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相府 ...

  •   赏菊宴如期而至,一时之间竟成了京城最盛大的话题,比夏末的贵妃宫宴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锦书坐在去往丞相府的轿子里,心里都是对周京荣的牵挂。

      昨夜,漕河口笼罩在湿冷的雨幕中。水浪拍打着船帮,发出沉闷的声响,远处城关的梆子声在雨夜里显得格外悠远。几盏昏黄的防风灯在码头上摇晃,勉强撕开浓重的夜色。

      苏锦书、公主和方源三人俱是一身不起眼的黑衣黑斗篷,帽檐压得极低,几乎遮住大半张脸。雨水顺着斗篷的油布滑落,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

      周京荣站在即将启航的客船跳板旁,身边只跟着一个心腹老仆和几口轻便箱笼。她兄长早已先行一步在下一个渡口等候,此刻她轻装简从,眉宇间虽有远行的忐忑,却更添一份决绝的疏朗。

      “锦书,公主,方源……”周京荣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她挨个看去,恋恋不舍,“此一去,山高水长,各自珍重。”

      方源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千言万语堵在喉头,只化作一句:“京荣,保重。路上千万小心。”

      公主眼圈泛红,塞过一个沉甸甸的小锦囊,“通关文牒我托人又仔细核验了一遍,夹层里是些应急的银票,万望平安。”

      言罢,又拿出一把用油布裹好的短匕塞进周京荣的包袱,声音压得极低,“拿着防身。江南虽富庶,路上也未必太平。”

      她上前一步,将一个密封的小竹筒塞进周京荣袖中低声道:“京荣妹妹,我偷偷拿了珩哥儿印信盖在空白笺纸上,若路上真遇刁难,或可虚张声势一二。切记慎用!”

      周京荣原本看她细腕扛着大包小包还欲推辞,此话一出便都赶忙接过,竟哽咽得一句话都说不了了。

      苏锦书则递上一个精巧的药囊:“这是我配的几种丸药,晕船、风寒、水土不服的都有,红签子上写了用法。到了那边,万事小心。”

      周京荣忙不迭一一接过,指尖微颤。她看着眼前这几位身份悬殊却肝胆相照的友人,在丞相府鎏金请柬搅动的京城浊流中,这份情谊如同寒夜里的暖炭。

      她用力回握苏锦书的手,又深深看了众人一眼,喉头滚动,终究只化作一声压抑的叹息,泪珠混着雨水无声滚落。她猛地转身,不再回头,斗篷在风中扬起一道决绝的弧度,快步踏上了湿滑的跳板。

      老仆紧随其后,船夫解开缆绳,长篙一点,客船缓缓离岸,融入浓稠的夜色与雨幕中。

      岸上三人伫立良久,直到那一点灯火彻底消失在河道拐弯处,只余下无边的雨声和水浪拍岸的呜咽。苏锦书紧了紧斗篷,锐利的目光扫过黑暗的河岸两侧,确认无人窥伺,才低声道:“回吧。”

      苏锦书想到这儿,边忍不住掀起帘子望向身后跟着的周家的轿辇,任谁也想不到那里面混进去一顶置满货物的空轿。她收回目光,望着窗外秋高气爽,碧空如洗,眼看着便要到了。

      丞相府门前车水马龙,朱门大开,两尊石狮子披着新系的红绸,愈发显得威严肃穆。各色华贵的车轿流水般涌来,身着锦袍玉带的宾客在门房抑扬顿挫的唱名声中,或矜持、或热络地步入府门。

      苏锦书乘坐的车驾在丞相府门前停稳,她扶着侍女的手下车,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拥挤的门口和排列的轿辇,实则锐利如鹰。

      她一眼就看到了青绸小轿中的那几顶“周记绸缎庄”的轿子,心弦瞬间绷紧。

      她没有像其他贵妇那样先去与相熟的诰命寒暄,而是脚步一转,径直朝周家轿辇走去。刚到近前,轿帘恰好掀开,周叔度正小心翼翼地探身出来。

      “周叔叔!”苏锦书脸上瞬间堆起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声音清亮又不失恭敬,引得附近几位刚下车的夫人侧目。她快步上前,竟作势要亲自去搀扶周叔度的手臂。

