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声名鹊起 ...

  •   “老李,我们村粮油厂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这样下去机器空着也不是办法……”

      王有福一边说,一边用手在自己和李达身上来回指。

      意思很明显,他们两家都有人在粮油厂工作,也不能吃空饷不是。

      李达昨晚听女儿和叶蓁蓁说后,也意识到这个难题,烦闷地□□了一把脑袋。

      随即,目光沉沉地看着对方,“听你这意思,你有办法?”

      “嘿嘿!”王有福尴尬一笑,将身体压得离李达更近,“有点想法,但就是不知道村里同不同意。”

      “你说!”

      李达见不惯对方拖拖拉拉的模样,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王有福不好意思地搓搓手,将心中有些冒险的念头说出来。

      “前两天我让家里的几个女同志都回了趟娘家,把我们村有粮油厂的事情宣传出去,希望多点外村人来我们村磨面、榨油。”

      “都是亲戚,我想着怎么说粮油厂也会有点进项。但你知道我那两个儿媳妇回家后说的什么吗?”

      闻言,李达深深地看了一眼老谋深算的王有福,他怎么就没想到发动全家的力量呢?他家也有不少亲戚。

      但听到后面,路子行不通,语气不自觉焦急起来。

      “为什么?”

      “哎呀!你想啊……”一说到这,王有福来劲了,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开始长篇大论。

      最终李达将其一长串话总结在一起就是:路远不划算、辛苦。

      王有福缓缓将自己的目的道出:“你说,我们村里派牛车去各村收粮食、送货,然后价钱稍稍提一点,多出来的部分算作牛和运货人的工钱,如何?”

      到了紧急时刻,每个人的智慧都不容忽视。

      李达清楚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村里的牛都是最珍贵的财产,他得好好思量,该如何说服村里其他人。

      “你这办法不错,但现在粮油厂还没看到收益,估计村里人没那么容易同意,等等再说。”

      不过,今天也算是多了一个办法——找亲戚宣传。

      不只是李家,其他人家也开始帮忙,毕竟事关自家一年工分是否值钱。

      很快,青岩村周边的村子就发现了一件奇事:嫁入青岩村的大小媳妇纷纷回娘家了。

      不多时,关于青岩村建了一间粮油厂的事迅速在整个白河滩镇流传开来。

      “你们是不知道,我家姑娘说了,只要把麦子倒下去,那白面就跟雪花似的,哗啦啦就出来了,用不了几分钟。”

      “谁家舍得吃纯白面?要我说还是那榨油机有趣,出油率比县里的作坊还要高,十斤大豆能出快两斤油呢。”

      “我滴个乖乖!这么多的油,够我家吃上两年了。”

      ……

      这年头的人都缺油水,一听到自家随意种在房前屋后的大豆能出这么多的油,纷纷心动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与青岩村一河之隔的王家村。

      两个村就隔了一条河,为了方便交流,在河流最窄的地方建桥。

      因此两村交流很是频繁,互相嫁娶也是最多的。

      王家村一听青岩村有了这么好的东西,不管是看热闹,还是看新鲜,亦或是其他目的,纷纷带着自家的粮食往青岩村走。

      不少青岩村的村民一出门就撞见自家亲家。

      “亲家,今天怎么有空来?是来见珍珍的吗?”

      “不急不急,这不是听说你们村有城里的物件磨面快,还能榨油,喊上珍珍她哥一起来看看。”

      “原来是来粮油厂的,快快快!这边走,现在村里磨面可快了,也不贵,和耽搁一个人下地比起来,快多了。”

      ……

      类似的对话时不时在村中大路响起,粮油厂的机器就没有停下的时候。

      门口登记处,王昌林痛并快乐着地登记信息,并告知来人预计领取的时间,最大程度节约时间。

      难得看到城里才能见到的机器,村民们都不舍得离开,站在一旁围观。

      看见磨面机旁的李大寒把手插入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麦子里,迅速吐出字句,“水分合适,投料!”

      下一秒,李大寒一把将麻袋甩到肩头,移动到投料口旁边,对准,投料。

      黄色的麦粒哗啦啦地落入铁制漏斗,让人不自觉地锁住视线。

      一旁的李秀丽确认大寒叔离开到安全位置,按动按钮。

      “轰隆隆——”

      机器突然的轰鸣声吓得靠的最近的王家村村民一大跳,胆战心惊地捂住胸口,惊奇地看着出料口的白面,和藏在机器后方的麸皮出口。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此刻,王家村的人都确认了一个事实:机器的速度的确不是传统水磨房和人力推磨能够比的。

      幸好他们村离的近,也算是占到了便宜。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第一个磨面的人已经拎着新鲜出炉的白面准备回家,脸上是无法抑制的兴奋。

      打这天起,来青岩村来磨面榨油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榨油的,更是应接不暇。

      牛二妮忙的连宋大哥出门的时间都没有,天天都在灶台前忙活。

      另一边,牛大胆一想到肩头抗的是苞米面和油,根本不敢在路上多停留。

      平日里需要走上六个小时的山路,他走四个小时就到家了。

      还未进门就扯着一张嗓子喊:“爹娘,看我带什么回来了?”

      最近地里的活忙完,牛家人正在准备上山狩猎的事,基本上人都在家,听到声音,一个个疑惑地走出家门。

      一抬眼,院门前高高悬挂在半空中的黄澄澄的素油,纷纷惊讶地张大嘴巴。

      山中打猎不缺肉,但也缺油,毕竟大多都是打的兔子、野鸡,再大的猎物就说不准谁是猎物了。

      每次下山,牛家人必买的就是油盐。

      现在看到一大壶油,心中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牛三喜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快步朝大哥跑过去,一把抢下油壶。

      “哇!二姐她们村的机器是真的,一百斤的大豆竟然出了这么多的油。要是一百斤的花生……我的天呐!”

      “啪!”

      不等牛三喜再说胡话,牛大娘直接给三儿子后脑勺一巴掌。

      “一百斤的大豆都是房前屋后插空种的,你还来一百斤花生,家里有那么多花生吗!十几斤油还不够你吃一年的?”

      “嘿嘿!”牛三喜尴尬一笑,拎着油壶朝厨房走去。

      牛大娘看到再次变脸,冷声道:“放到我和你爹房里,这么多的油和粮食你放到外面能放心?”

      油,一家人肉眼可见。

      大家不由得将目光放在牛大胆手里的两个袋子上。

      一打开众人就被里面苞米面的粗细程度所震惊,可以说比家里平日吃的白面还要细,说是精细粮也不为过。

      牛大娘伸出手指轻轻一碰,指腹一捻,不由得感叹:“真细。”

      青岩村距离远是远了一点,但谁又不想入口的粮食能更适口一些?

      顷刻间,牛大娘打定主意,过年要吃的粮食,一定要去青岩村粮油厂加工。

      和她们家一样念头的人很多,感受过现代机械魅力后,没有一个人能够拒绝青岩村粮油厂的诱惑。

      很快,粮油厂的仓库就堆满了各种粮食。

      王昌林还记得之前叶蓁蓁说过要将多余的粮食榨成油,卖给供销社换钱的事。

      所以他在规划取货时间时,已经提前预留出一定的时间,争取两方面一起下功夫。

      直至看着仓库里的油越积累越多,他忍不住询问叶蓁蓁的具体安排。

      “叶厂长,厂里的油都快有整整一缸了,我们什么时候卖出去?”

      不然王昌林真的担心放在仓库太长时间出什么意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声名鹊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