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 53 章 ...

  •   大理寺。

      宋暄处理完手里的事后,封元盛刚好进来找他。

      封元盛:“张大人要见你。”

      “行,我待会儿就去。”宋暄应道,见封元盛表情有异,似乎想说什么,“怎么了老封?”

      “张尚书也在,你……总之你要留心。”封元盛欲言又止。

      宋暄觉得他话里有话,不禁疑惑:“不妨直说,有何不妥?”

      封元盛微微叹气,道:“大人可还记得我说过这是我在大理寺的第十二个年头?”

      宋暄点头:“记得。”

      “我没说的是,我一直没有晋升的原因。”

      宋暄眉心一动:“难道其中有隐情?”

      封元盛苦笑一声,才缓缓道来:“当初我刚到大理寺,如你一样任寺丞一职,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心中含有一腔热血。那一两年,我办了好几件大案,有了些名声,就跟你现在一样。”封元盛深深看了眼宋暄,继续道:“没过多久,张禹也找我了。当我去了后发现,还有一人在。”

      “该不会是……”

      “正是,”封元盛道:“从那天过后,我的晋升路也彻底断了。”

      宋暄拧眉:“为何?那日发生了什么?”

      封元盛没再多说了,只是无奈摇摇头。他在看见张仲义后,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曾经的自己。他很欣赏宋暄,提醒他只是不希望有人走他的老路。

      尽管封元盛没有说具体原因,但是能提醒他宋暄心中已是非常感激。于是宋暄不再追问,朝封元盛拱手:“多谢。”

      封元盛笑了笑。

      希望你不用步我的后尘。

      ……

      “张大人。”宋暄行了个礼。

      张禹正站在案桌旁研墨,他的位置上正坐着一名保养得很好的中年男子,执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甚少,仅能从眼角的细纹看出些许。

      这就是那位张尚书吧。宋暄垂眸想道。

      一时间,房间内安静得能听见针落下的声音,张仲义和张禹都未发话,宋暄只能维持着行礼的姿势,默默等待。

      过了一会儿,宋暄小腿肚微微发麻,张禹才停了磨墨的动作。只见他先是放下墨条,恭敬的声音响起:“老师,您这幅字的笔锋跟之前不一样。”

      张仲义:“哦?哪里不一样?”

      “字形更为锐利,相较于之前的厚实饱满,今日这幅字似乎更锋利凌厉。”

      张仲义笑了笑:“你的眼力一如既往的好。”

      宋暄默默听着,不知这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忽然,张仲义看向下方的宋暄:“这是?”

      张禹应道:“这就是这次查到王氏犯罪的证据的宋少卿,宋暄。多亏他抓住了漏洞,我们才能定王氏的罪。”

      宋暄一听,斟酌道:“张大人过誉了,属下只是碰巧发现一点不对。真正制裁王氏还是因为他们自身罪不可赦,以及张大人这段时间的殚精竭虑。”他可不接这个“称赞”,这两人肯定没安好心。

      虽然张仲义表面上看起来像个和蔼又不失威严的长者,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张仲义眼里总是透出一丝算计。尤其经过封元盛的提醒,他对这两人存了一点戒备之心。

      果然,就听张禹道:“宋少卿谦虚了,老师一向欣赏有才之士,恰好今天老师来了,便传你来聊一聊。”

      “我知道你,”张仲义缓缓开口,“上次的假银案也是你侦破的吧,陛下还亲自开口提拔。这般境地下,不仅不骄不躁,还能屡破奇案,不错。”

      宋暄正欲回答,张仲义话锋一转。

      “不过可惜了,山鸡里飞出个野凤凰,即使再优异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宋暄听乐了,这一夸一贬的,跟说书似的。他倒是听出来些,张仲义的话有些引导意味。可他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更遑论他压根无心仕途。

      于是宋暄故作没听懂,低眉顺眼道:“属下自知家境贫寒,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非常知足了,请尚书大人放心,属下今后一定更加尽职尽责,不辜负陛下和大人的栽培。”

      张仲义没想到宋暄会这么说,以为他是聪明人,能听懂自己的话外之意,又或者说他装作没听懂,有意思。

      随后张仲义给张禹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来说。

      张禹接收到目光,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宋少卿何不拜于尚书大人门下,为我大虞添砖加瓦。”