      周叔度显然没料到苏锦书会亲自等在轿外,更没想到她会行此“大礼”。他先是一愣,随即受宠若惊,脸上的皱纹都因堆笑而挤在一起,忙不迭地拱手作揖,腰弯得极低:“哎哟哟!苏少夫人!您这可真是折煞老朽了!折煞老朽了!我不过一个老卖货郎,哪敢当您这般礼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他口中推拒,眼神却飞快地扫过四周投来的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苏锦书笑容不变,甚至更添了几分真诚,声音压低,带着亲昵的嗔怪:“周叔叔,您这话可就不对了。您是我的贵人,尊贵得紧!”

      她身体微微前倾,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语速极快却清晰地说道:“今日贵客云集,门禁盘查得严。您且跟着我一起走侧门入府,莫要多言,也莫要东张西望,免得被那些不长眼的盘问,失了体面。”

      周叔度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精明的小眼睛里飞快闪过一丝警惕和权衡。他下意识地捏了捏袖中那份靠走后门得到的不甚牢靠的“请柬”,又瞥了一眼不远处几个目光如炬、正仔细核验身份的丞相府管事。

      周京荣那日回去后,便在他耳边吹耳旁风,这帖子是如何难得,丞相府的门槛是如何之高,再加上现如今苏锦书的话,便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他混进来的风险。

      他立刻明白了苏锦书的用意,这是要借宁太尉夫人的虎皮,让他这商户能狐假虎威地混进府内。他心中原本那点对苏锦书可能过河拆桥的疑虑瞬间被安全混入的巨大诱惑压了下去。

      “是是是!少夫人思虑周全!老朽糊涂,糊涂了!”周叔度连连点头,脸上重新堆满谄媚讨好的笑容,腰弯得更低了,活像个听话的跟班,“全听少夫人安排!您说怎么走,老朽就怎么走!绝不多嘴一句!”

      他立刻挺直了些腰板,努力想摆出点行家的气度,但眼神里的精明和因紧张而微微发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虚浮。

      他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块显眼的、成色极佳的翡翠扳指。那是他特意戴出来充门面的,此刻却显得格外扎眼。

      苏锦书见他一门心思入府,心中暗松一口气,面上笑意盈盈,侧身引路:“周叔叔,这边请。”她不着痕迹地用身体挡住了周叔度那过于招摇的扳指,同时用眼神示意冬画稍稍落后半步,看似恭敬,实则隐隐隔开了周叔度向后张望那顶空轿子的可能。

      两人一前一后,苏锦书仪态万方,周叔度努力挺胸抬头,在众多或华贵或清雅的宾客中,这组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引来几道探究的目光。

      周叔度感受到那些目光,脊背僵了僵,但想到即将踏入那象征着权力巅峰的丞相府,接触到那些平日高不可攀的贵人,兴奋立刻压倒了那点不安,他紧紧跟在苏锦书身后半步,亦步亦趋地穿过那气派的朱漆大门,踏入了象征着京城顶级权势的庭院。

      苏锦书则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确保这“蒙混过关”的第一步,走得安稳。

      她眼角余光甚至瞥见不远处,苏云书和韩姨妈正从一顶轿子里下来,苏云书看到她与周叔度同行,脸上毫不掩饰地露出了鄙夷。

      苏锦书心中冷笑,面上却对迎上来的丞相府管事笑得更加殷勤而温和:“这位是江南来的皇商周老板,我特意跟王姐姐打过招呼的。”

      管事目光在周叔度身上一扫,看了眼帖子,似乎是被苏锦书郑重其事的态度搞得有点疑惑。不过他看了眼帖子并没有什么问题,便也客气地躬身:“苏夫人费心了,周老板,里面请。”

      苏锦书微微颔首,带着周叔度,踏着平整的青石甬道,汇入了通往菊园深处、衣香鬓影的人流之中。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丞相府的花园再大,也大不过这京城盘根错节的人心与无处不在的眼睛,各路妇人那看似不经意扫过的锐利目光,始终如芒在背。

