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赴敌国 ...
-
身裹金丝华丽龙袍,其上祥龙张牙舞爪似欲破袍而出。冕旒之下,群臣衣袍铺散,以额触地。
李景瑞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御座,皇帝禅位于瑞。他抬手似昭告新天下,却听闻他继位的第一句话却是,“随朕御驾亲征,迎朕的皇后回家。”
池羽此时离靖国都城不过两日脚程,心里一直替顾渊捏着,前日暗卫拼死传来密报,那密信仅一行瘦金小字,“将行兵事,候吾迎君归。”这已经两日,还没有新的消息传来,唯余煎熬。
没想,当日午时忽闻一阵急促马蹄声。只见一骑兵飞奔而来,冲进了车队,其马大汗淋漓,鬃毛凌乱,显然是日夜兼程,不知几匹良驹已累死途中。不同以往由暗卫送心,这封信竟然是这么大张旗鼓的送至池羽手中。
“兵变成,当下诸事繁冗,卿且速前往边境,唯以保全性命为要。勿念旁事,勿作他念,吾将亲率大军迎汝归乡。”
池屿着实松了口气,见那骑兵未走,恭敬的等着池屿回话,池屿却又有些犹豫了。
这些日子,在靖国见了许多边境的百姓,两国百姓都是人,见得多了池屿心里真的不舒服。虽然靖国随行的人有些颐指气使,但池屿也没少从他们口中套出来话。沿途近一月的时间,足够池屿了解了不少靖国现状、民俗。
境内诸般积弊,众庶深陷困厄。
池屿沉思良久,咽了口吐沫小声缩着脖子,嘀咕了一句,“这么做,顾渊怕不会是要气坏的……”
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同那骑兵道,“你回去复命就说,这靖国的都城我必须要走一遭的,让景瑞再等等我。若成,可保民数十载安定;若败,景瑞他也已实现夙愿,怎么看都不亏的……”
池屿遣散了所有的同行者,孑然一身,孤身赴都城而去。
听到回话的李景瑞眼眸森然,彻底沉下了脸,吓得那报信士兵直接腿一软贵在了地上不敢在抬头。
李景瑞神色祭绷,眸若寒冰,峭地扯了衣领,“实现夙愿么……你知道我的夙愿是什么,就说已实现夙愿。”语气也烦闷几分,“好你个池羽,就知道你是个不听话的,这么狠心看我怎么收拾你……”
“传令下去,所有军队驻扎靖国边境,严阵以待。”李景瑞低沉的嗓音中压抑着怒气。
池屿一袭素衣,踏孤身一人入敌国都城。
池屿也是做了准备,宫廷的权力架构、各派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几位重臣的行事风格与喜好烂熟于心。边境的数月,敌国百姓的生活习俗,当地的问题也是发现了不少。
宫殿内气氛剑拔弩张,靖国故意冷了池屿两日,才宣上大殿,靖国御史大夫赵铮率先发难,“尔等以使团前来,却无皇子为质,莫不是轻视我等?”
池屿微微福身不卑不亢地回道,“大人此言差矣。吾国皇子乃国之根基,轻易不可离朝。然吾等此来,携带着吾国君主的和平诚意,以及诸多可促两国交好之策,岂不比一人质更有价值?”
又有一位武将模样的人高声道,“汝国与我邦多年摩擦,如何可信?”
池屿平淡作答,“轩辕宏将军且听,昔日两国虽有嫌隙,但亦曾有过携手抗敌之谊。今我等愿以互利之贸易、文化之交流,重铸旧好。”
池屿见众人态度有所松动道,“吾国耐寒稻种,在寒冷之地亦能丰收。若引入贵国北方寒冷区域种植,可使粮食产量大幅提升,饥馁之患将大为减少。贸易商路可走栾城,我沿途过来,发现此城格外适合作为枢纽。吾国可减税三年,鼓励商人往来。纺织工艺可与贵国的皮革加工技术交换学习,定能创造出更多高品质的商品,让两国皆获厚利。”
“吾国医药领域颇有建树,时疫良方,愿无偿分享,一路走来边境百姓民不聊生,我国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护百姓,保两国百姓免受疫病之苦,可共同建立医馆。再者,吾国造船术颇为先进,可助力贵国打造更坚固耐用的船只,于海上贸易与渔业捕捞皆有极大助益,开辟海上航线,拓展更广阔的海疆贸易版图。”
池屿见敌国朝堂众人虽有心动,但仍在犹豫,遂神色一凛,加重了些语气说道,“诸位大人,如今形势紧迫,不可不察。吾国新君登基,雄才大略,志在四方。祈国本就兵强马壮,如今在新皇的整饬下,军队士气高昂,犹如弦上箭一触即发。”
“吾国新皇对两国关系亦颇为看重,然若此次出使无果,边境的和平恐难维系。一旦战火燃起,生灵涂炭,胜负难料,又何苦让万千子民冒此风险?”
“然若能达成合作,祈国愿摒弃前嫌,与贵国共享太平盛世之福。此乃一举多得之事,还望诸位大人深思。”
“你一使团正使,可做得了主?”那高位的靖国皇帝终于开口。
“自然是做得,盟约书我已经带来,请圣上过目。”池屿恭敬呈上。
这时一骑兵慌张冲进殿内跪地禀报,“靖国新皇,御驾亲征,驻扎边境五十万大军,据说是什么,要迎使团回家。”此语一出,敌国朝堂一片哗然。池屿心中一惊,向敌国众臣深施一礼道,“诸位大人,此乃我等皆不愿见到之局面。新皇此举,足见使团之重,若贵国与我靖国达成合作盟约,休天作之合。”
“若能携手,不但可免生灵涂炭,更可开启两国繁荣昌盛之新篇。贵国将与靖国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与技术,于文化、商贸、农业、军事防御等诸般领域皆有长远之利。望皇以天下苍生为念,莫要错失这百年难遇之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