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输赢 ...
冬训是国乒备战国际比赛的关键攻坚期,在这个阶段,队员们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提升体能、技术和战术水平,全方位地打磨自己。
训练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两练、一天三练成了家常便饭,更让人崩溃的是,下午那场训练还还抽出来比赛,高强度的训练周期让陆筝累得够呛。有好几次晚训时,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已经分离,身体在打球,脑子却早已陷入一片混沌,停止了思考。
每天两眼一睁就是打球,练完接着比赛,比完还要加练体能。
呵呵,每天都在破防。
以上是弱鸡陆筝痛苦的心声。
好在冬训开始前,所有人的手机就统一上交了,不然陆远鸣沈听筠知道女儿被这么练,可不得心疼死。
陆筝: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下去嘤嘤嘤……
自从看过陆筝和钟承翊那场球,不少二队的队员似乎提前给自己打了一剂“预防针”,做好了心理建设,队内大循环被陆筝打下去时,大多表现得十分平静。
得亏有那一场球,大家对陆筝的实力有了认知,跟她打球时不论输赢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对,她年纪小。
是,她学球没几年。
可她和男队的钟承翊打得有来有回啊!
如此一来,即便输了比赛,队员们心里也不会太过难受,总能找到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她确实厉害,输给她不丢人。
经过一周的角逐,二队前三名产生:陆筝,徐梦,朱玉真。
陆筝在PK徐梦时以4-2获胜,最后一局更是打到了14:12。
输球后徐梦短暂emo了一阵,但很快收拾好了心情,一如往常带着陆筝去食堂吃饭,还给她夹了个大鸡腿。
“筝筝真棒,好好长大,以后会更厉害的。”
徐梦5岁开始学乒乓球,其实队里很多队员都和她一样,从小接受专业训练。输给半路出家的陆筝,要说心里一点都不难受,那肯定是假的。
每一个运动员的内心深处,都怀揣着一个成为胜利者、领先者、脱颖而出者的梦想。
在徐梦从小打乒乓球的岁月里,她一直也被周围人称作天赋超群,但这种天赋在国家队变成了平平无奇的东西。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天赋超群的存在,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
而陆筝的出现,让她真切地意识到,天赋也分三六九等,主角也能是很多人剧本中的主角。
如果她们有30%的天赋,那么陆筝就有60%,甚至更多。诚然,现阶段她们付出的努力一定比陆筝多,可天赋划定的是上限,努力决定的是下限。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达不到需要考虑天赋差异的地步,但她们达到了,这种时候就会明白,有些鸿沟,不是靠汗水就能填平的。
打个比喻,此时的徐梦处在上升期,但陆筝是坐火箭上升的。从她进队的这段短暂时间里,每天和她训练、比赛,看她击败一个又一个对手,徐梦知道自己正在慢慢被超越,直至处于下风。
她太快了。
像一颗流星,划破了原本平静的天空。
徐梦也看开了。
好在这个人是陆筝,到那时赛场响起的还是《义勇军进行曲》,飘扬的仍是五星红旗。
与这份荣耀相比,个人的输赢实在微不足道,那些因输球而产生的短暂难受情绪,难受难受就过去了。
说说第三名朱玉真。
陆筝第一次和她交手时就隐隐有种直觉,这个15岁的小姐姐很厉害。
她的球风稳健,特别会用落点的变化制约对手。
不出所料,她拿到了最后一张通往一队的机会卡。
晋级结果出来的第二天,陆筝、徐梦和朱玉真三人就又去抽签了,无缝衔接到一队的直通选拔赛。她们无暇喘息,也根本没有缓冲的时间,这就是国家队的节奏。
按照规则,她们必须先顺利通过第一阶段比赛,确保自己不会被无情地打回二队。只有成功迈过这道坎,才会给她们分配一队的教练,正式升级。
有人上位,就必然有人下位,国乒的新旧更替就是这样,后浪翻过前浪,把前浪拍打下去,再被更新的浪头追赶。
如此生生不息,赓续传承,熠熠重光,铸就了国乒的辉煌。
————————————————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人民日报》」
————————————————
第一阶段分组的四个小组中,前三组各有一个种子选手坐镇。一组罗晓溪,二组方穗禾,三组邓琳,只有四组水平均等,被称为 “死亡之组” 之外的 “幸运组”。
不过这个“均等”和“幸运”即将打上一个问号,因为陆筝恰好被分在四组。
