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科教法制:三三制的步兵和骑兵 ...

  •   翌日的濮阳城充满了嘈杂的声音,却又不显得混乱,仿佛每一声呼喊与命令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四周的街巷里,身着铠甲的将领们忙碌着,各自带着一队队士兵在挑选,整个城市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尤其是那些优秀士兵,无论是气血充沛、身手矫捷,还是精通阵法和战术的,几乎每个将领都想要招揽他们加入自己的队伍。人们心知肚明,这些士兵一旦加入某个部队,便会成为该部队的一部分,直接服务于那位将领。即使是如此,依然不断上演着激烈的抢夺战。

      濮阳城的选兵现场愈发喧嚣,逐渐形成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氛围。随着各个将领在这个关键时刻争相挑选士兵,原本设定的标准开始慢慢出现松动。最初,近卫兵、侦察兵、狼骑兵、獒骑兵、陷阵营和弓弩兵等精锐部队的挑选标准极为严格,每一个士兵都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必须具备超凡的体能、精湛的技能与作战经验。开始这些精锐部队还有比较搞得标准,但是发现抢人的实在太多,于是慢慢都开始降低标准,但是仍旧挑选了远胜一般士兵的兵源。

      这次兵员的争夺战不仅是力量的较量,也是智慧与权谋的比拼。那些指挥普通步兵的将领,显然并不甘心站在一旁眼睁睁看着精锐部队被争抢。他们为了挽留那些优秀的士兵,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许诺了更好的未来和更高的荣誉,试图打动那些具备潜力的战士。虽然这些承诺有时听起来如同空洞的口号,但对于一些士兵而言,兄弟情谊与未来保障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因素。一些士兵被更强大的部队吸引,渴望与更有实力的将领并肩作战,拓展自己的战功和名声;而另一些则更加注重与自己并肩作战多年的兄弟,选择留下,与过去的战友继续肩并肩,守护同一个家园。

      这种充满诱惑的选择之道,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也让每个将领对待士兵的态度变得更加审慎与战略性。毕竟,士兵若觉得待遇未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或者对未来失去信心,他们随时可能选择离开,加入其他部队,甚至背弃原本的阵营。而这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一大损失。于是,每一名士兵的选择,便成了决定战斗力和未来命运的关键。

      这些调整,也让各个部队的战斗力更加锋利,每个将领也越来越意识到士兵的重要性,开始从根本上重视并优化自己的兵员结构。没有谁愿意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掉队,尤其是精英士兵一旦流失,原本的优势便会瞬间化为泡影。

      但就在这场兵员争夺战中,陷阵营无疑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由于它早已装备齐整,且作为精锐部队,本身就拥有极高的作战素质,因此在补充兵员时,仅需增加约二百名士兵,便能迅速填补所需名额。这一数字对陷阵营来说,几乎是轻松应对的挑战。相比之下,其他部队的兵员招募则显得尤为艰难,尽管有新的士兵加入,但大多数士兵只是为了弥补数量的不足,而难以真正提升队伍的战斗质量。

      由于陷阵营的快速填满,高顺便迫不及待地选择了演武场上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角落。陷阵营的训练,不仅仅是强化个体的力量,更是加强整体作战的协同能力。这个部队的训练,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填补人数,而是要确保每一名士兵都能在战斗中最大化发挥其优势,迅速适应未来可能的各种战场情况。

      而吕小布,则变得愈发清闲。家族的家眷和氏族正在忙着搬迁,文臣们在采购并维护治安,武将们在挑选士兵,所有事务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唯独他自己,反倒显得有些无所事事。站在演武场的围墙旁,他看着高顺忙碌的身影,心中有些空落落的,便随意踱步而去。

      走到演武场时,他已经看见高顺指挥陷阵营的训练。训练中的陷阵营士兵虽然步伐沉稳、队形严谨,但其他部队的士兵则表现得杂乱无章。大多数人甚至无法形成基本的协调,更多的是一些孤立的劈砍动作,根本没有真正的队形和阵列。

      吕小布忍不住摇了摇头,陷阵营果然是经过精心训练的精锐部队,士兵们虽然重甲沉重,却已能形成坚实的防线。然而,其他部队的基础训练远远不如预期,这使得他产生了一个念头:是时候做些改变了。

      他把正在指挥训练的高顺叫了过来,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不由得露出一丝欣赏的微笑:“仲达,你带领的陷阵营训练得不错,队列整齐,士气也高昂。未来可期啊。”

      高顺听后微微一愣,嘴角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未来可期”,这话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表现还不够好?

