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我们仨 ...

  •   新学期新气象,老班级老同学。

      蒋月明背着书包,包里装着三本暑假作业还有一套数学卷子。数学卷子是附加的,蒋月明专门带来班里做的。

      曹帆叠的纸飞机恰好扔中蒋月明。他接过纸飞机,又反扔了回去。

      “一大早上的,你还挺精神的。”蒋月明往位置上一坐,看向旁边这个神采飞扬的同桌,“你用不着补作业啊?”

      “我早写完了行吗。”曹帆把暑假作业放在桌上,大发慈悲地道:“你肯定没写吧,借你抄抄。”

      “用不着——”蒋月明头一次这么有底气。

      “天,”曹帆惊讶了,跟蒋月明坐同桌没个五年也有三年了,没个三年也至少满打满算一年多,这期间就没见他正儿八经是写完寒暑假作业的,“你变性了?”

      “至于这么惊讶吗?”蒋月明道,他就不能学会儿习,就不能表现的好学一点。谁想一天到晚当个不着调的坏学生呢。

      “你自己写的?”曹帆问。

      “啊,这当然不是。”蒋月明很坦诚,他不仅不是自己写的,还有一部分不是自己抄的。

      那天晚上彻底栽到桌上以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来的时候,自己正躺在李乐山的床上,不知道是自己非要闹着躺的还是李乐山勉为其难让他躺的,他来李乐山家里补作业,演变成了李乐山帮自个儿写作业,他还霸占了李乐山的床,不然李乐山也不能趴在桌子上睡着。

      提起来蒋月明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行吧,”曹帆不解,收回了拿暑假作业的手,“你假期上哪儿玩去了?没见过你人呢。”

      “没上哪儿,县都没出。”蒋月明道,曹帆家在县中心,离三巷差了十万八千里,能碰上面才怪呢。不出意外,基本上都碰不上。

      ”靠,真不像你。”曹帆说,“我以为你会在哪个湖,东南西北湖我去了不少趟,一次没见着你。”

      “咱这儿有北湖吗?”蒋月明思索一瞬,他只知道东湖、西湖和南湖,西湖在开发区,他几乎没去过,离得有点远了。

      “怎么没有,”曹帆道,“棕桐那边不是有个湖吗?叫北湖,一人工湖,不过景色还挺好的。”

      随便。蒋月明往桌子上一趴,他哪儿也没去,净去上补习班了,不过也没有他想的那么无聊,这俩月天天跟李乐山聚在一块儿,比和翠翠待的时间还要长。

      “我暑假去爬山了。”曹帆回忆着还觉得心累和头晕,“再也不会去了,我差点没死半路上。”

      盛平没有山,太小,人多地少太拥挤,占地面积一个不顶人家四分之一个,扔进地图里没半天找不到的那种,甚至不用扔进中国地图,扔进省地图就找不着了,容不下一座山。

      “你真够有劲的。”蒋月明比了一个大拇指。虽然他也爱到处跑着玩,爬树钓鱼下河游泳,都爱玩都爱干。但是太累了也不行,山这玩意儿韩江去爬过,有年暑假去的,还是个出名的高山。回来的时候晒的黢黑不说,两天没下床,腿酸腰疼眼睛花,他说光是站在中天门好像就看到太奶了。

      “抬头一看山顶连着一串星星,我想说欣赏欣赏美景吟诗一首呢,结果我爹告诉我那是南天门的电灯泡!”曹帆命很苦地笑了,他应该很能和韩江共情,“真再也不爬了,也没爬上去,爬到南天门我就下来了。”

      蒋月明心里觉得很好笑,并不是笑话曹帆,只是觉得他说的话有意思,不过面上没表现出来。俗话说得好,望山跑死马,这望都快望不到了,那还是算了吧。

      “山上的庙可多了,求神拜佛的人多得挤不下,我妈还保佑我今年考个好初中呢。”曹帆道。

      “灵吗?”蒋月明问。

      “凡事求个好兆头么。”曹帆说。

      六年级,到了尹桂英嘴里最关键的关头了。虽然在她眼里一二三……六没一级是不重要的。她在台上讲了足足一小时要怎么怎么抓紧时间,考上一所好初中,宣传的五花八门、天花乱坠、地动山摇。

      一中、二中、三中、十五中,比较好的就一中和二中。但这俩也不是一个层次的,一中算是山尖尖,而二中只能说是半山腰。那一中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能考到实高的,实高是市里的重点高中,盛平所有家长的“梦中情府”,一年能有七八个清北的。要知道,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一年出一个就要敲锣打鼓昭告天下了,所以一年出七八个清北的已经特别不容易了,那都是祖坟冒青烟的级别。

