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夜深知雪重 ...

  •   万国朝会掀起的热潮,随着霖霪的洗涤渐渐散去,春色在烟雨中阑珊,陷入涳濛。
      宫内宫外皆是一片死寂,那个幕后之人,猝然消失,停止了所有动作,日子平静的如同她在江宁时那般。

      谢杳本想凭着姑姑给的线索追查下去,却不想又是难以为继。
      花朝节那日,她与元序会面,才发现事有蹊跷。在前岁冬至,元序请薛国公出面筹集赈灾款项时,他便已知晓洛阳薛氏的勾当——垄断胡商,牟取暴利。千色变出自薛氏,也算意料之中。
      然而仅凭一个染料,还不能断定此事与薛国公府有关,毕竟商品的售卖几经流转,买主出了问题,如何将责任全然付诸于售卖之人身上?更何况千色变本身并不属于违禁之物,大晟的律法无从定罪。几番查探下来,终是一无所获,圣上似乎也无意深究,只将赵嬷嬷逐出宫外,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直至九月初九的第二日朝会,薛凌寒在大殿上当着百官的面忽然请辞,称自己老迈力竭,请求圣上准允他回乡编撰朝史。圣上未出言挽留,决然应允了他的请求。
      一时间朝野震动,百官对此皆是满腹狐疑。谢杳和元序却无比明晰,兵、权、钱,这三者都是皇室大忌,若薛凌寒不自请离京,怕是连爵位都保不住。
      一代重臣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可究其原因,不过是作茧自缚,咎由自取。

      * * *

      风云翻涌,四季更迭,朔光十七年的冬日比以往来得更早了些。
      立冬刚一过,就连着下了好几场雪,隐有前岁暴雪成灾的趋势,弄得长安人心惶惶。好在雪下得不大,也没有再继续,旬余过后,就被冬日的阳光,晒地化成了一滩一滩的水洼。
      谢杳提起裙角,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水洼,不急不徐地朝东市走去。

      永乐公主去岁便已及笄,按礼法本该开府自立,只是皇后舍不得女儿,便多留了一年,正巧薛国公回乡后为她议了亲,公主府的处所也就定在了洛阳。时至今日,差不多快到她该启程的时候了。
      元序知晓谢杳与永乐交好,便找了个借口,将永乐公主带出宫,让她们能在红尘楼一聚。

      谢杳刚迈进红尘楼,就瞧见一个极为熟悉的面孔,她环顾四周,确认无异后,走到那人的身侧:“阿宇,你怎么在这儿?”
      陆琼宇认出她的声音后,微微扬唇:“来抓一个旧案的嫌犯,已经处理妥当了。”
      谢杳感叹:“少卿大人如今真是愈发威风了。”
      陆琼宇讪讪地摇了摇头,转而问道:“阿杳是来找……”
      还没等谢杳回答,陆琼宇便看见太子领着一个头戴帷帽的女子向他们走了过来。

      “陆少卿?”元序有些惊讶,对着向他见礼的陆琼宇点头示意。
      陆琼宇见状,很快会意:原来阿杳不是来见姑姑的,而是来见太子殿下。可太子殿下身边这位女子又是何人?

      “阿杳。”“永乐。”
      谢杳和元承双激动地拉住彼此的手,她们自谢杳及笄出宫那年起就没再见过,一时间难掩喜悦之情。

      “臣在此办案,碰巧遇到了太子妃。”陆琼宇向元序解释道。
      元序面色温润,漫不经心道:“陆少卿与昭昭亦是许久未见了,不妨留下,一起饮宴吧。”
      陆琼宇本想寻个借口离去,却听见谢杳也开口挽留:“阿宇,你若无公事在身,就留下吧。”
      他不再推辞,与他们一道前往三楼雅间。

      元承双被红尘楼内外的景色吸引,忍不住感叹道:“本公主竟不知,长安有这般雅致的酒楼。”
      “公主今后开了府,就可以畅行于宫外,见一方天地了。”谢杳听出了她话里的情绪,安慰她道。
      “知我者,太子妃也。”
      元承双端起茶杯,敬向谢杳,二人举杯对饮。

