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龙泉宝剑气冲天 ...

  •   宣阳坊西南角,郭府五架三间的大门前,一条板凳上坐着两个男仆,其中一人左臂无力捶在凳上,另一人却是跛脚,好在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不妥,无碍看门。闲坐无事,又见四下无人,两人不免开始谈论府上主人家的闲话。

      “毅老弟,听说昨儿晚上舅老爷从并州来了?”郭勇用右手推了推同伴郭毅,“说你态度蛮横,给你脸色看了?”

      “是啊。你是不在,没看到他那派头。”郭毅不屑地撇了撇嘴,“多少紫袍大官来了我们郭家门前都客客气气的,偏他昨日在那儿摆谱。我们可是跟着老爷出凉州打过突厥的有功之人,平时连老爷不管我们。偏他多事,害我被老爷罚了俸。”

      “算了。谁让人家是正经舅老爷呢。要说这舅老爷当官怎么样我倒是不知道,可他的眼光倒是奇准,张家当年可比郭家豪阔得多了。可他愣是看中了名声不显的老爷,把五个姐妹都拉出来让老爷选妻。”郭勇拍了拍郭毅的肩膀,安慰道,“当时固然很多人骂他荒唐,可现在老爷发达了,念及当年的情形就越发感念他慧眼识人,对他格外敬重。你以后看到他恭敬着点便是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渊源。”郭毅恍然大悟,说道,“还是勇老哥你跟老爷早,这些旧事也知道得比我详细。往后对着舅老爷我还真得恭敬着点。昨儿要是舅老爷脾气在大点,让老爷撸了我这门房的职位,那我可就亏大了。”

      “就是啊。”郭勇冲着郭毅挤眉弄眼,“只要这门房的位置还在,被罚掉的那点薪俸,过两天就能回来。”

      “嘿嘿。”郭毅露出了一个会意的笑容,他眼角的余光在此时瞄到不远处有一辆桐油马车正缓缓向府门前驶来,啧了啧舌,说道,“勇老哥,还真是借你吉言。这就有人上门来了。”

      马车在郭府门前挺稳之后,两个位置一左一右下了车,高力士也在左侧力士的搀扶下从前座跳了下来。他走到郭勇郭毅跟前,客客气气地将名刺奉上,说道:“在下高力士拜见郭御史。”

      因为高力士身材高大,气质阳刚,加上出宫前又特意戴上了假胡子,郭勇郭毅二人竟然没看出他的内侍身份。郭毅拿过名刺一看,见不过是个从五品下的散朝大夫,便和郭勇打了个眼色,撇了撇嘴,说道:“我家大人是堂堂代国公,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哪有那么多时间接见你这种不入流的五品散官。高大人请回吧。”

      “我们郭府可是三品高官的宅第,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这往里跑一趟啊,以我们兄弟的腿脚可是费力得很。”郭勇跟着一起拿腔拿调,说道,“我们是跟着郭大人在凉州打过战的老人,大人体恤我们为国尽忠伤了身体,特意安排我们为他把门,杜绝一些不识相的人上门。”

      “对,有些人不识相的人,是不值得我们兄弟为其通报的。”郭毅本欲仰起下巴俯视高力士以表达自己的鄙薄,可高力士的身高比他高得多了,俯视却变成了仰视。

      高力士一听这话,脸色古怪,自从他跟了李隆基之后,去诸大臣府上拜访每次都被客客气气迎进门。这般二话不说的贬低,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讹钱意图的话语长久未闻,听着竟有些让人怀念的熟悉。高力士自是不虞被敲诈,他只摸了摸下颚的假须,心道:想不到郭元振竟然家门不谨,充当门面的仆人如此明目张胆求财,也不知帮郭大人得罪了多少人。不过,想到这位郭大人素来任侠豁达,疏财仗义,他倒不愿他为了家中恶仆白白错失了皇帝拜访的机缘,有心为其遮掩一二。

      高力士和郭勇郭毅对话的当口,李朗和王沅已经相携着下了马车,王沅戴上用皂纱制成的昭君帽遮住了面容,在李朗的牵引下缓步踏上郭府的台阶。高力士转过头,见帝后二人已经到了身侧,忙转头对二人说道:“我与代国公乃是经年旧识,你们莫做此等恶奴形状,累了他的清白声誉。还不速去通报。”

      “这话怎么说的。”郭勇才不信眼前这个素未谋面的五品散官真和自家大人有什么深交,“这位高大人你可不能给我们乱盖罪名。我郭勇在大人不满弱冠的时候就跟随他进进出出,大人的知己好友,世家旧识,没一个我不认识的。你胡乱攀亲,别是图谋不轨吧。那我们可更不能放你进去了。”

      “就是。高大人,看来你是跟我们家大人没缘分。请回吧,别站在大门口挡道了。”郭毅见他不识相,一瘸一拐地走上前,双手在高力士胸口用力一推。

      郭毅当年的确是郭元振麾下一位勇士,虽然伤残多年,可手上的功夫却没落下,高力士没防备之下,被这么猛然一推,顿时往后踉跄了几步,险些撞上李朗和王沅,幸而随时在他们二人左右的卫士见机得快,一个箭步上前挡住了高力士。

      李朗这便发现了不对劲,皱起眉头,问道:“怎么回事?”

