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男主 ...

  •   太尉府

      府内,烛火摇曳,光影在雕梁画栋间跳跃。

      良九临压低声道:“太尉,圣旨已下,杨氏要在本朝出一位皇后了,若皇后膝下有了嫡子,就有了一争之力,怕要后患无穷了。”

      徐克承不以为然道:“中书令怕是过虑了,杨妃入宫数十载,都未曾有过一儿半女,哪能说有就有。”

      良九临目光一凛,语气加重:“将军莫要忘了,杨妃还有个受宠的侄女贺美人,如今也在宫中,圣眷正浓,不得不防呐。”

      孙太尉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并未言语,只是手指轻轻叩着座椅扶手,陷入沉思。

      这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管家在门外禀告:“老爷,太子殿下驾到。”

      孙太尉几人闻言,立刻起身,孙太尉扬声应道:“快请!”

      话音未落,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道白衣身影裹挟着冷风,“砰”地一声撞开了门。

      太子李衍神色颓然,发丝凌乱,一进门,瞧都没瞧在场的良九临和徐克承,径直冲向孙太尉,声音带着哭腔:“舅舅,那杨氏要抢走母亲的后位!”话一出口,双眼再度迷离,眼泪簌簌而下。

      这副模样,要是被外人瞧见,太子平日里懦弱娇矜的名声,怕是要愈发坐实了。

      孙太尉脸色一沉,朝良、徐二人厉色一瞥,眼神中满是警告。良、徐二人瞬间会意,微微欠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待二人身影消失在门外,孙太尉这才将目光转回李衍身上,语重心长道:“稚奴,你身为太子,一言一行皆关乎皇家颜面,怎能如此任性胡来?”

      李衍泪眼婆娑,双手紧紧揪住孙太尉的衣袖,身子微微颤抖:“舅舅,您让我如何冷静?一个月前,父王还亲自带我去母亲灵寝祭拜,跟我讲他们夫妻情深,可如今呢,竟要立杨妃为后!”他声音陡然拔高,满是愤怒与不甘,“这是背叛,彻彻底底的背叛!父王他背叛了母亲的一生心血!”

      孙太尉长叹一声,轻轻抚摸着李衍的头,李衍已然十六岁了,算是半个大人了,现在稚嫩的脸庞上却满是痛苦与无助。看着外甥,孙太尉心中泛起一阵酸涩,为了早逝的姐姐,也为了孙氏一族的未来。

      孙太尉强压下心底的悲戚,眼神坚定,沉声道:“稚奴,莫要忧心,有舅舅在,杨妃她做不了皇后!”

      太尉府深处,静谧得有些压抑。孙太尉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目光在跳跃的烛火上凝滞,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太医署太医淳于显。

      这淳于显,平日机敏,野心勃勃,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为了能攀上孙太尉交情,常借口探病送药,在府中往来走动。孙太尉对他的殷勤不置可否,毕竟在堂堂一朝太尉眼里,一个小小的太医署太医,像一只蚂蚁一样渺小,实在掀不起什么风浪。

      前不久,淳于显又来求见,这次是想为儿子谋个金吾卫的出缺。当时孙太尉正忙于朝中事务,便没有召见。可此刻,这淳于显的请求,却成了孙太尉手中的一颗意想不到的棋子。孙太尉想,看来,是时候见见此人了。

      得到孙太尉深夜急病,紧急召见的消息,淳于显心中一喜,感谢苍天老爷,看来自己的机会来了!不敢有丝毫耽搁,他连外衣都来不及整理妥当,便背好平日里常用的药箱,心急火燎地跟着孙府管家匆匆赶了过来。一路上,寒风呼啸,心中却热意沸腾。

      管家带着淳于显穿过曲折幽深的回廊,来到一间密室前,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便悄然退下。

      密室里,烛火摇曳,光线昏暗而迷离。淳于显一进门,就瞧见孙太尉端坐在书案后,他赶忙整了整衣衫,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太尉深夜召下官前来,可是身体有何急症?快请容下官上前把脉。”

      孙太尉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听不出喜怒:“自可上前来。”

      淳于显赶忙趋步向前,待到近前,借着微弱的烛光,他看清了孙太尉的面容,不禁心中一凛。

      只见太尉脸色红润,神色间透着沉稳气度,哪有半分病重的样子?淳于显瞬间意识到事有蹊跷,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道:“太尉有何吩咐,尽管嘱咐小人便是。小人必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说话间身体不住的瑟瑟发抖。