      吕小布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似乎察觉到了高顺的疑虑与对现有战术的思考,便笑了笑,接着开口道:“仲达,我想听听,现在的陷阵营,是如何进攻和防守的?”

      高顺闻言,沉思片刻,低声回应道:“陷阵营以一什为单位,通常以四十人一组为基本编制,举盾前行,速度较慢。我们依靠重甲和坚固的盾牌来维持阵型,在敌人来袭时形成密集防线。防守时,大家保持队形,严阵以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由于陷阵营的战士都穿戴重甲,行动不如轻甲部队灵活,但这也是其优势所在。每个战士的盾牌都能抵挡绝大多数的箭矢与投掷武器,若敌方弓箭射来,能迅速举盾挡住,形成一面坚实的防线,敌人的箭矢很难突破这层防护。此外,在敌军的骑兵冲击时,我们依靠盾牌和矛进行抵挡,缓解骑兵的冲击力。”

      他又补充道:“当敌方骑兵攻势减弱,或者骑兵的冲击力过于分散时,我们可以迅速展开反击,利用重甲的防护优势,带领队伍朝敌方骑兵进行反扑。毕竟,陷阵营在重甲保护下,近战能力极强。”

      吕小布若有所思地听着,点了点头:“你说的很对,陷阵营的重甲防御确实是一大优势,尤其是应对敌方弓箭和骑兵冲击时,能够有效保持阵型的稳定。不过,若是面对敌军的步兵密集阵型或是有较强攻城能力的敌人,单纯依赖盾阵和重甲防御,恐怕会显得过于单一。进攻与反击的速度可能较慢,也容易受到敌方步兵的牵制,甚至可能陷入消耗战中,最终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高顺点了点头,眼中略带思索:“温侯所言甚是,陷阵营的进攻虽强,但如果单纯依赖稳固的防线,确实会丧失战场上的机动性。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援力量,尤其是轻步兵和骑兵,来配合陷阵营的进攻。重甲部队的强大防御可以为其他兵种争取时间,但若在攻击敌军阵地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恐怕会受到敌人反击。”

      吕小布点了点头,随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陷阵营是我军的精锐,但若要将其打造成更加全面、灵活的作战部队,就需要结合更多的战术手段,特别是在进攻和机动性方面。或许你们可以考虑借鉴三三制的战术理念。”

      “试试将一什拆分成三组,改变队形。将一组什长设置为4人,在队形中央,两侧的每组由3人组成。每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组内分割成两步,每个小组之间的距离大约10步。这样,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更好地互相支援,而三个什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形成一个更强的战斗阵型。这个新阵型我称之为‘三三制’。”

      吕小布说完战术后,心里沾沾自喜—这个可是后世的某个永远健康的人的善用战法,用在这里真是跨时代的碾压,智慧压倒一切的感觉,简直爽到不行。对他来说,能够在这些经验丰富的名将面前装上一回,享受一番“智谋”的满足感,这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极大快感。

      看着高顺的沉默,吕小布满心以为自己一定震撼了对方,觉得这时的自己,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战神附体,顿时心中一片舒畅:“哈哈,这可是未来先进战术,跨时代碾压的感觉,真爽,今天的小透明阴霾一扫而光,真是气吞万里如猛虎!”

