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虫√√)
下周三元旦再更新。
最近精神不行,作息混乱,已经修仙了。再这样下去,我要见太奶了,不值当。
谢谢@南有鹤鸣、@三山银栗,你们给足了我情绪价值。爱你们~[爆哭]
【小知识】
1、虎式坦克
(1)历史背景
①首次参战:虎式坦克的首次参战是在1942年9月的列宁格勒前线,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奠定威名。
②生产数量:从1942年至1944年,虎式坦克共生产了1353辆。
③战果:据不完全统计,虎式坦克部队在战争期间以总共损失1715辆虎式或虎王坦克的代价,取得了击毁了不少于9850辆敌军坦克的战绩,交换比为1∶5.74。
(2)技术参数
①重量:早期型号重56吨,后期型号重57吨。
②乘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和无线电操作手。
③发动机:早期型号使用Maybach HL 210 P30-12 650hp发动机,后期型号使用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发动机。(不重要,我没看懂[笑哭])
④最大时速:公路上为38公里,越野为1521公里。
⑤行程:公路上为110-160公里,越野为80公里。
⑥每百公里耗油量:公路上为450升,越野为650升。(长距离机动性能差,所以要调往南线,还是得坐火车)
⑦油箱容量:540升。
⑧武器:主要武器为88mm KwK 36 L/56坦克炮,配备2至3挺7.92 MG34机枪。(每个坦克组自身也配置有近战武器,手枪若干,冲锋枪2支)
⑨火炮俯仰角:+18°至-9°。(没看懂,我找视频学学)
⑩装甲:炮盾为135-150毫米,炮塔正面为102毫米,侧面和背面为82毫米。
(3)作战记录
库尔斯克会战、北非战场(一度让老美患上“虎式恐惧症”)、诺曼底战役
(4)省流:火力猛,血厚耐操。
2、坦克车长
坦克车长是小组的核心,相当于机体的大脑和心脏。正常的培养周期是1~2年甚至更久,还要上过战场、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比如老兵阿尔伯特上士那种。像库尔特这种一毕业就去装甲部队里担任车长,没多久又调到重装甲营里继续担任车长的家伙,不是牛就是吹[狗头]
3、德国入侵苏联的原因
①意识形态对立:希的纳粹德国极端仇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视苏联为意识形态上的敌人。
②生存空间(Lebensraum):希追求为德国人民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即通过征服和殖民苏联的领土,尤其是资源丰富的乌克兰地区,来确保德国的长期繁荣和扩张。
③资源获取:德国需要苏联的粮食、棉花、铁矿、有色金属、煤炭以及石油等战略资源和能源,以支撑其庞大的战争机器。
④地缘政治战略:德国希望通过占领苏联与日本形成亚欧一体的地缘战略联盟,进一步孤立英国,为称霸世界铺平道路。
⑤军事考量:希认为苏联内部已经腐败,德军可以在数月内取得胜利,因此不需准备冬季的配备,这一误判后来成为德军受挫的主因之一。
⑥政治因素:希对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意图感到怀疑,担心苏联可能对德国构成威胁,因此决定先发制人。
⑦在英国吃瘪:在西欧取得胜利后,希将目标转向东方,认为只要苏联被击垮,英国也不可能再支撑下去。还是大英给力。
小胡子: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