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五匹小马警告 ...

  •   “你跑个屁啊。”盛闻翻了个白眼道,“你看看刚才,还只不过是掷骰子,你就几次差点被叛军和公主抓住。”
      “就你这小身板,从储秀宫跑到乾清宫就能把你累死。”
      “孤问你,你知道嘉峪关在京城的哪个方向,有几座山,几条河隔着,你又会游泳吗?”
      盛闻慢条斯理地道,“碧儿姬通晓西域七国语言,能辨二十六种香料,对西域各国的地形烂熟于心,你呢?你又会什么?”
      “琴棋书画?”盛闻道,“倘若你现在被扔到西域的沙漠之中,你的琴棋书画能帮到你什么?”
      “胡狼咬你时,会因为你会弹琴就不啃咬你的纤纤玉手吗?你要渴死时,会因为你的字漂亮就凭空冒出绿洲来吗?”
      “景姑娘,我知晓,你觉得女校只不过是孤好似过家家似的的玩闹。”盛闻道,“更有甚者,将孤想成一色中恶鬼,以为女校是孤的后宫,是也不是!?”
      原本因看热闹围过来的一群少年们面色通红,半点没了刚刚指手画脚的神采飞扬劲儿。
      “什么都不会,你们还嘲笑会的人?”盛闻拍了两下盛芃芃的脑袋瓜,瞪了盛芃芃身后那群人一眼。
      “老三,你既然是公主,就要背负起公主的责任来。”盛闻扯过一张画纸,“——这是你的画?”
      盛芃芃微微地点了点头。
      “你花鸟画画得好,已经比得上不少大家了。”盛闻道,“是因为你见过不少‘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可你想不想看‘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不管你承不承认,碧儿姬日后是你们的师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道理你总不会不知道。”
      “二,碧儿姬在陈州时曾协助孤丈量田地,统计灾民所需物资,活人无数,你们应不应该尊敬她?”
      “有位先贤说过,有缺点的英雄终竟是英雄,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三妹,你想当个英雄,还是当只会在战士尸体上汲汲营营的苍蝇?”
      “臣妹想做英雄。”盛芃芃的声音细如蚊虫一般。
      “好,那就和碧儿姬道歉。”
      盛芃芃胀红了脸,她看了看刚刚为了保护她“惨死”的碧儿姬,好容易才小声地道,“…对不起。”
      “真乖。”盛闻十分满意,他也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盛芃芃给说得恨不得钻进地里了,可能妹妹终究是还小,没变成原作中嚣张跋扈的样子。
      “皇兄…”盛芃芃羞道。
      “碧儿姬,给孤个面子,暂且原谅她好不好?”盛闻转头看向碧儿姬,“日后她要是在课上犯了错,你怎么责罚她孤不管,今日先算了,如何?”
      “是。”碧儿姬一礼,“三殿下,我接受你的道歉。”
      姚谅捧场地轻轻鼓掌,在她的带动之下,一群人跟着鼓起掌来。
      “好了。”盛闻摸了摸盛芃芃的脑袋,“回来孤把这套游戏加上道具,做好了送给你当礼物。”
      “女校开课之后,如果你能考到前三名,孤就再做一套给你玩。”
      “谢谢皇兄。”盛芃芃小声道。
      “景姑娘,孤的价码一样,你若是考了前三名,孤也送你一套游戏。”盛闻看向景盼旋。
      “太子殿下怎么知道,臣女就同意上女校了呢?”景盼旋笑道。
      “因为孤就是有这个自信。”盛闻也笑,“来瞧瞧,不会让你后悔的。”
      “那臣女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景盼旋答道。
      “时候不早了,孤该去给这腊梅宴点个魁首了。”盛闻道,“天气严寒,早些回去吧。”
      “慢着,殿下。”景盼旋抬手道,“臣女还没参与比试呢。”
      “是孤耽误了你的时间,现在再写诗作画也来不及了。”盛闻道,“你喜欢什么,改日去孤的私库里挑,算是赔罪。”
      “不必。”景盼旋摆手,她取下背后的小弓,将一支竹筷搭在弓上。
      箭矢带了尖锐的箭头,自然不能带进宫来。
      竹筷离弦,将一支梅花细枝射落在地,景盼旋几步走过去,拾起那梅枝,将其簪在盛闻的鬓侧,笑道,“这便是臣女所献之艺。”
      盛闻摸了摸耳边的梅花,这个年代男子都以簪花为美,像他这样不在脸上擦粉抹胭脂的实在少数,“这算什么艺?”