      然而,吕小布的幻想并没有持续多久,高顺的声音突然打破了他的美梦。“温侯,”高顺沉默片刻后淡淡开口,“这个战术,应该更适合在我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执行。如果我军处于强势,采用三三制分散队形,战斗力与冲击力必然比不上整排冲击的威力。特别是面对骑兵的冲击,这种阵型很容易被打散。”

      高顺的话,仿佛一盆冷水浇在吕小布的头上。吕小布愣了愣,心头的喜悦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随即又有些尴尬。看来,他的战略并非无懈可击。即使他心里并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高顺说的有理。

      “是吗?”吕小布还是保持着轻松的表情,试图掩饰自己的不安,笑着说道,“这个战术确实有点厉害吧。”他话音未落,突然觉得自己不如想象中那么得心应手,心里微微一动——难道高顺并没有完全认可?

      他有些不自觉地摸了摸脸,心头一阵发痒,抬头看了看天,顿时又有些想要挽回局面:“仲达说的有道理。”他赶紧补充道,勉强掩饰自己的尴尬。

      高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三三制,虽然在部队尚未完全打击敌人之前,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如果在第一波冲击之后,敌人的阵型已经被打乱,那这种战术的效果可能会优于传统的阵形。”

      吕小布听到这里,才稍微松了口气,心里也不再那么急躁了,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嗯,继续说。”

      高顺见吕小布似乎有些信服了,便继续补充道:“三三制的核心,正是依赖于士兵个人实力的强化,要求每个军士能够有更高的自主作战能力,且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间隔,至少十步左右,不能大声喊话干扰队伍的行动。”他顿了顿,随即又低声道:“温侯行军经验丰富,我想您找我来,是知道这套战术对军士的要求较高,特别适合在像陷阵营这样的精锐部队进行试验。”

      吕小布心中一动,这个高顺果然不是等闲之辈,眼光和思维都十分精准。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嗯,看来确实是这样。”他微微沉思,突然眼睛一亮,开口道:“但是,如果间隔十步,虽然不能大声喊话,但我们可以通过手势或者其他形式的简易信号进行沟通。”

      “是的,温侯,您说得对。”高顺的眼神也随之明亮了起来,他似乎抓住了某个新的思路,“而且在夜战时,我们可以让每个军士学会口号吹奏,制定简短的口令,达到无声传递信息的效果。”他越说越兴奋,显然这个新的想法让他对三三制战术的信心更加坚定。

      吕小布虽然并非战术专家,但听到高顺的话,他心里不禁产生了一阵波动。这个时代的优秀将领都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啊。

      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更加坚定:“嗯,这个方法不错。这样一来,不仅能确保在紧张的战斗中保持高效指挥,还能避免因声音传递延迟或失误带来的混乱。”

      吕小布很清楚,自己对军事的了解只是从历史和书籍中获取的知识,最多也只能说是有所见识,但没有经历过真实的战场和激烈的冲突。在这方面,他依然远不如像高顺这种天生对战场充满敏感度的将领。高顺虽然是名将的潜力股,但更多的是靠实战经验成长的。这种天生的战场嗅觉,才是吕小布深知自己缺乏的地方。

      事实上,三三制这个概念在吕小布初听到时,他的确只是凭借着网络上的流行说法和“理论”来构思战术的。很多时候,他也只是把自己的观察力转化为理论分析,而并未完全将这些思考落实到具体的战场环境中。这也是他心中最深的担忧——纸上谈兵,远不如实际的实战经验。

      但是,这个时候,听到高顺的具体分析,他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所依赖的只是表象的理论,真正的战场决策,往往是在复杂的局势中与经验和敏锐度密切相关的。高顺的反馈让吕小布明白了这点,他开始更加重视自己手下那些拥有实际作战经验的将领,比如张辽、高顺等。

      “仲达,说的不错,”吕小布顿了顿,故作沉思,“还有呢?”