      刚踏进门,便有唱名“宁府太尉夫人到——”,声音格外响亮,引得一众目光汇聚而来。

      苏锦书面上端着恰到好处的浅笑,步履从容。入了府,眼前豁然开朗。丞相府邸格局开阔大气,远非寻常富贵人家可比,高阔的庭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抄手游廊蜿蜒曲折,连接着重重院落,眼看着有五六进,一眼望不到头。

      虽是秋日,府内却不见半分萧瑟,廊下阶前摆满了各色名品菊花,或如金盏倒扣,或似玉龙探爪,更有绿如翡翠、墨如乌金、白若堆雪的异种,争奇斗艳,将个深秋妆点得富丽堂皇。

      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菊香,混着名贵熏香的气息,更有隐隐的丝竹管弦之声从深处传来,端的是富贵风流气象。

      早有伶俐的管事婆子迎上来,穿着统一的靛青比甲,笑容得体:“太尉夫人万安,这边请。”

      她引着苏锦书一行沿着游廊缓步而行,一边走,一边口齿清晰地指点着景致:“夫人您瞧,这廊外那片‘玉壶春’,是相爷特意从洛阳移来的名种;那边水榭旁堆叠的‘金背大红’,开得最是热闹;再往前头菊圃里,还有几株晋阳贡来的‘绿牡丹’和‘墨荷’,寻常难得一见呢。”

      苏锦书含笑听着,目光却悄然打量着四周。只见处处雕梁画栋,门窗廊柱皆描金绘彩,连廊下挂着的鸟笼都是掐丝珐琅的。

      来往穿梭的丫鬟仆妇,衣着体面,行动规矩,足见相府治家严谨。她心中暗忖,王家这气象,比之皇家别苑也不遑多让了,难怪能权倾朝野。

      周叔度跟在后面,眼睛几乎不够用,口中啧啧有声,低低赞叹,引路的婆子恍若未闻,依旧笑着给二人解说。不多时,便引着众人来到一处开阔的轩厅,轩厅三面敞开,正对着精心布置的菊圃,视野极佳。此处已是宾客云集,珠翠环绕,笑语喧阗。

      “太尉夫人到了。” 婆子通传一声。

      轩厅内的谈话好像恰逢一个节点,顿时安静了一瞬,有几道目光投过,不一会儿便又喧嚣起来,正中主位又重新成为了目光的焦点。

      苏锦书被身侧一个丫头牵引着走近那群喧嚣之中,耳畔各种“苏夫人来了,快请入座”, “王家这真是好福气”,“孩子可有了名字”,苏锦书思量着这应该是围着王修绪了。

      虽未谋面,但多少是人家给她下的请帖,于情于理得去拜见。苏锦书不紧不慢地在一旁的位置拿了杯茶等着找个话空子,待到抬头,便见一位身着正红蹙金绣鸾鸟大袖衫的丽人端坐,粉面含春,容貌秀美,与周围人说说笑笑,全然不似王修齐那般趾高气昂,倒是一个温和可亲的样子。

      苏锦书看着她,蓦然有一种恍惚的熟悉,便凝神细细打量这人。许是担心孕后体虚,头上戴着的坠了祖母绿的红绣抹额紧挨着罥烟眉,妆容清丽,鼻子高挺,一双下垂眼带几分柔和的慵懒。

      花团锦簇之下,竟是如此清新素雅的一副眉眼。

      王修绪被苏锦书看得不自在,目光扫过苏锦书和她身后的周叔度时,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审视。

      她身旁坐着身着水蓝色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裙的郑氏,见状便顺着目光看过去,看见苏锦书一副看呆了的样子便哂然一笑,眉眼间带着几分得宠的娇矜。

      苏锦书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她一直在盯着人家看,忙歉意一笑,赶忙把目光移向别处。

      那日穿着藕色比甲的少女坐在下首。那少女今日没穿比甲,而是着一身鹅黄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裙,神采飞扬,目光扫过苏锦书,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打量。

      苏锦书对着少女印象颇深,但总是记不住她到底是谁,印象里是位县主,算李承泽的表妹,又与王家关系匪浅。

      此时,苏锦书也感觉到了几道格外刺人的目光。她扭头一看,是坐在稍后位置的苏云书和韩姨妈。苏云书敏锐地察觉到苏锦书的失态,幸灾乐祸的目光几乎要化为实质,韩姨妈则是一脸探究,目光在周叔度身上逡巡,似乎在估算着这人的斤两。

