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这边季风荷离开了那家农舍以后,便来到了赵督尉的府邸。“大人,您要的东西我带过来了。”赵恒看到卷轴,黝黑的脸庞划过一抹狡黠的笑容。“很好,你做得不错,为父没有白白收养你。退下吧。”季风荷便回了自己的屋子,这间屋子在赵府的最右侧,甚是不起眼,平日里需要翻墙才能进去。
季风荷回到自己的屋子,脱下竹篾制成的帽子。重新换了一身女仆的衣衫,然后又回到后院中开始打扫。深藕粉色的交领上衣显出她一幅干练的模样。其实她原本就是赵督尉的一枚棋子,平时潜伏在赵府充当下人。明面上做的是女仆的活,暗地里却是搜寻一部分官员的秘密文书,好让其成为其他官员在官场上受制于赵督尉的把柄。
这赵府内的丫鬟仆从,主要都听从吴大娘子的指示。季风荷刚来到前院,便听到丫鬟翠云说“呦,我瞧着这是谁呢?大早上的不见人影,谁知道跑到哪里鬼混去了?”季风荷一句话不说,从她旁边走过。翠云发现自己被季风荷无视了,一时之间怒火中烧,拿起手中的扫把就往季风荷扔去。谁聊到,季风荷一个急转身,握住飞扔过来的扫把,然后把扫把架在翠云的脖子上,说“你再敢扔一下试试,下次架在你脖子上的可就不是扫把了!”翠云听完这番话,不禁吓得脸色苍白,赶紧溜了。心想,这人可真是个疯子,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季风荷看着翠云落荒而逃的身影,忍不住在心中笑了两下。“切,不过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儿时,季风荷就知道,面对欺凌,一味地退让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以霸制霸,才能护自己一方安宁。她接着拍了拍手上的灰,开始轻扫掉落在地的树叶。一片又一片金黄的叶子,踩在上面,松松软软的。每年一到秋日,这棵老槐树的叶子便会逐渐枯黄。一旦叶子枯黄,季风荷就知道又是一年快要过去了。又是一年秋呀。记忆中也不记得自己在这赵府待了多少个光景,好似是从被赵督尉在六岁那年收养以来,便住下了。掐指一算,今年刚好是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她看着朝廷中的人一批批地倒下,又一批批地起来。官场浮浮沉沉,赵督尉却能安然不动,不受狂风的丝毫影响。也或许是,他本身就已经在这场狂风的最中心吧。“愈是危险,愈是安全。”有一天,赵督尉在雨中品茗时这般和季风荷说道。说的时候,刚好一滴雨珠从屋檐上落下,打进水缸内。一滴水,搅乱了平静的水面。倏忽之间,又回归平静。
是日,应天赐与悟境来到山上,发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深湖。湖面上长满了野生莼菜,碧绿色的叶片呈椭圆形,像是一块块蔬菜饼趴在湖面上。一时之间,应天赐的美食味蕾被勾动了。他问悟境,“师傅,这些莼菜咱们可以采摘一些回去当食材吗?”悟境说:“此举甚好,西晋张翰有‘鲈莼之思’一说,用来表示思乡之情。今日在此地也见到野生莼菜,不妨再捕些鱼,二者搭配着吃。”应天赐点点头,认可道“还是师傅领域美食之道。”应小六在旁边一听,不禁撇撇嘴,心想,这不就是拍马屁吗,公子是从哪学来的这些阿谀奉承的技俩?于是,他眼睛斜溜溜地朝应天赐扫去,但是应天赐压根就没搭理他,一心采摘莼菜。毕竟,对于吃,他应天赐可最是认真不过的。
不一会儿,应天赐便已经采摘了一大把莼菜。接着,他又去了下游一处水位较低的浅摊处,这里的水质清澈,里面的鱼儿一眼便能看见。应天赐徒手便握起了一条肥美的鲈鱼,拎着鱼便向悟境走去,“师傅,好大一条鲈鱼,今天可是收获颇丰。”接着,悟境便和应天赐回到了灵禅。应天赐记得曾在爹爹的书房看到一本《齐民要术》,里面详细地讲解了烹制莼菜鲈鱼羹的做法。到了后厨,应天赐凭借着一点点模糊的记忆,开始亦步亦趋地制作起来。他先找了些豆豉,将豆豉放在锅中,再倒入热水煮熟。之后,过滤掉豆豉渣末,只剩下豆豉水。再将莼菜冷水下锅,煮莼菜的同时把鲈鱼斜着切成薄片,等水差不多煮沸时就放入鲈鱼。当莼菜与鲈鱼熬成羹时,便缓缓倒入之前调制的豆豉汁,以保证汤汁咸淡适中,也保留鲈鱼和莼菜本身的鲜美。
