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菜鸟警察 ...

  •   每个警局都会有个招人烦的菜鸟,大多升任警探不久,读过几部侦探小说,雄心勃勃地发誓要把天底下所有罪犯送进监狱。32分局也不例外。

      科克.弗格森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区域,一屁股坐到自己的工位,崭新的木椅背往后一弹,顶住了一百四十多磅重的冲击。

      “怎么?案子没有解决吗?”隔着一条过道的查克探员问。他身量不高,中等个子,据说有十六分之一的印第安血统,分局十位探员里,他格外热心肠。

      “我倒希望没有解决!”科克坐直身体,喋喋不休地抱怨,“尸检结果出来了,就是普通的猝死。死者是数学系的副教授,纽曼.怀特,四十二岁,未婚、新泽西人,研究的方向是…代数几何,说是用数字来解释立方体之类的东西。住在圣约翰大教堂后面那条街,每天骑车上班,只抽美国烟,不喝酒更不赌博。这样一个人,竟然猝死?”

      “他有吃一些特殊的药物吗?”另一名警探梅洛问。

      “没有,”科克回答,“这就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我问了他的房东和助理,他身体向来不错,每周徒步,一年到头也不感冒。”

      “这倒有些奇怪,”查克摸摸下巴,“不过,人体是非常复杂的东西,就像钢铁,反而硬的脆性大容易断,也许这位怀特先生也是这样。”

      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说服年轻的探员,他斩钉截铁地反驳:“不,恰恰相反,我认为存在凶手。那个人一定脑袋灵活,学识渊博,并且性格谨慎仔细。”

      威尔探员单手抱着卷宗路过,冷冷捧场:“太棒了,你把嫌疑范围缩小到了整个哥伦比亚大学。”

      科克像是没有听出话里嘲讽,一拍大腿,“是了!威尔你说得太对了!事实上我已经把嫌疑犯缩小到两个人身上——”

      他拉开办公桌侧面第二格抽屉,从一堆文件底下抽出薄薄一张纸,“约瑟夫.布鲁姆和迈克尔.科里昂。”

      查克探员拿起那张淡黄色的信纸,默读着上面的内容,一旁的年轻人双手搭尖,大声介绍:“约瑟夫.布鲁姆,合成化学系研究生,他的妻子曾是怀特教授唯一的女性助理,这些年他一直在散播怀特教授品行不端的言论。”

      威尔把卷宗往办公桌一放,探身瞧同事手上两人的履历信息,沉吟道:“能搞到毒药,又和死者有个人恩怨,确实有一定嫌疑。另外一个呢?海军陆战队、中尉、紫心勋章,又是同事,不会因为一些嫌隙就杀人吧。”

      “因为这不是私人恩怨,”科克得意地昂起头,“我问过数学系的秘书,怀特教授死后,副教授的位置空缺,这位迈克尔.科里昂是最有力竞争者。我见过这人,排队等带问话时,他总在看手表,绝对在掩盖什么。我问他死者身亡那晚他在做这么,这人犹豫了一瞬,才说在给妻子挑选礼物,可我让他提供百货公司的凭证,他又拿不出来。”

      “而且——”他拖长声音,“你们难道没觉得这姓氏熟悉吗?他是科里昂!曾经的黑手党家族科里昂!大名鼎鼎的科里昂!他哥哥是桑蒂诺.科里昂。”

      听到这里,几位年长的探员笑了。梅洛说:“这位科里昂可不是黑手党,布朗克斯最混乱街区的意大利小混混都知道,这家伙被驱逐出了家族,半点生意都沾不到嘴。”

      “为什么?”