      高力士知道遮掩不住了,只得默默为郭元振哀悼一声,恭敬地跟李朗讲述了前情。李朗没想到自己也有见识宰相门前七品官的著名事迹的一天,不禁撇了撇嘴。他想到今天来另有要事,懒得和这等人纠缠,便干脆地说道:“别理他们。管自己进去。”

      “是。”他一声令下,左右两个卫士立刻上前把郭勇郭毅二人齐齐制住了。身体残缺的郭勇郭毅自然不是两位卫士的对手,李朗扶着王沅便在高力士的引领下跨进了郭府的大门。

      “你们是什么人,敢乱闯代国公府!”

      “唉哟,快放手。你们好大胆子,敢对我动手。落了我们老爷面子,有你们好看的。”

      李朗虽然不愿和这二人多加纠缠,可这杀猪般的叫嚣声让他的心情越发不快,出宫时的好心情也门上了一层阴影,便是王沅见此情形,也想起历史上郭元振就是因为军容不整被玄宗严厉训斥后外贬的,眼下他府上的仆人又是这般作态。这个人在御下方面莫非真的有很大的缺陷和问题?

      郭府厅堂之上,郭元振正和舅兄张嘉贞对饮,谈着眼下的朝廷大势。郭元振举酒相属,蘸甲而饮,说道:“此杯祝嘉贞述职顺利。”

      张嘉贞呵呵一笑,道了一声多谢,满杯饮尽之后,他放下酒杯,为郭元振夹菜,说道:“我观那位殿下气数不久矣。至多明后年,今上就会动手了。届时,姐夫维护陛下的一番苦心就能有丰硕的回报了。”

      “我如今还图什么其他回报,若能维持声名不坠,富贵依旧已是万幸。”郭元振苦笑道,“嘉贞难道看不出我现下所处的困境吗?”

      “姐夫,你这些年来尽心尽力维护东宫,所作所为陛下肯定都看在眼里,没有人能否认你的忠心耿耿。”张嘉贞自然知道自家姐夫的担忧。

      “可是,我毕竟是武后擢拔并重用过的人。”郭元振捋着长长的美髯,面上难掩焦虑,“太上皇不以此为意,依然重用我。可是,陛下却。”郭元振不禁长叹了一口气,“陛下个性刚强,其实一直对于曾经臣侍武周者心存芥蒂。这些年我虽然数度出手相助,可陛下对我的信重却远比不上姚崇等人。一旦那位殿下势败,恐怕是狡兔死,走狗烹。也许当初就应该……”

      “姐夫慎言!”张嘉贞连忙开口制止,“万万不可生此怨望。陛下英明神武,得道多助,必能引领大唐重现贞观盛世之景。那位目光短浅,生性骄横,身旁多阿谀之臣,失败不过迟早之事。”

      郭元振被打断之后,就知道自己说错了。但是,他年少成名此后一路仕途通达,绝不希望年老之时因为皇帝的不够信任而被闲置,想到一辈子拼搏而得的名位极可能成为云烟,他心中实在不甚烦扰。因为眼前的妻弟与自己相交多年,又同是受了武太后赏识而步入政坛的,因此他才会把这埋在心底多年的忧虑倾吐了出来。

      “往事已矣,武太后对我等的赏识虽成今日之恼,可当年若无太后慧眼识珠,我等也不能有这些年来的富贵。无论事实如何变化,姐夫你终究也算是一展了大丈夫的怀抱,上马戍边开疆拓土卫,下马回朝位居宰辅。看开些,莫因一时名利行差踏错,来日连累了家人,才是懊悔莫及。”

      “我知道。”郭元振叹息着摇头,提起酒壶,为张嘉贞和自己都倒上了酒,“还是喝酒吧。”

      “小酌慢饮,元振好兴致。”一个突兀的声音插了进来,惊得郭元振手一抖,酒壶差点掉到案上。

      他抬起头,见来人果然是那位至尊,立刻慌忙站起身迎接,“臣郭震拜见皇帝陛下。”张嘉贞一听这话,也跟着上前行礼。

      “不必多礼。”李朗淡淡地摆手示意。他虽然是抱着礼贤下士的心思来,可进门时的不快依然不免带了进来。

      郭元振和张嘉贞为官多年,何等敏锐,立刻察觉了李朗心中的那一丝不悦,联想起方才的谈话,两人心底均是一黯。他们二人既为姻亲,这仕途之上自然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牵绊。两人都不是什么淡泊名利的清高狂士,察觉自己为皇帝不喜心里自然不好过。

      王沅紧跟在李朗身旁,透过皂纱清楚看出了郭元振的心惊。她可不愿这趟礼贤下士之行造成什么反效果,连忙握了握李朗的手,笑着开口打圆场:“一直听三郎说郭大人才兼文武,当年《古剑篇》惊艳当朝,后来戍守凉州又屡建奇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三郎常在我跟前夸赞你。”

