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第 62 章 ...
-
没错,我就是计划外的人,虽然我是家里的老大,时至今日,活了四十多年,我才明白了这个事实,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成员里面,并没有先来后到这个说法。
在计划生育之前,可能事实还不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生的男孩多,女孩也多。那个时候,人们自然生育,崇尚多子多福。男孩家里会置办房子,张罗婚姻;女孩也会准备嫁妆,给物色好的人家,逢年过节,走动很频繁。他们默认男孩子承担起家里的香火,女孩子则是承担探望的义务。兄弟姐妹之间的责任分明,就这么日子很慢的,过了好几千年。
但是,到了我们这一辈,不一样了。指望男孩承接香火的氏族社会,他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那么容易获得继承人了。只有一次的机会,令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孩子的性别产生了复杂的态度。如果第一个是男孩子,可以要第二个,也可以不要第二个,如果第二个是女孩,那就是儿女双全,如果第二个是儿子,虽然面临很大的压力,但也会咬牙忍下来。
也有的有了第一个儿子,意外怀孕的情况下去看胎儿的性别。如果是女孩,则放心的生下来,也有的是发现男孩,狠心做流产的。因为,默认养儿子的成本就是会高于女儿,那就是说,默认给女孩的投资更少,是世俗认可的。
这个计划生育的政策,相伴随的,是男女平等的大势所趋,这是一个基本的政治正确。会导致人心里所想的,实际上做执行的以及嘴上所说的,产生很大的偏差,这样复杂的人性,如果是年幼的孩子,他或者她很难产生一个正确的判断。
如果是男孩子,他的判断产生了偏差,并不会产生很大的不好的后果,因为这真相是他即将得到的,可能远远大于他所期待的;那么如果是女孩,这个判断引发的一系列人生的选择,就不是简单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尤其是对于受教育,日后离开家乡,需要重建自己家庭的女孩,这个过程,漫长、复杂、沉默、刺痛。影响良久,她会迷惑、会迟疑、会徘徊、会受伤、会心凉。
老家有一句话说,狗大自咬,女大自巧。是让女孩子自己通过观察,去明了自己的命运。折射出两个层面的含义,就是,女孩子的价值,拿来跟狗相提并论,等于说是比较低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这中间需要女孩子自己去领悟到的东西,不是很好的消息,人们总是倾向于报喜不报忧的,对于关爱女孩子的父母,对于资源有限的父母,他们的选择和倾向性,不能明确的说出来,这种选择,可能符合人性的同时,有违道义。
这种不能明确说出来的东西,有很多。比方说,不能拿走娘家的东西,出嫁的时候,给出的嫁妆,是父母主观分配给女儿的资产,在女儿小家庭里,算得上是她的个人财产,如果说嫁妆是女儿应得的一部分财产,那么,在嫁妆之外,女儿不能再获得娘家其他形式的财产了;比方说,不能干涉娘家的事务,这个事务的范围很广。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出嫁后的女儿对娘家事情,不但不能跟兄弟一样参与做决定,而且丧失了所有的建议权。
这样的信息,也会以比较晦涩的形式表达出来。比方说,强化媳妇的位置,以及女儿客人的身份。尚且在成长中的女孩子,在意识上是把自己带入家庭成员的,这个时候,大人点评上一辈的家长里短,聪明一点的话,就会逐渐带入自己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比较合适的策略,就是不打破这个框架的前提下,尽量早的成立自己的家庭,完成约定俗成,女儿的义务即可。
这也是一个我本将心照明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