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菜
白菜,古代学名“菘”(sōng)。《本草纲目·菜部》列入“别录上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
古代典籍记载,唐代以前北土无菘菜,是从南方移植到北方的。但唐代以后北方的菘菜生长极佳,超过了它的原产地。
白菜深受文人青睐,苏轼觉得白菜味道堪比羊羔猪肉。
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雨后行菜圃》宋·苏轼
春泥翦绿韭,秋雨畦青菘——《农圃歌》 宋·陆游
春桂开前坞,秋菘接后园——《兰皋亭》 宋·宋祁
开门买野菜,菘薤喜新苗——《秋雨独酌三首其一》 宋·张耒
研究表明,中国大白菜是世界“第二”健康的蔬果。
结论出自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William Patterson University)研究人员2014年发表在《预防慢性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选择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医学研究所定义的17种重要营养素(纤维素,蛋白质,钾,钙,铁,锌,硫胺,核黄素,烟酸,叶酸,和维生素A,B6,B12,C,D,E和K),对47种蔬果进行评估,根据这些蔬果的营养密度,对世界上的蔬果进行了健康排名,大白菜高居第二。
宝宝们要多吃大白菜!
宝宝们要多吃大白菜!
宝宝们要多吃大白菜!
*关于丝瓜
丝瓜原产印度,唐宋朝之后才传入中华,因老熟以后,瓜内筋络如丝,故名丝瓜,古代,因“筋络缠纠如织成”,又叫布瓜。
《本草纲目》:“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
《本草纲目》:“丝瓜液有通经络,行血脉之功,用以洗面大去垢腻。”
宋代开始已有用丝瓜洗砚习俗,而且深受文人喜爱。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丝瓜涤砚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
宋·赵梅隐《咏丝瓜》:“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