      没等深入追问,警督背着手走进来:“你们在干什么,这么空吗?弗格森警探,你的结案文书尽快交上来。”
      “可是”
      “没有可是,法医给出了详细的尸检报告,校方与报案人也并无疑惑议。别浪费时间。”

      挨了教育的科克悻悻坐回工位。其余警探们作鸟兽散,在警监锐利的目光下,审阅卷宗地审阅卷宗、抄写文书地抄写文书、整理枪具地整理枪具,办公区域又恢复往日的忙碌。

      忙到下班,手头没有案子的老鸟们准时收拾东西回家,一边下楼梯一边聊着晚餐与妻子的厨艺。科克放下磨蹭一下午都没写完的结案文书,追上他们,问出那个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

      威尔探员冷漠地说:“因为他管不住自己的裤.裆,睡了自己的妹妹。别说传统的意大利佬了,我听了都觉得恶心。”

      他们的身后,清洁工提着两大兜垃圾往下走,不透光的垃圾袋里,写有某个名字的纸张被揉成一团,沾满泥泞腥臭的液体。

      *
      星期三晚间五点,百老汇街与120街交汇处。

      “不可能有意大利裔能摆脱家庭的影响,”科克.弗格森手肘搁在方向盘,心里想,“哪怕迈克尔.科里昂真的被逐出家族,他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也一定带有黑手党色彩。”

      车头斜对着的建筑正是哥大理学院所在教学楼。夕阳涂抹在灰色墙面,底下那扇玻璃门映射着行人与车辆,每隔几分钟,那门上的风景便会偏转,走出几位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学者。

      他打听过,这一学期数学系没有晚课,目标人物每天都准时下班。首次监视,他尽量准备充分,不止带了咖啡、香烟驱赶睡意,毯子半夜小憩,副驾驶的脚边还放着好几个玻璃瓶,方便在车上解决小号。

      “更别说意裔向来重视家庭,哪怕他父亲认为他为家族蒙羞,他的兄弟们也会私下接济的。”刚想到这里,双面玻璃门的一侧再度偏转,镜像般的门后走出一位青年,身量比一般意大利血统的人高,走路姿势很普通的挺拔,乍眼看去一点儿都不像当过兵的人。

      青年穿过马路,来到一辆对大学数学教授来说过于高调浮夸的轿车旁,摸出钥匙坐入驾驶座,没过几秒,这辆香槟车身、咖色车顶的道奇汇入夕阳中的车流。

      科克不急不缓地发动车辆跟了上去。

      迈克尔.科里昂的年纪三十岁整,成就在同龄人里算作的前列,但在总资产至少上千万美金的家族里,就没有那么显眼了。
      他最大的那位兄长,桑蒂诺.科里昂,成立了全美首家的安全保卫公司,科克就读警察学校的不少老师和学长都被挖去了这家公司,据说薪资优渥,比市政开支的警察工资至少高两倍。
      小一些的哥哥,弗雷多里克.科里昂在维加斯、亚特兰大合法经营赌博业,拥有好几间赌场酒店,据说他的酒店帮助各地处理黑金,赚的钱是他大哥的好几倍。
      他们的小妹妹,康斯坦妮.科里昂不遑多让,这两年频频出现在热门电影的片头,隐隐有成为好莱坞第一位女性金牌制作人的架势。

      “只要这三人任何一位出现在迈克尔.科里昂家,都可以证明他并没有脱离家族。”科克自言自语,“警察不能超越权限,但只要够耐心,总能蹲到他露出马脚。”
      即便这将牺牲他个人休息时间也再所不辞。

      两辆汽车一前一后驶过曼哈顿大桥,穿过皇后区,抵达布鲁克林的联排别墅区。这些房子由砖石所建,上世纪设计风格的大理石雕花门楣与露台,古典华丽的设计,看起来既舒适又气派。

      科克的旧福特停在一棵细瘦的槭树下,与那辆漂亮的道奇隔了三十米的距离。

      目标人物下车,合上车门准备锁车,车正对着的那幢屋子的大门向内打开,露出一位任何地方、任何人见了都会夸一句的少妇。深色的长发由一根东西松散地团在脑后,肌肤白得牛奶,脸颊晕着淡淡的粉红。
      她笑意盈盈地走下门廊的石头台阶,那挽发棍子尾端的挂坠,风铃般轻盈摇晃。

