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论黛玉嫁给贾琅的合理性
      我看红楼梦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虽然小的时候看电视剧,后来课文上也学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课文,但是正经看的话,还是要在大学的时候了。
      看电视的时候,也不绝黛玉有多么可爱,只是觉得她总是爱哭,而宝钗又总是爱说教人,说到底还是最喜欢湘云,很是可爱坦率的样子。但是到了长大,再看红楼,却越来越喜欢黛玉,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属于旧时书香门第扫眉才子的骨气,又有一种属于女子的纤细敏感的心灵。后来看得多了,也找了一些解说红楼们的书来看,愈发觉得,红楼梦是一个关于女儿家的梦,写的是一种“闺阁中自历历有人在”的传奇。而黛玉,就是这传奇中的传奇。
      悲剧总是比喜剧容易让人铭记,所以夭亡的黛玉,总是让我们心疼、心伤,所以才有“红楼同人”的出现,希望能够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
      在众多的红楼同人文中,有不少是写黛玉配给了北静王的,也有不少是属于清穿红楼,给了四四的,当然也有些是成全了宝黛。还有一些,则是原创人物,或从原著中拎出来一个不显的人,再给戏份。而在本文中,我要着重说阿琅和黛玉在一起的可能性。
      有人不喜欢黛玉,说她清高孤拐、性情孤僻、刻薄小气,觉得她就是一个迎风弄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物,不善理家,人际关系也不好。但是,我要说的是,要看黛玉,必须把她放到贾府这个整体的环境中来看。
      贾府是什么样的?府中人人都是“一体富贵心、两只势利眼”的,我们不知道黛玉进府中是否携带了金银,我们也不知道她身后是否有林家的家财,但是,单就府中下人对她的态度而言,那也不是对客人的态度。“送宫花”的那一节,周瑞家的在“最后”才送了两只宫花给她,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她为了顺路方面,但是细想下来——如果是你有客人在家,你会把东西先给了自己家的人,再给客人剩下的么?从来都是让客人先挑的理啊。
      周瑞家的是谁?是王夫人的心腹。从这一个角度,就能看出为什么黛玉能够吟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了。而她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呢?她林家的家财,成为贾琏口中的“三二百万的横财”,她林黛玉属于书香门第的傲骨,变成了下人口中的“孤僻”。是的,她是纤细敏感的,但是她却也是赤诚的。她对待对她好的人,可是用心的。就如宝玉,她可不是什么摆着架子的,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而这不也正说明她的可爱么?而后来,宝钗对她的“送燕窝”情节,她说的话,又是多么让人感动!
      又说黛玉不善于管家。的确,原著中可从来没有说她管家的事情——她想要管,在哪儿管呢?她在贾府是“客”,可没有什么人能让她以客人的身份管主人家的事情的!探春管家,那是因为她是贾府的小姐,宝钗可以管,那是因为有个王夫人!王夫人可是贾府内宅的真正掌权人,贾母年老,权力渐渐被剥夺了,她能护得了黛玉几时?但是,黛玉不是不懂的。她也对探春说过“时常帮你家算过,也太过靡费”之类的话。只不过,以她的自持身份,不可能去插足贾府的事情罢了。
      至于她的人际关系问题,更是可笑了。原著中只写了她在贾府中的生活,与外祖、舅妈、姐妹们的相处。与姐妹们也算是从小长大的,需要处处讨好么?而与外祖母,她也是每日作陪,孝敬着的,至于舅妈——至少明面儿上,还是过得去的,私底下,舅妈不喜欢她,她又能怎么办?
      如果说是她与下人们的关系,那就奇怪了。她作为一个小姐,需要对下人们处处讨好么?而且她也从来未曾苛待下人,我记得一个细节,一个小丫头送什么东西到潇湘馆,她直接抓了一把铜钱给她,可见她也是极大方的。只不过她从来不像宝钗,是八面玲珑罢了。
      好了,以上说了这么多,是为我心中的林妹妹辩解一二。以下才说,为什么我希望林妹妹能够配给阿琅。
      首先,从两家的地位来说。林如海和贾敖是同年,这本身就不是寻常交往的情分。虽然这情分现在淡,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起作用。林如海虽然已经故去,但是他在士林,应该还是有一些好友人脉,这份人脉才是林如海最大的财富。而只有贾敖,才能以同年的身份更好地利用这个人脉。贾府的那些人,他们不是真正的官场中人,从无正经科举出身为官的,所以,他们虽然看着高贵,估计在士族清流里头,却是不受人待见的。所以,林黛玉嫁给阿琅,这条官场人脉的线算是连起来了。
      其次,从两人的身份来说。老书生是老国公的庶子,但是,他已经分家了。最重要的是,现在他的儿子却是正经的四品官,也算是有实权的人物;而他的长孙媳妇,也是个高贵门第的,所以,林黛玉嫁给他的次孙是没有问题的。况且,黛玉现在属于“孤女”,也没有门第的问题了。
      第三,从两人的性格来说,阿琅作者着墨不太多,但我猜测,作为嫡子次孙,他应该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性格,但是在老书生的教导下,也有规矩,不像宝玉活泼是活泼,却未免太缺规矩,让人感觉他好多时候缺少对女儿家的尊重。(比如吃胭脂什么的)还有,在老书生的教导下,家里可没有什么宠妾灭妻的事情啊,老书生、贾敖都是尊重嫡妻的,贾瑞以后估计也只会亲近嫡妻了,阿琅估计也不差。
      另外,最重要的是,上面分析到了黛玉的性格及成长环境,所以,我觉得,黛玉最适合的是一个书香家庭的嫡次子。嫡子是为了配上她的身份,次子是因为她的确不是太适合掌家。而阿琅是完全符合这个条件的,更何况,小杨氏也是和她同病相怜的,妯娌两个应该关系比较和睦。而高氏也是个好的,所以,婆婆也不会太为难她。
      所以,完全可以把黛玉妹妹配给阿琅。
      那么,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让黛玉知道有阿琅这个人。当然,不可能两个人面对面了,只是,贾敖作为林如海的同年,时不时地让高氏关心一下这个侄女儿,偶尔邀请她过来喝茶啊坐坐啊,完全没有问题。也可以多说说她的两个儿子啊,贾瑞如何如何,贾瑞的妻子如何,贾琅又是如何好的……总之,要让林妹妹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不止宝玉这棵树,嗯,还是一棵歪脖子树!(其实我一直觉得,贾家的女儿觉得宝玉好,完全是因为贾府的其他男人太挫了,而她们又从来没见过更好的男子,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身为男人的责任感之类的)
      嘿嘿,再不行,作者开个金手指,让他们两个在忽然的情况下撞见,那也不错……当然不是一见钟情之类的,只是让彼此有个印象!如果阿琅对黛玉上了心,再去求爹娘爷爷奶奶,估计这事儿就好说得多。毕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啥的……最好是潜移默化,等宝玉和宝钗的事情有着落了,然后就去求黛玉!
      于是,“金玉良缘”也成了,林妹妹也不用死了,我们也圆满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