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7、百花盛宴 ...
-
金榜题名,春风得意,天子更设琼林宴,邀登科进士,共庆及第之喜。
此次榜上有名之人,皆是小春亲选,故皆是极富才干潜力的有为之辈,小春将这些人才视若珍宝,李央当然也跟着上心,开宴之前,李央一直在问小春,想怎样办这场琼林宴。
如今他身为天子,无论先生想要什么他都能给。纵是东海珠、天上星,李央也能为小春取来,更何况只是这一场琼林宴。
当时小春沉思良久,他定定地瞧着窗外春色,忽而有那么一瞬的晃神,他答非所问地喃喃道:“如今已是五月暮春了......”
“是。”李央点了点头,似也有些感慨,“流年易逝,眨眼间便已经年了。”
经年......往事经年,不提也罢。可小春望着窗外百花绽于春风,随风摇曳,他的思绪便开始不由自主地飘忽、流转,直至流转到数年前一个雨夜,和雨夜中那个一身红衣的人。
他们的离别也是在这样一个暮春,当年大漠黄沙之中,他鲜血流经之地皆为繁花,而今春色满园,百花齐绽,却再也没有人会立于万花丛中,笑谈爱与恨。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我想......”小春轻眨了眨眼睛,将眼中散开的雾气抖落,他轻叹一声,“眼下春景还盛,百花仍在,不如便办一场百花盛宴,以暮春之景,贺登科进士春风得意。”
“百花盛宴......”李央默念着,他已经在想象这该是怎样的一副繁华景象,他笑着点了点头,“就依先生的意思,琼林宴与百花盛宴并举,我朝第一桩风流雅事,便自此而始!”
......
琼林苑中,一片繁华之景,吴立甫一步入苑中,迎面只见大门牙道皆古松怪柏,两傍亭榭好似阆苑瑶台,上有横观层楼,金碧相射,下有锦石缠道,宝砌池塘,柳锁虹桥,花萦凤舸,更有茉莉、山丹、瑞香、含笑、月池、牡丹之类遍布亭间,真乃无穷风物汇于一苑,纵是天上瑶池白玉京,见之也当自惭形秽,拱手道一句不敌人间。
天家富贵,已叫人瞠目结舌,再入宴席,只见案列百席,其上灯影昏昏,如月微光,而插花数枝,暗香浮动。侍奉天子的仪鸾司亲操琼林宴,打眼望去,山珍海味如流水不绝,天子赏赐鱼贯而入,当真是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人来人往却毫不滞涩,喧嚣繁华却绝无拥乱,真是好一番千古盛事!
纵是心性坚定如吴立,也不禁为这繁华盛宴而晃神一瞬,他将将入席,身边早已落座的新进士们当即举杯而来,与吴立交谈言笑。
月上梢头,夜宴初开,天子赐盛宴,新士任风流。
觥筹交错,舞乐升平,恰在这一场夜宴渐至高潮之时,忽而一声唱礼响彻席间:“陛下驾到——摄政王到——”
此声一出,在场举子无论是正举杯吟咏,还是醉眼朦胧,皆瞬间正冠理襟,俯身跪地,扬声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齐最有权势的二人一同亲临琼林宴,群臣皆屏息不敢抬头,吴立俯首之间,却微微抬起眼眸,望向那位传闻甚多的新帝,还有那钦点自己的摄政王。
抬眼望去,只见仪仗盛大,前引后卫,浩浩汤汤,吴立的视线掠过层叠人群与身着明黄龙袍的年少新帝,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新帝身旁的那人身上。
长身玉立,锦衣煌煌,星月不敢与之争辉,鸾凤游龙也当避其锋芒!
凡尘有其人,举世竟无双!
