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我的公主(一) ...

  •   端康三年,端康帝递国书欲迎北境歧虏王幼女为皇后,以修两国百年之好。

      皇后身为草原儿女虽不喜宫廷环境幽暗逼仄,但端帝待其体贴温厚,故初时夫妻恩爱,勉可度日。

      当年腊月,公主降世,端康帝大喜,尚在襁褓便以年号为封号,册为康澄长公主,足见公主受宠之甚。

      虏人春夏时居于远离端国的草原放牧为生,秋冬时便赶牛羊近端国边境越冬。越明年,因当年寒冬漫长,岐虏人与帝国边境摩擦渐次频繁。

      端帝闻之大怒,与皇后关系每况愈下,屡起废后之心。朝中一褚姓翰林每每劝谏端帝不可行此先行撕毁两国姻亲之好。

      十五宫宴日,帝后因故不欢而散。

      次日朝堂上,又闻褚翰林劝谏端帝不可废后:“陛下,如今北境天寒地冻,虏人早已适应严寒,我端国士兵却未必能在草原上占虏人的便宜啊,陛下切不可先起废后毁约之心。”

      帝闻之大怒,褚翰林终因三番五次驳斥上意而抄家流放。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苦此人久矣,流放当日亲自到场督察:“这鲰生总算遭了清算。”

      “大人辛苦了,每回他惹恼了陛下还得劳您安抚一二。”此人说着凑到太监耳旁窃窃私语:“小人特意给您留了个小玩意儿,还请您笑纳。”

      大太监回宫后见机奉茶禀上道:“陛下,那位前翰林褚大人家中还有个垂髫小儿,看着不过三岁,恐怕受不住流放之苦,不若带入宫充做宫奴?”

      正批到一封谏折的皇帝皱眉道:“准。”

      ——
      端康五年,公主未满三岁,正是牙牙学语之际,因女儿实在软萌贴心,帝后关系初缓。

      当年深秋,御花园内,玉雪可爱的公主殿下伏在皇后膝上:“母后~好冷吖~要回去~”

      皇后闻言怔了怔,忧虑皱起眉,“母后~”听见女儿稚嫩的声音,终于勉强回神笑道:“阿稚乖,咱们这就回宫。”

      当年冬,天气一日冷过一日,皇后因连日忧心忡忡,终于病倒在床。

      有宫人上禀皇后病因,端帝闻之拂袖而去,下令皇后因感风寒多日缠绵病榻,恐无力抚养公主,将公主迁出中宫,此后一日不曾踏入中宫;又因当年虏人强犯边境,终下令幽禁中宫。

      次年正月十五,皇后病逝,公主每日啼哭不止,夜间惊厥,日渐虚弱。端帝见之焦心不止,责令传适龄宫奴,择其一为公主伴驾。

      “这就是全部了?怎么尽是些粗鄙顽童。”堂下众人闻言仓皇下跪。

      大太监下拜,以头抢地俯身惶恐回话:“陛下息怒,实在是年岁太小的受不住宫刑,这些顽童入宫不久还不曾好好教导过,是奴才办事不力。”

      皇帝拿眼打量跪成一排的小太监们,见其中只有一个异常瘦弱的青衣小太监见了他不曾簌簌发抖,遂开口:“着青衣的上前回话。”

      大太监闻言稍稍抬眉一瞟,背后立时滚下一滴冷汗来。

      “叫什么名字?”

      “禀陛下,奴才名叫褚涵之,澄之新堨横,净绿涵秋容的涵之,公公们都唤奴才小褚子。”

      “这名字倒是有几分雅意,年岁几何?哪里人也?”

      “禀陛下,奴才应将至龆年,不知籍贯。”

      “哦?朕观你是读过些书的,竟连自己的年岁贯籍都不知?”

      大太监见状忙插声道:“陛下,这小儿进宫时刚年满三岁,尚未记事。”

      皇帝闻言蔑了他一眼,道:“来人,取名册来。”

      大太监霎时噤声簌簌下拜。

      不多时,一红衣宫人躬身上前,皇帝拾起名册翻阅,突然顿住动作,抬眼细瞧跪在下首的幼童,这才注意到他眉尾生了枚小痣,是喜上眉梢的意头。

      “你进宫竟有两年之久......”皇帝话未说完突然又合上名册拂袖起了身,“罢了,明日去公主殿里伺候。”

      说罢皇帝绕开众人大步走到窗边,有眼色的宫人立时上前替他启开轩窗又默默退守一旁。

      皇帝略一摆手,屋内众人便互相使着眼色次地退出门去。

      众人躬身退下时,只大太监犹疑着上前道:“陛下~”

      皇帝的目光顺着眼前的轩窗看向在宫道上吃力跟随的小太监们,并不搭话。

      就在大太监正欲默声退下时,突闻帝王威严之音幽幽响起:“朕记得从前有位褚姓翰林可用……”

      大太监扑通一声跪下,慌声禀告:“陛下,褚大人……褚大人他两年前因忤逆圣意被贬至北境,去岁就……就受不住冻死在北境了。”

      皇帝闻言没有接话,正当大太监要将跳到嗓子眼里的心放下时,那做工精美绣着金线的明黄衣角在他眼前旋开,代表吉祥寓意的祥云纹逼近眼帘。

      “五岁孩童何以身量不及三岁稚童?”

