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冯栩真的死了吗?
不过依照正常的逻辑,他被强劲的弩箭,尤其还是穿甲箭直透胸腹,真的没有存活的可能性(讨厌狗血的便当吃了又吐的把戏)。
我为冯栩感到可惜,他出身贫寒,所幸有至交好友,有慧眼识人的上司,然而却在这个锥子刚刚露头的时候,原本赏识他的上司突然生死不明去国离乡,原本光明的前程骤然消失,再要出头千难万难。
然后我们看到再次出现的冯栩,是替宋然送信的那一次,已经是冷硬坚定的形象了,本来为他在宋然手下觉得庆幸,没有明珠暗投,可是接下来却出现在霍信军中,霍信也是有真本事的人,本也不愁他不会得到重用,可是他终于提早陨灭,犹如流星一闪即逝,可惜可叹。
烽烟乱世,诗家幸甚,兵家幸甚,然而未能拥有大将最需要的大富大贵,实在是无可奈何。对待朋友,冯栩确实不厚道,可是他身为军人,自始至终需要效忠的并不是某一位将军某一位朋友,而是国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国家才是他的认知里唯一需要效忠的对象。小赵效忠天下人的境界,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达到。
两军对垒在即,有人大张旗鼓的投降,怎能不杀?我不认为冯栩有错,诚然他欺骗石岱在先,可是要是他不把石岱赚进城,眼睁睁的看着石岱带着人当场倒戈,那将对士气造成怎样的打击,这城如何收守的下去?不论对错始终相信小赵的石岱难能可贵,一心护国的冯栩难道就不可贵?
在感叹一下罗厉实在堪称草包,石岱这么大动作的投敌,他居然能一直不知情?证据是魏国军队进行到现在,没有看出越军方面有丝毫用反间计的痕迹,就连冯栩,在石岱大大咧咧的劝他同去的时候才知道石岱投敌,否则怎么着也该利用上一把设个圈套等魏军来钻才比较合理。我想起小赵之前的一段心理活动,他的决定宋然知不知道无所谓,正如宋然的决定不必告诉他一般。这个逻辑放在冯栩这里也能成立,他为什么要痛下杀手石岱理不理解无所谓,正如同石岱投敌的决定不曾找他商量过一样。
我不相信冯栩手刃好友时心里不曾有过波动,小赵从未有过欣赏冷血的人的先例,冯栩能够得他青眼,本身肯定不是冷酷无情的人,然而身为将军,该下狠心的时候绝对不能手软。如果看在交情的份上网开一面,周瑜是不是就该跟着蒋干投降曹操了?诸葛亮是不是就该跟着哥哥投奔东吴了?我怜惜石岱死在好友手上,他这么早就死了,于魏国没有尺寸之功,于南越只是无耻叛徒,注定只是乱世中一粒小小的沙砾,别人传记里的点缀。可我同时也可惜冯栩早早战死,再大的才能也无法施展,过去他没有可以施展的舞台,如今却永久的失去了站上舞台的权利,这场南北战争会不会因此失去不少光彩?
义不容情,虽然章节名已经不再是它,可是它的影响却仿佛会不断持续下去,小赵对宇文不肯容情,冯栩对石岱不肯容情,小赵对冯栩不再容情……接下来还有多少?接下来还会有那些人?还有那些人要作出这样无奈而又必须的选择?心痛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