      宋暄心道原来是来拉他入伙的,呵,他算是知道封元盛为何被打压了十二年了,想来是拒绝了张家的好意。这张家认为自己是那香饽饽,路过的人都得贴上来么。他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迷茫与不解,被张禹尽收眼底。

      “宋少卿是聪明人,张家向来惜才,如果你愿意加入张家,”张禹看了眼张仲义,“这里绝对不是你的终点,甚至高过我。”

      宋暄差点笑出声,他们不会以为随便说几句似是而非的话自己就会信吧,这是把他当傻子还是觉得自个太聪明啊。张仲义看中他无非是想找个出头鸟替他们办事,他可不想参与党派之争惹来杀身之祸。随后,他做出一副纠结的模样,犹犹豫豫道:“能得尚书大人青睐,是属下的荣幸,不过……属下自知没有这个能力,只求在目前的职位上做好份内的事,过安稳的日子,其余的就不强求了。”

      张仲义顿时黑了脸,没想到宋暄这么不给面。

      张禹直接道:“你可知这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机会?!宋少卿可要想好了再回答。”见宋暄不吭声,又道:“张氏背后可是太子,未来的天子,作为过来人告诉你,一个对的选择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至少保证你平步青云。”

      话已经说得这么直接,宋暄再装不明白也不行了。在他看来,张氏不过是下一个王氏,王氏做的事难道张氏就不做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旦他点了头,保不齐会让他去做那些伤天害理残害百姓的事,所以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尚书大人,张大人,属下无心仕途,只求能在京城平平稳稳过下去,还望谅解。”

      张禹还欲说,就被张仲义打断。

      “行了,既然他已经做好决定,你也不必费口舌了。”说完,张仲义起身拂袖离去。路过宋暄时深深看了他一眼,张禹自然跟着张仲义一同出去。

      宋暄呼了一口气,看来,今后他的日子不好过了。

      不过他敢拒绝也是深思熟虑过后的,张家背后是太子,平常人的确不敢惹,可他不一样,他身边还有个谢晏呢。就他所知,皇帝对谢晏的宠爱明显超过几位皇子,若不是谢晏与老侯爷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少人都怀疑谢晏才是明崇帝的儿子。谢晏如今对他还有些兴趣,应该不会看着他被张家欺负吧……

      他在赌,谢晏会不会帮他。

      出了大理寺,宋暄想着去找谢晏探探口风。侯府的侍卫都认识他,见他来了便行礼:“宋公子。”

      “宋公子是来找侯爷的吗?侯爷今日出去了还未归。”

      “那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侍卫摇头。

      寻人无果,正打算回去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人,是高柯。

      宋暄朝他身后看了看,没看见谢晏,却看见了两名婀娜多姿,面若桃花的女子。不由得一愣,高柯是谢晏的心腹,由他亲自带着两名貌美的女子进府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高柯也看见宋暄了:“宋公子,你怎么来了?侯爷还在宫里,一时半会回不来。”

      宋暄摇头:“没什么大事,既然侯爷不在我就先回去了。”

      高柯挠了挠头:“不等侯爷吗?要不等侯爷回来一起用了晚膳再走?”他觉得侯爷一定喜欢跟宋公子一起吃饭。

      宋暄笑了笑:“不用了高大哥,我还有事改日再来。”

      高柯看着宋暄的背影,有点摸不着头脑,直觉告诉他宋公子心情有点不好,但他又不知道为什么。余光中瞥见那两名女子,头更痛了,于是皱眉道:“把她们俩带进去,好生照顾着。”高柯意有所指吩咐刚才与宋暄交谈的侍卫。

      是夜,宋暄回家后一直兴致缺缺,手里拿着书却是一点也看不进去,脑海中不时就闪过在侯府看见的两名女子的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烦什么。最终,把书搁在一边,跑到厨房去找宋义。

      宋义正在揉面蒸馒头,冷不丁看见门口的黑影,差点就把手里的面团呼了上去,看清是谁后才堪堪忍住。

      “阿暄,你做什么呢?站那不说话跟鬼似的。”宋义轻呼一口气。

      “睡不着。”

