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琴声 ...
-
第二天一早,小丫头春花便将无忧叫了起来,说是王妃吩咐下来叫他去见客。
见客?无忧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从房里走出来。路过祖宗祠堂时猛的看见他老爹跪在搓衣板上正念念有词地说些什么,仔细听来像是在念祖宗家训。
逍遥王看见无忧来了便停下来,用极其哀怨的眼神看着他。
不巧的是,安王妃过来了。
“无忧,我叫你快点来,你听见了吗!李大人早都到了。”说话间顺便瞪了王爷一眼,“不念完十遍,就别想干别的事。”逍遥王只好委屈地坐正,继续碎碎念。
来到客厅,李大人正坐着喝茶。李大人是礼部尚书,同时也贵为国丈,更是逍遥王姬遥的至交好友。
“李大人,真是怠慢了,王爷还要过会儿才出来,真是招呼不周啊。”
“哪里哪里,王妃言重了。”
王妃回过头看了无忧一眼。“无忧,还不快过来打声招呼!”
“无忧见过李大人。”尽管一大早被人叫起来见客有些不情愿,他还是乖乖地按王妃的意思去做了。这王府里谁都可以得罪,唯独他老娘不能。这已经是王府里公开的秘密了。
李大人微微笑了笑,似乎还满意无忧的表现。
“几年不见,无忧长高了不少。现在看上去还真是一表人才啊。”
“哪里哪里,我家这孩子不争气的很啊,哪比得上令郎啊。”王妃这样说着,难掩脸上的笑意。明显是很受用。
“不瞒王妃说,我此次前来,除了问候拜访,就是为了犬子的事来的。”
“哦?”王妃轻问,“为何?”
“是这样的,下官奉命去荆楚一带察访民情,恐怕需要数月才能返回。可自从小女嫁入皇家,府中除了仆人便只有我和犬子二人。犬子从小缺少玩伴,性格比较阴郁。所以我想趁这次机会把犬子送到王府借住一段时日,一来让他有个照应,二来也想让他转转性子,就是不知王爷王妃是否同意。”
“同意,当然同意啊。”姬遥着正装出现在大厅,估计是家训终于念完了。
“我们是什么交情啊,等令郎过来后正好跟无忧作个伴。我们家无忧可开朗了,是不是啊……”
说着拍了拍无忧的肩,王妃皱了皱眉,嫌王爷说话也太不正经了。
这时无忧正神游于九天之外,被这么一拍,一下子回过神来。李大人的儿子,不就是那书呆子李竹君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那多无趣啊。虽然这样想,可嘴上还是要应承着。
“是啊,您就放心吧,李伯伯。我会和竹君好好相处的。”
李大人笑了笑,脸上细微的纹路都舒展开了,显然是很满意无忧说的话和“李伯伯”这个称谓。无忧已经有很久没这么叫他了。
“这样我就放心了。”
又过了两天,轮到公休日了。无忧当然又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春花叫了好几遍都不管用。
他正舒服地躺在床上,忽然听见外面有嘈杂声传来。虽然无忧还有些困,但也睡不着了,便穿好衣服起身去外面凑热闹。
到门口只见一个穿白衣的人抱着把古琴下了马车。哦,原来是那个李竹君到了。当看见他手上抱的古琴时,无忧撇了撇嘴。心想,去哪儿都带着把古琴,还真爱附庸风雅……
“无忧,快去准备吃饭啊,还愣在这里干什么!”安王妃说着便把无忧赶进了厅堂。
这是无忧第一次和竹君坐在一起吃饭,王妃一个劲地问长问短,不一会儿就被这个优雅斯文的少年给折服了,还一个劲地叫无忧好好向竹君学习。
无忧则是含糊地应了几声,并不打算那样去做,甚至不想与他有过多的交集。
吃过饭后,王妃便把竹君的住处安排好了,就在无忧隔壁的小院里,说什么方便无忧随时向竹君学习。天知道,他根本就不想和那什么竹君一块交往,娘也真是的……
本来无忧还在烦要怎么和竹君交往,谁知道他吃过饭后便待在屋里不再出来。
这样倒是省了不少麻烦,无忧想想道。于是也回自己房里,看他新买的志怪小说去了。
无忧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看些志怪小说什么的,他觉得这其中的故事十分离奇而吸引人,比四书五经什么的好玩多了。
正当他看到白狐化人为书生奏琴时,隔壁院里响起了悠扬的琴音。那琴声开始缓慢而悠扬,让人觉得舒服而惬意,后又高`潮迭起,如无数水云翻转,有波涛涌来之势,到了最后却又生出点点感伤,点点的郁郁不得志。这让无忧陶醉其中,仿佛亲眼看见那白狐正坐于水云之上,拨动着琴弦……
过了一会儿,琴音戛然而止,无忧也醒了。不知怎的,他现在就很想到隔壁去。问问他,这曲子叫什么名字,却又不想比他先开口。
踌躇了一下,他还是悄悄地走了过去。
院中的小池子里,白莲花开的正艳丽,杨柳轻轻拂着水面,带起一阵阵涟漪。李竹君坐在院中,正在挥笔画着什么。那把古琴静静地放在一边,整个画面和谐而安逸。
无忧轻轻敲了下院门,竹君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开门。
“原来是无忧兄弟,进来坐吧。”他淡淡地说着,字里行间总透着说不清的暖意。
“李兄,叨扰了,真不好意思。”虽然这么说着,无忧却是毫不客气地大步迈了进去。
“刚刚我在房中,听见琴音响起。只觉得那曲子优雅动人,却又不知来处,所以想来请教李兄。”
“姬兄客气了,这曲子叫《潇湘水云》,相传是位爱国的作曲者在潇湘二水处,遥思故国,却‘为潇湘水云所蔽’,由此而作此曲。”
“哦,李兄见多识广,在下真是惭愧啊。”无忧是真的惭愧了,厉夫子上的课,他几乎没有听。夫子教的琴曲他都不怎么会,更何况是知道琴曲背后的典故呢?
“咦,李兄是在画桃花吗?”无忧指着桌上快画完的画说道。
“是啊,我今日看见此院绿意浓浓,芳草茂盛,不由得想起春日里灼灼的桃花,便想把这意境画在纸上。”
无忧走近看,只见纸上渲染着大朵大朵的桃花,桃花深处坐着个小人儿,表情生动而可爱。
旁边注着几行小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正是诗经周南中的《桃夭》。
无忧对这幅画很是喜欢,左看右看舍不得放手。
“姬兄若是不嫌弃,在下的这幅画画完后就送给姬兄吧。”
无忧一听,眼睛立刻亮了。“既然李兄如此慷慨,那我就不推辞了。”
后无忧又和竹君寒暄了几句,等竹君画完便捧着那幅画回屋去了。
他对着画里的小人儿看了看,将它置于桌上,然后笑了。心想这李竹君也不是那么难以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