大家对种子选手的标准是根据上个月的世界排名决定的。
每组六人进行小组循环赛,每人都要与其他五人各打一场,总共打满五场。胜场积2分,败场积1分,最终积分靠前的两名出线,晋级八强。
陆筝五场全胜出线。
徐梦分在邓琳组,只以2-4输给了邓琳,拿到9分,也顺利出线。
朱玉真就不太顺利了,在罗晓溪组一场都没赢,只拿了5分,排在小组最末位,将要进行最后一搏,争取留在一队,处境岌岌可危。
她每场的比分基本都是1-4,还有一场0-4,陆筝得知后有些诧异。在她看来,朱玉真的实力不应该打成这样。
“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心态没适应吧。”徐梦和陆筝在食堂吃饭时,聊起了这件事。
徐梦的猜测不无道理。她和陆筝一样认可朱玉真的实力,毕竟当了一年的队友,对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打成这样只能说是心理原因作祟。
朱玉真于2010年1月进入二队,不如徐梦磨砺的久,也不如陆筝天赋异禀,骤然进入一队就和一众前辈们比赛,压力可想而知。
她第一场对上的便是罗晓溪,被打了个0-4。也许是开局不顺影响了她,使得她在之后的比赛中始终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下,发挥失常。
这并不是说一队的前辈本就该打不过她,而是她输的比分太不好看,每一场都不好看,不像她平常的水平。
简直毫无还手之力。
抗压能力是教练组决定是否启用某个运动员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在高强度、高压力的比赛中,能否顶住压力,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直接决定了一个运动员的上限。此时的朱玉真就是典型案例,她的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
之前陆筝的情绪问题也被李国伦记在心上,这也是需要控制的。不过陆筝比较能打,目前还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日后及时补救也还来得及。
朱玉真的事先告一段落,因为陆筝没空深究了,接下来的1/4决赛,她抽到了方穗禾。
在陆筝之前,乒坛的“天才少女”是方穗禾,再往前追溯就是关雁了。
都是年少成名,光芒万丈。
方穗禾13岁进入国家二队,一年之后便升入了一队,并在队内大循环中获得第一,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国乒历史上都不多见。
虽然徐梦也是13岁进入二队,但她在二队待了四年,今年才得以升入一队。
可见方穗禾走在许多人的前面。
2008年钟仪琳开始减少比赛后,方穗禾在2009年夺得女乒世界杯冠军,击败了罗晓溪和关雁,创下三大赛新的“最年轻”记录,那时她刚满18岁。2010年,她又问鼎亚洲杯女单桂冠,世界排名也到了第一。年纪轻轻的她成功弯道超车,越过了前辈关雁和罗晓溪,在队内“一姐”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被视为最有可能接班汪琦、钟仪琳的队员。
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开始之前,施皓曾对媒体说:“我认为目前来讲可能的话,我还是认为方穗禾目前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可能想对接近一点(领军人物)。我们对她也提出了跟其他队员不一样的要求。比如这次世乒赛我就跟她说,中国女队这次是否能够卫冕,你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当于“钦点”方穗禾为最有希望成为新“一姐”的人,并且明确表示世乒赛会让她挑大梁。
不仅是队内,国际乒联都发文称赞方穗禾是乒坛的完美偶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超级巨星。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方穗禾能通过这届世乒赛完成女队的“新旧交替”,可挫败来的猝不及防。女团决赛,方穗禾作为第一单打上了两局,却连输两局,再加上首局队友落败,中国队最终以1-3输掉比赛,无缘九连冠。
这次失利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压力与包袱进入她的生活,她打球的状态下滑不少,因此,伦敦奥运会的女单名额,方穗禾只能争取试试。
要是在莫斯科世乒赛前,没人会怀疑她拿不到女单资格。