晚饭时分,山间天色已经逐渐深了。远处山野人家的炊烟慢慢升起,秋日的傍晚已经有几分寒凉。在冷风中,应天赐端出煮好的莼菜鲈鱼羹,那叫一个香味扑鼻。应小六一闻到味道,立马口水就掉下来了。悟境,提儿,应天赐,小六这几人就坐在菩提树下,开始吃起这鲜美的莼菜鲈鱼羹。“这道菜真是仙品,天上的神仙估计都难能吃到。”应天赐哈哈一笑。这边,天宫掌管饭食的锅盖大仙突然打了个大喷嚏,“谁在说我?”他往下界一看,“哎呀,这莼菜鲈鱼羹真是鲜美?凡人是真会吃啊?”他化作一只苍蝇飞到人间,呈弓箭般向莼菜鲈鱼羹钻去。“哪来的苍蝇,飞到鲈鱼羹里面了!小六大喊,赶紧疯狂地扇动,想把苍蝇扇走。锅盖大仙吃到到一口以后,立马掌握了这羹的做法,便匆匆飞走了。应天赐见苍蝇飞走了,也舒了一口气,又开始慢悠悠地吃。温热的汤羹在秋日吃刚好可以散去一部分寒凉,果然美食是滋补品。吃应时令的、纯天然的食物,便是颐养天地精华,吸收食物灵气的方法。吃完饭以后,应天赐和小六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顾蕊儿在接手了张家药铺以后,就把张家铺子的牌匾给换成了花容胭脂铺。当初交易时她姜星命只说了接手药铺,但也没说要接着开药铺呀。既然这个铺子被我顾蕊儿拿下了,那我想开什么店就开什么店。顾蕊儿在心中这般想道。一天,她的哥哥顾荃平问起,“三妹,家中已是富足有余,为何还要开一间胭脂铺?”顾蕊儿笑了笑,说“这间胭脂铺主要开了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我平日里可以选些我喜欢的胭脂粉黛,要是能得到其他顾客的喜爱那也甚好。”顾荃平听完,便也没再多问。
这事情顾母知道了以后,立刻找来顾蕊儿说“你为何突然想起开间铺子?我们顾家也不愁什么吃喝呀。”顾荃平听出责备语气,赶忙在旁边替她打圆场,说“母亲,妹妹也是想要尝试经商,锻炼一下才能。”顾蕊儿正准备开口,怎料被顾母一把打断,“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就好,还出去经商,真是不成体统。”顾蕊儿气得头也不回地走了。顾母叹了一口气,顾荃平替她在顾母面前继续说好坏。最后,顾母无奈地摇摇头,“随她去吧。”
第二天,顾蕊儿的花容胭脂铺就开张了。里面售卖各色胭脂,有红粉胭脂、金花胭脂、绵胭脂、紫草胭脂和朱砂胭脂等。除此之外,还有画眉墨、染甲液、香水、粉底等化妆品。开业当天顾蕊儿穿着一身橘红色的衣衫,脸颊两侧涂抹着最流行的红粉胭脂,站在门两侧迎客。临安城内的富商大家都知道这顾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携带着各式各样的礼品前来,有貔貅、金蟾以及金算盘等。顾荃平在当天特地送来一幅自己的书画作品《簪花仕女图》,画中是一个女子脸上涂抹着胭脂,正对着镜子贴花黄。顾蕊儿看到哥哥送来的画作,不禁心中大喜。店中的客人越来越多,顾蕊儿也忙前忙后的讲解各式商品。自己的丫鬟们也都来店里充当伙计。一整天下来,竟然还小赚了一笔。“不愧是我,真是太有经商头脑了。”顾蕊儿高兴地说。一旁的丫鬟蝶儿听到了,也忍不住赞叹起小姐来,“小姐说得没错。”一听到这话,顾蕊儿更骄傲了,“那是,也不看看本小姐是谁。我可是顾蕊儿。”说罢,插起了腰。
这时,刚好走进一个女客人。“您好,胭脂铺现在还营业吗?”顾蕊儿听到这话,立马说“没有没有,您里边请。”这位女客人手执一个花鸟团扇,着一身葱白色衣衫,倒是素净得很。面容清秀,宛如黑夜中的一轮皎皎明月。只见她拿起一块花露胭脂,仔细地端详起来。“姑娘您眼光真好,这款胭脂只有我们这家店有,胭脂取自仙人掌果、桃花、牡丹、玫瑰等花汁,经过顺时针研磨成粉、滴入柠檬汁固色、装入胭脂瓶等多个环节,手法工艺都是精益求精。”女子听完不禁连连赞叹。
“帮我把这块胭脂包起来。”顾蕊儿赶紧招呼蝶儿去帮这位小姐把胭脂包好。目送着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