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还有明天 ...

  •   最近有一些不顺,工作上厌烦的情绪达到了顶峰,而且领导也关注到了,我想大概,是时候离开职场休息一段时间了。

      其实离开的念头,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想过无数遍。但是每当有这种念头出现的时候,说实话至少在当下,我不能明确地判断出,产生这种念头是基于即时的情绪作怪还是说,真的是身体和心理因疲惫而发出的预警。

      再加上,考虑到一些现实的因素,比如生活开支、就业环境等等,所以每一次当这种念头产生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深呼吸,等过了今晚,等过了这周,等冷静下来了再做决定。

      而当我走过当下那个时刻,平静下来的时候,我又觉得好像我可以通过调整“我”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来□□。所以,就会形成一个个周期,崩溃--平静--崩溃--平静。

      ……

      周而复始。

      次数多了,即便我知道那些崩溃的瞬间可能并不是情绪所致,而是身体超负荷的预警,但是基于在后续阶段我自己可以调整过来,让自己处在一个平衡里,所以,离职休息一段时间的念头每生出来一次就都被我掐断一次。

      或许,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一种梦寐以求的能力,但是,在这种往复的循环里,我真的看着自己的生命力一点一点在流失。我不再有激情,不再冲动,不再有大开大合的情绪,因为我无时无刻不置身于这种循环里,平静的时候在等下一次崩溃,崩溃的时候又重造新的平静。

      我总是在提前担心下一次崩溃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所以,即便是在平静的日子里,我也是一边平静着,一边焦虑着,从来没有过片刻轻快。

      学生时代呢,我们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教我们居安思危,可是如今我时常想,这真的就一定适用于今天吗?即便适用,这真的就一定对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没那么快乐。

      也正是因为长时间的不快乐,所以这段时间我复盘过去两年,我认真的在考虑,现在的我到底能不能支撑我换种新的生活方式?

      因为仅有的一段离职经历是在毕业那年从实习的公司离职,那个时候还是带着半个学生的身份在的,因为不喜欢那种工作性质,不适应那个职位,也因为要准备毕业论文,所以我离职了。在这段离职经历里,我其实是夹带着一种逃避情绪在的,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还有退路,对自身也没那么了解,不知道离职之后的日子要怎么规划,不知道手里的钱能支撑自己过多久,但是就是因为焦虑,因为不适应,所以是瞒着家里偷偷辞职。

      辞职后的那段时间,我窝在黢黑的出租屋里,通宵玩手机,刷视频,日夜颠倒,浑浑噩噩,本计划着趁辞职的这段时间好好写论文,到最后也一字未动。因为没有收入,然后也没跟家里讲辞职的事,所以离职不久之后,我其实马上又陷入到新的没有工作的焦虑当中。

      其实以我今天的经历再去看我两年之前的那次离职,非常明确的一点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离职,其实缓解不了我的压力和焦虑。因为自身的情况完全撑不起离职之后的生活,无论是心态上,经济上,还是自控力或者生活状态上。其实那就是一次逃避,非常的显而易见。

      而两年之后现在的我具备离职休息一段时间的能力了吗?

      我也依旧不确定,但是,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大量的阅读,写作,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学着自己给自己做饭,也会花些小钱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今年也在学着运营自己的小红书账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少些焦虑,我也知道在焦虑的时候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允许那些好的坏的东西流经我,我知道我应该付诸怎样的行动去瓦解这些坏的情绪。

      当然,得打个问号,等真正步入离职生活的时候,这些东西是不是还派的上用场?但是,我觉得,一定会比两年前的自己要好。

      当然,也会有担心。无非就是离职之后的支出,以及休息结束之后的规划。

      手里没有太多的存款,依照我目前的生活水平,可能也只够我生活个三四个月。偶尔想一想,找新工作参加面试的情景也让人窒息。毕竟这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几乎是每一个挡在想要离职的普通人面前的大山,难以逾越。

      这是困境具象化的一个实例。

      但如果,既不能往前也不能往后的日子不妨试试往左往右。

      我自己在写作上的一个经验就是,当写不出东西的时候,那就暂时搁置,纵使会有很多一流的作家告诉你,要将写作习惯化,日常化,不能将写作灵感化,因为或许有一天灵感会消失。没错,写作不能全部寄托于灵感,但是写作依托人的状态,你是什么样的,你的作品就是什么样的。所以写不出东西的时候,我不会逼自己写,因为即便是写出来了,我也瞧不上的。

      得益于这点启发,我觉得人生有些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听常言道,抛开这些纠结犹豫,抛开这些前辈的经验之谈,果断的做一次发自内心的选择?

      总是想下一份工作会不会找不到?那为什么不想一想,会不会在休息的过程当中就碰到新的机遇?找到了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职业?

      总是想没有收入怎么办?那为什么不想去尝试那些一直向往的副业?

      总是给纠结犹豫无数次机会,为什么不愿意给果断一次机会呢?

      的确,果断有果断的代价,但是,犹豫和纠结难道就没有代价吗?

      李诞说,每个人都会遇到两个坎,一个是能不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一个是找到热爱的事之后愿不愿意去为此做些什么?

      前者需要运气,后者需要勇气。

      然而,绝大多数人,既没有运气也没有勇气,少部分人有运气但缺乏勇气,只有极少数人同时兼备运气与勇气。

      但是,无论你最终属于哪一类人,你最开始都被定义成没运气也没勇气的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有的人铆足了劲去往上冲,有的人就此停留在原始层次里。

      运气跟勇气都是自己给的。

      没有人会摒弃的所处的圈层,只是如果你选择了属于绝大多数人的安逸,你就不要羡慕属于极少数人的快意。

      世界会给勇敢的人嘉奖,也会给懦弱的人枷锁。

      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养成了一个习惯,感受自己的心跳声。

      通常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封闭的全黑的环境里,想象着用手紧紧握住那颗心脏,去感受它磅礴的跳动。那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它的跳动那样的有力,一下又一下,透过手掌和皮肤的纹路蔓牵动着全身每一个细胞与它共振;它的声音又那样的有穿透力,一声一声敲击你的鼓膜,足以覆盖掉外界所有的杂音。

      磅礴有力,生生不息。

      每感受一次,犹如重获新生,仿佛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被抚平。

      我时常觉得,由心脏孕育而出的生命一定是强大的、经久不息的。所以,我们不会倒下的,只要心脏还在跳动。

      敬生命中最好的年纪,敬现世的风雨铸就钢铁的心,敬一直都有的明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