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第 70 章 玉楼春 ...
玉楼春,一个非常好听的词牌名,其源于唐末五代《花间集》中“月照玉楼春漏促”或《尊前集》中“春早玉楼烟雨夜”等,到宋代时取为调名,即宋代词牌名,它另有别名,较为突出的是木兰花或木兰花令。从严格区分的角度的去看,《玉楼春》与《木兰花》各有音谱,应属不同词牌名,然而它们在句式上皆为七言八句,也即雷同于七言律诗,故宋人习惯将两调混合,至后世则将它们视为同一词牌使用。深入研究词牌后,会发现多数词牌有正体和多款变体之分,当然这是学者研究的领域,作为一般读者,更多的是欣赏佳句,感悟经典词句的魅力,作为业余之人,品读到佳句方知晓《玉楼春》这个词牌,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它与词牌《木兰花》同出一脉。
首次知晓《玉楼春》词牌下的佳作是《玉楼春·春景》,有时候它也会以《木兰花·春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词是出自宋代文学家宋祁之手,宋祁曾位居朝廷的尚书要职,加上他的这首作品中有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故给他冠名为红杏尚书。《玉楼春》词牌在宋代属受欢迎的词牌,与宋祁同时代的多位朝廷重臣,如较宋祁稍早的晏殊和稍晚的欧阳修,都曾使用该词牌进行诗歌创作,其中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等是该词牌下值得欣赏之作。宋人时期,会混用《玉楼春》和《木兰花》的词牌,因为有些宋人的作品则是以《木兰花》起名的,今人对《木兰花》词较为熟悉的反而不是宋人的作品,而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其实这首词作整体水平未必胜过宋人的词作,但是对于多半只是喜欢品读经典名句的今人来说,纳兰的词因有刻骨铭心的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使得人们更为熟知。玉楼春或说是木兰花,前文所提及的作品皆是不错的作品,尤其是宋祁的《玉楼春·春景》,纳兰的词因有经典语句,将是本文介绍的重点,晏殊和欧阳修的佳作亦在文中简要解析。
《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这首词采用了思归闺怨的艺术风格,即为闺中人代言描写相思之情,描写的是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绪和离别后无穷无尽的离愁思绪。上阕写景,时间是绿杨和芳草茂盛的春天,地点是长亭,诗词中含有亭字,是指送别的亭子,也即首句便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叙述说年少的他轻易的弃之而去,后两句说楼头五更时的钟声惊醒了残梦,心里头的愁绪好像洒在花底下三月的春雨,可见送别后的思妇辗转反侧,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的春雨犹如带着离愁纷纷落下,残梦和落花都是表达曲折的怀人之情。
词的下阕首句使用反语对比,无情用以加强语意,表达无情之人自无烦恼,而多情自有烦恼,表达多情还不如无情,从反面加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寓意,好映衬所言的化作千丝万缕的一寸芳心。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则是词的最佳对偶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和地的尽头,故作者在词中说有穷时,然而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也正好贴合了词中多情苦的言辞,通过对比偶句体现思妇多情而受到的思绪困扰及精神折磨,感情真切含蓄的表达出思妇的心理情感活动,用来形容青春男女的感情世界,亦可有不错的艺术效果。
《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的词作《玉楼春·春景》,初次读到时,被“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吸引了,首次欣赏到此作时,因自己所处境遇趋向低迷,对此两句瞬间入脑,于是便开始细细品读该词。词的上阕写景,诗词以“东”开头,是有所讲究的,进入春天后,诗词中习惯于用“东”对应着春天,“西”对应着秋天,另有春自冬来的谐音东,其次古语中有“紫气东来”的说法,古代踏青春游必出东郊,历来如此。春天的到来,东郊的景色逐渐怡人,河流中的波纹,游人的画船,拂晓时分的轻寒气息,如烟的杨柳,红艳的杏花尽情绽放,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风光。中学时期,语文老师教学生做诗词欣赏题时,先找“诗眼”再做题,所谓诗眼就是找到全诗的核心字,此词虽无诗眼或词眼之说,而“闹”字犹如学做诗词鉴赏标准套路的“诗眼”,凸显全词的境界之所在,其功效如是也,多位学者高度赞扬宋祁用的“闹”字,王国维曾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也即这个闹字提升了此词的意境,更有更夸张的评价则是,一“闹”字卓绝千古。
词的下阕抒情,笔锋一转道出感慨,未出入社会不懂世事的艰难,大学毕业出入社会多年后,算是体验到社会上的不容易,再恰巧碰到迷茫的而立之年,顿时理解了词中“浮生长恨欢娱少”所言。人生一世,艰难苦困,无论达官贵胄抑或黎民百姓,上至庙堂重臣下到江湖术士,无一不是需要面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使得浮生长恨欢娱少。自离校始,独立谋生,开怀一笑,算来屈指可数,尤其是面临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和日渐枯燥无味的工作,甚至还要面对险恶的人情世故和日渐下行的躯体,几无见识到真正的笑容,这个时候方能明白“肯爱千金轻一笑”所言的经典,甚至是付出千金都未必能博来纯真一笑。正因为欢娱难得,故要劝君享受这片刻的欢愉和尽情的饮酒,并期待这难得的美好时光流逝的慢一点,美好的事物总是如昙花一样,短暂而美丽,千年前的宋代没有相机留下美照,只能通过绘画将瞬间的美好变成永恒,现在的人们可以通过相册照片回念自己的以往,留下自己曾经的美好,而古人经历的美好瞬间即逝。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如晏殊的词一般,亦是温婉风格的送别作,不过欧阳修的词作未采用思妇闺怨的艺术风格,而是描写自身任职届满离开洛阳的感慨之作。词上阕开端描写践行离别前便说定归期,好比今日人们送别时叮嘱人家说要回来看看,其实内心都知晓,归期大概率是遥遥无期,在类似的情景下,方能道出第二句送别时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凄哀咽泣。