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桃花源没事儿》 ...
-
这是前段时间旅行当中读了一本书,马伯庸的新书,依旧是他一贯的风格,写大历史背景之下的小人物。
其实说起来,和《长安的荔枝》似乎是相像的,只是《桃花源没事儿》更抽象一点,因为写的是一个小道士和一群生活在桃花源的妖怪的故事,但主题都是写一个“一根筋”的小人物在现实的泥潭里摸爬滚打的故事。
“一根筋”?小人物?
刚好昨天看了一部电影,《雄狮少年2》,也讲的是一个“一根筋”的少年,所以我特别想探讨下这样的小人物在现实的社会中到底有没有立足之地。
所谓“一根筋”就是认准的事情不管结局如何都要坚定地做下去。《桃花源》里拿二两三钱道禄却要揪出逍遥君还天下一个太平的小道士玄穹是,《长安的荔枝》里明知运不回岭南鲜荔枝却依旧想看看到底会倒在离长安城外多远处的李善德是,《雄狮少年2》里拳打不公和资本对抗、与命运叫板的少年阿娟也是。
曾经有一段特别悲观的阶段,我抵抗影视和文学作品当中呈现的理想主义者的角色,因为我觉得这些角色的创造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没有经历过社会打磨的,这些“理想的”角色是不落地不贴近真实生活的。
而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是充满欺骗与压榨、充满贫穷和打压的,是坚持到底依旧只能捧回一摊烂泥的,是顺应年龄成家立业、背负房车贷款失去自我的,是现实的、刻板的……
在这样的生活面前,出现“一根筋”的理想主义者,这本身就是不太合理的事。
可是,从小就读过的那句名言,出自罗曼·罗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在这个世界上,在这样的生活里,有些人是天生的英雄。
所以现在,在我窥探到生活的一部分真相之后,我特别感谢这些存在于书里、电影里的这样的“英雄”,是他们给了现实世界里那些不肯低头的理想主义者一丝慰藉,原来,我们真的是可以不同的,可以去做一些不被世俗定义的成功的、合理的、正确的事。
可是,欣喜之余,也要思考的是,理想主义如何在现实社会扎根。
这个问题其实我目前还没有思考出全面的答案,还在探索当中。扎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三年五载能成功的,必须抱着长期主义的心态去做斗争,这要交给时间,需要磨练也需要一些机缘。但是,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主动把控的。
如何不被现实生活同化。
可以去做一些因为你的“理想化”而产生了正反馈的事件,通过这些事件重构或者强化你对“理想主义”的信心,你会意识到,这个东西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给你带来能量的,让你获得良好状态的。然后,不断的寻找、坚持、收获反馈。
它不需要是像改变世界这样的大事,可以是你生活当中一件微小的事,它并不肩负什么重大的责任,它只需要让你相信“理想主义”能给带来快乐与心安就行。
在此前提下,你就静候,在时光里努力打磨,坚持走到底,然后,根系终归会扎根于大地。
当然,这个过程一定不会顺遂,也许会一波三折、一波十折,但跌倒之后能不能站起来就取决于你是否坚信你自己坚信的。所以比起思考“理想主义者”要如何在现实社会立足,更值得思考的其实是如何才能让你自己坚信你坚信的。
你要是相信你能,你就一定能。
所以,无论是玄穹、李善德还是阿娟,到最后他们都秉着一口气做成了他们要做的事,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对自我的认可和心安。
这就是“理想主义者”,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