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目录及评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


  •    目录:

      第一章:挂在嘴角的目光

      第二章:并非温暖的□□

      第三章:湛蓝色微笑

      第四章:静止的迷宫

      第五章:被反复穿越的墙

      第六章:情人,忠诚

      第七章:落满灰尘的寺庙

      ---------------------------------------------

      [评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评《出走的亚当》

      诗人没有创作出诗
      诗在那后边的某个地方
      很久以来它就在那里
      诗人只是将它发现
      -----扬.斯卡采尔

      诗人发现了诗歌,发现了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情感元素,作为小说,〈出走的亚当〉做了些什么呢?发现,依然是发现,刘晓枫先生这样论述小说存在的理由:小说唯一存在的理由在于提供了一种“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承受人生的相对性和道德模糊性的力量(见〈沉重的肉身〉)。〈出走的亚当〉定位是都市的新情感小说,所谓新,并不是指这样的情感在小说之前不存在,它是存在的,但是在相对于小说中的主人公,以及和主人公相对应的现在都市青年男女来讲,它是模糊的,或者不愿接受,不愿承认的,即使它一直存在。

      〈出走的亚当〉发现了什么呢?那就是现代伦理随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完全背弃,婚姻病变的时间提前了,从上个世纪的四十岁左右提前到三十岁左右。相对于这个年龄的青年人,他们是成熟而幼稚的,成熟和幼稚是相对的,比如小说中的方子和大飞,他们事业有成,这点他们是成熟的,但是对于情感他们是幼稚的,不懂得珍惜,甚至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解释,眼睛里看到的,耳朵中听到的,心里想的,没有责任两个字。
      丧失了社会的,家庭的责任感,这不是耸人听闻,在都市中相当多的人群里,存在这这样或者那样,已经遗忘责任的青年男女,他们已婚,没有孩子,也许这就是20几岁年轻人闪电恋爱,频繁恋爱的后遗症。方子和大飞同样是缺乏自律的已婚男人,不同的是,大飞的感情出轨在前,方子在后,而大飞不停地责备自己,想要改过,方子的出轨刚刚开始,他像挂在树上风筝,左右为难。
      在小说中这样的对比很多,方子和大飞是明显的对比,梅萍和吐鲁番是暗处的对比。小说中的人物无一不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都市中,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轻易地抓到他们的现实版本。吐鲁番是开朗,漂亮的女人,她单身,追求已婚的方子,不在乎他的婚姻状态,正像很多人对待婚姻的看法,不过是一张纸,薄薄的,其他在无用处。吐鲁番是在追求幸福,对于追求幸福我们无可厚非,可惜的是她的感情太过冲动,也正是她这种冲动的性格,造就了小说的波澜的情节,她的对比一次次被男人伤害,一次次恋恋不舍,这就是吐鲁番,一个可怜,可叹的女人。梅萍是很具有传统意识的女人,无论丈夫(方子)做出了什么样对不起她的事情,她都守身如玉,即使对大飞发生了不可抑制的感情,她还是在防线崩溃之前挽救了自己,更长远地独力挽救了家庭。她是小说中唯一清醒的人,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还存在着很大的生机。梅萍与李小羽更加必不可少,她们丈夫同样在外工作,李小羽深爱着大飞,渴望大飞能够浪子回头,专心于家庭,但是她又耐不住寂寞,勾引了丈夫的朋友,做为情人,她想得到的,只是要一个男人给她刺激的□□。
      朋友,是这部小说不得不提的一个话题,是这部小说独到的新意,他们重意气,却对朋友的妻子顺手牵羊,就像一团乱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又互相矛盾,大飞和方子都对彼此的妻子有不轨的行为,这是可笑的报应,是小说暗藏的伦理。

