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开铺子 ...


  •   提起这个,卢闰闰就觉得无奈。

      她摇摇头,语气沉闷,脚随意踢开地上的石头,“我娘不让。”

      “为何不让?”魏泱泱真是好奇已久。

      旁边的余六娘也忍不住竖起耳朵。

      “还能是为什么?”卢闰闰摊起手,语气中透着点厌烦,“老生常谈了,因我家一门全是女眷。做厨娘也就罢了,我娘去做宴席,挑的人家都是家风好的,又俱是富贵门庭,对外人也算客客气气,闹不出什么龌龊,可若是开铺子,免不得什么人都有,迎来送往,我娘孀居多年,我又未出阁,最怕风言风语,若是有不三不四的人缠上来,真就得不偿失。为了避免遭人言,她说了,非要我成亲有夫婿了,才肯开铺子。”

      这一点,跟随师父们一块在录事巷长大的余六娘深有所感。

      她可劲地点头,单薄缩起的肩都紧绷地挺起来,似在防备,“宵小之辈,如跗骨之蛆,一旦沾上,就难摆脱,可恨可恶至极!”

      卢闰闰倒是诧异地望了她一眼,没想到她也有这般情绪直白表露的时候,足可见对那些宵小之徒有多厌恶。

      而魏泱泱见卢闰闰这般说了,也不再追问铺子,转而好奇道:“你娘可帮你物色人选了?”

      听她问起,卢闰闰没忍住笑出声,倒把魏泱泱弄莫名了。

      魏泱泱疑惑地看看卢闰闰,又张开手,低头看看自己左右两边,颇为摸不着头脑,自己说了什么好笑的不成?应当没有吧,还是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对的?

      卢闰闰是听了她的话,想到自己的夫婿人选尚未物色,但继爹已经有眉目,油然生出了滑稽感。

      但这话她不会傻到在外说,只忍不住抬起头继续喷笑,“不知为何,就是想笑。”

      魏泱泱无语撇嘴,白了卢闰闰一眼,嫌弃道:“人来人往的,快别笑了,旁人还以为是笑死鬼上身了。”

      魏泱泱边说,边往左右看,显然是不想丢人,可真有人诧异望过来了,她又瞪人家,架势可凶了。护归护,转过头来,她又喊卢闰闰站远些,她可不想招笑。

      可卢闰闰要是能听她的,就不是卢闰闰了。

      她越说,卢闰闰越靠近,最后强挽着她的手,整个人贴着她,靠在她肩上笑得前仰后翻。

      魏泱泱也就是嘴上说得厉害,实际上拿卢闰闰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扭开头,任由卢闰闰笑得花枝乱颤。

      余六娘在人前不爱说话,跟在她们身侧,却也开心地抿嘴浅笑。

      夜里的风微微清凉,吹得几个年轻的小娘垂长的衣摆乱飞,左侧是灯火阑珊的州桥夜市,数千盏油灯映亮了乌蒙的天穹,右侧是长长的汴水河岸,由远及近,能看到三两个光点,越靠近光点越大,朝着汴河缓慢游动。

      她们身边不断经过行人、小商贩。

      河风吹得人耳清目明,正好有一个膀大腰粗的婆婆提着竹挎篮经过,嘴里还吆喝着,“胶牙糖,胶牙糖,粘牙的胶牙糖~甜喏~两文钱一块!饧饼,饧饼,香脆可口的饧饼~吃耐放的饧饼~吃一口赛过做神仙喽~”

      这话实在夸张,做官赛过做神仙也就罢了,吃口糖怎么能赛过做神仙。

      不过,汴京的商贩为了引客注目,素来如此夸大。

      但余六娘却忍不住多瞧了两眼,那卖胶牙糖的婆婆走街串巷地叫卖,眼睛多精啊,立刻停下来,笑容满面地问道:“小娘子,可要买个饧饼?香甜着呢!”

      余六娘望了后的卢、魏二人一眼,接着回过头,小声问道:“饧饼怎么卖?”

      “五文钱一个,今儿买的人可多了,就剩这么些了,小娘子可要买?”

      余六娘的手指不自觉捏了捏腰上轻飘飘的荷包,她低下头,“不、不必了。”

      婆婆有心挽留,主动让价,“这样吧,那两位是你的密友吧,你若是买三个饧饼,我再送你一块胶牙糖如何?”

