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 54 章 ...
-
这事还有法子?
苏瑜头还垂着,不过小耳朵却立马支棱起来,不过这话怎么好意思问出口啊!
自她来到这里后,虽然她真心把苗秀莲当成亲娘去照顾,不过这样私密的事情她到底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去问娘。
苏瑜咬咬唇,最终抛下面子凑过去,低声向春花嫂这个过来人取经。
夏春花知道瑜娘脸皮薄,没再调笑她,两人脑袋挨着脑袋,叽叽咕咕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这天夏春花带着两个孩子一直呆到晌午,才依依不舍的回家去了。
待夏春花走后苏瑜脸上的红晕才渐渐消下去一些,今天之前她从来不知道原来夫妻之事上居然还有这么多说道。
怪不得徐知望会跑去找夏杨取经,若是他一直像成亲那晚似的,那她才是真真受罪呢,这么看来好像她之前好像还有些错怪他了。
正想的出神时,摊前来了客人,苏瑜连忙打起精神做活,现下赚钱最重要,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就先抛到了脑后。
申时苏瑜又准时收摊,徐知望收拾东西时,她则带着小成和双儿去了市集里采买一些定胜糕用到的糯米和红曲粉。
晚间回到徐河桥村,一家人用饭时苏瑜和苗秀莲也提起了昨晚她的主意,苗秀莲连连点头,“这主意好,你夏婶一家都是大好人,咱家受的夏家的好处那数都数不清,现在你这个法子也算是咱们还一还夏家的恩情了。”
“娘,您说的是,我和大郎也是这般想的,再过几个月就快到年底了,就当给福年和平安两个娃娃添个衣裳钱。”
苗秀莲一脸欣慰,“你和大郎都是好孩子,一会用完饭你们就去吧,早些定下来就早一天动手。”
徐知望和苏瑜都点头应下,用完饭后就一起去登了夏家的门。
李香桂来开门时还觉得稀奇呢,瑜娘来说说话倒是不稀奇,但大郎平日可不是那晚上登门闲磕牙的汉子。
“呦,你们小两口怎么一起过来了?”虽是问着话,手上却是一点没拦人的意思,一边招呼娘出来一边引着人往堂屋走。
东侧屋的夏松听到媳妇喊着徐大郎来了,也下床穿上鞋出来迎客。
夏婶和夏松前后脚走到了院里,夏婶还是笑呵呵的开口:“今你俩倒是来得齐,怎么不带你娘一起过来说说话呢?”
“婶婶,我娘晚间烧了壶热水想着烫烫脚松泛一下,我和大郎左右闲着无事就过来讨个果子吃。”苏瑜嬉笑着回了话。
夏婶笑着招呼大儿媳妇去洗果子,“进屋说话,果子有的是。”
苏瑜跟着夏婶先一步迈进堂屋,徐知望则和夏松一起跟在后面进了屋子。
夏家的堂屋要比徐家的小一些,屋里正中间是一张榆树大方桌,桌旁放着四把椅子,这套桌椅就占了不少地方,加上堆了不少东西,一屋子人进来时看着有些逼仄。
好在两家都不是外人,夏婶招呼着苏瑜和徐知望落座,苏瑜挨着夏婶坐下,徐知望就和夏松坐在一侧。
时辰不算早了,夏婶也没客套的去弄凉茶,只给两人倒了两碗水,“你们小两口今晚一起过来,是有什么事要和我这老婆子说?”
夏婶把他们两个看得和自家孩子一样,这个时辰登门她也就不说那些磨嘴皮子的话了,直接开口问道。
“哎呀,婶婶,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您,我们今晚来就是要和您商量件事呢。”苏瑜和徐知望对视一眼,两家人关系亲近,她也就不打算绕弯子了。
夏婶虽不意外,但还真猜不出这小两口葫芦里买的什么药,看一眼儿子显然也是不知情,“说什么商量这外道的话,你和大郎直说就成。”
这时李香桂端着盘甜瓜走进来,听见婆婆的话也不插话,放下甜瓜后拿过一旁的矮凳就坐在了婆婆身边安静听着。
“倒不是什么大事,婶婶和香桂嫂知道我在县里赁了个摊子卖些吃食,生意还成,前几日我又想了个新鲜花样想过几日拿到摊上卖,可巧前个我看见平安手里拿的小提篮花样新鲜又小巧,这才知道夏叔和夏大哥有这么好的手艺,我就想来问问夏叔和夏大哥愿不愿意多编一些花样,每个我按一文钱一个收,到时候正好用来装我那新糕点。”
“这......”