      宋暄径直走到灶下:“我来生火。”

      这句话吓得宋义连手里的面团都顾不上了,连忙道:“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做得过来!”他还记得在青州时宋暄帮他打杂差点把屋子都烧了,从那以后他坚决不让宋暄踏进厨房一步。

      宋暄瘪起嘴:“哥,我保证这次一定会非常非常小心的,你就让我待一待。”

      宋义拿他没办法,还是点了头。于是他一边揉面一边关注宋暄那边。

      “火小一点。”

      “哦。”宋暄为了避免再次把厨房烧了的情况,一根木棍一根木棍的往灶里面塞。

      “哥,今天张尚书来找我,让我拜入他门下,”宋暄有一搭没一搭说道:“我没答应。”

      宋义问:“为什么选你呢?”

      “不知道,或许是看我没背景好拿捏吧。”

      宋义皱眉:“那你拒绝了他,后面会不会故意刁难?”

      “看那张尚书离开时盯我那眼神,应该是不好相与的,原本我是想着借谢晏的名头挡一挡,才一口拒绝了。”宋暄忽然一顿,谢晏如今不知道在哪里快活呢,哪还有心思管他,“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再说吧。”

      宋义听完陷入沉默,京城的这些世族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阿暄得罪了张家,怕是过不了安生日子。

      忽然,宋义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还有章太傅啊!”

      宋暄一拍大腿:“对啊,怎么把太傅忘了!尽管太傅不参与朝中各事,但那声望可不是开玩笑的,更何况我是太傅的学生,他张仲义就是要动我也要考虑一下太傅。”不怪他忘了太傅,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利用太傅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太傅如师如父,待他极好。若非万不得已,他是决计不会把太傅牵扯到这些腌臜事来。

      说话间,宋义手里的面团已经变成一个个玲珑的小馒头,只待下锅蒸。

      宋义把宋暄拉起来,推到门外:“行了,去睡觉,剩下的就不用你了,万一弄坏了还得我自己来。”

      宋暄哭笑不得:“哥,你说得我只会搞破坏似的。”

      宋义摆摆手,毫不留情的关上门。

      ***

      一连过去了好几天,什么都没发生。宋暄按部就班上衙,到点回家,日子平静得让他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张尚书其实不是那样的人?

      整日里除了待在大理寺就是家里,人都要发霉的。天气冷了,好不容易出了太阳,宋暄决定去街上逛逛。

      顺着人群往密集处走去,宋暄一路看得应接不暇,有卖各种东西的商贩,还有圈了一团地方表演杂耍的,卖糖葫芦的身后跟着一连串的小朋友。人间烟火,市井百态,寻常生活不外乎此。

      忽然他看见右侧有一家商铺人满为患,铺子外都还排着一个长队。他有点好奇这是做什么的,竟然这么多人。

      于是他问了一旁排队的人:“请问这家铺子是卖什么的,这么多人?”

      被问住的那人答:“一看你就不是京城人。这是千酥斋啊,他家的招牌梅子酥每天只卖100份,来晚了就买不到了。”

      梅子酥?原来谢晏给他的梅子酥是在这买的……这么多人,他怎么每次都能买到?宋暄疑惑,转念一想,他是侯爷,定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来排队。

      只是……他好像这段时间都没见过谢晏了,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刹那间,又想到那日见到的女子,宋暄自己都没发觉自己冷下脸。

      倒是被问的那人,看见面前玉树临风的小郎君忽然沉了脸,还奇怪来着:“我也没说啥啊,这小郎君好端端的怎么变脸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宋暄一抬眼就看见不远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看清是谁后,他掉头就走。

      谢晏好久没见宋暄,好不容易得了空准备来买点梅子酥,远远的就瞧见宋暄站在千酥斋铺子旁。才勾起嘴角要往人那去,就见宋暄视线落到自己身上,在他的笑容还没露出来时,然后,宋暄就走了……就走了?!

      谢晏一时不解,用胳膊肘拐了拐高柯:“是我的错觉吗?我怎么觉得阿暄白了我一眼。”

      “没看错。”高柯煞有其事道。

      谢晏轻啧:“我好像没做什么事吧,好好的怎么生气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