      “君子六艺。”景盼旋答道。
      “孤算你过了就是。”盛闻摇头失笑。
      盛闻点了盛闱和盛阑的潜在未婚妻小崔和小卢为并列魁首,将他们母亲的首饰送给了那俩小姑娘。
      太后明显很不满意,但方充容和梅贵妃就高兴地多,从自己的私库里选了了些东西,私下里送给其余也表现不错的少年少女们。
      席一散,盛闻就好像火烧眉毛一样逃回了乾清宫的偏殿,直接把自己往床上一扔,“累死我了!”
      “殿下今日没做什么,怎么这样累?”金华扯着盛闻坐起来,让他脱下外衣再在床上打滚。
      “哄孩子多累啊。”盛闻看着天花板,眼神好似已经死了很久,“又要给老三留面子,还得缓和碧儿姬和他们的关系,是不费体力,但很耗心力啊。”
      “殿下何必屈尊做这些事?”金华轻声问道,“您不是曾说,要是事事亲劳亲为,会…”猝死吗。
      “是啊。”盛闻在床上咕蛹了两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知道碧儿姬的身份尴尬,于女校中肯定会被这些世家贵女们耻笑。
      从前的他大约只会给碧儿姬多提高提高俸禄,多给她些首饰房产,但绝不会如此大费周章,还编个故事来哄这几个孩子。
      大约是父皇可以记住每一个官员是哪年的进士,家中有几口人,又和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只不过背了陈州的家谱就觉得头痛欲裂,父皇是怎么记住的?
      “下者劳力,中者劳心,上者劳人。”盛闻叹道。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盛闻用力地拍了拍额头,批了几日折子,他竟发现自己的心也逐渐冷硬了起来。
      精力充沛如朱元璋和雍正等人都对全国上下的政务力不从心,他又怎么能做得到对自己身边的每个人都面面俱到?
      只能让那些人尽快自强起来,即使没有了太子,甚至站到了盛闻的对立面,他们也能有自保的能力。
      女校只是一个借口,他披了马甲上蹿下跳,引起京都百姓的思考,可不是为了开一个“为了你们的女儿姊妹能更容易嫁到皇宫里”的女校。
      桌案上的羊角灯罩着青纱,盛闻坐起身,走到桌案之前,他望着案头堆积的《女校筹建疏》。
      其上写着皇帝的朱批:“遮遮掩掩,废话奇多,重写。”
      下一步…盛闻疲惫地叹气,这个年代的消息传播速度太慢了,他和其余文人写的文章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传遍大雍,更何谈在全国都开办女校和新式学堂。
      自古以来,历史上变法的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商鞅被五匹小马警告,王安石被骂了几千年的奸相,张居正一死立刻被万历抄家…
      怎么办呢。盛闻愁绪万千,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在黑夜中踽踽独行的盲人,明知目的地在何处,却不知要往何处前进。
      盛闻正发愁,乐茂德在殿前唤道,“殿下。”
      乐茂德捧着一只鎏金漆盘进来,“这是陛下赐下的安神汤。”
      盛闻拾起汤勺,乐茂德却抬手,拦住盛闻的动作。
      盛闻舀着汤药的手微顿,“父皇有何吩咐?”
      乐茂德不语,只在盛闻手边的桌面上写了个“崔”字。
      “汤里有什么?”盛闻问。
      “朱砂。”乐茂德回答,“和殿下所献万寿节寿礼之朱砂,同出一源。”
      盛闻颔首,乐茂德也似什么都没说过一般,笑道,“陛下口谕:既然回来了,就来和朕一起加班。”
      “此乱命也…”盛闻死气沉沉地爬起来,“孤不受之。”
      上班一词全称“上朝班”,盛闻几次将批折子唤作上班,皇帝也很快接受了。
      “儿臣给父皇请安了,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盛闻给皇帝请安,行了个大礼。
      “行了。”皇帝一看就知道逆子又在想整什么花活,“你来拟旨。”
      “淑妃不会养孩子,日后老三就养在东宫。”皇帝道,“太后寻的地方不好,东宫离皇城外最近,女校就在东宫办,免得污了女儿家们的名节。”
      盛闻握着笔,他现在临摹皇帝的字久了,终于有了点笔走龙蛇的气势,他忍了忍,最终还是道,“父皇,您想立老三当皇太女啊?”
      “朕还没打算废你,白婕妤看不好孩子,把老七也送到东宫先养着。”皇帝道,“但你要是再问,朕就废了你。”
      盛闻只好闭嘴,把这份圣旨写好了交给皇帝过目,他小心翼翼地道,“那儿臣住哪儿呢?”
      “乾清宫都不够你霍霍的了?”皇帝抬眸瞥了盛闻一眼。
      “您老人家没意见就行。”盛闻道,要是他半夜起夜,看见老爹和嫔妃们行周公之礼,那多尴尬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