这话一说,夏家全家都吃了一惊,李香桂猛的转头朝自家男人看去,只见夏松脸色也有一闪而过的欣喜,不过很快却又落了下去。
李香桂虽然心动,张了张嘴却还是没有出声,家里上面有公婆做主,而且还要自家男人是否乐意,这话她不能先应下来。
夏婶看看儿子儿媳也想明白了,她虽然年纪大了,脑子却还不傻,瑜娘刚才话里话外是在捧着他家老头子和儿子,可她转头一想就明白了,这分明是瑜娘和大郎二人想拉他们一把。
“瑜娘,婶子晓得你和大郎是看婶子家里人多嘴也多,想帮婶子一把,可这钱婶子就算再厚脸皮也不能答应。你夏叔编恁大一个箩筐也不过才两文钱,那娃娃玩的小提篮婶子若是收你一文钱,那就是挣瞎眼的黑心钱,你和大郎家里也有孩子要养,听说小成还要去县里读书,正是用钱的时候,你要那提篮若是真有用,那婶子就做主一文钱三个,不然婶子万不能点头。”
李香桂眼里又露出笑来,一文钱三个也不少了,攒攒到年底都能给孩子割块肉了。
苏瑜早就想到按照夏婶的性子定然会推脱,连话早都想好了,“婶婶,您这可不是又外道了,不瞒您说,我半月前做了一味金枝折桂糕去卖,开始生意一直都挺好,前几日一下少了许多,我问了相熟的人才知道原来是县里的糕点铺子仿了样式去卖,人家铺子里做的花样还更精致,这才一下子把人都拉走了。”
李香桂性子急,听到这气的直接站了起来,“这起子无赖,还敢厚着脸皮在县里开铺子,瑜娘你告诉嫂子是哪家铺子,明日我跟你一道去县里,非要去那铺子说道说道。”
苏瑜忙安抚道:“嫂嫂别急,做生意这都是难免的,这糕点虽是我先做出来的,但是也没有说不许别人做的道理不是?”
夏婶也伸手把儿媳妇按下,“你个驴脾气,就你这张嘴,去了县里非得给瑜娘惹出事来不可。”
“婶婶,嫂嫂也是替我着急,不过这事不打紧,您瞧我这不又琢磨出新糕点来了。不是我编话诓您,是真想让夏叔和夏大哥帮我这个忙,您要是再推脱,我才真是没法子了。”苏瑜哄完香桂嫂又接着哄夏婶。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连夏松都有些动心了,现在家里爹年纪大了,他又是这么个身子,全家都要靠三弟做活,这眨眼弟妹也要给家里添丁,若是老老小小全靠田里庄稼的收成,全家以后想吃口肉都难了。
夏婶也和儿子想到一处去了,家里是她老婆子当家,全家现在的银钱不仅要留着过冬,还要操办小儿媳妇生娃,实在有些不凑手。
苏瑜眼光一扫便知道有戏,继续开口说道:“婶婶,您也别多想,我到底只是一个摊子的小生意,就算我有那个心意也实在拿不出太多,就快要年底了,就当是我这个新做嫂嫂的给家里几个孩子添件新衣裳了,您总不能拦着我对孩子们好吧。”
徐知望听的都露出笑来,还是瑜娘嘴巧,这些话就是拿刀架着他,他也说不出来。
夏婶还能有什么说的,拉着苏瑜的手止不住的夸:“好孩子,这让婶子怎么谢你啊。”
“婶婶,您都说了咱们两家人不说这些外道的话,以后咱们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才好呢。”
夏婶连连点头,“瑜娘说的对,你夏叔平日里是个闷棍不会说什么话,编筐的手艺倒还成,你想要什么花样的让你夏叔好好给你编,但凡差一点,他饭都别想吃了。”
李香桂也赶紧跟在婆婆后面表态,“还有你夏大哥,我也帮你盯着,准不能坏了你的生意。”
“这感情好,我还白得两个帮工呢。”苏瑜故意夸张的语气说道。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夏松突然开口问道:“弟妹,不知道你是想要什么花样的提篮?我给平安做的那个不过是孩子们玩的,怕比不上县里人家的精贵。”
夏松是个实诚人,这话也不假,李香桂刚刚露出的笑立马落了下去,跟着一脸担忧的看向苏瑜。
苏瑜暗叹这夏家一家还真是难得的好人,便耐心的解释说:“夏大哥放心,县里那木盒子自然精致,不过我摊子上卖的也就是普通吃食,配上咱们编的提篮也是一种不一样的野趣。”
李香桂心思浅,一向喜怒都写在脸上,苏瑜这话说完,她提着的心立马落回了肚子里。
接着苏瑜又拿出她的样子给夏松递过去,“夏大哥,而且样式我也定好了,你瞧瞧,一共三种,看能不能编出来。”
有现成的样式自然省事不少,夏松连忙起身接过,一一翻看起来。
第一种和平安之前玩的那种提篮基本大差不差,简单的很。
第二种是一个四四方方,再配一个掀盖的盒子一般,花样都是最简单的交织纹,这就更简单了。
最后一种则是一个约六寸高,类似圆筒般的笔篓,用路边的柳枝就能编。
“弟妹,你放心,这三种我定给你不差分毫的编出来。”夏松一改之前的沉默,神色自信的说道。
徐知望见夏大哥这般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自从夏大哥受伤归家后,再不复之前爱说笑的性子,现在他能挣些零钱贴补家用,总算是有了几分精气神。
“大哥手艺一向好,瑜娘这事就拜托大哥和夏叔了。”徐知望扭头说道。
事情敲定了,屋内众人脸上都带着喜气。
苏瑜眼看时辰不早了便准备起身,“我那糕点明日便准备做,若是夏大哥和夏叔手里方便,便麻烦先做一批,不拘数量,不管是三十个还是五十个我都收。”
三十个?五十个?
天爷哦,那一日就是三十文,五十文啊!
夏家众人高高兴兴的把苏瑜和徐知望送出门,李香桂抬头看向那路边的柳树都感觉像是看到了钱串子。
只见李香桂扭头回屋拿了把镰刀,兴冲冲的朝着河边的柳树去了。
这才什么时辰,睡什么觉,割柳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