      作丈夫的呢,这会儿完全丢失学者的从容儒雅,连车都顾不上锁,绕过车头揽上她的腰,边搂着她往屋里走、边把头凑过去吻她的脸颊和小手。那份急切,不像是对妻子,倒更像对情人。

      大门在他们身后合拢。接着,女人的纤细身影出现在蒙有米色纱帘的窗户后面,她在靠背椅坐下、低着头,似乎在翻看报纸;另一道身影迟迟未出现。
      科克耐心地蹲守,偶尔喝水,不漏过一丝一毫的情况。
      终于,半小时之后,男人的影子重新出现,手里似乎端着食物,把手上的东西放到桌面,他弯下了腰,触碰坐着那道人影——强壮与柔美,两条深色的影子合成一团舒展的墨点。

      所以,迈克尔.科里昂回家还要给妻子做饭?

      科克感到疑惑。纵观他的父母、同事乃至国会山里的大人物,没有一个已婚男士会在忙碌一天后回家做晚饭。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如果妻子无法给他们提供晚餐、以及相应的舒适生活,那男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看起来,迈克尔.科里昂结婚并不是为了生活上的享受。
      科克一连监视了两周,越是侦查越使他感到迷茫。难道这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爱情,像是额前叶切割手术,完美地切掉男人的好斗、攀比与野心?

      这位黑手党家族出身的青年学者所有的业余活动竟然围绕着他的妻子。
      每天早晨,夫妻俩踩着朝阳出门跑步,终点是三英里外海滨步道,返程途中在早餐店用餐、逛逛农产品集市,最后手牵手回家。
      傍晚,数学教授总会推掉一切邀约——学术讨论、俱乐部——径直赶回家做饭。每隔两天,他还会拖一次地。
      到了周末,他也不出门,就蹲在家里。有一回,科克大着胆子从后院往里望,视线穿过绿篱,瞧见迈克尔抱着妻子在清凉的门廊底下,硬挤在一张藤椅里。女人捧着书在读,她的男人手不老实,揉得她胸口的连衣裙起皱,被狠狠掐了一下,疼得直龇牙,就这样,他还搂着她不放手。

      诚然,科克承认,这位艾波洛尼亚.科里昂确实很美,他甚至认为如果康斯坦妮愿意拉拨嫂子,她能在好莱坞取不亚于现在那些女明星的成就。
      但是,无论这妻子如何娇丽可人,男人都该有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吧?

      这一段时间的跟踪,科克.弗格森基本确认迈克尔.科里昂与那桩谋杀案无关联了,毕竟他宁可把时间花在陪女人逛市场买菜,也不愿意多开一门早课,为自己积攒一些声望。
      年轻的探员决定最后蹲一晚,然后彻底和这件事说再见。除了上述那一点,他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了,整夜整夜的蹲点、车上睡觉腿伸不直,这让他白天精力涣散,新入手的案件迟迟没有进展。

      然而,事情恰巧在这一晚发生转机。

      起初,探员照例在路口等待迈克尔.科里昂出来,他一般在五点零八分走出玻璃门,偶尔提前,从未延迟。可这天,直到五颜六色的灯光弥漫深蓝色的夜空,理学院的教学楼窗户灯光次第熄灭,目标人物依然没有出来。

      出于警察的本能,科克飞快下车,向门卫出示警徽,快速奔进教学楼。进了楼内,他放轻了脚步,贴着墙往上走。遵循之前问话的记忆来到数学系所在楼层,深邃的走廊如同怪物的嘴巴,通向不可名状的黑暗。往深处走时,隐隐传来交谈声。

      “迈克尔,你怎么还不回家?”是一个中年男声。
      男人无奈的语气:“今晚我要睡在这里了。”
      另一个更年轻的声音问:“为什么?您和妻子吵架了吗?”