      夕阳西下,远处的天际露出一抹绚丽的晚霞,红烬生辉,浮光跃金,透窗照进楼内,仿若天上宫阙。
      四人望着这如画般的美景,默契地缄口不语,沉醉在各自的心情之中。
      江山如画,友人作伴,光阴浓淡相宜,是世间可遇不可求的佳事。

      霞光浮动,有些晃眼,元承双微微侧头,偶然发现,她对面的皇兄和陆少卿都时不时地瞥向谢杳。
      她心中好奇,这位陆少卿是何许人也?阿杳在宫里从未提到过他。

      元承双轻轻拽了拽谢杳的衣袖,待谢杳回头,她上身微倾,伏在谢杳耳边,用只有她们二人能听见的声音问道:“你和陆少卿认识?”
      谢杳颔首:“我与他自小一起长大。”
      元承双眼珠一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青梅竹马,也很般配。”
      “我只将他视作兄长。”谢杳不忘调侃,“我认识的永乐公主可说不出这样的戏言。”
      元承双神色微动:“以前的永乐公主克己守礼,确实说不出,可以后,她不想再这样了。”
      “那就抛下那些所谓的礼教和束缚,痛痛快快地做最真实的永乐公主吧。”谢杳语调微扬,附和道。

      元序的目光扫过她们二人,眼底盛满了笑意,他无奈地轻轻摇头,心想: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饮了酒。

      陆琼宇亦是满眼笑意,他许久未见谢杳这么肆意地笑过了。
      这一瞬,好像回到了多年前在江宁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有他陪在她身边,陪她肆意玩闹,尽兴展颜。

      天色阑珊,华灯初上,东市渐渐热闹起来。
      相聚的欢乐时光总是短暂,转眼又将分别。

      谢杳举杯:“谢杳祝公主,喜至庆来,所愿必得。”
      陆琼宇接过她的话:“玉楼祝永乐公主,嘉门福喜,增累盛炽。”
      “永乐谢过太子妃,陆少卿。”
      四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传来,苏木在屋内人应了声后,推开门,快步走到他们面前。

      元序眉头微蹙:“何事如此慌张?”
      苏木面色凝重,沉声开口:“殿下,端淳公主薨了。”
      他话音刚落,楼外钟鼓声接二连三地传来,声音低沉,敲了整整二十七下。

      元序面色沉沉:“永乐,随孤速速回宫。”
      元承双戴好帷帽,连忙起身。

      临走前,元序转而望向陆琼宇,叮嘱道:“劳烦陆少卿,务必亲自送昭昭回府。”
      “殿下放心。”陆琼宇向他们施礼道别。

      谢杳同元序目光交汇,示意他不必担心自己。
      元序会意,颔首相应,同元承双一起疾步出了红尘楼。

      陆琼宇走到她面前,拦住了正欲去寻人的谢杳:“姑姑不在楼内。”
      谢杳闻言,停住脚步。
      “你忘了,玄明兄明年要参加春闱。”
      谢杳恍然,前几日姑姑刚传信给她,她一着急,竟给忘了。
      陆琼宇拿起帷帽递给谢杳:“天色不早了,我先送你回府。”

      他与谢杳刚一走出红尘楼,便撞上了前来寻他的属下。

      “王司直?”
      “陆少卿,您刚抓的那个嫌犯遇害了,上官大人请您立刻回大理寺。”王司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陆琼宇面色一凛,很是为难。

      “你快去吧,案子要紧,”谢杳温声相劝,“这条路我常走,不会有事的。”
      陆琼宇犹豫地点了点头,向她再三嘱咐道:“夜里行路,务必留心。”

      谢杳心不在焉,脚步不由得放慢了很多。
      端淳公主如今不过十三岁,也未曾听说过她有什么隐疾,怎会猝然薨世?

