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金钗 ...

  •   正所谓六朝金粉地,江南繁华处,说的正是金陵。
      其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鲜有能与之比肩之地。
      然金陵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却并不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而是其有史以来,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这盛衰更替间沉淀下来的历史厚重之感,也因此,金陵自古便是文人骚客喜咏之处,莫愁湖畔,紫金山下,栖霞寺里,或怀古,或感今,不一而足。

      画舫凌波,桨声欸乃,顺水而下,观两岸墨瓦粉墙,飞檐漏窗,雕梁画栋,看舟内琵琶轻挑,柳腰袅娜,彩幔翩飞。
      有唱词曰:‘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十里秦淮,烟月金粉荟萃,自然名不虚传。

      雨花石汤圆、梅花蒸儿糕、小烧卖、鸭血汤、小茶馓、豆腐脑、什锦蔬菜包、回卤干……每一样俱做工精细,造型美观,风味独特,堪称色香味俱全。
      安君满意地看着面前这满满当当摆了一桌的金陵小吃,净手举箸开吃。
      安嬷嬷也陪在一旁,时不时给她夹上一筷,嘴上却又嘱咐她尝尝就好,不可多吃。

      一边小桌后还坐着个小女孩儿,怯生生地吃着面前小碗里的鸡汁干丝,瞧着不过五六岁年纪,身子单薄,下巴尖尖,眉间那一点胭脂记也似蒙了尘,显出此刻安静乖巧缩在桌后的女孩儿堪怜身世。

      安君心无旁骛,自在拣了桌上各种小吃尝了味道,便放下小银筷子,漱了口,随意看那小女孩儿一眼,道:“嬷嬷,先使人送她回姑苏吧。”
      安嬷嬷点点头:“小主儿不吃了?”
      “嗯。”
      那小女孩儿想是被打怕了,见安君放下筷子,便也不敢再有动作,尽管仍眼巴巴地瞧着桌上的吃食。
      “带她下去,喂饱了就走。”安君哄孩子的耐心一向不足,“三月十五前一定要到姑苏,去找阊门外十里街内仁清巷中甄姓乡宦。”
      “是。”

      画舫便在前面桃叶渡停下,一细心侍女抱着那五岁女孩儿下了船,由一精干护卫护送着,回程姑苏。

      “嬷嬷,这里离薛家还远吗?”
      安嬷嬷去问了问船娘,回来告知:“不甚远,拐过弯儿就是了。”
      安君点点头,不言语了。

      不一时下了船,果见前面一带高墙,往前走一段,便得见薛宅大门。
      这薛家,乃金陵四大家之一,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其祖上薛公曾为紫薇舍人,颇得圣恩,如今族中子弟虽无正经科考出身者,却也借着祖父之情势,在户部挂了名号,成为皇商,领了内帑钱粮,采办杂料,几经经营,到如今,家中钱财怕已不下百万之巨,端的是富贵异常。
      如若不信,还有诗可证:‘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正可谓视钱财如粪土也。

      安嬷嬷呈了拜帖进去,在门外等了一刻,方有管事来迎,于偏厅落座奉茶。
      这次坐主宾位的是安嬷嬷,安君则由侍女抱着静静坐在一边。
      再一时,有管事娘子过来传话,言说往内院去见薛太太。
      见如此,安嬷嬷便依言起身,安君自然也跟着,领路的小丫头倒是瞧了好几眼,心下奇怪怎么来给人家算命,竟还拖儿带口的?

      进了内院花厅,便见主位上一对夫妇高坐,俱富态端正,衣饰不俗。
      那薛老爷膝下依着个四五岁的女儿,一身嫩黄的小衣裙,衬得她肌肤赛雪,竟似雪堆儿一般,很是娇嫩,再看她浅笑恬恬,进退有度,小小年纪,便已然显出娴雅稳重的气度来。
      安嬷嬷开门见山道,“闻说令千金娇体有恙,如今看了,却是自胎里带了热毒,所幸千金福泽深厚,暂无大碍,只若要治好,吃寻常药物是无用的,前儿恰巧得一海上方,”她递上药方并一包药引,“按方制成龙眼大的药丸,病发时吃一丸便好,至于一些有要注意之处,方子上尽已列明,我便不赘言了。”
      旁边丫鬟接了,将药方奉给薛老爷看。

      看了药方,薛老爷捋了捋胡子,微微皱起眉头:“这方子看起来也不难,却实在琐碎,再一个,哪里又有那样巧的?若一个不妨,怕是等十年也未必做得成。”
      安嬷嬷闻言只是笑笑,并不多言。
      薛老爷打量了一番安嬷嬷一众人,皱了皱眉头,也不再问,转而去看那包散着异香的药引子,沉吟了一会儿,便随手放在一旁,端起茶盏来轻抿了一口。
      安嬷嬷了然,正要起身告辞,却听薛夫人突而插言问可否瞧瞧她儿子,如今七岁的薛公子薛蟠的命格。
      安嬷嬷客套敷衍:“小妇资质愚钝,不过治些无名之症,哪里能懂得命相之说,太太抬举了。再者,令公子既生在这样的好人家,定然是个有福的。”
      她起身:“……告辞。”
      “呵呵,慢走。”薛老爷眯眯眼睛,吩咐门外管事领路送出。

      重新上了船,安君取笑道:“嬷嬷,不是还有句吉言吗?怎么不说与他们听?”
      安嬷嬷戳她额头,显然没甚好气:“我不说,不正如了你的意了?”
      安君识趣地收了声。
      安嬷嬷收回手,抱好她,却有些感叹:“这薛家也算是书香继世的人家,又是金陵四大家之一,本以为是户知礼的人家,哪里知道会是这样。咱们巴巴地去给她女儿治病,又不求他们什么,他们倒是摆起谱来了!”
      安君舒舒服服地坐在嬷嬷怀里,混不在意道:“这有什么,嬷嬷,你要是在拜帖里表明身份,他们肯定大开大门举家来迎。”
      安嬷嬷看她一眼:“小主儿,这薛家女儿本是无相干之人,还不是你一定要来看,如今惹得这样一番轻慢,你倒是心宽不放心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嬷嬷,这不是你先儿说的?再说这也算不上轻慢,不过人之常情罢了,他们没将我们当成江湖骗子赶出去就算不错了。”
      安嬷嬷听了不由好笑:“倒让你来说我了。”
      安君笑笑,合上眼睛,不再言语。
      安嬷嬷见此,便知她定是有些乏了,就也住了声,只轻轻拍她的背,好助她入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金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