      听到这句话科克的心下意识悬起,不知在紧张什么。

      好在男人很快否定了,“唔…我太太今晚在家开派对,我不方便出席。”
      “女人啊,就爱玩这些东西,喝茶、看电影、办读书会。”中年人说,“不过你也不用这样让着她,给她们留一处客厅就是了,我内人前段时间举办了费.雯丽专场电影茶话会。”

      “差不多是这类,”迈克尔.科里昂苦恼地说,“有些人会哭、有些人会开心,我实在应付不来这种场面。”
      “这倒是,女人一多就是麻烦。我老婆的姐妹来我家暂住的时候,她们能把房顶给掀开。而且女人长期在一起,生理期都会一致,那种荷尔蒙激素引发的歇斯底里,简直比原子弹还可怕。”
      另外一个听起来像学生助理的年轻男声好奇问:“光读书看电影就会这样吗?“
      “当然不是,这只是表象,”他们往楼梯间走,中年男人的声音越来越近,“女人的的想象力更丰富,什么事情都会联想到自己身上,看到电影里男主角朝漂亮姑娘笑一笑,她们就会疑心丈夫在外是否也这样,然后话题发散,可能就开始抱怨丈夫了。这时候啊,我们能躲多远就得躲多远,迈克尔的选择是对,嘿!科克警官!晚上好!”

      科克.弗格森被撞个正着,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去,假笑着打招呼:“晚上好,先生们,怀特先生猝死的事让我很是担心,想着来回访一二,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惨案。”

      胡乱编造的理由站不住脚,但好歹糊弄了过去。科克跟着下班的教授和助理下楼,即将拐到下一层楼时,他向上望了一眼,迈克尔.科里昂也在看他,也许是高高在上的角度,他的眼神看起来格外冷漠,仿佛在瞧一串冰冷的、无意义的数字。

      *
      旧福特缓缓驶入来到布鲁克林的联排别墅区,距离一条马路,科克看到大致情形。

      往日宁静的三层别墅灯火通明,门前停满了凯迪拉克等高档轿车,十几位年轻男人在马路的各个位置抽烟望风。

      如此严密的把守,警探的到来当然没有逃过主人家的眼睛。刚刚停好车,那头就有人来敲车窗,科克暗自懊悔不该这么贸然行动,一面摇下车窗,一面悄悄伸进腰间,握住手枪柄。

      “喂,我们赫尔墨斯说,如果你想要等,可以等到开会结束,她和你谈一谈。不过她建议你早些回去休息,养精蓄锐,明天中午十二点,她会来你们分局不远处的斯通小饭馆找你。”那男人笑着递来一根烟,“反正她也跑不了。”

      科克.弗格森最终选择了离开。
      第二天准时赴了约。

      进去时,她已经在了,身穿深蓝色的圆领连衣裙,皮肤一如既往白皙。她微笑着让他坐下:“想吃些什么?我请客。”

      科克没想到她是这样的,愣了几秒才报出常吃的菜式。她点点头,将菜单递回给服务员,和对方聊了几句天,似乎很熟悉的模样。

      他还注意到,她的手指和脸颊上的皮肤一样白得透亮,纤细修长,让他回忆起她被亲吻的模样,可仔细看,指尖虎口指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茧,有些是来自笔,有些则来自……枪。这个发现让他的心情不由紧绷了几分。

      “科克.弗格森对吗?”这是她正式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目光既没有少女的羞涩,也没有妇女的放肆,“警探先生,我知道您对我丈夫存在怀疑,认为他杀了纽曼.怀特。”

      她话说得直接,反倒吓得探员左右看了一眼。

      “警探,你不用害怕。正如我丈夫是清白的一样,我也相信你跟踪他的行为全然出于职业道德与公心。”她认真说。
      那双眼睛专注地看过来的时候极富冲击力,类似于警监的目光,但更有力量。

