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第 82 章 丁香 ...

  •   丁香花,系木犀科植物,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散发出芬香,可用来提取香精,从其命名亦可知,大部分花卉都会散发香味,不过以香命名的花卉基本上都是民众热爱的品种,好比人们熟悉的夜来香及郁金香。丁香花的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广泛分布在国内西南地区及黄河流域各省区,仲春时节的花园里常见它的身影,它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的花序、丰满秀丽的姿态,使得它成为享有盛名的观赏花卉,是很多园林里喜欢种植栽培的品种,其观赏价值亦得到广泛认可,用来装饰庭院及家庭,还可作为高级香料的原材料,发挥着较高的商业价值。提及丁香花,曾经风靡校园的民谣《丁香花》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这首歌之所以命名“丁香花”,源于创作者受到一位喜欢丁香花女孩的故事触动,丁香的花语系青春的回忆,加持伤感曲调也较契合青春气息浓郁的学子,故总能在校园广播里听到。正如《丁香花》这首歌词中所唱的“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那般,丁香花在很多人眼里是中忧郁的花,多象征高洁、美丽、哀婉的事物,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多有赋予愁绪的寓意。

      丁香花盛开之时,一簇簇的挂满枝头,着实繁华耀目,一簇簇花是由几十及上百朵小花集合而成的圆锥型花序,每朵小花纤小柔细,一副弱不禁风的摸样,加持它的花筒较长,给人一种欲开未尽之意,因而被文人用来寄寓愁思百结,它出现在古典诗词里,则多寓托作者的忧愁情感。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安定并营造舒适的草堂后,过着安逸的幸福生活,期间感受到丁香花的美,遂创作一首五言律诗《丁香花》,说到“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丁香的喜感姿态,以丁香花高洁的神韵比喻自己,是描写丁香花诗词里难得的积极之作,亦是杜甫创作《江畔独步寻花》好心态期间的作品,不过心态好的作品,难以成为经典之作故而少为人知。出现在诗词里的丁香花,极少呈现积极的寓意,不管是丁香的结愁千绪,还是肠断丁香结,都是创作者将自身的愁绪寓寄于丁香花,因与愁绪有了深度绑定,使得丁香花成为诗词里愁绪的代名词,丁香本无愁,有愁的是这般失意的文人墨客。晚唐时期的小李杜和不知名的小众诗人陆龟蒙曾创作丁香诗篇,最为人们喜欢的恐属李商隐的作品《代赠》,是描写丁香花寓意愁绪的代表作,忧郁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容易进入读者的眼帘,一方面源于他的诗作普遍凄婉,另一方面是他的丁香诗句写得风华流美,情致宛转。

      《代赠》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这首诗是以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离别后的愁思。首句“楼上黄昏欲望休”点明时间为黄昏时刻,地点在女子的闺阁,闺怨诗中常有描写女子黄昏时刻萌生愁思的诗句,楼上黄昏之言往往用来点燃离愁与相思之意,欲望休则代表着女主人公登楼远眺,然而却只能凄然作罢。接下来“玉梯横绝月中钩”,玉梯是楼梯的美称,南朝诗人江淹(典故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曾有玉梯虚的诗句,寓意玉梯虚设无人来登,故诗句中的玉梯横绝预示着思念的情人被阻挡,不能来此相会解相思之情,而月中钩犹如李煜作品《相见欢》中的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般,用来渲染周遭环境的寂寞和凄清,月钩不圆同时暗示了有情人不得会合团圆。第三句是描写丁香的佳句,芭蕉和丁香皆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无所谓愁绪,然而作者却将芭蕉比喻成情人,丁香喻主人公自己,意指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然而丁香的花蕾却丛生如结,结合第四句“同向春风各自愁”,便是借春风反衬女主人公的忧愁,表示同是春风吹拂下,两情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相会而愁苦。最后两句是此诗的妙笔,也是描写丁香经典语句,比喻两情人之间就像蕉心未展的芭蕉和错乱扭结的丁香一样,在春风里各自愁闷,把情人之间的哀怨之情表达的哀婉凄美,意境优美含蕴独特,历来为人称道。

