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4、第一百二十四回 ...
-
高奕行登门,专程带了五方极好的寿山石,穆阳欣然收下,着人上了茶水,只留下禇良。
这是有些不能传于外的话要说,高奕行心中有数,抿茶不语,静静等待。
丽正殿内点着清凉的柏子香,烟气顺着人的呼吸,画着之字。殿外偶听得雀鸣,夹杂着入秋后显得更是烦躁的蝉鸣,倒是相得益彰。
“高督河,河务案后,本宫不希望再有此类。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本宫懂,但父皇仍令本宫辖制,本宫便得用心。”穆阳先开了口,没别的要求,话语间对从前河务的贪腐厌弃不已,又嘱托道:“高督河自科举后,还未离开过京都任职,于河务恐怕知之不深,还望督河谨记——河工要紧。”
这话里是让他莫仗着官位高而对不懂的事务指手画足,高奕行欣然颔首,笑道:“六殿下,高某有几分本事,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皇上也几多叮嘱,臣不会拿河务大事开玩笑。毕竟臣的乌纱帽,还得靠河务安稳才是。”
见他如此,穆阳心中安定,才看了眼禇良,道:“徽州的瞿刺史,本宫从前见过,是位能臣。本宫有一封信,督河既是要去,迟早要见到他,便请代为转达。”
高奕行从禇良手中接过来,装入随身的文袋中,道:“六殿下开府以来,稳扎稳打,今后更应如此。臣在任上,无召不好回京都,然六殿下若有吩咐,差人送信便是。”
这是投名了,穆阳心中了然,既然河务衙门官员的名单出自她手,目下这些人可谓她之门臣。只是高奕行竟然说明说透,还是略出穆阳的意外。
“小褚长史年齿虽轻,臣看来已有锋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留在六殿下身边才是长久之计。六殿下聪慧,知晓何时隐忍何时张扬,臣无旁的话,唯有一句谏言——务必握紧春柳。”高奕行微微低头,是臣服的姿态,话音也低些,道:“彼时懿仁太子,或许未能全面把握了春柳。前些年殿下不好出招,然皇上为殿下筛了一遍,又从郡主头上摘了春柳的头衔,给了叶都尉,河务案后正是最好的时机,殿下理应把握在手,不能再耽误了。”
穆阳面上不动声色,低语:“高督河一番善言,本宫记在心里——放心吧。”
高奕行长舒口气,面上挂着轻松的笑意,道:“臣离任后,原职位自该补上。臣有谏言人选,但如何定夺,还得看皇上的意思。这几人是臣之好友,也快至动弹的时候,若调入京都,自该是殿下的帮手。”这条狐狸在这时候才取出早已预备下的字条,却也是递给禇良,由她转呈。
禇良并未展开,然穆阳也只是拿过搁在手旁,显得不疾不徐。再聊半晌,高奕行并没打算留饭,便起身告辞。
穆阳仍令禇良去送,自己却去了长史院等着。两刻钟后,禇良疾步赶回,见着她便笑:“臣猜到了殿下会在。”
肖筠见如此,正想着端茶,清沐上前半步,拉着她走出了小书房。
“殿下应是有要务,咱们还是避开些。”清沐拉着她是直接出了后院,在中庭的月门处停下,肖筠后知后觉,道:“差点坏了事。”
“父皇见过他,才会如此。”穆阳静静坐着,看她煮水烹茶,又点了檀香,才在茶水温热之际,轻轻开口。
“臣以为,即便皇上有嘱咐,高督河不至于说到这份上,显得急功。这里面定有些缘故,然而藏得太深,才看不清楚。”禇良坐在她的对面,点燃的檀香与穆阳身上的气息渐渐融合,她忽有所悟,道:“殿下可是给臣点过鹅梨香?”
穆阳怔了怔,但一盏茶入喉,坦然道:“是。”
今日的茶是同城小花茶,茶色清亮入口回甘,在这秋后解秋燥,最好不过。
“你猜不到,我也猜不到,但既是投了我,不妨顺着,先用用。若用的顺手,他此番作为定有图谋,将来总会知道。”穆阳自问能付得起代价,只要身边的人安稳,其余的她并不在意。
“殿下的想法豁达,臣不及殿下。”禇良是真心话,然她何时小过气量?二人对视,又飞快挪开了。
一炷香缓缓燃着,穆阳心中杂念纷飞,便将纸条拿出来,放在案上,两人一起看罢。
细白的指尖点在一人上,穆阳道:“父皇会启用此人。”
禇良细想,便了悟,道:“肃州刺史府姚素铭,皇上对肃州、凉州出身的人,总是偏爱些。”
“他接替高奕行,然其余的人,也并非毫无机会。”穆阳将纸条留给了禇良,收起了杂念,一时又想到宫中那次相见,便道:“你说,三姐、四姐来,会说什么?”
“例行公事吧?今次出京都的不都得来?经统领……经总督没来,也递了长信,还有礼呢。”禇良果然没想到太深处,答了话,见穆阳笑而不语,才在顿了顿后领悟,道:“殿下在打什么主意?”
“现在说可没意思,你再等等,等她俩来了,大抵就都知道了。”穆阳却不肯说,身体前倾,一双眼笑似月牙,娇俏柔美。
禇良便什么都肯答应了,给她添了茶,道:“再没什么事了,殿下可要出门走走?”
“那我们去找找林清光吧?”穆阳转着眼,天色渐低,现在出门应是赶得及,她恰好知道今晚林清光不当值。
禇良欣然,道:“臣陪殿下。”
穆阳倦回寝殿更衣,又换了一身禇良的衣裳,和她从西角门出来,由清沐护着,乘车过去。两人从没去过,可驾车的分明知晓,禇良也不多问,反倒是对百珍楼的几样新菜赞不绝口。
“就知道你喜欢那道拆烩鱼头!”穆阳不由自己,和她靠在一出,没理会额间起了薄汗,道:“我问过厨家,连最细小的骨头都得拆出来,是个细发活呢。清沐已让家里的去学了,过些日子咱们在家里也能吃。”
将公主府唤作家里,已成了二人心照不宣的蜜语,禇良道:“这样繁复的菜肴,臣手笨,学不会了。”
“怎么?你想做厨子?想学就去呗,那是我的百珍楼。”穆阳带着点鼓舞,仿佛禇良真要去,她甚至得跟着在旁鼓劲。
这一点两人都有默契,禇良甚至装着思忖起来,半晌后才道:“臣还是先同叶都尉学几手拳脚吧!”
“你故意的!”穆阳怎么会看不透禇良刻意等这么久才回答的缘故?觑了她一眼,也便罢了。
林清光家不远,说话间也就到了。门外按着习俗,已经挂上了灯笼。一个半大丫头坐在门外,手中拿着九连环把玩。
马车停下,晓华抬起头,见走出两个女子,身上的衣裳眼熟,便当是林清光的同僚女官。小丫头起身迎过去,道:“两位来找我家大学士么?”
穆阳但笑不语,禇良接过话道:“不错,大学士在家么?”
“她说今晚不见客了。”晓华见穆阳长得好看,禁不住多看了几眼,想了想道:“你们有什么信?我可以递进去。大姐姐要是还不肯见,你们不要怪我。”
禇良想了想,将随身的官印递给她,道:“你告诉林大学士,我陪我家主官特来请见大学士。”
晓华进门,心细将门拴上,脚步渐渐远走。林清光在书房里品酒读书,见了官印听得话,不由暗笑,便道:“你去请她俩来吧,同行的让在前面歇着。你再等在门口,若是云熙到了,告诉她小褚在,看她来不来,来的话也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