      科克忍住退缩的欲望,鼓起勇气迎上她的视线,断言道:“科里昂太太,我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你是黑手党。”

      她微微一笑,亲昵又带着古怪的威严地说:“请叫我艾波或者艾波拉。”

      他硬邦邦地回:“我不认为我们的关系好到能直呼其名。女士。”

      却不知道哪里逗到了她,噗呲笑了一声,整张脸孔陡然生动起来,眼里仿佛充满着柔和的波光,让人想起春日阳光照射的湖面。

      “弗格森探员,”重新开口,她脸上仍有方才笑容的残迹,引得人想要细瞧,“我的丈夫是科里昂家族的幺子,从小离经叛道不服他父亲管教。我十岁和他认识,我们一起长大,勉强算是了解他。他厌恶家族生意,为了脱离他父亲的掌控,他在41年前往太平洋,47年毕业回纽约,拒绝了一切家族安排,甚至连他父亲最后的让步——进入法学院将来成为一名政客——都没有接受。”

      “所以作为补偿,你取代了他的位置。”

      这话又让她笑起来,边摇头叹息边说:“弗格森探员,您太天真了。权力从来不是伸手就能勾到的,更何况我是女人。这句话应该换一换。”

      “你……取代了他的位置?那补偿呢?你给谁补偿了?”

      女人不可置否,再没有提及相关话题。科克陷入思考,等菜上了一口一口囫囵吃着,愣是想不出思路,像是陷入逻辑悖论的机器人。

      一顿饭吃得味同嚼蜡,科克猜不透她的意图,临上班之前,在分局楼下,他最后问道:“你是黑手党,为什么不直接杀掉我?”

      她真的很喜欢笑,而且笑得肆无忌惮。很美。

      “弗格森探员,睁大眼睛,看看你的周围。”她狡黠地眨眼睛,眨得人心跳都暂停了,“必要时问问你的同事前辈们。”

      *
      手头的新案子很快进入尾声,科克没有急着递交结案报告,而是以再次核对嫌疑犯身份为由向多个分局申请察看档案。借此,他查到了那个女人的身份与过往。

      艾波洛尼亚.科里昂,1925年生人,十二年前在曼哈顿二十三分局登记注册,就读于中城高中、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结婚,居住于布鲁克林枫镇社区。

      十几岁的年纪才登记信息,这在纽约不算罕见,私生子、偷渡客、粗心贫穷的父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是,科克手头还有另一份档案——
      阿波罗.维太里,西西里人,1934年抵达纽约,于41年注册死亡,恰好也是艾波洛尼亚名字出现的日期。

      “阿波罗,艾波洛尼亚。”科克轻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多么有趣的巧合。”

      阿波罗就读的布朗克斯星镇小学和中学,这两所学校生源来自普通家庭,没有拍摄毕业照的传统。科克没有放弃,讨来历年通讯录逐页码翻找,找到阿波罗.维太里填写的紧急联系电话,与科里昂家族曾用过的号码是用一个。

      拿到这条线索,科克.弗格森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这是一个掌握犯罪帝国的女人,他一定要将她绳之以法。
      年轻的警探将那天中午的对话视为挑衅——没有警察敢揭穿、逮捕她,包括他。

      这天上班,他和查克探员在楼梯口偶遇,一同往办公楼层走,老前辈关心地问:“小科克,最近在忙什么?那起酗酒伤人的案子就那么难?要我帮忙吗?”

      科克上下楼梯望了一眼,凑到同事身旁低声说:“我在查另外的案子。赫尔墨斯。”
      查克疑惑:“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人吗?意大利还是希腊的神来着?”

      “啊呀,这只是个代号。我们以为黑手党全去了西面和南面、纽约干净了,可其实她一直存在。”
      “她?”

      科克点头,说出来那个名字:“艾波洛尼亚.科里昂,她是纽约仅存的黑手党头目。查克,你帮我,只要我们抓到她的马脚,把她送进监狱,纽约就彻底太平了!”