摄政王,小春。
吴立目光忽地一滞,他有些逾矩地凝视着小春的面容,当日贡院前那一场相遇渐渐与今日之景交叠——
原来那日勉励自己之人,便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摄政王。
怪不得他那日笑说,他日相逢,天子堂上。
原来他们早已相遇过,原来这一场重逢,早已定下。
吴立兀自心神俱动,而李央挥袖笑曰“平身”:“今日朕与摄政王亲赴琼林宴,便是来贺尔等登科之喜,在场诸位皆是他日国之栋梁,不必拘礼,且尽欢愉罢。”
“臣等叩谢圣恩,谨遵谕旨!”众位新进士叩首谢恩,而后才站立起来,重新归座笑谈。与此同时,李央也笑望着身旁的小春,他同他的先生一起落座宴席。
“虽是五月暮春,然春景犹盛,陛下与本王特设一场百花盛宴,还望诸位莫要辜负,良辰美景。”小春端起案上酒盏,举杯遥遥相祝,群臣亦也举杯同贺,齐声谢恩。
琼浆玉露,酒气醺然,夜露渐浓而明月微隐,骤然风起动柳梢,百花醉倚不堪扶,今夜朦胧至此,加之满怀逸兴,就连小春也不禁贪多几杯。
美酒入喉,醉上心头,那些冷硬而无情的伪装都融化在了酒液里,随夜风一起消散在月光之中,小春不断地端起酒盏,笑着仰头饮尽一杯又一杯浇愁佳酿。
可他万人之上、又新得俊才,欢宴之中,他有何愁可浇,有何块垒需慰?
连小春也不清楚,他愈饮酒,愈觉得心中疏旷,他像是永远地失去了什么,怎么也填补不上,那空洞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大到几乎要蛀空他的心房,他像是要从那空洞而落,坠入没有尽头的寂寞深渊。他只能饮酒,接连不断地饮酒,他只能故作欣喜、欢畅、得意、遂愿,或许借着酒气的熏陶,他真的能就此骗过自己,将这寥落的欢愉信以为真。
神智渐渐消融在夜风里、月光中,小春以手托腮,提壶倒酒,两颊薄红如丹霞斜飞,眼神迷离如一江碧水,醉到了这般地步,他仍是不停地斟酒而酌,就连李央也发觉了小春的失态。
“先生,你醉了,不能再喝了。”李央轻柔地扶着小春,他想拿开小春案上的酒壶,可小春轻笑一声,醉眼朦胧地斜睨着李谛:“谁说本王醉了?本王只是高兴......你瞧这天下英才,赴我盛宴,一朝尽入我彀中!此等千古盛事,当然要一尽欢愉!传本王之令,春光正好,登科进士可折枝来献,以花换爵!”
最后一句,小春蓦然扬声说道,席间众人皆闻其言。
醉里折花,以花换爵,天上明月,共见风流。
此等疏狂之语,若在清醒之时,有谁敢应?只是今夜欢愉,众人皆已乘醉风中,借着那三分酒兴,七分钦慕,当真有登科进士站起身来,攀条折枝,摘下丛中最盛的一捧芍药,献于小春身侧。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有此人开头,这满席士人接连而起,纷纷折花以献。这席上之人,谁不闻摄政王清肃舞弊之案,还科举以公正?美名早闻,而今又见神人之姿,试问谁能不心生钦慕之意,谁能不借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去离那高不可攀的人近一点、再近一点?
于是一时间只见众人纷纷捧花而献,这满园春色,此时尽围小春身周,乍一看去,他仿若醉倚万花丛中,枕花而眠。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他身旁牡丹绝艳,可尚不敌他荣光烨烨;翻霞弄日长空上,笑杀朱榴著地烧,纵杜鹃正盛,也比不得小春轻笑欢颜。茉莉丁香,芬芳幽渺,栀子蜀葵,清丽窈窕,更有蔷薇似锦,海棠如虹......
王侯醉卧万花中,谁道花面盛?不胜眼前人。
百花尽在身侧,春色尽入怀中,天下没有比这更欢愉之事了,小春笑啊,畅快地笑啊,笑到杯中酒尽,笑到泪盈于睫。他轻眨了眨眼睛,将那滴夜露似的眼泪抖落,那滴眼泪正落在花蕊之中,忽而一阵夜风骤起,百花摇曳之间,似有银铃轻响——
似有人乘春风过境,小春抬眼望去,朦胧之间,却见一名红衣人踏月而来。
还是同初见时一般隐隐绰绰的月光,还是那飘渺而热烈的一身红衣,似一道飘摇焰火,烧尽长夜寂寥。在那一瞬,花在衣仿佛真的死而复生,在月光之下,含笑向小春走来。
“你来了......”小春也笑了,他凝望着花在衣,再也不敢错开一瞬目光,“我就知道你会来......”