      盛平人都知道,人口相传,不过也确实是真事儿。考上实高,那就是两只脚踏进了本科的大门,只要不干什么伤天害理、杀人放火的事情,那最低上个三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本科上线率足足百分之九十呢。

      尹桂英讲的激情澎湃的,她就是实高毕业的,那时候实高还不是高中,是师专,九几年的时候教育部审批通过变成了高中。她自然对母校是夸的不能自己。

      “这是说给我们听的吗?就好班班也不是人人都能去实高的。”曹帆嘴上嘀咕,他没那么大的宏伟志向,一中考不上就去二中,再不济就去三中,反正在哪儿上不是上学。

      这个年纪的小孩,其实对于上大学这件事来说没那么敏感。考上了就上,考不上也没什么关系,大学不是人生的唯一路径,不至于哭天抢地的觉得自己人生路迷茫。如果没想过离开县城,那就没关系。

      蒋月明原先也是跟他一样的想法。只是现在,他对于曹帆的想法不免无法苟同。

      “好,最后一年,大家一定要加把劲儿啊。”尹桂英道。

      上课、背书、写题。上了六年级以后节奏多少快了一些,也没那么多课外活动了,一周两节体育课是难得是放风时间。

      “蒋月明!来不来玩游戏——”散场了,到自由活动时间,许晴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蒋月明喊了一声“不玩了!”转身往班里面走。

      “没劲!”许晴道,她面上不高兴,问旁边的韩江,“蒋月明要干嘛呀。”

      韩江思索了一会儿,“写题?你知道的,这小子现在等着冲刺清华北大呢。”

      许晴长长地“哦”了一声,“他为啥要去一中呀?”

      韩江被问住了,谁知道蒋月明为什么突发奇想,想要考到一中去,那地方又远又高。他想去一中,是想继续和许晴待在一起,哪怕隔的远远的看,那也算是个正当理由。不过,蒋月明执意考去一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知道,可能想给翠琴姐一个交代?”

      “那他真的挺有孝心的哦。”许晴说,她撇了撇嘴,蒋月明走了那就没什么好玩的了,就她跟韩江两个人,打斗地主还二缺一呢。

      许晴看了眼身边的韩江,问:“你不也要考一中吗?你也要尽孝心?”

      韩江猛地有些不好意思,他看着许晴,总不能说“因为你要去,所以我也想去”这种话吧,只能点点头,支支吾吾一句话没说。

      许晴是个好姑娘。尽管韩江距离一中还有十八匹马的距离,但她觉得有这个志向就是好的,有梦想是好事儿,管它能不能实现呢,如果连想也不敢想,那真的太逊了。

      她不会嘲笑韩江的目标有多么多么宏大,因为梦想从来就不是一个让人嘲笑的东西。

      “那你加油呀,到时候我们仨还一块儿上学。”许晴拍了拍韩江的肩,她冲他摆摆手,往女孩堆里走去了。

      “我们仨”是一个很让人感触的词汇。打幼儿园开始,“我们仨”的友谊就开始了,别看他们三个颇具有一种“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但是都特别讲义气,也可能这是小朋友的天赋。反正,挨骂也在一块儿、爬树也是在一块儿,好的坏的都在一块儿。虽然三个人里面有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但是说实在的,那也是闹着玩,许晴要是出了什么事儿,蒋月明第一个坐不住,蒋月明跟人有冲突,许晴也耐不住。

      韩江就更不用说了。三个人里面香饽饽的存在,也总是起到一个传话筒的作用。要是没他在中间插科打诨、传话递信,别说“我们仨”能不能维系到今天,估计早就散伙了。

      不过幸运的是,这么多年,别扭也闹过,架也吵过、打过。幸好这三个人的忘性都大,隔一天就什么都忘了,也不计较了。

      打那天以后,韩江也同打了鸡血似的,正儿八经的认真读书了。

      两个玩性大的家伙,真学习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这个年纪的小孩,要心气有心气、要精力有精力、要干劲有干劲。如果是下定决心要干成一件事,哪怕干不成十全十美,那也能干个七八分。最后再有两三分运气,十分没准儿就成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我们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v前随榜、无榜隔日更、v后日更 21:00更新,其余时间都是在修文 急急急,死对头走错房间亲了我怎么办!还是嘴! 选项A:打一顿 选项B:骂一顿 选项C:亲回去 想看选项A可以去看《当打之年》 想看选项B可以去看《当打之年》 想看选项C还可以去看《当打之年》 宝宝萌感兴趣可以戳专栏帮我点个收藏吗(///▽///)坑品超好!码字超快!入股不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