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9、憋笑挑战 ...

  •   “被炸毁了啊。”宁直手搭凉棚,看向西谷西侧被乱石掩埋的谷口。

      “被炸毁了啊。”宁不鸣重复道。

      “被炸毁了。”凤歌跟着重复。

      “头儿,你在憋笑吗?”宁不鸣问。

      “我在哭呢。”宁直的肩膀抖了抖,他收敛下脸上的表情。

      生物爹被突厥人困在崔氏的坞堡里了,而且身边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口粮,还有比这件事更让人心情愉悦的了吗?

      “如果绕路的话,我们明天正午应该能到坞堡正门。”凤歌道,“只是…”

      皇帝分出宁直这支奇兵,本是为了让他们等待其他可能的伏兵出现后再机动性地应援。

      或是为了防止盛闱突然造反,或是为了预防突厥人临阵倒戈,或是为了对付崔珩这样的崔氏潜在力量。

      我们要不要去救皇帝?凤歌把话说了一半,这些人里不只是太子手底下的武人,还有不少镇国公手下的边境守军,她不能把话说得那么明白。

      “救,怎么能不救?”宁直道,“陛下以身犯险,我们这点人也做不到什么。”

      “既然如此,围魏救赵。”

      “镇国公在突厥草原经营多年,世子如今应该还没与大军合围。”宁直安排道,“凤歌,你带几人接应世子,令他来与我们汇合。”

      “是。”凤歌领命,就要离开。

      “宁公子,末将请问您打算如何围魏救赵?”一名年长的兵士骑着马靠近几人,拱手问道。

      “既然左贤王阿尔普背信弃义,我自然要给他一个颜色看看。”宁直挑眉,“直捣突厥王帐,如何?”

      “这…”老兵哑然,他觉得这小公子实在异想天开。

      有句话叫李广难封。

      李广为什么难封,除了他两次被匈奴人全军覆没,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这家伙会迷路啊。

      李广长期以防御战为主,对匈奴腹地的地理环境知之甚少,加上他“行无部伍行陈”,军队缺乏严格的编制,一旦长途奔袭,就容易导致队伍混乱和迷失方向。

      对比其同期的将领霍去病和卫青,一个有分工明确的侦察队,一个通过俘虏匈奴士兵作为向导。

      太史公亦记载了李广曾屠杀羌族降卒的历史,李广就更不可能获得熟悉路线的向导了。

      “先生不必担忧。”宁直似知道老兵在担忧什么,他自怀中取出一块奇特的金属,递到老兵手中。

      “这是司南?”老兵惊道,“为何能在这个…水晶之中?”

      “此物是太子所做,名为指南针。”宁直解释道,“将钢铁磁化之后钉在玻璃之中,就可以指向南方。”

      “再有世子在旁辅助,至少我们不会迷路。”宁直自马鞍上的褡裢内又取出一物,展开来是一幅长长的卷轴。

      “公子怎会有如此详细的地图?”

      老兵愈发震惊,在这个年底,每一幅地图都是无数条人命堆砌而成,一张细致的地图在西域能卖出天价,眼下竟被宁直随随便便拿出来了。

      “也是太子所赐。”宁直没有过多解释,他收好地图,“回营地带上粮草,趁着天色还早,我们趁早出发。”

      这副地图并未详细地绘制出各个部落所处的位置,但将山脉水源都标得一清二楚,对于行军来说已算是足够了。

      在古代需要一步一步用脚步测量的道路,在千年后不过就是卫星一扫的事罢了。

      即使是敌对的国家,在网络上也能轻松地找到精确的地图。

      降维打击。

      正如盛闻所担忧的那样,他脑海里的这些知识,会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给这个世界带来未知的创伤。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将遗落在官军原本驻地的粮草带上,宁直下令轻车简从,每人都只带了三日的口粮。

      虽然有些不解,但他们已经被老兵口中神奇的指南针和那张如同仙人指路般的地图所震撼,暂时将疑惑压在了心底。

      一路奔行,明月东升。

      宁直低头看了眼手中的指南针,玻璃罩内的磁针稳定指向南方。

      “公子,前方是黑风峡。”老兵勒住战马,他警惕地道,“此处常有突厥游骑巡逻,谷内多雾,易守难攻。”

      宁直展开地图,月光落在绢帛之上,山脉用浓墨勾勒,水源标着朱砂红点,黑风峡这段被画成了一段锯齿状的缺口。

      “按地图走,过了峡口转向西北。”宁直将指南针递给老兵,他望向峡口上方的星空,北斗七星斜挂天际,勺柄指向东方。

      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东方,正直春分时节。有星象与指南针,想完全迷路还是很困难的。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宁直喃喃道,“算起来好像已经过了你的生辰。”