“听闻有百花盛宴,我便来了。”花在衣笑望着小春,可他弯起的眼中似也有水泽闪烁,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身后捧出一束玫瑰,“百花虽好,只是要加上我手中这一捧,才算圆满。”
花在衣说着圆满,可小春却已哽咽,他用目光寸寸描摹过花在衣的面容,他终究还是忍不住探出了手,却又在距花在衣一寸之远的地方悬滞空中:“幽冥碧落,人都说那里太黑,我记得你最怕黑,花在衣,你.....还好吗?黄泉三千尺,你到凡间来一趟,路途又该有多艰险......”
花在衣看着小春颤抖的指尖,他多想握住小春的手,带着他抚上自己的面颊,可他不能,再也不能,他只能这么望着小春,强压下喉间哽咽:“只要是来见你,一切都不难。”
上穷碧落下黄泉,只要是来见你,万水千山、阴阳相隔皆不远,脱身轮回、横渡奈何亦不难。
小春再也止不住眼中泪水,那早已盈溢眼眶的泪水终于轰然而落,他终于鼓起勇气探出了手,去抚花在衣的面颊,可如小春正如所料,他能触及到的,只不过是虚空与流光。
“小春、小春......”花在衣心如刀绞,他亦泪如雨下,却仍强颜欢笑,“你不要为我哭,也不要为我伤心。谁说我去了幽冥?天帝见我生有仙骨,命我做司花之神,我如今掌管百花呢!百花神中,你猜谁最漂亮?”
小春破涕为笑,只是这笑中有多少凄凉落寞,数也数不尽:“当然是你最漂亮......”
“是,是我最漂亮,可惜我太想你,我本想笑着来见你,我知道你最喜欢我笑,可是......”花在衣眼睫颤抖,泣不成声,“小春,对不起,终究是让你见了我哭的样子......这样子太丑,你只要记得我最漂亮的样子就好了,好不好?”
小春无法回应他,他一出声,便只剩下了哽咽,他只能哭着、笑着,轻轻拂过花在衣的轮廓,他点着头、不停地点着头,他记住了,早已记住了,无论是笑还是哭,是喜还是悲,花在衣的每一副模样,小春早已刻骨铭心了......
“咚——”夜风飘荡之间,忽而有一声钟声响起,那钟声很轻、又很飘渺,像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未知之地,小春没有听见,在座的人都没有听见,唯有花在衣一人听得一清二楚。
这是催促他的声音,有人告诉他,他该走了......
花在衣不想走,他想再多留一会儿哪怕只有一瞬,他想再看看小春哪怕只有一眼,可是没有时间了,“咚——咚——咚——”,又有三声钟响接连传入耳中,花在衣知道自己再不能留了,他必须要与小春再次告别。
花在衣眷恋无比地看着小春,他将眼泪擦干,留下一个最温柔、最漂亮的笑,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拥抱小春,再也不能为小春拭去泪水,可尚有百花在此,便让这灼灼百花,为他代劳——
“呼——”花在衣轻轻挥袖,忽有一阵夜风流转,吹拂百花,于是花茎微弯而花瓣拂面,摇曳的百花替花在衣帮小春拭去泪水,它们代替了花在衣的怀抱,将小春揽入怀中。
“小春,我要走了......”花在衣笑望着小春,他轻挥着手,向小春告别,他明明没有动,可他的身影仿佛越来越远,越来越淡,仿佛下一秒就要消散于天地之间,只有一句言语流淌在夜风中,传到小春的耳畔——
“百花盛开日,便是相逢时。只要来年春再,我便会归来。”
“再见,小春......”
小春怔怔地伸出手来,他想留住花在衣,可他知道这只是痴心妄想。他留不住花在衣,再也留不住,他只能无力地看着花在衣重归天地之间,而后缓缓闭上双眼。
一滴眼泪溢出眼角、滑过面颊,却被身侧的繁花接住,小春再次睁开双眼,他的面前已空无一人。
漫漫长夜之中,唯有夜风如旧,静静流淌。
世人皆道花有重开日,可终究,人无再少年。
小春醉了,醉得彻底,李央终于夺过了小春手中酒盏,他亲手扶着小春回宫。夜宴临近尾声,众人也都尽兴而醉,唯有吴立尚还清明地看着小春离去的背影,他有些寥落地低头望了望自己手中没有送出的茶花,最终还是轻叹一声,将茶花拢入袖中。
天下筵席终有尽,坠欢莫拾,落花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