只是邀请了几位京中的姻亲故旧来府中座谈听戏,也就算将除服礼完成了。
      嫣萝不用筹办宴会,只需陪着几个素日要好的姊妹说说笑笑,再吃吃喝喝就行。不过筹办宴会的四婶婶却令嫣萝刮目相看。
      虽说这次邀宴是嫣苒和四婶婶一块儿筹办的,但比起四婶婶的精明强干,嫣苒还是显得稚嫩了许多。苏未姎处理起庶务来简直如鱼得水,将一切安排的妥妥帖帖,无论是宴请宾客的名录座次还是宴席上的瓜果蔬鲜都毫无瑕疵。宾客中谁跟谁交好要坐在一起,谁跟谁交恶得分开。哪位长辈喜欢吃什么菜,喜欢听什么戏她都门儿清。除此而外,苏未姎还能抽出时间来跟宾客说话聊天,谈吐间自有一股儒家气派,却又不失灵动,将一众女眷哄得十分开心,无不夸赞四夫人贤惠练达。
      *********
      宴请过后,嫣苒和亲之事便提上日程了。
      宫里派出两位嬷嬷住在侯府,专司教导嫣苒各种宫廷礼仪及各种诸如品香点茶之类的素质教育。
      嫣萝私底下问翟嬷嬷:
      “这时候才来教导,会不会太迟了?”
      翟嬷嬷却说,那些事物本就只是让嫣苒知道就行,哪里会轮得上一个太子妃亲自去做的。嫣苒下半年出嫁,这时候才春天,还有半年时间呢,学这些绰绰有余。
      于是,嫣萝趁着闲时也会跑过去瞧瞧,到底都教了些什么。只是跟她一样好奇的嫣茉却告诉她,没法子偷学,嬷嬷们都是关起门来教的。
      说起嫣茉来,嫣萝很是唏嘘。据说阮承商在武陵郡结交上了武陵华氏的一位爷,两人十分投契。华氏老爷有一位与嫣茉同岁的公子,二人当即决定联姻,现下只等嫣苒出嫁后,便正式下定。
      太夫人对此不置可否,只回信叮嘱二爷,要细细考察对方公子的人品便丢开不管了。
      嫣茉这两年被太夫人拘在侯府亲自教导,性子收敛了不少。虽然时不时的也会因为嫣苒被太夫人带出去赴宴而没有带上她而不满,但也就哭一场了事,并不敢吵闹生事。
      平日在府中,除了跟着嫣苒学针线,就是陪着嫣芾练琴。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只是同嫣萝之间总有一层隔阂在,两人甚少说话来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是芙蕖濯清涟写的第一本书,因为兴趣,执着的开始写书。希望您能多多指教,多多支持!整本书可能显得有些慢热,好在节奏很快。喜欢的朋友就多多点赞转发吧。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