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张爱玲 ...
-
我爱的女子,不过这么几个。而张爱玲,绝对是排在首位。
总有人装作是文坛天才,或者被吹捧成天才,而,张爱玲,不必做什么,往那里一站,便已经是天才。而且是天才里发展的较好的那一类。
看张爱玲的文字,总会突然直直的撞击到心里,她能把我们平日有感但是却模糊到抓不住的一丝意识用精妙却平淡的文字写出来。可是,那样钻人心的文字,不知是因为隔着悠悠的几十年,或者她那样的刻意不让人接近的疏远,总不甚贴心。就这样,一边紧紧抓住你的心让你靠近,一边用礼貌的平淡刻意的让你远离。就如一个女子,你起初并不知道她是美的,但是,惊鸿一瞥,令你一见钟情,待到你狂热的追求时,却发现,她再美,也只是遗世独立的美,并不是人人都能碰触的热闹的美。
没有多读几遍,是体会不出她文字里那几许味道的。没有一定的年龄也是不成的。就是这样
的矛盾,人人都知道年轻的好处,可是只有一个,却是越年老越好,那便是生活的智慧。可是,张爱玲却偏偏能冷冷清清木讷的站在一边,不沾染尘世的喧嚣,年纪不大,一支笔下却尝遍众生滋味。我于是很惶恐,越读越惶恐,一个小女子,何以有如斯智慧?她能在热恋的时候仍然悲哀的知道,深爱一个人那低到尘土里的卑微的心。她能在战乱中知道,这样苍凉的年代,将那么许多平凡人的人生如木偶般操纵,一切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却完全不是激烈的,不是鲜明的,就算是洋洋洒洒几多言的长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仍然是那样几分懦弱、几分血性、几分小善、几分小恶的混合的人。不会是坚强的革命者,也不会是完全的大奸大恶的人。她就是喜欢写那么几个苦苦挣扎、却又受到这大时代背景牵制的平凡的女子、平凡的男子。却让然在她娓娓道来的时候,禁不住心里黯然,却不知为人物大笑还是大哭,而心里那一抹酸,却是甩不脱。而她的文字,却又是鲜明的,用最亮眼的葱绿配最妖娆的桃红,或者干脆是在蒙蒙的灰色上泼洒一笔浓烈的血红。痛快的文字和最温暾的人物,奇异的对比。
看了她的文字,让人禁不住去探寻她本身的故事,却发现,大抵有着如此绝代丰姿的女子,爱情往往不如意。一个不值得爱的男子,除了让她的心在尘埃中微微欢喜,却再也没有什么了。乱世中的香港、上海,统统成为一个苍凉的背景,而并没有让她融入其中有血有肉的活着。我眼中便总是浮现一个穿着棉布旗袍的极瘦削高挑的女子,独自默默行走,画面必定是灰紫色,却一定在一角有一抹亮丽的孔雀蓝。
张爱玲的文字足以影响一个如我这般平淡的现代女子的思想。我爱张爱玲,如此的爱,爱得深了,便连我自己也疑惑,是不是有些病态。连周围的朋友也惊奇,我为何可以日复一日看同一个人的同一本书。“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大抵我的疯狂,也只有同爱张爱玲的人可以懂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