      郭元振从前也拜见过王皇后几次,听着这熟悉的嗓音,再加上她与皇帝并肩而立的作态,立刻就猜出了黑纱之后的人是谁。皇后亲口点出他生平最得意的两件事,并言明皇帝私下常夸赞他,令他的心情如坐过山车般,瞬间从低谷攀上了高峰。

      “皇后娘娘过誉了。”郭元振按耐住心中的喜悦,沉稳地回答道,“古剑全篇皆是少年意气,而今再提,老臣不胜惭愧。”

      王沅微微一笑,却不再接口。虽说唐朝女子地位不低,不过,便是长孙皇后也以不干涉朝政为贤德,她随跟着李朗出来,却不能抢他风头太多。

      李朗在王沅的提醒下,也醒悟过来,连忙调整了面上的表情,笑着说道:“予看《古剑篇》却很是喜欢,尤其是末尾那句‘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这才是为人臣子的气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一时不得意仍然自我磨砺,端正操守以待来日。是金子果然是会发光的。”

      《古剑篇》是郭元振少年时的作品,以龙泉宝剑沉底自喻怀才不遇。可李朗愣是把它拿到今时今日,暗喻郭元振在自己跟前暂时的不得意,却也并无不妥。

      郭元振听出了李朗的暗示,内心的激动终于再也按耐不住了,“陛下,臣,臣待陛下,待大唐之心,天日可鉴。”皇帝特意褒奖他当日受到武后赏识的诗作,可见皇帝对于他这等武周朝出来的臣子确实已经没有芥蒂了。

      “卿的忠心予自然记着。”李朗哈哈一笑,说道,“元振旁边这位是?”

      “臣并州长史张嘉贞参见陛下。”张嘉贞长年在地方上为官,见到皇帝的机会不多,见皇帝注意到自己,连忙上前自我介绍。

      “并州长史?”李朗皱了皱眉,立刻想了起来,“莫不是元振的妻弟?”郭元振是他决定要用的人,自然早就命高力士把此人的背景摸了个一清二楚,自然也不会放过郭元振的妻族。何况,这张氏兄弟的官当得一点也不小,一个是并州长史,一个是鄯州别驾,这等权臣联姻更需注意。

      “代国公乃是臣的三姐夫。”张嘉贞恭敬地说道。

      “对。你是上京述职来的。予前两日恰看了并州的案卷,在你治下并州之民安居乐业,属吏奉职守法,案卷处置清晰,能安一方之政,你也是个能干的。”李朗回想起之前看到的张嘉贞的工作成绩,干脆开口大大褒奖了一番。

      “臣代太子牧民,本应善尽职责。”张嘉贞自然也是一番谦虚。

      “陛下请坐。臣这就命人上茶。”郭元振醒过神来,慌忙让应请皇帝上座。

      “不必了。予这次来,是有事想和元振并张仁愿老将军商量。张老将军卧病在床,元振年轻些,不妨随予往张府一趟,如何?”李朗摇了摇头,拒绝了再次逗留。

      “是。张老将军乃前辈,臣这就随陛下往张府一行。”郭元振哪里会不答应,立刻就吩咐人备马,打算骑马跟着皇帝去张府。

      一行人出门的时候,自然就看到了被两个卫士捆绑成粽子的郭勇郭毅。这时,李朗和王沅已坐上了马车,郭元振悚然一惊,拉着高力士询问缘故。

      高力士只得又把前因后果叙述了一遍,然后感叹道:“代国公,你这两个门房可是招祸之人。幸而大家与娘娘都不与你计较,否则这家门不肃是逃不了的。你往后治下也得严苛些才是。须知这等下属坏事到头来都是要算到您自己头上的。”

      “多谢高公公指点。”郭元振听完之后,脸都青了,“这两个不争气都是我家积年老仆,又在战阵上残了手脚,念着他们的功劳,我平素的确管教不多。没想到,竟然养成了这般骄横的性子。高公公受委屈了。震实在惭愧。”说罢,他对着高力士再三鞠躬。高力士乃是皇帝最亲近宦官,若是因为郭勇二人的行为对他这代国公有了成见,以后他有的是机会穿小鞋。

      “代国公不必如此。”好在高力士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贤宦,他知道皇帝眼下正是要用郭元振的时候,连忙帮着安抚道,“你是朝廷重臣,我一个内侍怎受得起你的大礼。大家和娘娘都等急了,我们快走吧。”

      张嘉贞跟着送到了门口,见郭元振策马跟在帝后的马车之后,向着张仁愿府邸进发,长长松了一口气。臣侍武周这块压在他们两人心口多年的大石,今日终于可以落地了。他当初力劝郭元振追随太子一党的苦心总算没有白费。皇帝的确是个明白人。

      张嘉贞低头看一眼郭勇郭毅,厌恶地皱起眉头。他昨日来时,已见识了这门房的势利眼,没想到他们今天竟然还招惹到皇帝上头去了。正如刚才那位高公公所说,这两个门房实在是招祸,若不是姐夫总是顾念旧情,他真想待他教训这二人。

      “来人,把这两人暂时关押到柴房去,等你们老爷回来再处置。”张嘉贞拂袖转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龙泉宝剑气冲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