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嚼:汴京人管去州桥夜市吃夜宵叫做杂嚼
2、文中鸡丝签的做法是来自《宋宴》
3、鹌鹑羹:这是蔡京很喜爱的一道菜,但是一份羹要用到的鹌鹑不是文里的十只,而是数百只,考虑到这是请了许多宾客的宴席,所以调整了一下数量,要不然鹌鹑的尸体恐怕要堆得像小山一样
4、第二道菜是爆肉角子,第三道是莲花肉油饼,这里的菜是参考自南宋时期,陆游参加过的一场国宴。所以这个主食搭主食,包子+肉油饼出现在权贵的宴席上应该还是合理的,毕竟作者咕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好几道名贵的菜,比较之下,比陆游参加的那场国宴吃得要好很多,因为那场宴席一共是九道菜,其中第四道是白肉胡饼,也是一种肉饼,第五道是太平毕罗,一种有馅料的馒头,九道里有四道都是主食。当然,这可能也和国力有关系,北宋时期的国宴就靠谱多了,宋仁宗时期,甚至有一回招待辽国使臣,是一杯酒搭四份菜肴(宋朝正式宴席一般是一杯酒搭一道菜,饮新的一杯酒就要撤掉前一道菜换新的菜),不过这里也有特殊缘故,正常招待外宾的规格是一酒二肴
5、关于女主娘的工钱一百贯,正常赏钱百八十贯,这里参考了《江行杂录》,里面有一段关于厨娘的故事,是一位太守聘请了一位来自京师的厨娘,厨娘的排场非常大,并且到了附近以后,厨娘停了下来,让脚夫去送信,必须以专门的轿子前来迎接,太守遂派人去接。太守见到厨娘,发现她二十出头,有容艺,能书算,甚至厨具用的都是自带的,全部是金银做的。而厨娘的做菜方式十分豪奢,做五份羊头签要用十个羊头,只取羊的脸颊肉那一块,做五碟葱齑要用青葱五十斤。做完以后,厨娘要求除了工钱还需要赏钱,说这是例行的规矩,太守就让人找照例赏赐的标准,厨娘则拿出之前赏赐的清单,太守发现每一次的赏赐都十分丰厚,基本是两三百贯。太守当时就咋舌了,觉得厨娘非大富大贵的人家请不起,所以没多久就找理由请走了厨娘。
因为《江行杂录》是南宋时期的,可能铜钱的购买力变低,例如北宋天圣八年,粮价大约是每石300文,而到了南宋绍兴二十九年,每石是一贯六百多文(这里的粮价数据来源自《宋代物价研究》),尽管每年的粮价跟是否风调雨顺大丰收有关系,有很大的波动,但是整体是上升趋势的,所以我把谭贤娘得到的赏钱定为一百贯左右,主要是《江行杂录》里厨娘只是做了几人的小宴,而谭贤娘是人数较多的宴席,所以我就没照着粮价等比例降低。值得一提的是,一百贯绝对不是小钱,宋太宗后期,宋真宗还是襄王的时候,因为宠爱一位女子,在京师建造了一座金屋藏娇的小型宅子,花费是五百两白银,约等于五百贯,而当时宋太宗时期的中级官员较为高档的住宅大概是五千贯,执政的高级官员住宅大概是一万贯(这里的数据来自《宋代物价研究》,书里有详细举出例子,感兴趣的宝们可以看一看,物价方面还是比较全的)。所以说,谭贤娘可以算得上是高收入了,还出入于达官贵人之间,因为只有极富贵的人才能请得起她,并且不是简单地呼来喝去,会受到较多礼遇,这一点同时期的伎人、针线人等女性为主的职业是一样的待遇,权贵肯定是可怕的,但古代不是荒野求生,也有完整的法度与社会秩序。并且宋代流行财婚,女主继承的是汴京地段很好的大宅子,招赘真的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