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永巷令的小学堂(3) ...

  •   小春笑着凑过来,捧着一叠洗干净的粗纸,“掌记,今儿个这些都够用不?我又多省了点,回头叫曹花再帮着找找。”

      关宁接过纸,手指在粗糙的纸面上摩挲,这是最廉价的纸张,稍一用力就可能破裂,却是这些人最珍视的财物。

      他们从各个地方悄悄节省下来,只为了能够多写几个字,多学一点东西。

      梦中理想国度是什么模样?
      这个问题再次浮现脑海。

      那个国度中,人人有学、人人有业、人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这是她梦中残存的唯一图景,却与眼前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若有朝一日,真能建立那样的世界,需从何处开始?”

      关宁的笔在纸上停顿片刻,终究未写下答案。

      小院里学写字的氛围渐渐蔓延开来,学得慢的写不全字,学得快的已经能写出句子,大家互相交流、互帮互助,真心热爱这一方净土。

      “关掌记。”一个年长的太监小心翼翼地来请求,“可否也教我写几个字?我们从前村里只有地主的孩子才能上学,我总听他们念书,可惜一个字也不识得。”

      关宁未答话,转身看向院内的学员们,笑意微微浮现。

      每一个识得字的人,似乎都比她更认真、投入、热切,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光。

      “你们自己学得如何了?”她转身问在场的人。

      小春第一个笑着举手:“我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啦!”

      另一个宫女胆怯道:“奴婢学会了‘家’字。”

      关宁点头微笑:“‘家’是很重要的字,接下来再学‘美’与‘满’,你们会发现,字和字连在一起,才能完整表达一个意思。”

      “是,掌记!”众人齐声答应,连新来的太监也渐渐褪去拘谨,随着这氛围变得自然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似懂非懂,但这却勾起了更多的兴趣。

      夜深时分,小院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她看到一群群人因学会简单的文字而欣喜若狂,也看到他们对未来的迷茫。

      他们有学,有希望,但也有绝望。

      学会了字又能如何?宫中一切的规则早已深刻地将他们禁锢,他们的身份、阶级、权利早已写在命运之书上。

      可即便如此,仍有一束光从他们的眼中迸发,那是对“可能性”的期盼。

      即使微弱如萤火,也终究是光。

      *

      “将这几块木板拼在一起,再用剩下的绳索绑紧!”一个宫女熟练地指挥着。

      几个宫女蹲在地上,认真地为破损的椅腿上缠麻布,另一边的小太监正在搬运废弃的案桌。

      这些曾被抛弃在库房一角的旧物,如今在他们手里被重新拼接组合,竟然成了两张结实的长桌。

      “再这样下去,永巷令就要开学堂了!”一名稍年长的小宫女调侃道,却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听到这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从最初的小春一人到现在,小院已经聚集了几十名宫人,甚至有十几个小内监也主动来帮忙。

      这些人白天忙碌,夜晚才得空来求字求学,关宁的小屋再宽敞,也渐渐装不下这么多人。

      “不能再占用关大人的屋子了。”一个年纪稍长的宫女皱眉提议,“既然我们要学,院子里也可以搭个地方。”

      于是,这才有了眼前这场热火朝天的劳作。

      关宁从尚宫局下值回到永巷令,便看见院中摆放着几张崭新的长桌,旁边还堆放着修补好的板凳。

      她推门而入,屋子里原本堆满杂物的地方已被清理一空,屋内整整齐齐。

      几个宫人正忙着将最后一张椅子搬进来,见关宁回来,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站成一排拘谨地行礼。

      “这是……”关宁眉头微挑。

      小春上前一步,期期艾艾地说道:“关掌记,实在是屋里太挤了。我们便想着,能不能自己找些东西,搭个能用的案桌……不小心就多做了几张。”

      “这些是我们从废弃的杂库里找的木板,不花钱,只花人力。”另一名小太监连忙补充。

      “还请掌记莫要责罚。”众人齐声道。

      关宁哑然失笑:“我为何责罚你们?”

      她走近看了看那些拼接的案桌和板凳,虽简陋却牢固耐用,在看向自己屋内的案桌和椅子,是上好的木头,刷的干干净净,案腿也被补好,完全看不出原先废弃的模样。

      她目光扫过院中每一个人,看到他们的忐忑,也看到他们眼中隐藏的那抹期待与满足。

      “多谢你们。”关宁轻声道,语气温和而郑重。

      众人愣了一下,似是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应。

      小春忍不住红了眼眶,小声说:“大人,我们该谢您才是。”

      “谢我做什么?”关宁笑了笑,“你们愿意学,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何须谢我?”

