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我的第三次人生危机

      前两次的危机,一次是毕业即失业的危机,后来经过朋友介绍,前同事背书,顺利的找到了工作,仅仅一次面试,领导决定相信我,把工作的重担交给我。在我回北京的路上,车站候车厅,我收到了领导的信息,他的欢迎我加入他的团队,我很高兴。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团队成员仅我1人。

      领导是北京人,为人极其潇洒,是70年左右出生的,毕业在华南农业大学。出生的那么早,又在北京,能够到南方去读大学,我猜想他在自己的同学中位于中下游的位置。如果说属于80后的机会是有一些的话,那么70后的机会可就太多了。出身70后的人,人均运气爆棚,只要踩对1-2个机会,就能够保证生活了。80后的人机会有限,则是1-2个机会踩不对,就有可能沦为底层。

      说回我的第三次危机,其实开头就埋在第一次。北京当时的氛围是,外来的人才不能落地生根,自己租住的地区,也在清理低端人口。外来务工的人,子女不能在北京读初中,都要返回老家或者另外寻找门路。我虽然手握研究生学历,但并没有落户的途径,虽然拿到了上海户口,但是离北京户口的标准还很远。2年后在公司遭遇了裁员危机,于是人在摇摆不定的情况下,于30岁的关口,返回武汉结婚了。仿佛在当时的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结婚的选项。在后来的很长时间,我一有机会都会提醒身边的女性朋友,婚姻并不是第一选择,而单身,可以作为一个选择。

      即使是20年前的80后女性,受过高等的教育,是男女平等的教育。就像参加高考一样,男生女生做了一样的试卷,大学的绝大部分专业录取的时候都没有以男生女生加以区分,那么,为什么在男生们毕业奔事业的时候,女生要惦记着爱情事业双丰收,家庭工作量平衡呢。实际上,在一些领域,全力以赴尚且不能获得成功,那么前平衡后放弃的,取得成功的概率不是成比例下降的。行业了流行一句话,叫做,赢者通吃。那不能够赢得竞争的人结局如何。

      所以,就是在内心里认为自己再无第二选择的情况下进入婚姻。不是为自己辩护,明明拥有成年人的身体和大脑,却不能够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随波逐流的做出选择,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跟传统的女性相比,我的代价不算是沉重的。我不算是能忍的。但是跟现代女性来相比,我付出的代价,是不可衡量的,我的忍耐已经超过了普通的忍耐。这种忍耐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在有能力承担独自带娃生活并为之做好准备之前,是不能够做出选择的。就则样,从北京搬回武汉的那个秋天,我挨了响亮的耳光开始,我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这个好像是钱的东西不是我付出去的,而是别个闯进门来收割的。

      就像孩子出生第一个月,有朋友来看,前夫不顾孩子在哭,就执意抱出去给人家看,我发出了自己的日后做了好几年准备才得以实现的宣言“我要和你离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