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大相国寺 ...

  •   寻常人见了这眼神,怕是要唬一跳,接着寻思这孩子是不是撞邪了。

      卢闰闰却察觉到了钱瑾娘视线的偏差,她站在窗边往左右看了看,忽然留意到窗下多了点什么。原来是不知道哪来的燕子正在衔泥,要沿着窗框下的边隙筑巢。

      这燕子有些懒呢,春日都要过了才开始筑巢,还只建了一小半,新的泥还湿湿的。

      而且比起别的燕巢,明显泥少了许多,用了许多稻草碎屑凑数,这样就能少衔很多回泥。但正因如此,这个巢和别的巢的形状不大一样,别的燕子筑的巢像是半只碗,下窄上逐渐宽,而它这……歪歪扭扭,很不走心了。

      看着就像建着建着会掉下去的样子。

      如此看来,也许这只燕子不是懒,是筑巢的手艺不大好,兴许掉过两回巢了,这又勤勤恳恳地继续。

      这样一想,卢闰闰看向燕子的目光顿时怜悯起来,但忍不住想摇头,勤勤恳恳白忙活,这燕子惨兮兮的,却又显得有些滑稽可爱。

      知道了缘由以后,卢闰闰再看向钱瑾娘,就会发现她看起来像是面无表情,实际上尚显稚气的脸上还是能察觉到一些情绪波动的。譬如燕子衔的稻草多一些的时候,她黑白分明的眼睛分明动了动,卢闰闰敏锐地看出那细微动静后的忧心忡忡。

      虽然钱家租着卢闰闰家的屋子,但因为相通的门落了锁,平日里只能是在巷子里偶遇,故而她见钱家人的次数并不多。

      她头一次这样认真地打量起钱瑾娘,八九岁的年纪,用着桃粉色的布巾,梳了个将头发分作左右两边的包髻,绑包髻的发带垂在左右两侧,风一吹就摆动起来,是很显娇俏活泼的发式。梳这种发式的,多是大点的孩童,还得是家里有仆从服侍的,因为比起用发带随意绑起来的双垂髻和孩童常见的包包头,这要麻烦很多。

      钱瑾娘身上穿的也俱是显眼的亮色,红色抹胸,橘红对襟长褙子,鹅黄下裙。

      可以看得出来,钱家娘子对钱瑾娘的上心。

      但即便如此费心装扮,钱瑾娘整个人看起来还是没有这个年纪的孩童该有的天真活泼。

      眼睛大,可眼珠子不怎么转动,几乎只盯着一处,再怎么吵闹也休想引起她的一点注意,脸上没有表情,因为几乎不说话,所以唇始终紧抿着。

      安静到给人观感不是乖巧,而是古怪。

      但比起陈妈妈说的邪性,卢闰闰反而觉察出的是,她应该很聪明,比别的同龄孩童貌似更专注。

      窗子下的巷道,还是很吵闹,新出的日头斜照在屋檐白墙下,墙面受风吹雨打已染上污迹,卢闰闰倚在新刷了红漆的窗上,手上拿了碗馎饦,边随意地搅着,边看着钱瑾娘。

      当钱瑾娘真正看着她的时候,她坦然一笑,还拿起碗举了举,毫不避讳被钱瑾娘发现自己直视,直到钱瑾娘慢慢挪开目光。

      而嘈杂的声音和三三两两的人,则成了不被在意的背景。

      直到拎着草绳绑着的二斤羊肉的陈妈妈出现,以一己之力盖过了争吵的声音,这场争吵才算结束。

      *

      等陈妈妈进门的时候,除了羊肉小葱,还拎着三大串钱,她脸上满是得胜归来的喜气,洋洋得意道:“可算是叫我把她逮到了,连欠了好几日的掠房钱,也敢在你跟前冒头。

      “姐儿,瞧瞧,三贯钱呢,要是不催,叫她每月都拖几日过去,可不就得昧下一个月。

      “你娘呢?还没醒吧。罢了罢了,叫她睡吧,劳心劳力的想必也累了。

      “我看卖朝食的小贩停在你窗子下,朝食吃过了吧?正好,午食晚点吃,给你炖山煮羊!你看,新鲜的羊腿肉,我昨儿特意去敦义坊桥市的肉案叫人家给咱们留的。”

      卢闰闰从楼上下来,好奇问道:“我们坊市不是也有肉案吗?就连巷子里也新摆了卖肉的摊子,跑敦义坊去做什么?”