      “如果没有大人教我们,我们连自己名字怎么写都不知道。”一名宫女垂首轻语。

      “是啊,能识字,就像看见了一扇窗,我们不再那么害怕了。”另一人附和。

      “那就好好珍惜机会。”关宁语气郑重,“既然院里有桌子,接下来大家便在院中学习,不必再拘束。书写需要专注,学习也需要欢喜,莫要太紧张。”

      众人应声散去,开始为晚间的学习做准备。

      夜晚,烛光摇曳。关宁站在屋门口,看着那几张简陋的长桌,心中思绪万千。

      这些人都是宫中最低等的奴仆,平日里连说话的资格都要看人脸色,如今却因学会一个简单的字而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她再一次想起自己梦中那个国度,那些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笔一画书写着梦想,而眼前这群人,却只能在昏暗的烛光下,用破木板拼成的桌子,学习用最拙劣的字迹书写自己的名字。

      她轻轻叹了口气。

      可即便如此,她仍能看到他们眼中的光。

      正如她心中所想,光若不点燃,便永远不会出现。

      *

      大康庆安二十年夏,《减赋税条文》终于以圣旨形式从大内传出,迅速颁布至各地州县。

      这条旨意内容简明,但却以罕见的果决口吻要求各地府衙减免三成农税,以解天灾之后百姓困厄。

      与此同时,另一条旨意下达给户部,要求削减朝廷非必要开支,尤其是各品级官员俸禄以及宫中用度。

      在这两条旨意的推动下,一股无声的震动从京城蔓延到整个大康疆土。

      朝堂之下,许多世家官员面色铁青,削减赋税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地方上的利益。

      各地州牧府中的赋税盘剥向来是当地财源的重要支撑,这次却不得不割舍部分好处,而减俸禄更是让这些高官贵胄的日子添了几分紧迫感。

      但是,皇帝摆出的借天灾、国库空虚、边境战乱的事实,却让他们一时无法驳斥,若在这种情况下反对减赋税,便成了不体恤百姓之人。

      尽管如此,世家也非轻易退步之辈。

      “陛下,”礼部侍郎梁秋实站出班列,恭敬地躬身,“此条新法虽出于仁政之心,但是否过于仓促?各地州县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滥用之事,恐有失公允。”

      另一名官员随即附和:“正是,若无细则,恐致民心不稳。”

      “既然担忧滥用,”皇帝微微一笑,“那便由司宫台负责监督执行。”

      司宫台,乃司察司其下八台之一,司察司这个皇帝亲自设立的机构,因直接听命于天子而被视作众臣的天敌。提及此名,殿内瞬间寂静无声。

      “至于细则,”皇帝继续道,“政事堂早有成稿,明日便可颁行。”

      陆孟缓缓上前跪下,高声道:“陛下圣明!只是微臣仍忧心,世家官员中,或有借灾年之名拖延赋税减免,甚至徇私枉法,微臣斗胆建议,应在细则中加入责罚条款,以儆效尤。”

      此话一出,原本安静的朝堂再度涌动暗潮。

      “此言过激!”刑部侍郎站出,语气虽平缓却不容置疑,“各地灾情尚未完全统计清楚,若强行推行过严的条文,岂不是徒增民间怨气?”

      “吕大人言之有理。”李博接话道,“施政当以平稳为要,否则新法未成效,先生乱象。”

      皇帝目光扫过殿内,神色不动。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一日又一日,最终,两派各退一步。

      减赋税的新法得以推行,但具体实施细则更加宽泛,给了地方世家一些操作空间。

      皇帝对此似并不介怀,反而将精力放在削减官员用度和加强司察司权力上。

      *

      后宫中关宁教宫人习字的消息,终于传到皇帝耳中。

      “教宫女、太监识字?”

      宣政殿内,皇帝停下批阅奏折的手,抬眼看向立在一旁的内常侍:“教她们写字做什么?”

      内常侍顿时躬身回答:“听说是宫女和太监帮她整理过房舍后,想讨个好处,于是关掌记便教了他们写字。至于写些什么,奴婢并不知晓。”

      “哦?”皇帝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笔杆,眼底露出几分难得的兴趣,“倒是稀奇。以往永巷令大多都是六局女官,皆忙于事务,哪里会有人特意教这些下人写字。”

      他顿了顿,唇角微扬:“传旨下去,不必阻拦。她若是有闲心,不妨让她尽管教。”

      内常侍愣了一下,试探道:“陛下,这样是否……?”

      “无妨。”皇帝语气淡然,“教些字又如何?不过是几个不识字的奴才罢了。”

      但话虽如此,他的眸光却意味深长:“传话给司察司的人,顺便留意一下,看看她教的,究竟是什么字。”

      减赋税和削俸禄的政策,似乎已经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司宫台的密报如雪片般送往皇宫,虽然地方上对减赋税的执行充满隐患,但整体推行仍算顺利。

      而削俸这一举措,更是成了朝堂官员试探彼此立场的重要信号。

      皇帝站在宣政殿外的长廊上,目光远眺宫墙外的苍茫天际,看着窗外的天光渐渐暗淡,低声自语:“倒是一场好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永巷令的小学堂(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番外随机掉落~ 下本开《过雨》 期待收藏(^_^)ノ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