      高顺从吕小布的语气中没有察觉到试探的意味,反倒觉得自己应该进一步展开,便又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首先,我军现在相对于其他诸侯,整体实力还是偏弱。三三制虽然非常有效,但最适合处于相对劣势的部队,因为它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让我军以小巧和快速的机动性应对强敌的冲击。但是如果对面是列阵的大兵团作战。三三制适不适合的。他重要的是灵活性,倘若敌人在正面占据优势,可以通过隐蔽的小队来获得不错的战果。”

      他接着说道:“后续我们可以穿插使用鱼鳞阵或者其他阵型来抵抗敌人第一波进攻,这样既能缓解压力,又能避免正面硬拼,等到双方的短兵交接时,采用三三制可以形成更具攻击性的包围和配合。那时敌军想要突围,可能会陷入困境。”

      吕小布点了点头,沉浸在高顺的分析中,感觉对方的思路十分深入且符合实际战场的需要。“那倒是……确实可以有效避开正面冲突,增加机动性。”吕小布稍微思考后说道:“这就像……形成两面夹击,敌人一旦被牵制,就能迅速打击敌军薄弱环节。”

      高顺点点头,话语中带着一丝自信:“正是如此。三三制能够让部队在防守的同时,也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一旦对面出现漏洞,我们就能迅速组织反击。陷阵营的重甲步兵虽然强悍,但只能用于防守,缺乏足够的机动性。可有了三三制之后,我们可以实现攻防兼备,不仅能守住阵地,还能主动发起突击,尤其是在敌军防线薄弱时。”

      吕小布眼睛一亮,“这么说,陷阵营也能进行主动出击了,不再局限于防御。”他感到非常满意,毕竟陷阵营一直以来都是以防守为主,但如果能有更多的主动出击能力,这将大大提升其战术灵活性和威胁度。

      高顺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而且,三三制不仅仅适用于防守,它还可以用于侦察和快速突击。”

      “侦查与快速反应,这正是我侦察兵擅长的领域吧?”身后传来张辽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张辽作为并州军中仅次于吕布的资深将领,在军中颇有威望,所以侦察营的报名异常火爆。自从高顺的陷阵营建立起来后,张辽的侦察营也已迅速组建完成,没过多久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演武场。

      正好听到高顺和吕布讨论三三制在快速侦查和反击中的应用,张辽心头一动,立刻明白吕布必定在传授一些先进的战术思路。他心中暗想:这个战术一定极具实用性,问候这段提起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是对现在的战场有着巨大的优势。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上前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其中,求教一二。

      吕小布看到张辽出现,心中一动,便知道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让张辽更深入地理解这套三三制的战术,尤其是结合侦察兵的特性,提升侦察兵的作战效能。

      “文远,”吕小布微笑着说道,“你可知为何我组建了侦查兵,而不是简单的斥候?”

      张辽微微一愣,仔细思索了一番,立即回答:“斥候的重点在于快速、隐蔽、灵活,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方动向,快速报告给主力部队,以避免暴露。斥候的行动轻便且机动性强,多用于前沿侦察和敌人探路。”

      吕小布点了点头,“不错,斥候的任务确实是这样。但侦察兵的职责远不止这些。除了侦查,他们还负责收集战场情报、分析敌军部署、判断战场态势,甚至要参与一些特种行动或小规模的战斗。”

      吕小布顿了顿,继续说道,“侦察兵不仅要具备隐蔽性和机动性,还要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能够在必要时进行战斗,甚至在敌后进行渗透任务,以及执行某些特殊作战任务,甚至是斩首行动。”

      张辽微微点头,显然理解了吕小布的意思。他一直认为侦察兵应该具备更强的战术素养和更高的战斗力,因此吕小布选择侦察兵,而非传统的斥候,显然是基于这一考虑。

      这时,高顺也插话道:“是的,温侯和我刚才提到,三三制的战术。将三三制应用到侦察营,能够极大提升侦察兵的机动性与反应能力。”

      他接着详细地解释道:“三三制通过将兵员拆分成三组,形成三角形阵形,每个小组相互支援,不仅在敌人来袭时能够迅速应对,还能在需要时进行有效的反击。最重要的是,这样的阵形便于快速分散,也能在敌人突然反击时迅速调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