      查克像是听到一个笑话般摇头,什么都没说,抬腿往前走。

      “我认真的!约翰!”小探员两节台阶一起跨地追上他,“抓到她,你就能升任警长了!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将来在学校里被小混混歧视了。”

      老警探停下脚步,看向年轻人,常年挂在脸上的温和轻松褪去,眼神变得严肃锐利:“科克,你的工作是替报案人发掘真相、主持公道,而不是怀疑一个家庭主妇。这五年来不断下滑的犯罪率,已经证明纽约治安在一步一步变好。”

      “纽约、我们需要她。”他嘲讽地笑了一下,走进办公区域,留下年轻人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
      科克.弗格森重新开始监视任务,老时间、老地点,唯一不同的是目标人物,从无趣的数学教授换到了艾波洛尼亚。

      或者说,艾波。
      既不是故作熟稔的艾波拉,也不是某个男人姓氏。只是艾波。迈克尔.科里昂这样叫她,农副产品市场的摊主、服装店的老板、美发沙龙的姑娘这样叫她,于是科克也悄悄改了称呼。

      “人真是奇怪,”年轻的警探手里捏着充饥的硬面包,遥望着那扇窗户,“相貌优越、名校出身、性情舒朗,怎么就成黑手党了呢?”

      六点一刻,天蒙蒙亮,卧室的那盏灯柔和地亮起,她的身影出现在在窗帘上,朦胧袅娜,如同一株清丽的兰。她丈夫的影子不讨喜地凑近、伸出双臂,两个身影短暂重合三秒,她嫌弃地推开。

      天逐渐变亮,阳光悄悄漫上宅第台阶,铜色的大门开启,出现在灰薄的晨光里的人,却不是警探预想中的那一位。

      迈克尔.科里昂手提行李箱,半个身子留在屋子里,依依不舍地和门里人道别。
      手上像是沾了胶水,黏黏地贴在纤细柔美的胳膊上,怎么也分不开。门里的人半推半就地缠在他的肩膀,他最后实在克制不住,皮箱子吧嗒落地,她整个人都被拽了出来,男人的大掌托着她的腰肢亲吻。

      这是一个漫长的吻,久到朝阳穿透男人身躯的遮挡,为她镀上一层细碎的光点。
      她双颊和双唇红嫣嫣的,嗔怒地呵斥丈夫。

      男人去西海岸参加研讨会了。她一个人跑步、买菜、吃早餐。科克用掉积攒好几个月的年休假,默默跟在她的身后。

      艾波的生活很简单,家、唐人街两点一线,地下世界的血腥暴力与黑暗,在她这里变成了无尽的报表报表和报表。

      科克似乎理解了查克的话,可她的那句话,始终没有头绪,“总不能,迈克尔.科里昂才是那个补偿吧?”

      从未坠入爱河的探员摇头,心里想,“不就是帅一些的意大利裔长相么,学术上没听说什么成就,其他方面对她的事业也没有助力。多半是这人居心不良,借着一家人的名义早早诱骗了她。”

      这样想着,他走进布鲁克林泡面工厂附近的咖啡馆,对意大利口音的店员比手画脚点了一杯美式,刚要在户外露天区域坐下,那位品德败坏的、应该在西海岸的男人走了进来,眼神虚飘飘地扫过,朝他轻描淡写一点头,然后用娴熟的意大利语点单。

      “好久不见,弗格森探员?”点好咖啡的数学教授走过来,“介意我和你坐一桌吗?”

      科克没有说话,冷漠地睨他。

      铁椅子腿碾过石块地面发出刺耳的卡拉声。迈克尔自来熟地拉开座椅,“毕竟我们都在等人嘛,顺便聊一聊,打发打发时间,也是不错的。对了我在等我的妻子,你在等谁?”