      周叔度见如今已混进府里,万事无虞,又在妇人堆里实在别扭,便跟苏锦书告辞后去外堂了。

      苏锦书在管事婆子的指引下,于视野颇佳的一席落座。同席的几位夫人,虽在芒种日、宫宴上打过照面,但彼时苏锦书要么身份尴尬,要么心系他事,从未真正融入这些贵妇的圈子。此刻公主、荀卓卿她们还未到,她只得打起精神应付。

      席上除却户部尚书庄恂的儿媳柳氏、礼部方士林的夫人,也是方源之母,清河崔氏,以及两位眼神疏离的王家近支女眷和另一个县主,又陆续来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夫人,气质清高,言语不多,另一位则是工部侍郎钱夫人,圆脸带笑,看着一团和气。

      众人恭贺过王修绪后,徐盈科径直而来,二人说了些什么,便拱手有事,去去便回,招呼郑氏待客。

      丫鬟奉上香茗,是上好的雨前龙井。席间寒暄几句天气、菊花后,话题便铺展开来,其间不断有妇人落座,苏锦书有些看不过来,便索性放弃,专心品茶。

      户部庄尚书儿媳柳氏来自河东望族,看王修绪走了,四周打量了一下没什么人的母家地位在她之上,便对着郑氏率先开口,“长夫人,听闻府上菊圃新引进了几株‘十丈珠帘’,端的是稀罕。只是这娇贵玩意儿,伺候起来怕是不易吧?单是那每日特调的‘养菊水’,听说就得用无根水兑上几种名贵花露,所费不赀呢。”

      柳氏这话里话外暗指王家奢靡,却也只敢对着郑氏发作。

      按理说现如今当家主母应该是王丞相之妻,但是据说老夫人年事已高,见不得这种人多眼杂的场面,王修绪作为丞相府的掌上明珠,王丞相给她招了上门女婿徐盈科,但是却只是在府里养着,账本对牌一律不管。

      故而王家现在正儿八经的掌家主母是儿媳郑氏。郑氏母家虽然也不算差,但是人外有人,攀进丞相府,她也只有任劳任怨的位置了。众人若有对王家不满的地方也只敢找她发泄,俨然是王家的活靶子。

      郑氏端着茶盏,眼皮微抬,笑容得体中带着倨傲:“柳夫人说笑了。相府待客,自然要尽善尽美。不过是下人们多费些心思罢了,图个喜庆。倒是庄尚书执掌户部,开源节流,为国理财,才是真正的辛苦。听说今年江南税赋又增了一成不说,又要忙西南屯田的事?庄尚书真是能者多劳。”

      她轻飘飘把球踢回,暗示户部加税又屯田才是真费钱。

      钱氏连忙笑着打圆场:“哎呀,都是为国效力嘛!咱们妇道人家,赏赏花,说说衣裳首饰才是正经。郑少夫人,您头上这支赤金点翠嵌南珠的步摇可真真是精巧,是玲珑阁新出的样式吧?我瞧着,倒比宫里的花样还别致些。”

      这话题立刻引起了王五姑娘的兴趣,她抚了抚自己鬓边一支硕大的红宝金簪,带着几分得意:“玲珑阁算什么?我哥哥前日刚得了圣上赏赐的一匣子南洋珠,颗颗浑圆,光泽极好,说是要给嫂子打新头面呢!”

      她口中的“嫂子”正是主位上的郑氏,这炫耀之意溢于言表。

      崔氏一直安静地听着,眼看着话要掉到地上,才温和地插了一句:“珍珠温润,最衬气度。郑夫人端庄持重,戴珍珠是相得益彰。”

      王修绪也慢慢赶回来,众人赶忙收起剑拔弩张的架势,又开始讨论衣服首饰家长里短,王修绪偶尔含笑插一两句,便引得众人附和。那少女县主则拉着几位贵女,声音清脆地谈论着新得的首饰和即将到来的皇家围猎,笑声阵阵,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正谈笑间,一声清越的唱名打破:“刑部尚书府少夫人安氏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锦书冲啊!!!!!!!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