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宝子们,喜欢我的预收文《四海天涯》,可以收藏一下呀
1
乌良的师父是个道士,将她抚养至17岁,掐指一算,称她没有仙缘,便撵她下山入世。
乌良很郁闷,因为她不想入世。
开明十五年,乌良在江湖上被称为“四海剑”,正要去千风县的黄山坡参加武林大会。
2
当今文绍帝性格庸懦,若非皇室子嗣凋零,帝王之位绝对轮不到他。
果不其然,开明十五年,匈奴人南下劫掠,消息传回京都,文绍帝也只是传令得道高僧,开坛为千风县子民超度。
民怨沸腾。
与此同时,乌良没来得及参加武林大会,正在千风县城外与匈奴残部大战一昼夜,最终救下身后的一众妇孺老弱。
百姓们:这可比文绍帝靠谱多了。
从那天开始,无数人自发为乌良立碑撰书,还把她的形象刻在门上当作门神。
3
匈奴铁骑南下侵略,先后攻占平、滦、辽、清等西北、东北十五州,梁朝风雨飘摇,凡匈奴铁骑掠过,必有百姓四处奔避。
乌良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想法,发现自己救出了一支大军。
问题来了,朝廷扬言“攘外必先安内”,不急着击退匈奴,反而要打他们这帮泥腿子民.兵;朝廷要打乌良,匈奴人也要打乌良,因为他们觉得乌良更具威胁性。
乌良琢磨道:“要不投降?”
跟着她的百姓们不愿意了,手掌“啪”“啪”拍在桌子上:“投什么降?!好日子了过惯了谁愿意再去吃屎!跟他们干!”
众人皆知,跟着文绍帝最有前途的事是死后能被高僧超度,但跟着乌良,她是真能让你吃上一口热乎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