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心向往之 ...
-
北周时期,冯太后临朝专政。太后多智,推行改革,造福百姓。皇帝拓跋翊钦佩之至,事无巨细多听命于太后。
太和七年,春三月。为巩固家族地位,冯太后诏令冯沁入宫为妃。
平城皇宫内的永安殿上,拓跋翊正等待着冯沁。
他不禁回想起第一次见冯沁的情景:年幼时,太后接冯家子女入宫暂住,与他作伴。
“臣女名沁,字韫华。”
冯沁是这几个人中最活泼的,有她在的地方总是萦绕着欢声笑语。
有一日,太后忧心拓跋翊过于聪慧,对自己不利,欲废之太子位。寒冬腊月之时,把拓跋翊困于小屋内,三日无吃食。
在这暗无天日的三天内,是冯沁一直陪在他的身边。
三日后,经朝廷重臣劝说,太后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并接拓跋翊出了那间屋子。
第二次见到冯沁时,是在去年的宫闱宴上。高将军之女遭安昌王构陷,不幸落于水中,幸得冯沁出手相助,这才化险为夷。
第三次见她,便是这次她入宫为妃之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仰承皇太后兹谕,特封太师冯義之女——冯沁为贵人,赐居昭阳宫,钦此!”
太和七年,除夕夜。冯沁和拓跋翊正站在城楼上遥望漫天烟火。
“韫华,我想让你成为我的妻子、我的皇后。”
“陛下,妾想让您只钟情我一人。不过……倘若您不肯,那便……”
“韫华,我心向往之。”
自冯沁入宫后,六宫形同虚设。
太和八年,拓跋翊亲征。冯沁夜不能寐,日日担忧。遂亲手制平安符,赠与拓跋翊。
平安符的样式虽“奇特”,但冯沁的心意却是毋庸置疑的。
“此次出征,愿吾夫平安归来。”
冯沁喜爱梨花,拓跋翊便亲手在昭阳宫院内栽种。
冯沁被太医诊断出不能怀有身孕。中常侍张岩前来禀报,拓跋翊闻之,只是淡然道:“这样也好,韫华日后不必再遭受生育之苦,我不求别的,只求她能伴我长久。”
虽是一场政治联姻,可二人都生出了情愫。
拓跋翊曾多次向太后提起立冯沁为后之事,太后再三推脱。
说起皇后之位,太后更属意冯家三女——冯潇。可其母刘氏薨逝,须守孝三年,遂而不可入后宫。
太和八年,仲夏。冯沁专宠多时,引得六宫其余嫔妃不满。太后闻之,遣冯沁于太和殿。
“韫华,帝王的宠爱是最虚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