      “这……这也许是……”

      “此子小小年纪就能识文断字,朕观他通身气度,颇有乃父之风,假以时日定有经天纬地之才,你却枉顾英才下手磋磨,朕从前不知你这狗奴才这般心胸狭隘!”

      大太监晨间亲手为皇帝穿上的名贵帝靴此时一脚狠踹在他心窝,他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哀嚎就被捂着嘴拖出殿去。

      ——
      端康八年,公主居所。

      为防火灾和刺客皇宫本是不许种树的,但因康澄长公主实在喜欢,公主殿内便植有几棵桂花树,着专人看护。

      此刻后院一株桂树后,时年六岁粉雕玉琢的小公主伸出一根白嫩嫩的手指,一指面前对七八岁孩童来说异常高大的桂花树道:“最上面的开得最好,你去替我摘来。”

      近年终于身量拔高些的褚涵之听了公主的话单膝点地应声:“是,殿下。”

      不出所料,小太监最后摔下树吓哭了小公主,一群宫女太监咋咋呼呼围拢上来。

      当晚,太监房里,褚涵之一瘸一拐进了门,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两个太监挟持住按倒在长凳上。

      一着蟒袍的老太监尖声骂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伺候不周惊了公主尊驾,今日就给你点教训瞧瞧。”音落高高扬起手一鞭鞭挥下。

      几日后,刚刚午睡醒来的小公主拥着被揉了揉眼睛,候在一旁的几个宫女见状忙凑上前。

      小公主放下小手环顾四周问:“小褚子伤的这般重吗?怎么还不见他来伺候我,带我去看看他。”为首宫女闻言面露难色。

      “你敢不听本公主的话!”见小公主动了怒,宫女不敢怠慢,跪下身道:“公主,奴婢不敢,褚公公前几日受了鞭刑,只怕还得修养几日。”

      听罢公主两只小手狠狠砸在褥子上,气呼呼道:“谁?谁敢私自打我的人?”

      宫女们低下头噤若寒蝉。

      小公主见状转了转眼珠,掀开被子道:“替本公主更衣,我要见父皇。”

      皇宫议事堂内,端帝正皱着眉头与几位肱股之臣谈入冬北境边防之事,就见近年新提拔的大太监从殿门口进来,躬着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身子凑到他耳边悄声道:“陛下,公主求见。”

      闻言端帝舒展开眉头,扬声道:“诸位大臣,此事容后再议。”说罢便自顾起身离了殿。

      后殿里,小公主鼓着一张包子脸端坐榻上,刚瞥见一缕明黄衣角就撅着屁股爬下榻去。

      端帝进门就见着一颗委屈巴巴的小炮弹向自己冲来,见状忙抱起心肝女儿哄道:“这是怎么了,何人欺负了朕的小公主?”

      公主两只小胖手扒拉在端帝胸口,包子脸贴在他肩头,哭唧唧道:“父皇,呜呜呜~不知道是哪个坏人打了我的小褚子,稚稚睡醒了都没有人哄了。”

      皇帝闻言忙搂着女儿颠了颠,道:“大胆!何人竟敢惹朕的小公主伤心,稚稚瞧着都瘦了二两,父皇这就为你出气。”说完又高声喊道:“来人!”

      身着蟒袍的大太监听传入内,他眼里透出几分喜色,估摸着端帝见了公主一高兴定是有好差事吩咐,只他眼底的喜意尚未凝实就见上首的皇帝沉声问:“哪个吃了豹子胆的狗奴才私自对公主殿里的宫人用了刑?”

      大太监一时震惊变了脸色,就见皇帝目光锐利扫来,冷声道:“既累公主瘦了二两,就罚此人减重二十斤。”

      一把年纪好不容易熬出头的大太监闻言瘫坐下来,流着虚汗道:“是……”

      ——
      端康十三年,公主居所。

      朱红宫墙一角,时年十一岁,褪去一身稚嫩已经初显窈窕的公主殿下双手托着下颌坐在连廊上,她扫了一眼站在身后的人。

      “你站这么久不累吗?这儿又没人,坐下吧。”

      恭敬侍立的太监服少年抬眉看了公主一眼,低下头道:“殿下,规矩不可废。”

      公主闻言转过身来,眯眼打量对方半晌,目光着意扫过他眉尾那枚墨沉小痣,骂道:“迂腐!”

      太监服少年并不辩驳。

      公主见状扬起下巴哼了哼,指了指搁在一旁的鱼食碟子吩咐道:“你过来,替我喂鱼。”

      太监服少年依言照做。

      一旁的小公主目光灼灼盯着他,想不通这家伙明明是个太监,为何通身却一股子温兰润芝的书生气,比她见过那些翰院学子还要端方几分,即便是伺候人也显得不卑不亢。

      本章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我的公主(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