      余六娘再一次回绝了,她的脸上发烫,手指无意识勾起,底气不足地说道:“只、只要三块胶牙糖。”

      婆婆许是看出了什么,没再劝,把竹挎篮上盖的布掀开,一侧是敲好的胶牙糖,一侧是垒得整齐,还温热的饧饼。

      “这边这些都是两文钱一块的,小娘子可以挑挑。本来还有饧粥的,可惜都卖完了,下回若遇见了,小娘子可一定要买一碗尝尝,我家的饧粥出了名的好吃,这州桥夜市里谁不知晓我李婆婆饧粥。”

      余六娘不太信,但她没有卢闰闰那么能说,也没有魏泱泱胆子大,故而只是抬头腼腆地笑笑,并不说话。

      很快,她就选了三块看着大一些的胶牙糖,实际上胶牙糖敲好了都差不多重,只是形状不同,这才看着有大小之分。她从瘦小的荷包里掏出六文钱,里头空荡荡的只剩下一枚铜钱,在夜风里荷包更是显轻得可怜,好似一阵风吹过来都能打转。

      付完钱,余六娘回过身笑吟吟地把胶牙糖捧在手心,请她们尝尝。

      卢闰闰没有客气,有时候接受别人的好意,反而更能使对方开心,魏泱泱看卢闰闰吃了,也捻起来递到嘴里含着。

      那婆婆说话是夸大,但胶牙糖的味道还是很好的。

      入口是淡淡的甜味,含久了嘴里像是起泡一样的口感,吃着不腻,而且还有一点类似糊了的香味。味道不复杂,甜甜嘴正好。

      因为三人都在吃胶牙糖,故而安静了下来,都没空说话,只漫无目的地走着。

      反而是卢闰闰身后的唤儿,提醒她道:“天色很晚了,姐儿,该回去了。”

      “哦。”卢闰闰回神,算算时辰的确出来许久了,再不回去,陈妈妈怕是遮掩不住。她主动和另外两人说自己该回去了,又问她们回去可方便,彼此送一送。

      魏泱泱直接拒绝了,“你送我我送你的,岂不麻烦?闰闰啊,等来日你家里置办了车马,我再沾光,如今就罢了。”

      余六娘也有理由,师父们就在附近,她可以跟着一道回去。

      既如此,也不用多拖延,卢闰闰带着唤儿回家去了。

      州桥夜市离卢闰闰家还是很近的,没有走太久就到了宅子前。她不能从大门进去,因为倒座和后罩房之前为了租出去,分别在连通处修了门,未免闹出什么是非,平日里这两道门都是锁起来的。

      卢闰闰和家里人住在中间那一个院子,所以在墙开另外凿出一道门,供自己家出入。

      倒座的那几间屋子是分开租出去的,后罩房锁了连通的门以后,也自成一个院子,故而整个院子租出去。之前后罩房是租给一个从八品的官,供他一家子亲眷并奴仆住,奈何今年那官员外放了,一直也没寻摸到合宜的人家,就一直空着。

      倒座则分别租了三户人家,都是小户人家,也没买个奴仆什么的,还空出了好几间屋子,但没寻到合适的人家,也就只能空着。

      卢闰闰到家的时候,还撞见拎着水桶,出门打水回来的钱广。这钱广正是租在她家倒座的人,是府衙的一个胥吏,和他家娘子并女儿一家三口租了两间屋子。

      他们都是早些年就租了卢家的屋舍,那时候家里没什么进项,租出去是图能有长久的进项,好够温饱。

      后来谭贤娘在汴京有了名声,不用怕没米下炊,但就她们四人住着这么大的宅子也觉得不安心,生怕有点什么,若是闲汉贼人闯进家里,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

      因而,谭贤娘便继续租着屋子,横竖一住下来就是数年,变动不大,只当多了个友邻,还有稳妥的进项,比开铺子稳多了,也不会亏本。

      那钱广做着胥吏,为人处世很是圆滑,瘦瘦矮矮的,但面上总是堆笑,看着倒是特别和气。

      一见到卢闰闰,钱广就把水桶放地上,停下打招呼,关切问候,“去州桥夜市啦?”

