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忆昔往日 ...
-
式乾殿,周生辰于桌前静坐阅理政务,看到于西州送来的军务,发觉夹带于其中的信件,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亲启!落笔十一。
刘子贞望向周生辰:“皇叔公,是老师的书信?”
周生辰微微一笑:“老师寻回自己阿爹了”
刘子贞:“当真!那老师在王府便有亲人相伴了!”
周生辰微微颔首,嘴角一直挂着笑容。
随后喝令:“杨邵,唤赵穆来”
:“赵穆,你携一商队去往南萧,将此信亲手送于太子太傅手中”。
南辰王府内…
“此次为娘将昔日吾儿赠予南萧的八百卷藏书正本,于清河带来…”
时宜还未等阿娘的话讲完,
便欣喜不已。
时宜看向阿娘:“本想于三年前,让阿娘遣人送来王府,而后因朝局动荡,师父被困中州,此事便就搁置了。”
三娘子忆起往昔,三年前吾儿的痛仿若昨昔:“是啊!”
“为娘自上次来王府,还是三年前…”
三娘子未将余下的话道出
:“而今欲来,便将八百卷藏书为吾儿携来王府了”三娘看向时宜。
时宜也望向阿娘,伸手轻握阿娘的手:“谢阿娘成全女儿,容女儿一直留在王府”
三娘子神情忧伤,心疼的看向女儿,微微颔首。
在阿娘房内,娴静的时光。
阿爹于桌前静坐整理书稿,阿娘从侧整理书简。
时宜静静趴在桌前,两手托腮,静静的看着阿爹阿娘,嘴角始终挂着甜甜的笑容!曾几何时,幻想过无数次的愿望,能回到儿时在阿爹阿娘膝下相伴的日子,而今也算实现了。
李氏七郎看向时宜:“于阿爹讲讲吾儿这些年在王府的生活吧?”
“你阿娘曾言,爹爹离去后,吾儿身患失语重症,药石无解”
“殿下可曾嫌弃过吾儿是一名哑女,亦或严厉待之?师兄师姐都是将军,可曾排挤过吾儿是漼氏望族之女…,拜师用意不纯…”
时宜望向阿爹神情忧思的面容,噗嗤一笑,给阿爹安心:“没有,师父从未嫌弃过女儿是一名哑女,师兄师姐对女儿亦是爱护有加。
在王府没有争权逐利,没有氏族枷锁,师父对礼仪、规矩,亦是置若罔闻,女儿于师父晨昏定省行礼,还要被师父训斥一番”。
李氏七郎看向三娘子,三娘子微微颔首:“确实如此,西州周生于幼时便弃皇姓,领兵出征,心系万民,守护关内百姓半生。性情也是洒脱至极,…时宜能拜他为师,亦是三生有幸。”
李氏七郎笑中带泪,微微颔首:“好…好…”
李氏七郎接着道出:“殿下常常带兵征战,吾儿皆是一人在王府?”
时宜眼中的笑意渐退,望向阿爹,微微颔首:“师父领兵在外,一年八九月皆不在王府”
而后笑意使然:“但王军的捷报却年年月月送入王府,从未间断!”
时宜眼眸中再次溢出熠熠光辉,忆起往昔:曾经在王府的日子,总像只有自己一人,师父却习惯言而无信,说好的归期,十次有九次不作数,但只有一样他做到了,王军从未有败绩,只有捷报。
看向阿爹心疼的神色,时宜温暖一笑:“在王府的日子虽然都是自己,但女儿从不觉得苦闷,只要师父归来,在王府的日子,时宜亦是日日追随,随侍在侧,除武功外,琴棋书画,煎煮茶艺,行医针灸…师父也是倾尽所授…”
三娘子望向七郎,笑笑深感欣慰:“时宜的失语症亦是在西州痊愈的,可见西州周生于时宜的灼灼用心!皆非因皇室之故!只因时宜是其弟子,而非漼氏女…”
李氏七郎望向妻女,欣慰颔首,嘴角挂着久久未曾露出的笑意…
月余后,南辰王府门口,时宜收到桓瑜来信相邀,相邀之处并非江陵而是南萧都城—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