      棠梨见自家小姐越走越慢,出声提醒:“小姐,照这么走下去,我们何时能回府?”
      谢杳闻言,收回思绪,加快了脚步。

      “端淳公主的事,小姐可以明日问太子殿下,”棠梨语调一转,“可陆小侯爷的事,就不一样了。”
      谢杳眼神示意,让她继续说下去。
      “我听说大理寺卿脾气可差了,陆小侯爷这次怕是要倒霉了。”棠梨放低声音。
      “嫌犯又不是他负责押送的,就算要担责,也不该是他来担。”谢杳语气笃定,“据我所知,这位大理寺卿脾气虽然不好,但为人清正,是个好官。”
      棠梨想了想,觉得小姐的话说得在理,于是用力点了点头,以示赞同。

      她们从东市径直向东,不久便进了常乐坊。
      常乐坊西北角的小巷,寂静的瘆人,棠梨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下意识加快了脚步。
      相比平康坊和宣阳坊这两个达官显贵的聚居地来说,常乐坊显得尤为清净,也正因如此,有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格外分明。

      谢杳脚步蓦地一顿,回身拉住棠梨,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自巷口涌来一群衣衫褴褛的蒙面人,挡住了她们的去路。谢杳回头,发现身后也有一群蒙面人,巷子的两个出口,都被他们堵住了。
      她心中生疑,这群蒙面人的装束倒不像是之前慈恩寺路上遇到的那群黑衣人,更像是……乞丐。

      “各位若是求财,可同我一道回府,我将钱财拿予各位便是。”谢杳从容开口。
      “少唬人了!兄弟们,上!”
      那群蒙面人一窝蜂地涌向谢杳和棠梨。
      二人见状,也顾不得其他,只好与他们动手。

      谢杳在与这群人交手时,发现他们都是胡乱地出招,并无定式,显然不是训练有素的杀手。
      无奈他们人实在太多,她躲闪不及,头上的帷帽被迎面而来的人猛地打掉,霎时,那人朝她撒了些白色粉末,她来不及闭气,只觉得眼前一阵晕眩,身子越发无力,勉强坚持着又走了几步,终是忍不住晕了过去。
      棠梨向她的方向艰难迈步,在谢杳被拽进马车后,也失去了意识,昏厥倒地。

      暮色渐沉,雪花飞旋而下,无声无息地飘落着。
      宵禁闭市后,巡逻的金吾卫在行至西北角的小巷时,发现了晕倒在地的棠梨,她身上覆满积雪,面色苍白。

      陆琼宇在大理寺堂内见到棠梨时,她还未醒,但好在已无性命之忧。
      他舒了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绪。若是金吾卫再晚到一些,棠梨怕是就要被冻死在巷中了,这般境地,谢杳恐怕也危在旦夕。

      陆琼宇攥紧手心,厉声交代道:“传令下去,所有城门戒严,严查出城马车。”

      冬寒人寂,大雪下了整整一夜,举目望去,长安城白茫茫一片,格外静寂。
      不知是哪一簇积雪落下,压的枝桠发出了轻而闷的折断声。

      棠梨眼睫微颤,缓缓睁开眼,她嘴唇歙动:“小姐……小姐……”
      “棠梨,你感觉如何?”陆琼宇闻声,急忙走到她跟前。
      “头晕,浑身没有力气。”
      棠梨在陆琼宇的搀扶下艰难地坐起身。
      “我这是在哪儿?”
      “大理寺,”陆琼宇端起茶杯,递给棠梨,“金吾卫昨夜发现你后,将你送了过来。”
      “小姐呢?他们可有找到小姐?”棠梨焦急地问道。
      陆琼宇面色沉沉,摇了摇头。