      向来开朗的警探这回儿沉默起来,小口抿着咖啡。

      “你是哪里人?看你的样子也有些意大利血统,不过感觉更像犹太人。当警察很辛苦吧,一般父亲是警察,儿子才会愿意做这一行当,我听说这样能继承到一些外快。单纯讨论一下,你那些侦破的案件里,是否会私下得到很多酬金?脏警”

      仿佛被蒸汽顶开的壶盖,警探猛地从座位上窜起、扑上说话的人,动作实在太快,所有人来不及反应,才一眨眼,他就掀翻小铁桌,一拳揍上一直喋喋不休的迈克尔.科里昂。

      脸硬接了一拳的数学教授非但没有恼怒,反而笑着往地上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撸起袖子挥拳狠狠回击。

      一个保持锻炼的退役军官,一个年轻力壮的警探,体格都不弱,边上的人想要拉架也无从下手,打得有来有回,毁坏数张铁艺桌椅和遮阳伞。最后还是路过的巡警发现了,唤来同事将两人分开,一并带回附近的二十七警局。

      *
      没有报案人,两名斗殴人员也对损毁的财物进行了赔偿,这案子便无从审理。
      拘留室的门外,鼻青脸肿的男人们并排坐在唯一一张长凳,中间隔了一个人的身位,谁也没说话。

      艾波在视察布鲁克林的工厂,风尘仆仆赶来时,一身职业女性的打扮。灰紫色的西装长裤和外套,薄薄的雪纺衬衫,领间系着一根深紫的细领带,穿起来很舒适。身上干干净净的,没有戴耳环和项链,只在左手无名指戴着一枚婚戒。头发自然地铺展在双肩,柔顺又鬈曲,过于柔美,与身上的套装并不相衬。

      “弗格森探员。”她在警探面前站定。

      科克刷地站起来,磕磕巴巴地说:“艾、艾波,呃,艾波洛尼亚。”

      身旁传来男人不屑地轻哼,她却像没有听到般,径直说:“发生这样的事,我感到十分抱歉。我认为您是一名负责任的好警探。作为道歉,如果您需要我的任何帮助,请随时来找我,地址您知道的。”

      她笑了一下,“我希望您永远不要用到。”

      科克心不在焉地点头。心想原来她最美的是那双眼睛,瞳孔外沿是浓郁的紫,进而变淡,在接近瞳仁的位置呈现褐色,梦幻旖旎,望进去便拔不出来了。

      下一秒,她眼里的笑意褪去,冷冷地看向不知何时站起来,摩拳擦掌、准备再赏他一拳的丈夫:“还不回家吗?”

      那个幸运儿立刻收敛了怒气,腆着脸去拉她的手,“把头发扎一扎再走。”

      科克这才注意到,她左手袖口深处有一截带弹力的绸带。

      艾波瞪了男人一眼,但还是抬手、由他取下发绳:“轻一点,不许扯痛我。”

      男人脸上藏不住的笑,轻轻拢起那片柔顺的发丝。

      警探知趣地离开,拐进楼梯间时,往那边看了一眼,一高一矮两片身影,近似凝成毫无隔阂的一团。

      “是他先动手的。”
      科克脚步一顿。

      “他头脑简单,长得还没我英俊。”
      科克握拳,默了几瞬,快步迈进下台阶离开。

      *
      “为什么对他这么特殊,我以为你至少会想办法把他发配去斯坦顿岛上犯罪率最低的警局,好好熬一熬他。”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比在曼哈顿安全多了,不会轻易丢掉小命。这样等你死了,我就能把他当成你的替身了。唉…不然我上哪儿去找这么漂亮的罗马鼻呀……哈哈生气了吗?”
      “没有。”
      “好吧好吧,我说实话。吃拿卡要的脏警察太多就没意思了。多一些不同的声音,总没有坏处。”
      “所有,你欣赏他的品格?”
      “我更欣赏你!”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菜鸟警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