那次比赛就像一道巨大的分水岭,横亘在方穗禾的职业生涯中,让她从巅峰跌落谷底,没人知道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出来,甚至不知道她能否走出来。
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前一秒还在云端,下一秒就可能跌入深渊。
而现在,新任“天才少女”即将对阵前任“天才少女”。
陆筝记得方穗禾,个头和自己差不多,是个笑起来甜甜的,打起球来却凶凶的姐姐。
军训时,有一次站完军姿休息,方穗禾从口袋里掏出从食堂偷偷夹带的大饼,看陆筝眼馋,还分了一半给她。饼皮的麦香混着芝麻味,陆筝至今还记得。
线下的接触仅限于此,至于线上,她看过方穗禾的比赛录像。
害,都是打球的,谁都看过优秀选手的比赛录像,研究学习嘛。
钟仪琳还在陆筝面前夸过方穗禾,说她变线速度快,进攻意识强,多近台快攻,常搞得对手左支右绌,疲于应对。
也许钟仪琳早就料到,未来有一天,陆筝和方穗禾终将相遇,在某条单行道上一决高下。
这一天确实到了,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早。
第一球便火药味十足,方穗禾发球后,第二板就毫不犹豫发力进攻,落点明确压到陆筝的中间。陆筝想把落点打开调动方穗禾,可是接球角度太大失误了。
0:1。
看多了陆筝打球就会发现一个规律,面对陌生且强劲的对手时,她一开始往往会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接着后发制人。她每次都会先摸底,熟悉一下对手的球路再反击。就像初次拆解魔方,先摸清色块规律再寻找破解路径。
这套慢热打法在之后被林立骅批了一顿,不过那是后话了。
第二球陆筝学乖了,她也开始第二板进攻,在球的上升期果断回击,球又快又沉,方穗禾没接到。
1:1。
陆筝发了个侧下旋,没错,就是打钟承翊那回让她丢分的侧下旋球。方穗禾对旋转的估计不足,抢点发力拧拉失误,和陆筝上次一样,球打到了网上。
抢点发力可以看出方穗禾的打法比较凶狠,气势逼人,进攻一点也不保守。
2:1,陆筝暂时领先。
第四球,面对陆筝的搓球下剁,方穗禾在球落台后迅速挥拍进攻,谁知弧线不够球出台了,再次出现主动性失误。
陆筝顿了一下,她感觉到方穗禾的求胜欲了。急于证明自己,急于进攻。
方穗禾的节奏已经乱了,被情绪牵着走,这是大忌。
这场比赛打满了七局,陆筝4-3方穗禾,成功挺入半决赛。
比赛结束后,方穗禾抚额在地上坐着,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似乎只是单纯地在发呆。
然后她旁边坐下一个人。
陆筝双手抱着膝盖,透着一股小心翼翼,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坐着,目光直直地望向前方,陪着她一起沉默。
隔壁球台是邓琳和罗晓溪的比赛,比分打到了3 -3,厮杀正酣。
方穗禾扭头瞥了一眼陆筝的侧脸,也什么都没说,继续保持沉默。
顺着二人的目光,第一眼会看到罗晓溪和邓琳在激战。可只要视线再偏移点,往她们身后的墙壁看,看见的是一排挂着的照片,那是新加坡女乒在莫斯科世乒赛团体决赛击败中国女乒后开心庆祝的“组图”。
其中最醒目的也是唯一出现中国队员正面的一张照片,便是方穗禾输给俞友薇之后,她想和对方礼节性握手,但是沉浸在胜利狂喜中的新加坡队队员早已经将俞友薇围了起来,无视了一旁有些沮丧的方穗禾伸过去的手。
“这些照片要一直挂在这里,等到2012年世乒赛团体赢了人家,那时候才能撤下来!”
对于中国女乒而言,兵败莫斯科、19年来首次痛失考比伦杯是极惨痛的回忆,于是在直通选拔赛挥拍的首日,施皓一大早就在训练馆挂上了这些照片,希望用激将法刺激队员们崛起。
直到邓琳4-3战胜罗晓溪,陆筝突然开口:“晓溪姐输了。”
声音轻轻的,像羽毛落在地上。
方穗禾一怔,抬眸看向身边。
“赢了又怎样,输了又怎样。”
“打球的意义是在于输赢吗?我觉得不是。”
陆筝的目光依旧直视前方,说话的时候还微微摇晃双腿,似是浑然不觉自己在说一个沉重的话题,更像在自言自语。
“输球不是失败,恐惧才是呢。”
因为输了,所以恐惧。害怕再次失败,害怕被人质疑,不可避免地陷入要自证的漩涡,带着痛苦与焦虑打球。
这不值得。
————————————————
「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哪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村上春树 」
谢谢大家喜欢看我的小白文~
写着写着咋感觉有点群像的意思……成了以陆筝为线索贯穿整个国家队主力了,还很日常,时间进度很慢……
总之承蒙各位不弃,一起陪着筝筝长大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输赢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