      提起巷子里的肉摊,陈妈妈就撇着嘴连连摆手,“什么呀,巷子那家卖的是肉吗?是良心!缺斤少两的,肉还不新鲜。咱们坊市的那家肉案,摊主人娶新妇,回乡下成婚了,且不知要到何时回来呢。”

      卢闰闰哦了一声,没再多问。

      家里这些事本来也不用她管,她不大操心。

      她得先去试做一份松花饼。

      做出来尝尝味道,才好照着方子做那么多份,否则,有一点差错,一袋松花粉就全做毁了,再买不一定来得及。

      卢闰闰就着院子里竹笕流出来的水仔仔细细洗了手,还用肥皂团打了手。

      卢闰闰看着手里的肥皂团,不免觉得有趣,穿到古代以后,除了没有手机,其实她的生活质量不算太下降。

      有类似自来水的竹笕,从城外引进活水到城内蓄水的池子,加石灰沉淀杂物,再通过竹子引水,把水流到千家万户,也有类似肥皂这样用于清洁个人卫生的肥皂团。

      不过,也有她这辈子侥幸投对了胎的缘故。

      即便在汴京,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竹笕,许多人家还是要排队在水井边打水。想要继续过这样的日子,她还是得努力学厨艺,有一技傍身才是。

      卢闰闰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巩固了下自己学厨艺的信念。

      她走进灶房,准备开始做松花饼。

      得益于谭贤娘的厨娘身份,加上这处灶房是后砌的,所以屋子很大。灶台留了两口锅的位置,墙角还摆了好几种尺寸的铁锅跟一摞蒸笼,灶膛前是一个竹凳,再后面是两担柴火,其中一担已经用掉了一小半。

      谭贤娘不是什么以豪奢闻名的厨娘,家里没有金银厨具与碗碟,用的厨具多是铁打的,还有竹木做的,比如竹笊篱等等。

      但要说有什么值钱的,像靠窗的那面墙边上拉了绳,挂了许多腊肉,有两条新做的,不时往下滴两滴油,陈妈妈特意在那底下放了两个陶碗。

      角落里还有两坛用稻壳跟泥封住的酒瓮。

      以及有个约莫占了半面墙的松木柜子,时日久了,边角有些掉漆,里头装了大大小小许多罐子,有几个抽屉是落了锁的,放的都是昂贵的香辛料。像是胡椒,一两胡椒一两金,转到市面上压根不愁卖的。

      这灶房宽敞得叫人一进来就觉得舒服,门进来些的地方,摆了张约莫有两张八仙桌大小的长桌,高则正好在腰下去些。

      陈妈妈早就叫唤儿收拾过了,桌案上没什么杂物,干干净净的,就摆了卢闰闰要的那罐蜂蜜,还有一袋松花粉。

      卢闰闰坐到灶膛前,先往灶膛倒了点木屑,再打开火折子的盖,用力一吹,火星就死灰复燃了,她用火折子把木屑点燃,接着放入木柴,慢慢地火就着起来了。

      而后往锅里倒了些水,倒了点蜂蜜在陶盆里,隔水蒸。

      等到时候差不多,她往蜂蜜里加了些胶牙糖,搅拌到融化,接着将陶盆从锅里拿出来,往里面加松花粉,边加边用勺子搅,直到碗里的松花粉变成有些结团,有些松散的程度,用手进行揉捏。

      而后,搓成条状,分成小剂子,揉圆后,裹上一层松花粉,用木模具一压,就是花状的松花饼。

      和其他点心比起来,松花饼的做法实在简单。

      她拿起一块做好的尝了尝。

      嗯……有些酸。

      但并不是不好吃。

      这种酸近似于往糕点里放了果脯,然后一口咬到了整个果脯肉,伴着甜糕点一块入口的味道,酸酸的,带点甜,回味的时候,还带点松香味。

      卢闰闰没几口就把一整个松花饼吃掉了,她拍了拍手,抖掉碎屑,面露沉思。

      还是偏酸了一些。

      但松花粉本身是带点苦味的,为了掩盖苦味,所以要加入蜂蜜激发酸味,这是避免不了的。想来是胶牙糖的分量不够,卢闰闰想了想,又找来了糖霜,准备加进去重新试试。

      她叉着腰,扭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准备好大干一场!