      卢闰闰笑了一下,点头说是。

      钱广整日早出晚归的,又有避讳,等闲是接触不到她家里人的,不用怕被她娘知道。

      钱广没僭越地说什么指责的话,当了那么久的胥吏,能连这点人情世故都不知道吗,他呵呵笑道:“若是出门吃个饮子,也可带我家瑾娘一道,她待在家中,一日日也没个小友相伴。到时,你们吃什么喝什么,都算在我头上。”

      钱家的小瑾娘就是陈妈妈之前叮嘱卢闰闰,说觉得邪性的那个。

      卢闰闰既没有直接拒了,也没有一口答应,只说改日时候恰好了带去。

      凡是改日、过几日,往往都是没有下文的。

      钱广也很有眼色,没有非追问到底,只说他家娘子等着烧水怕是要等急了,而后就点点头继续提着木桶回去。

      卢闰闰也带着唤儿走到自家的小门前,学着鸟叫了起来。

      她才叫了两声呢,门就呀吱一声打开了。

      一看,是陈妈妈板着脸开来门。

      都不必问,卢闰闰也知道陈妈妈这是生气了。

      果不其然,陈妈妈把门阖上,她跟在后面还没走两步呢,就见陈妈妈气哼哼地咬着牙,一副哄不好的架势,语气里带着些委屈,“还晓得回来呀,知道我应付你娘多累么?可怜我一把老骨头还要编瞎话哄你娘。

      “这也就罢了,你说你回来得这般晚,叫婆婆我心都要揉碎了,坐也坐不安稳。你可是你亲婆婆的独苗,你亲婆婆就生了你爹,你爹只留下你一个女儿,要是有什么事,叫我怎么去见娘子!不是说买了吃食就回来的么?耽搁了这么久,可叫我吓得不行。”

      陈妈妈生气都过不了三息,转过身就开始心疼卢闰闰。

      卢闰闰都准备张嘴哄陈妈妈了,奈何没有这个机会,很快就变成陈妈妈拉着她的手,上下左右地看着,生怕有什么磕碰。

      好在穿越来十几年,卢闰闰已经习惯了陈妈妈过于紧张的爱护。

      而且动不动就要提到卢闰闰的亲婆婆,陈妈妈她自小服侍的娘子。卢闰闰甚至能预测到陈妈妈接下来会说什么,无非是招赘。

      果不其然。

      “你呀,还是早些招赘一个夫婿,如此一来,这杂嚼吃得再晚我也不管你了。早日成婚,我对娘子才有交代,来日到了地下,我才有脸面见娘子,你是娘子的独苗啊……”

      接下来的话,都是老生常谈,卢闰闰的耳朵已经能习惯地忽略了。

      在卢闰闰出神的这一会儿,陈妈妈已经把她带到了灶房,从一直小火熬着的砂锅里倒出一大碗汤,捧到了卢闰闰跟前,连勺都要放到卢闰闰的手上。

      不仅如此,陈妈妈还打了热水,非要亲自帮卢闰闰擦手,若不是卢闰闰死活不从,她都想亲手喂卢闰闰喝汤。

      陈妈妈对卢闰闰真可谓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倘若卢闰闰不是有现代记忆,在陈妈妈的溺爱之下,她觉得自己很可能会长歪。

      汤有些烫,卢闰闰手握勺子,随意搅了起来。

      而陈妈妈正指使唤儿趁着月明去捣衣,衣物浆洗多次后,容易发硬,就要杵捶打衣物。不仅是卢家,若是静下心仔细听,周围有好多户人家都在捣衣。

      正如李白所写,“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汴京的夜里也布满着捣衣声。

      许是千家万户都要捣衣,倒没什么邻里嫌吵,出来咒骂。也可能是都听习惯了,卢闰闰上辈子生活的城市机场在市区,一天到晚都是飞机的轰鸣声,但大家习惯了日常生活里就和听不到一样,压根都不抬头多看一眼的。

      陈妈妈吩咐完,又觉得不放心,跟去瞧了一眼。

      坐在灶房里,卢闰闰都能陈妈妈骤然放大的声音。

      “唉哟,这件褙子怎么在这,这对襟上的样式可是画出来的,沾不得一点水,化开以后就不能穿了……”

      陈妈妈指手画脚了好一会儿,才从院子里进来,见卢闰闰开始喝汤,她脸上又露出满足的蔼笑,“姐儿多吃些,今儿累了吧?这鳆鱼汤养肝明目,滋阴润燥,吃了补身子。

      “这可不是倭螺,是正经登州产的鳆鱼,贵着呢,这么一个就得三四贯,要不是你娘做宴席,贵人赠下来,就是去宣泽门边上的码头等一天都未必买得到这样好的品相。”