接下来的两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可谓是整首词中的最佳的句子,世人自是有情有义,情到痴绝深处,送别时的凄凄别恨无关于清风明月,是作者对眼前别离情事的深度思索,及推广至整个人世的认识。词下阕起篇的离歌,与上阕的尊前相对应,是饯别举杯时欢送的离歌,“且莫翻新阕”也即相当于说保持演奏旧曲离歌,这些旧曲亦是欧阳修时代的经典怀旧曲目,演奏一段可让离别时的听众泛起肠寸结的伤心情绪。词的最后两句“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直须和始共等口吻较为跌宕有力,表示要将洛城的花看尽,但是春风终有一别,豪迈的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离别哀伤及渴望春归的惆怅心情。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代才子这首词的副题系“拟古决绝词”,即是说拟古之作,是古体诗词的一种,它以女子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寡义,从而表态要与之决绝,如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古决绝词三首》般,而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抒发的闺怨之情。这首词上阕用语,最为让人深感认同,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便是经典词句,也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情态,说人生应当总像初见时的那般美好,这也符合任何情人之间的情态,好比初见时两人的腼腆害羞,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固然是最为美好的,所以人生初见最是美好。美好的事物总不常见,才有了下一句“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引用汉朝妃子班婕妤被抛弃的典故,扇子是夏日驱暑的,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中习惯用扇子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那该词句的意思是说本应该好好的,却不幸成了相离相弃的情态,将初见的美好一下子拽到残酷的现实中。接下来的两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通俗来说就是遇到薄情人时,责问对方为何相离相弃时,得到回复是,人是容易变心的,无论男女,经历过爱情或是知晓别人的八卦,想必会很认同这句话,故人心易变。
词下阕中的“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是引用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剧爱情故事,他们在骊山华清宫海誓山盟不离不弃,然而马嵬坡事变,杨贵妃不幸成了政治牺牲品,据说后来唐明皇回长安路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勾起了对贵妃的思念,便诞生了有名的《雨霖铃》曲,因此上阕的这两句便是引用了该典故,作最后的决绝,表示也不再生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白居易《长恨歌》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名句,词人纳兰性德则借鉴化用,道出最后两句“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即是说怎么能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他总还是与杨贵妃有比翼鸟、连理枝的誓言。纳兰性德这首词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在古诗词中极少首句为经典名句的,或许首句开篇太过惊艳,致使后面的词句有点难以跟上节奏,这样的感觉放诸人生亦如此,开局不宜惊艳圆满,好比人们塑造第一印象时太过完美,后续形象未能与之持平,反而容易人设崩塌,倘若平常形象起步,然后形象一步步向上,或许取得的效果会更好,大部分质素高的诗词里皆如此,多是后面几句中创造经典。
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花》词,其实也是《玉楼春》词,这是宽松理解词牌的角度评述的,因此可见很多词作,有时用词牌《玉楼春》表示,有时又介绍为《木兰花》,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对今人来说,它们都是七言八句,尤其对非专业学者来说,基本无需关注平仄规律和韵律要求,甚至就将它们看做七言律诗,更为重要的是学习领会词作经典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意境。以上几首词,最为惊艳的是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其次当属宋祁的“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晏殊的“天涯地角有时尽,只有相思无尽处”和欧阳修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等都是佳句。
晏殊词中的“无情不似多情苦”,亦是不错,被誉为太平宰相的他,曾冠以《木兰花》词牌作词并写到的“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亦是他的名言,不仅是晏殊的为官入世哲学,更是他的人生哲学,因为他一生富贵尽量陷入不必要的政治倾轧,即未能有所作为也不乱作为,正如他词作所言的那般,犹如万般皆有定数的宿命论思想。较晏殊稍早的文学家,主要活动于宋真宗时期的大臣钱淮演,亦是文学家欧阳修的伯乐恩师,其词作《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的最尾两句“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亦不错。不管是晏殊还是钱淮演的词作,词牌名从使用《玉楼春》变更为《木兰花》,或许都源于南唐后主的词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李煜这首词作变更了它原有的起句形式,形同《木兰花》,遂后来流传至宋代,原本不同的词牌遂混用为一体了,因此有人会将它们视为同一词牌名,亦有人认为不是,然而在本文里,笔者默认为同词牌分享佳作名句。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分享诗词文章,分享给喜欢诗词的朋友,并分享其背后相关故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