      *

      最后,赶着太阳落山前,还是叫她成功做好了松花饼。

      她不但往松花饼里加了胶牙糖和糖霜中和酸味,还做了两种,一种没有馅,比头一回做的比起来,酸味淡很多,酸甜适中,另一种有馅,里头包了红糖、炒过的芝麻,吃起来甜味就很重,内里的芝麻嚼起来香香的。

      如此一来,爱甜些吃不得一点酸的,就可以吃有馅的,喜欢清爽些的就吃没馅的。

      卢闰闰在有馅的松花饼上面撒了芝麻,很好辨认。

      陈妈妈喊她快去吃夕食,看着她吃得香,陈妈妈慈爱地笑着,眼里洋溢着满足。

      陈妈妈还不忘把明日的事安排好,她先是问卢闰闰明日穿哪身衣裳,她提前放薰笼上熏一熏,又叫卢闰闰吃完就得去香水行洗澡,否则晚些人多了还得等,因着明日就是十五,很多人打算去上香,今夜肯定要沐浴的。

      陈妈妈自顾自说了许多,卢闰闰早已经习惯了陈妈妈的絮叨,她干了大半天的活,做了许多松花饼,这时候肚子饿得很,只顾低头用夕食,没法张嘴,只好不停地点头。

      这一日就这么着急忙慌地过去了。

      *

      第二日,天色还有点混沌,亮得不彻底,陈妈妈就已经站在门前等轿子了。

      轿子是提前雇好的,不仅如此,她还雇了个脚夫,专门挑那两大盒的点心,一盒得有半人高,今儿十五,人那么多,不雇个脚夫,如何有法子提着点心挤过人堆。

      卢闰闰急匆匆出来,陈妈妈催着她上轿,然后把门给锁了。

      本来今日谭贤娘也该一块去的,奈何临时要拜访一位亲戚,便只有陈妈妈和卢闰闰去了。

      轿子微微晃,陈妈妈把卢闰闰的脑袋按在自己肩上,抚了抚她的背,哄道:“姐儿靠在婆婆肩上睡一会儿,还有段路呢,不急。”

      卢闰闰摇头,“算了,别一会儿进寺了,人还迷糊着。”

      她索性挑开帘子,吹着冷风醒神。

      而越靠近大相国寺,人就越多,等到寺门前下轿的时候,人多的都快把卢闰闰和陈妈妈冲散了,还好陈妈妈一直攥着卢闰闰的手。

      今日之所以这般挤,许是因为是十五,又正好撞上大相国寺每月五次的开放集市的日子。

      不过,等挤进寺里也就好了,大相国寺占地广,走到里头骤然宽敞起来。

      陈妈妈才得以拍着胸喘过口气,再用袖子擦擦额上的汗,感慨道:“今日人也太多了。”

      而卢闰闰却注意到了另一件事,今日不仅是人多,还有很多读书人,有年轻有年纪大。她疑惑道:“怎么这般多读书人?”

      卢闰闰后知后觉起来,“今年似乎还没有状元游街,奇怪,怎么今年科举这般晚?”

      陈妈妈消息灵通,卢闰闰一问她就一副了然的样子,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哦,说是有个什么大才子生病了,官家为了他直接推迟省试,这些举人全都走不得,家里没资财的全到寺庙投宿了。

      “我听闻许多举人都没钱了,好在官家仁德,让官府接济。

      “唉,真说起来,读书多好呐,考中了做官,往后再做宰辅,那可真是光耀门楣呐!”陈妈妈对读书人真是喜欢得很,说着松皱的眼皮里就浮起笑意,甚至看向了卢闰闰,忍不住道:“要我说,你将来也寻个读书人,咱们家供得起他科举,等来日为官做宰,你也封诰命。”

      陈妈妈光是想到那个场面,就笑得合不拢嘴。

      卢闰闰却理智得很,板着脸道;“读书人怎么舍得入赘?我又不是什么皇亲贵胄郡主娘娘。”

      陈妈妈听不得卢闰闰贬低自己,当即不开心地反驳道:“多得是!别说读书人,就是当官的都有入赘的,咱们家的家底虽没那么好,但也是吃喝不愁,招读书人入赘怎么了?那是他祖上修来的福份。”

      陈妈妈眼里卢闰闰就是千好万好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大相国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推荐预收文文《汴京富贵日常》:宋朝士族女子的生活日常 咸鱼随性贪吃女主×宽厚温润病弱但超长待机的男主 《南宋宗室妇生活日常》:望族落魄旁支女和因战乱偏安福建一带的闲散宗室子的婚后生活日常 完结文:《汴京市井日常》、《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穿成龙傲天早夭的妹妹》等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