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博士手记 ...
-
现在是要见缝插针的搞实验,自从实行上午到实验室,一整天都不离开(水果营业除外)的决定以来,终于感觉到能逐步的推进一些事情了,虽然还是收效甚微,但值得坚持下去。
下午有好朋友在本科室友群里发言,说前一段我推荐的一本名为上班族的成财务自由计划,她买的书到货了。才想起来是上周送孩子上课外班那边的商场上拍照下来的。现在我固定的在微信读书充值,遇到想看的书,先看看微信读书没有上架,没有上架的话就先订阅。换到以前的我,早就随手从平台上下单了。一直认为在读书,文具和饮食方面从来不延迟满足的自己,现在也会精打细算的花钱了。
遇到理财方面的书,也是快速的浏览,几十分钟读完,吸收到一到两条有用的干活,就算时间值得了。不像以前手里现金多的时候,一天天的花大把的时间研究攒钱,理财,购入房产等等。现在这的资产,投入时间不太划算了。相对于年过40称自己是理财小白的室友,我简直是多年的散修级别了,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发言个123,趁着制胶的功夫,给她们打出几大段字,下面记录一下这次发言。主要是关于心态的建设。
第一点是心理建设:所谓执念不深,不能成神。首先是强化自己发财变富的想法,有执念才能够坚持,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诞生大一点的想法,最终去到一开始都没有意想过的目标,只见到猪跑,是体会不到猪肉的感受的。就是积累资金到一定程度,驾驭资金的能力才能够诞生。第一个阶段就是积累第一桶金,大多数理财者都是在第一阶段反复的徘徊。拿我近十年以来对财富的观察和体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不能够财富可持续,关键在于只有劳动力,而没有生产资料。所谓手停口停,就是只拥有生产力的弊端,身体保养不好,就不能从事高效率高强度的工作,换不来高的回报。一个估计,普通150万的资产,可以产生每个月3000-5000元的净收入,我之所以定到1000万,是一个粗略的估计说6个劳动力,在不劳动的情况下有2-3万元的被动收入,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第二点,就是行动力,从记账开始。行动力的首先尝试,就是看自己能不能把进项和出项理得清楚,进而衡量一下目前自己的消费是不是跟收入匹配,不能够匹配,就会产生收支失衡,发现超支的情况,就要有意识的改变,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也不要放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千万不能大撒把。我回到学校之后,有2年大撒把了,因为收入减少,支出迟迟降不下来,就有点躺平放弃的意思,大的方向虽然还好,后果还是惨痛的,因为控制不住的财务,会逐步的消散我对未来的信心,也就是会失去掌控感,这个对心理的潜在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所以记账的第一目标是收支平衡,第二是有所积累,第三有所增值。万万不要以消费为目标来理财,理财的目标是留住财富。
第三点,就是我现在的理财策略,坚持长期不变,我目前投入不多,但是投进去就不会出来,不会动用这个钱。因为我一直都有研究基因的理财,有熟悉的基金操作,也会有新的尝试,现在本金不多了,不好作为参考。但我目前的关于理财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也就是5年起步,不要动这个投入的资金,最好是10年以上。如果能够做到长期主义,指数型的基金,黄金都在可选的范围呢。在这个基础上,能够提前偿清负债也是一个选择。指数基金,我现在在看日本的,德国的,美国的指数基金都可以,适合上班族,稳定的投入,坚定的投入,涨或者跌保持进场,可以做调整,越少进出越好。大A也不是不行,但是需要看盘,有一定的波段,不太稳定,会需要时间的投入。理财型的保险,是一个补充,如果单位的社保是满额的交的,理财型的相当于一个强制的储蓄,投资回报,不算很高,结合相对比较高的退休金,也还可以。
这其中,我如今最看中,当初没有做好的就是,要坚持长期主义。把理财目标设在千万,是一个高高的楼阁一样的目标,每天抬头就会看见,因为路途过于遥远反而没有什么压力。
日行一善,日拱一卒,日积月累,日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