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马屁的讲究 ...

  •   殷熠还是很有好奇心的人,所以一个眼神便示意崔仕去下面瞧一瞧他的某位好哥哥。

      “明善兄准备的如何了?”果然话题最后都会扯到考试上。

      这一群士子在这边争辩除了你要在楼上留些诗作以外,也都是想交流交流自己的猜题。毕竟每次科举考试市面上都免不了出现各种“精密”、“绝密”、“内幕”的押题。单靠自己自然是搜集不了那么多“密”的押题了,倒不如来茶楼哪里听歌别人说个一两嘴,也算是博采众长,万一考试就差这么一两嘴呢?

      “势在必得。”成恕回答的丝毫不谦逊,“梅公子呢?”

      “我吗?看情况吧……”全靠梅惊月自己努力去。

      作为一个王爷,殷熠很幸运的躲开了科举这个平民入仕的独木桥。但王爷有王爷相争的路子,很不幸他现在正好坐在别人都想干掉他的位子上。

      他跟这群考生各有各的苦。

      “叔叔,他们现在说的是什么?”

      “在对诗。”殷熠看了一下,快速给小皇帝总结场景。

      至于他们在以什么为主题,就不知了。

      成恕看出来了叔侄俩的跑神:“他们在做颂圣诗。”

      “颂圣诗颂谁?”小皇帝不明所以。

      “自然是赞颂陛下。” 殷熠笑着给他解释,声音也收了一些,“就是拍马屁,拍陛下的马屁。”

      成恕在他们身旁,自然是听到了,忧虑道:“这么造就给小公子讲这些没问题吗?”

      殷熠笑着摆手表示:“没事的,反正他迟早知道这些,早些知道,早些准备。”

      成恕本在饮茶,听到殷熠那句,一口气没吸上来,呛到了自己。

      不过还是劝慰道:“小公子学作颂圣诗还是太早了些。”

      “不是让他学着写,只是明善兄不觉得这颂圣诗颇有讲究吗?”

      “讲究?”

      “是啊,某所认为,好的颂圣诗至少要有两个点,首先是不刻意,其次是夸到点上。单是这不刻意就破费功夫,要有一种拙气,讲究的就是一个浑然天成。所谓拍马屁便是说语言就像是一团无声的五谷之气,悄无声息又无处不在,不经意间就让人感知。”

      “梅公子心思灵巧,成某需时刻思索梅公子哪句是暗讽。”这句话是不是暗讽,殷熠没听出来,但小皇帝听拍马屁的学问听的津津有味。

      “明善兄过谦了!”殷熠笑着应承下来,继续讲下去,“夸到点上呢,更是讲究,这个点指的便是痛点。这个痛点便是在“知”的基础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要夸,就要夸到人心坎上,夸的有新意,否则如何在一群拍马屁的人中脱颖而出?”

      小皇帝郑重的点点头,殷熠周围的几个准备的士子已经被殷熠吸引过来,虽然面上还有着读书人的矜持,手上的不停的笔还是多少将他们暴露了。

      “叔叔,你继续。”

      “不刻意夸在点上更是难上加难,并不好讲,尤其是在琼林宴时。不刻意的要领便是无目的性,但琼林宴的性质就会弱化这种天然拙气,既然难以掩盖,不如大大方方。就好比憋了半天想要低调,但最后还是放了个带出声的屁,这就不雅了。”

      成恕坐在边上,眼看着殷熠说的离谱,但周围人越来越多,不由得思考梅惊月的美名是如何传出来的。

      “这位同窗,那应该怎么夸呢?”一位奋笔疾书的士子近前问道。

      “至少要有点新意,不要引经据典。经典都是被前人嚼了又嚼的东西,做文章可以用,拍马屁就显得老套了。”

      周围人附和有理有理。

      殷熠觉得说的差不多了,再说下去,被不小心溜达的御史瞧见,又要多一堆折子了。

      “多谢诸位捧场,鄙人呢也就是带着孩子见识一下,恰好遇到诸位谈及颂圣诗,觉得有些讲究才发言一番,献丑了。”

      殷熠向成恕告别,带着小皇帝去了街上溜达,看看小皇帝还能不能瞅见他的伯伯。

      “敏糸,你看见的是哪个伯伯啊?”