      她这一说,把卢闰闰都听心疼了,自己一口就吃掉了大几百文钱,她娘一个月才给她八百文开销呢。

      卢闰闰捂着胸口,看着勺子里的鳆鱼,舍不得再下口,她看向陈妈妈,试着打商量,“要不下回别炖我这份了,我可没这么金贵,倒不如留下来卖了换钱。”

      现代一个鲍鱼才几块钱呢,到了宋代,一个却要三四贯,吃这么贵的东西,卢闰闰都怕自己□□凡躯担不住,夜里肠子痛。

      她是真心实意地说,却把陈妈妈听郁闷了。

      陈妈妈放下手里正要往灶膛里放的柴,又是替卢闰闰不值,又是伤心生气,她嚷嚷道:“怎么就没那么金贵了?你亲婆婆在的时候,你娘怀你,成日里不是吃鳆鱼汤,就是买明州的江珧柱,就连稀奇的沙鱼也弄来给你娘做沙鱼衬汤。

      “你就是顶顶金贵的!可不许这样讲自己,叫你地下的婆婆跟爹听见了,要心疼的……”

      陈妈妈边说,边瘪嘴,眼睛里蓄了泪,显然心疼得都快哭了。

      卢闰闰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就叫陈妈妈听得要落泪,她如今的日子已经很好了,别看是在古代,但是过得比在现代更舒心,她放下勺子,手足无措地,不知道该如何宽慰陈妈妈。

      哪知道陈妈妈低头一抹泪,抬起头又跟没事人似的,叮嘱卢闰闰快些喝汤,冷了就不好喝了。

      卢闰闰看似埋头喝汤,却偷偷抬眼看陈妈妈,见陈妈妈没偷摸着哭才放下心来。但她喝汤的速度也快了许多,等她喝完的时候,陈妈妈已经烧好了热水,正往木盆里一勺勺地倒热水,水上头似乎还漂浮着什么。

      陈妈妈见卢闰闰喝完了,叮嘱她水兑好了,就在这儿洗漱,一会儿进屋去换身衣裳,先别睡着了,今日做席定然累着了,得泡脚松泛松泛。

      卢闰闰一一应好,又问陈妈妈要干什么去。

      陈妈妈没好气道:“这不是得去伺候你娘么,宴席一做一整日,筋骨怕是都僵了,我今儿去旧封丘门那边的药铺,特意买了些舒缓筋骨的药草,在锅里煮了好一会儿了,这会儿药劲应是煮出来了,趁着热给你娘送去,泡泡脚,也好叫她睡个好觉。”

      卢闰闰笑起来,“还是婆婆心细。”

      陈妈妈摸摸卢闰闰的头,嗔了她一眼,“也就这时候夸我两声。”

      陈妈妈对卢闰闰抱怨从来不会超过两句,下一刻又关切起来,“今夜可得早睡,明儿不是要做点心么,那么多点心,不早些起来,怕是做不完呢。婆婆的心肝肝,听话些,夜里可不许再看什么话本了,知晓不?”

      卢闰闰用力点头,笑眯眯说自己知道了。

      陈妈妈这才放心地去给谭贤娘送泡脚的草药水。

      陈妈妈一走,卢闰闰伸了个懒腰,整个人累得趴在桌上,她哀嚎一声,怎么明日也要忙呐,后日去大相国寺又得起早,连着几日都不能歇。

      她之前在佛寺许愿的时候,为何许的是一年,若是半年,愿就还完了。

      她把头埋在手臂里,使劲摇头,根本懒得起来。

      好半晌,她才蓄足力,站起来去洗漱。洗漱完,她把灶房里的灯给吹灭了,捶着背,打着哈欠,往自己屋里走。

      却不妨正好经过她娘的屋子,被突然的重物掷地声吓了一激灵,困意和倦意都被吓飞了。

      这是怎么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开铺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推荐预收文文《汴京富贵日常》:宋朝士族女子的生活日常 咸鱼随性贪吃女主×宽厚温润病弱但超长待机的男主 《南宋宗室妇生活日常》:望族落魄旁支女和因战乱偏安福建一带的闲散宗室子的婚后生活日常 完结文:《汴京市井日常》、《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穿成龙傲天早夭的妹妹》等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