      “陆琼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个怒不可遏的声音幽幽传来。

      大理寺卿引着太子,快步走进堂内。

      “殿下,此事是臣之过。”陆琼宇垂下头,心中很是自责。
      元序难掩不悦:“孤是不是嘱咐过陆少卿,要你务必亲自送她回府!”
      不等陆琼宇回答,他转而望向棠梨:“棠梨,你仔细回想一下事情的经过。”
      “昨夜酉时,我与太子妃行至常乐坊西北角的小巷,忽然出现了一群蒙面人,大约有数十人不止,衣衫破败不堪。他们一拥而上,将我们围堵在巷内,与我们交手。”
      棠梨想了想,又补充道:“他们招式很乱,本已渐趋下风,却忽然朝我们撒了一些白色粉末状的东西,几乎只有一瞬,我便觉得头晕目眩,使不上力气。最后的一点记忆,是晕倒之前,我依稀看到太子妃被他们拽进了马车。”
      元序又问:“你还记得马车驶向哪个方向吗?”
      棠梨眉头微蹙,努力地回忆着,终是无果,沮丧地摇了摇头。

      “自亥时至今晨,每一辆出城的马车我们都检查过,并无太子妃。”
      大理寺卿幽幽开口,打破了堂内近乎要令人窒息的僵局。

      元序沉默了片刻,似是在思量,他目光一瞥,拿起棠梨的斗篷,在领口的位置闻了闻,面色渐沉:“百步散。”
      “西域的百步散?”大理寺卿颇为惊诧。
      元序颔首:“太子妃失踪一事,大理寺不可传出一丝风声,违者立斩!”
      他转身快步出了大理寺,策马疾驰而去。

      坐在延兴门偏巷破庙门口的老者认出策马而来的太子,连忙将庙内的乞丐们唤了出来,一齐叩拜。

      元序极快地跃下马,将老者扶起:“老丈,昨日夜里,大约戌时前后,可有衣衫褴褛之人驾马车从延兴门离开?”
      乞丐们中一个岁及总角的少年抢先开口:“有,昨日我从延兴门回来时,有几辆装饰独特的马车刚好迎面驶过,我当时便觉得奇怪,那些驾车之人衣衫破烂,分明是乞丐打扮,可乞丐哪里有钱做什么马车啊,因此我便多留意了几眼。”

      苏木不解:“你说马车装饰独特,是何意?”
      “那些马车的装饰与长安城内的马车全然不同,每一辆的车帷都极其鲜艳,在夜色下还泛着光。马车路过的时候,隐约传来阵阵清脆的铃响,那声音与西市胡商驼队的银铃声响差不多。”

      “你可有看到他们出城后驶向哪个方向?”元序又问。
      少年思忖了片刻:“他们一出城门便立刻向右驶去,应是驶向南方。”
      元序颔首,向他道谢,然后转身快步上了马。

      元序策马出了延平门后,忽然勒马停下。
      苏木不明就里,侧目望向他:“殿下可是发现了什么?”
      “你即刻回宫,向父皇禀明情况,就说,太子妃被歹人挟持至西域,事出紧急,孤来不及启奏,先行出京去寻。”
      “殿下不可!殿下孤身一人去寻太子妃太过冒险。”苏木边说着,边驭马拦在他面前,“殿下的安危关乎着大晟的将来,陛下也定不会准允殿下出京的,恕苏木不能从命。”
      “你拦不住孤。”
      元序不欲再耽搁,扬鞭向西行去。

      苏木停在原地,长长地叹了口气。
      深思良久,他调转方向,策马进了延平门。

      天色阴沉,又飘起了雪。
      一阵寒风刮过,吹落了元序发间的雪花,他心中急切,不觉寒冷。
      自长安西行,途经岐州、陇州,若这两地不做停留,行过十二个昼夜的路,差不多就快要到凉州了。
      想到凉州,元序的心口莫名一颤。
      怎会如此巧合?又是凉州。
      他隐约觉得,这一切的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将他们一步一步推向某个既定的“棋局”。

      元序敛了思绪,眸光渐渐变得坚定。
      生在皇家,何时何地不在局中?
      既已身入局中,又何惧对弈。
      总有一日,他们能掀了这“棋局”,做那执棋之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夜深知雪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