      “燕然勒功,封狼居胥。”宁直抬手,示意众人原地修整,给马蹄缠上软布。

      “不知道算不算一份还不错的生辰礼物。”

      夜色渐深,峡内一点点起了雾。

      乳白色的雾气裹着寒意,老兵握紧指南针,他将指南针的玻璃罩在掌心中捂得发烫,磁针始终稳稳指向南方。

      “停。”老兵低声喝止。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绕过了黑风峡峡口,宁直抽出腰间短刀,“下马,无声摸哨。”

      他猫腰,带头穿过雾幕,前方传来低低的突厥语对话,夹杂着马嚼子的声响。

      三匹战马拴在岩石旁,两名游骑正靠着石壁打盹,弯刀插在脚边的土里。

      宁直给宁不鸣打了个手势,他小心翼翼地绕到两人背后,短刀瞬间划过突厥人的咽喉。

      即使打晕也难免会发出声音,一刀封喉是最妥善的做法。

      宁直并未收刀入鞘,将短刀反握在手里。

      与此同时,一枚袖箭亦无声地刺破了另一名游骑的咽喉。

      “前方峡口有篝火。”宁不鸣用手语向宁直传递信息,“二十人。”

      篝火的红光在雾幕中晕染成模糊的橙斑,二十名突厥士兵围坐在石堆旁,他们一边传递着一个羊皮水袋,一边分食着某种肉类。

      宁直贴着潮湿的岩壁移动,短刀上的血珠滴落在地上的泥土里,被雾水迅速冲淡。

      宁直眯起眼,这年代很多人都没办法吃肉,因此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夜盲症,到了晚上就是睁眼瞎。

      他抬手甩出一枚石子,没再给什么战术手势,宁直挥动短刀劈开最近的一个敌人咽喉,直接暴喝一声,“冲!”

      宁不鸣立刻挥舞绳索,一下套住了篝火架,燃烧的木柴翻倒在地,火星溅入雾中,瞬间照亮了峡口的混战。

      老兵眼疾手快,手中的马槊挑飞试图吹号的突厥人。

      战斗一触即发,这群突厥人甚至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在这大雾弥漫的夜里摸进峡谷的,就已经悄悄地毙了命。

      不多时,谷内的突厥士兵便被一扫而空,宁不鸣带人搜到几张羊皮地图,上面画着歪扭的山脉,宁直将其与盛闻所绘制的地图相互印证,多添了几笔。

      “宁公子。”经此一役,老兵已经对宁直服了许多,他禀报道,“黑风峡内有十几个牧民和三十几头牛羊,应该是周围的小部落,被掳过来的。”

      “是杀是放?”

      “嗯。”宁直收起一根短短的铅笔,卷起地图,“先杀一头羊犒劳犒劳兄弟们,问他们明日可要和我们一起上路?”

      “啊?”老兵感觉今天惊讶的次数已经太多了。

      什么情况啊?带着牧民奇袭王帐就算了,听这意思还要带着牛羊奇袭?

      有这么奇袭的吗?

      “他们要是愿意,牛羊和之后打下来的草场我们留着也没用,总要有人管着。”

      “他们若是不愿。”宁直将从自己的荷包里取出几枚银馃子,“给人家钱,不能白吃人家的羊。”

      什么鬼啊!老兵满头雾水,“还请宁公子明白示下。”

      古代士兵的道德水平普遍不高,攻下一座城池,将领甚至会有意地纵容士兵烧杀抢掠,发泄内心的恐惧与愤怒,以免乱军。

      乱世尤著,你不抢别人的钱财妻女,别人也会强抢你的钱财妻女。

      “我们是官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宁直拍了拍老兵的肩膀,“跟我混吧,总比抢这些苦命人油水多。”

      “…是。”不知为何,老兵哽咽一声,将宁直交给他的银馃子死死攥在手中。

      在老兵的带领下,宁直见到了十几个缩在岩石后的牧民,眼中满是惊恐。

      宁直蹲下身,将银馃子放在最年长的牧民手中,“阿爷,我们是大雍官军。”

      宁直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话解释道,"突厥人抢了你们的牛羊,我们帮你们夺回来,愿意跟我们走的,明日随队出发。”“不愿的,拿了银子回家,以后也没人敢欺负你们。"

      老牧民盯着宁直看了半晌,忽然用生硬的汉语道,“你们是镇国公的人?”

      宁直想起镇国公在草原的威名,他肯定道,“对,镇国公世子就在前方,我们要去与他汇合。”

      牧民们一阵交头接耳,他们未商量出结果,一个少年站起身,他抱起一只小羊羔塞进宁直怀里,“阿兄替我帮母亲妹妹报了仇,我愿意跟你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