      “大伯父。”

      康王啊......殷熠对他这位皇兄不算了解,但应该不是人多凑热闹的人,八成是憋着什么坏主意。

      不过有什么事值得他亲自前来吗?殷熠实在想不太通。

      崔仕回来,表示自己连王爷的毛都没瞧见。

      “是我看错了吗?”小皇帝有些怀疑。

      “应当不是敏糸你认错了。”殷熠觉得不太可能,若是崔仕谁的说看错了,还有可能。可小皇帝三岁的年纪统共认识的人屈指可数,他能分清是伯伯而不是叔叔,能分清是大伯伯而不是二伯伯,可见已经看的很具体很清楚了。

      “去查一查刚才这边路过的使团都有哪几个国家,还有方才从这条路上经过的马车有哪几辆?”

      殷熠吩咐完郑崇,摸了摸小皇帝的脑袋:“这里人多,叔叔抱着你再逛一会就回家可好?”

      “好。”

      街上的东西没什么稀罕物,都是平民百姓平日吃的用的,小皇帝先前自己也逛过,自然也就没那么新鲜了。

      这会使团的车队已经过的差不多了,街上冷淡许多。

      小皇帝的目光停在了角落里的乞丐处。

      “叔叔,他跟先前的那个勇士好像。”

      殷熠顺着小皇帝的手指看去,远处是个袒胸露乳、衣不蔽体拉二胡的流浪艺人。

      对于上次的事情,殷熠心有余悸:“还是有点区别的。”

      “叔叔,他在拉什么曲子?”

      殷熠轻轻摇头:“不知道,你叔不擅音律。”

      碍于小皇帝要看,殷熠也只好抱着他过去瞧一瞧。

      小皇帝小腿扑腾的要下来,得逞后便走到人家跟前:“老先生,你拉的什么曲子?”

      那人闭目凝神,沉浸其中,待到曲毕,才睁眼回答小皇帝的问题:“小公子问的好,此曲名为《去尘》,乃是老夫所作。”

      “老先生好厉害。”

      大抵没怎么被人夸过,这位流浪艺人对小皇帝的称赞很是受用:“人道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小友当真是老夫的伯乐。罢罢罢,老夫再为小友弹奏几首。”

      殷熠的注意力大部分在小皇帝身上,没听清“弹奏”一词。

      流浪艺人从身后掏出来一个木头箱子,上面搭了七根线,伸手弹了起来。弹了半曲殷熠才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木头箱子,是个琴。

      殷熠全程是皱着眉头听完的,音色也是琴,音对的上,只是外貌实在不敢恭维。

      老艺人看穿了他的心思:“年轻人,凡事不要只看表象,心中有琴,手中便是琴。”

      小皇帝听不太懂,但很捧场的鼓掌:“叔叔,好厉害,什么意思?”

      “意思是世人大多以外貌评判事物,却未究其本质,实在是谬误。”

      “有道理。”殷熠很认同他说的这句话,“只是老先生说心中有琴,手中便是琴,晚辈暂且认为老先生是说的这只是个比喻,还是说老先生当真能心中有琴,手中便可有琴?”

      老艺人笑而不语,将先前的木匣推远,双手悬空弹了起来。

      布满沟壑的手却是骨节灵巧,每勾一下,确有琴音发出。殷熠和小皇帝伸手轻触那片怎么看怎么空的地方,却是没什么实感,曲毕,老艺人哈哈大笑:“雕虫小技,博二位公子一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马屁的讲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久候多时,已经在哐哐写了!!!╥﹏╥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