      寂静的密室里,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半晌,孙太尉缓缓开口,声音里竟带着几分亲切,就像自家长辈叮嘱小辈一般:“于显呀,你之前托我代谋的那个差事,我已经办妥了。明日,你的儿子便能到金吾卫上任。”

      淳于显闻言,惊得瞪大了双眼,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堂堂太尉,竟真的把他这个小人物的请求放在了心上,事情还真就办成了?淳于显喜不自胜,这份突如其来的厚待,简直让他受宠若惊。

      在他看来,太尉如此亲切热情,无疑是自己对他有些用处,已然是将自己纳入了孙氏势力体系,以后自己同孙太尉便是同一条船上的“自己人”了。而成为“自己人”,意味着荣华富贵有望,他诚惶诚恐道:“多谢太尉!太尉这般大恩大德,于显没齿难忘,定当铭记在心,报此恩情!”

      孙太尉微微颔首,脸上挂着一抹笑意,接着说道:“于显啊,说什么恩情不恩情,你平素常对孙府众人多有照料,是我应该感谢你呀。只是,不瞒你说,我这儿确实有一件小事,想麻烦你帮个忙,你可一定要答应我。”

      淳于显连忙保证:“太尉,您有啥命令尽管吩咐,于显赴汤蹈火,万死莫辞!”

      孙太尉站起身,慢慢踱步到淳于显跟前,俯下身,目光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嘴角含笑:“你是知道的,孙家想要长盛不衰,继续大富大贵的走下去,这还得仰仗于显你成全呐。”

      淳于显一下愣住了,孙家已然权倾朝野,富可敌国,还有什么更大的富贵是需要他这个寂寂无名的小太医来成全的?他满心疑惑,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呆愣愣地跪在原地。

      此时的淳于显,还没意识到,任何突如其来的好事,尤其是这种超乎想象的恩宠,背后必然藏着不可告人的原因,而往往,这都是不祥的征兆。

      孙太尉见状,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和,竟亲自上前,双手扶起淳于显,语气轻和,如同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听闻杨妃近日心神不宁,常常要服用太医院特制的安睡药丸,才能安然入梦。”说到这儿,孙太尉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淳于显的眼睛,接着道,“要是于显你稍作安排,让杨妃就此安然睡去,看起来像是服药过量而亡…你若肯为孙家出这份力,往后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你的。于显,你可莫要推辞呀。”

      刹那间,密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淳于显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蹿上脊背,他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想为儿子谋个好差事,却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可怕的谋杀陷阱。他心里清楚,如果此刻推辞,恐怕自己绝无可能活着走出孙府的大门。恐惧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笼罩,他已然深陷其中,无法挣脱……

      太子府

      夜幕低垂,李衍的马车缓缓驶入太子府,王嬷嬷早已在宫门口等候。

      王嬷嬷见李衍回宫,忙迎上去,目光在他脸上打转,见李衍一扫先前颓丧,神色间竟透着几分轻松,不禁稍稍放下心来。

      李衍快步穿过宫门,王嬷嬷紧跟其后,急切问道:“殿下,您去太尉府这一趟,太尉可有拿定主意?”

      李衍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纯真笑容,语气轻快:“嬷嬷莫要着急,舅舅已经答应孤了,杨氏无论如何也当不了皇后。”

      王嬷嬷并未就此安心,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问:“殿下可知,太尉打算怎么处置这事?”

      李衍脚步一顿,像是被问住了,脸上闪过一丝迷茫,旋即笃定道:“孤不知舅舅具体打算,但舅舅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舅舅向来疼爱孤,言出必行,孤信得过他!”说完,他像是不想再讨论此事,摆了摆手,便不再回应王嬷嬷。

      李衍直行直寝宫,一头扎在了塌上,扬声唤来贴身宫人吉祥,伸了个懒腰,带着几分慵懒说道:“折腾了一整夜,孤实在困乏,你快快去把床铺好,孤要就寝了。”话落,又似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明日一早,把父皇指来的那几位陪读的公子都叫来,孤想踢一场蹴鞠,好好松快松快。”说话间宫人已上前褪掉鞋袜,将皮肤擦拭干净。

      吉祥领命退下,其余宫人吹灭烛火,也纷纷散去。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映在太子李衍的脸上。而此时,李衍脸上早已不似方才的疲困娇矜之态,静静躺到床榻上,目光幽深莫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