      小说条理清晰,从整体,每一章来看,从人物,情节所占比例来看,都是均衡,恰如其分的。从整体来看,第一章重点人物是李小羽,大飞的妻子,方子的情人,第二章是梅萍,方子的妻子,大飞的准情人,单独看第一章,五个主人公轮番接触:(1)方子与李小羽,(2)大飞与吐鲁番(3)李小羽与大飞(4)方子和梅萍(5)方子与吐鲁番(6)梅萍与大飞,其他各章同样是这样,情节紧凑,步步引人入胜,和小说的诗性的语言相辅相成。
      小说语言的一大特点是重复。帕斯卡说“当在一段文字中除了重复的词,尝试着去修改却发现它们是那么恰当,一旦改动,文字的意思就会改变,那就必须将它们留下,那是用词恰当的标志。引用第二章第六节的一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梅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自己就是这个熟悉都市中的陌生人。她的心情随高温的持续坏到了极点,午夜的漫步是她唯一的休憩方式。丈夫离开家后,家和空荡荡画上了等号,空荡荡的客厅,空荡荡的厨房,空荡荡的卧室,空荡荡的床上放着空荡荡的枕头,上班前自言自语说的话,下班后房间里还有余音。
      …………………
      梅萍拿出手机,她想约大飞出来,一起散步,或者吃点什么。按完号码梅萍却放弃了。她没有太多的奢望,今天她的获得已经超过了她的想象,这就足够了。梅萍决定往回走,走到路的转弯处,她回过头看那些寂静的树木和建筑,这是熟悉的地方,她似乎在梦中悄悄来过,是熟悉环境中不被知晓的陌生人。”

      “熟悉环境中的陌生人”在两段承接以后,将梅萍的□□的孤独,灵魂的渴望刻画得惟妙惟肖。严谨的结构,鲜明的人物向我们展示了五类人群,五种性格,五条处世的不同道路,无论是谁都会找到对应的一条,或者就是自己。

      小说的题目叫《出走的亚当》,《圣经》是这部小说里具有魔力的物品,它总是在主人公煎熬,苦闷的关头出现,像一颗沉甸甸的砝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圣经》中《失乐园》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长着翅膀的蛇教唆了夏娃,夏娃勾引亚当,共同吃下禁果,上帝一怒之下将他们驱出天国,落如尘世,连同他们的后代永远饱尝辛劳之苦。这是既有的故事,既有的理念是---亚当和夏娃不该偷食禁果,这样才能在安乐窝一样的天国里永享安康,但是小说却颠覆了传统的理念,方子认为夏娃和亚当是正确的,他们应该出走,离开所谓衣食不愁,却缺乏情感的天国,这正是他的心态,他需要波涛汹涌的爱情,需要风情万种的情人。方子在后面有隐约地觉得亚当不该离开天国,因为他把亚当比做了自己,那么天国就是他的生活环境,他已经满足的环境,理想的工作,不菲的收入,外人眼中的恩爱夫妻,他能够做到潇洒出走吗?他自己也不知道。
      正因如此,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方子感到一阵阵眩晕。

      小说的节奏顺序是舒缓,稍急,湍急,仿佛一条从山上流下的溪水,第三章以后,小说进入一系列让人惊叹的情节,李小羽摆下鸿门宴却成全了方子和吐鲁番,大飞和李小羽重归于好,满怀希望等待爱情结晶的时候,李小羽却怀上了方子的孩子。吐鲁番追随方子到北京,被上司沈力纠缠,两个人亲密的样子被方子误会,吐鲁番一气之下离开了家,不幸遇到了车祸。梅萍和大飞的关系始终被方子误解,两个人在各自家庭破碎的时候又在宾馆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李小羽离开了北京,她还会回来吗?
      吐鲁番出了车祸,她的一切是否得到了新生?
      梅萍和大飞两个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出走的亚当〉将爱,恨,怜悯,交织在一起,像巨大的雪球,越滚越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有着与众,完全不同的影子,每部小说也是这样,都存在着迥异的艺术魅力,《出走的亚当》的不平凡就在于,很多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它看似止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