      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在诗词中常有丁香结的称谓,如李商隐的这句“芭蕉不展丁香结”,描写的唯美,与李商隐同时代的小众诗人陆龟蒙曾作诗写到“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意思是说倘若能够能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放纵的释放自己情怀。与李商隐并称的晚唐诗人杜牧也曾有描写丁香的诗句,奈何杜牧的心理历程难以借忧愁的丁香道出名言佳句,但是较小李杜晚的文人冯延巳,使用丁香一词写到“肠断丁香结”直抒愁绪。唐代描写丁香的诗句,最为值得一读的非李商隐诗句莫属,到五代时期的南唐中主李璟,他写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尚可与李商隐的诗句相比拟,也是借丁香寓意忧愁情绪的佳句。

      初次赏析到丁香的诗句,并非唐代及五代时期文人的作品,而是宋代作者王雱的词作《眼儿媚》,这首词的最后三句“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瞬间吸引了眼球,才发现丁香,是古代文人喜欢借来创作诗歌的。丁香,相较于文人喜欢歌咏的桃花、梅花和菊花等,的确属于小众的花卉,文人喜欢借用名花寓托自己高洁的品性,如梅花的傲骨,菊花的淡雅等,而丁香不同,却被用来寓意愁绪,而王雱的这首词作《眼儿媚》亦是如此,同样是寓意相思时引发的愁绪。王雱在宋代词人榜单中,不曾有名气,不过他的父亲却是鼎鼎有名的文学大家王安石,他们父子皆是颇有作为的文人,然而遗憾的是,王雱英年早逝未能发挥才华,创有的词作,唯有这首《眼儿媚》尚可一读。

      《眼儿媚》
      (宋)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初次见识王雱的这首词作,便被其“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吸引,“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亦是非常不错的辞藻,全篇出现了海棠、梨花、丁香和豆蔻四种不同寓意的花,词人的文采水平可见一斑。海棠花未经春雨浸润,梨花已经盛开如雪,美好的春天已俨然过半,海棠寓意最终未结果的爱情,梨花象征彼此纯情的爱,永不分离,可能词人想表达要珍惜美好的爱情,后面又用丁香和豆蔻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比喻自己内心深处犹如丁香花一般美丽且朦胧忧郁,期许能爱相爱的女人像豆蔻一样拥有曼妙的青春年华,伤感韶华易逝的同时表露自己的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古人曾言“男十六而精通,女十四而能化”,娉娉袅袅十三余,此时的小女生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女生,中老年人偏爱这个年龄段的女生,唐人杜牧可是对年轻少女情有独钟,因此有了“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王雱化用人家的句子可谓妙到好处。

      王雱的词作不多,这首《眼儿媚》足以让其在宋词史上留有痕迹,如同其父亲一样,上乘的词作屈指可数,王雱主要成就是支持其父的变法运动,为此对儒家经典文献多有研究,著述颇丰,是当时学术思想界的有为青年,若非早逝,可能他的文学成就或可比肩其父王安石。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样的范例史上数不胜数,不过当父亲荣登一定的人生高度时,匹敌父辈成就的子女却不常见,先后跻身首相之位的晏殊和王安石皆是如此,他们的子女成就都难以比肩,不过在宋代词坛中,晏殊的儿子晏几道倒是有多首值得欣赏的词作,而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成绩更多的是支持其父推动变法运动及经典文献的研究,故而少有佳作存世。

      以上分享的两首丁香诗词,它们的主旨都围绕淡淡的愁绪展开,也切合它轻愁的花语,描写丁香的诗句虽远不止文中所列举的几首,但是能够值得品读的,或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就笔者看来,无疑是文中详细解析的这两首,主要源于诗词的句子描写的很美,不仅是意境描写的很美,朗诵起来也美。这两首丁香诗,他们都有共同点,都是描写情人之间的忧愁,可见丁香的寓意更多的是符合有情人的状态,不管是李商隐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抑或王雱的词句“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想必适用爱恋期间男女的内心情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分享诗词文章,分享给喜欢诗词的朋友,并分享其背后相关故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