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谈谈所谓的“被毁掉的一代” ...

  •   今想要谈谈《蜗居》中日本女人谈到的中国孩子是“被毁掉的一代”,我本人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看法,在此讲尽数陈列,也希望各位学者友人在看过此文之后能够慷慨以抒己见。

      先回顾一下电视剧的镜头。正雄是一个再中国念书的日本女人的小学生(父亲不明),海萍是正雄的语文家教老师,一天海萍来给正雄上课,知道正雄因为考试没有考到一百分而挨了妈妈打。其中语文70,英语99,数学100,一共挨了三十一下打,少一分一下。为此海萍找正雄的妈妈谈话,认为,应该对孩子实习鼓励式的教育,如果考99分都要挨打,那么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不幸。而日本女人则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一种不幸,日本之所以这样发达,全都是因为日本人拼搏的结果,如果他们日本人都像中国人一样懒惰的话,早就没饭吃了。所以让海萍不要拿中国“小皇帝”的方式来教育她的孩子,因为她认为中国的这一代都是毁掉的一代。海萍有些震惊,反击道日本人有什么资格说中国人懒惰呢?中国人要多勤快有多勤快,而中国之所以到现在还不像日本那样发达是因为我们不会侵略。如果我们都像日本一样把全亚洲扫荡一空,把别人的好东西全部据为己有的话,我们早发达了。

      首先,分析第一段剪影----考99分还要挨打,真的是孩子的一种不幸。

      我个人还是支持海萍的观点,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只是小学生,虽然应该让孩子有竞争意识,但是我不希望孩子的童年就蒙蔽上只为学习而活着的阴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连成年人尚且无法做到十全十美,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将这种追求绝对完美的意识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呢?如果人人都这样的是不是人人都考一百分呢?如果没有99分的存在,又怎么能突显的了100分的珍贵和难得呢?如果大家都考100分,那么100分还会为人所重视吗?那么考试,还存在他的意义吗?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严师出高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上的完美世界,是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当它出现的那天就宣告了它再不具备存在的价值。可以没有100分,但是必须不能都是一百分。最顶端的成功往往都是眷顾那些分外努力和用功的人,所以作为家长,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事实上有着多么高远的良苦用心啊。只是这种用心,强加到一个小学生的身上,是否太过沉重了呢?

      第二段剪影------中国人的懒惰与日本人的勤奋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位日本女人,明显就没有学过哲学,反对绝对理论的错误。也许在她的眼里,看到了太多中国人卑陋的性格的一面,与日本人奋发图强的一面,再加上强烈的民族情结与爱国主义者情结,让她像愤青一样大放厥词。确实,在日本,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人们很匆忙的再干着自己的事,他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利用好每一寸窄小的土地。他们工作仔细认真,以至于成了世界闻名的鸡蛋里挑骨头的民族。其实这就是大和民族的耻文化的一种体现。日本人认为私底下的努力,能够为他们换来更多表面的光荣。他们认为当别人看到了你成功的光芒,就会忘记你背后手段的毒辣。所以他们必须“勤奋”,而这种“勤奋”包含了很多正当的和不正当的理由,正义和非正义的因素,等等。

      而中国人真的就懒惰吗?不,中国人勤奋的例子比比皆是,浙江鞋城被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人干活可以不分昼夜,或者说是沿海省份地区的中国人吧。介于我本人的所见所闻,内陆地区像四川,广西这样的地方方,民族普遍体现的是一种慵懒的生活态度,最明显的,就是喝茶和搓麻。满大街都是茶馆,麻将馆。男男女女没事就留鸟,喝茶再搓麻。而在北京,上班的人要提前一小时去赶地铁已经成为一种家常便饭。在江浙沪,工作到半夜凌晨的人比比皆是。在深圳,香港,人们进出地铁站是“走着”上下扶手电梯的,而不是站着。这些只是一些小小的细节问题,但是却成为强大的反差,也许贫穷与懒惰之间不能没有必然联系,至于有什么必然联系,自然是见仁见智了。

      第三段剪影----中国的下一代是被毁掉的一代

      日本女人说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这不是中国人造成的,是中国社会所造成的。第一,中庸的思想一直是以儒家思想站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从细节上看出中国人看待问题呢,也是,我不说好也不说不好,没有绝对好也没有绝对不好,买东西呢,不说挑最好的吧,咱也不能要个太差的。高考选学校也不能选最好的,要权衡一下才保险,不然名落孙山多划不来。等等,很多方面,但是这已经成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思想,我们就是中庸,这是我们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你们可以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因为也许你们一家有好几个子女,但是我们因为前人的过失,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哪一个又不是宝中之宝呢?在你们的家庭中失去一个孩子,与我们相比又是可以作比较的么?

      只是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不可理喻罢了。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孩子被宠坏了以后,家长开始责备孩子懒惰不努力。这个,谁又应该负主要责任呢?

      因此,很多人都说,中国的下一代,是被恩宠出来的,从80后到90后到00后,现在10后也出来了。中国的下一代,是被毁掉的一代,这句话一直像警钟一样在我的心里敲响。我作为独生子女,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没有爸爸,妈妈就加倍的宠爱我,曾经妈妈也因为我考七十分而打我的手心,妈说,少三十分,我就打你三下,妈打的很重,第三下下来,我的泪就下来了,那时我也只是个小学生,从那以后,妈就再没有打过我。后来考试考不到满分的时候多的去了,妈没怪我,自己却暗暗知道要努力了,只是有时努力管用,有时不管用,相信你们又有同感,姚明不也说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一直到上了大学,才出现了挂科的现象,我发誓我真的努力了,但是你们不应该逼我来学英语的。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肺腑之言。我不是没本事拿奖学金,只是好钢没用到刀刃上。。杯具,不说了。。有些跑题。。

      当前的社会现象中,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成为蚁族;大学生翘课赚外快成为一种奇特现象;90后成天怨声载道,感慨世事人生的无奈,跳楼成习常;女大学生频频被社会人士所保养的现象屡见不鲜;房价翻倍往上涨,工薪阶层买房成问题。。等等。。

      是我们的社会造就了我们的家庭,造就了我们的下一代,被毁掉的一代,讲的真的有些严重了么?也许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的引导,更多的去关爱,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如果把孩子毁了,不就是把希望毁了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谈谈所谓的“被毁掉的一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