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出巡遇刺 ...

  •   “朕不日即将东巡,徐卿可随朕至渤海之滨,朕要亲自送你等入海求仙。”
      始皇帝目光炯炯,声音掷地有声。
      “诺。”
      徐福对着座上的始皇帝又是一礼,这才真正地退了出来。
      终于出了沉沉的殿宇之门,我望向了徐福,他亦是看向我,不约而同,我与他都是紧闭了嘴巴。
      徐福那个尚在牢中的朋友,第二日便被释放了出来,我也去了他的家中,悄悄将自己的匕首取走,贴身藏妥。
      咸阳城里,始终没有打探到吴延的行踪消息,我不愿就此空手回去,徐福便劝我随其一起东游,皇帝巡行,所过之地必会引起轰动,万人瞩目,或许一路之上,能有什么消息也说不定。
      他已经向赵高要了童男童女数千,预备妥了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准备不日即随始皇帝东行而去。
      “以后你有何打算?”
      有一天,趁着四下无人,我悄悄问道。
      徐福哂然一笑:“辛姬,事已至此,我当然便只能出海为始皇帝寻仙访药了。”
      “是我之过,才让你今日骑虎难下,陷入为难境地……”我看着他,心里有些歉疚。
      虽然徐福为秦始皇出海寻仙是既定的史实,但现在,我却感觉分明是我将他一手推到了这样的境地,事实上,别说我,就连徐福,与他这一路相处下来,我知道他也是根本不相信这世上有神仙之说的。
      “辛姬,来时路上你曾与我讲过,极西之地,便是大洲,往东而去,也有胜地,我虽不知你是如何知晓,但亦信你绝不是信口胡言。我曾泛舟于渤海之外,奈何从前势单力薄,始终无法远行,最后只能无功而返,而今有机会得此丰厚资助,可以助我远渡大洋,寻幽探胜,正是遂了我的平生所愿,又有何为难?”
      望着他闪闪发亮的眼睛,我心里多日以来的不安,一下子一扫而光了。
      徐福,他天生就是一个浪漫的冒险家,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他成全了这样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寻仙”之旅,还是这“寻仙”之旅成就了他在史书上的青名?
      小半个月后,三十六辆车队的皇帝东巡队伍,从帝国首都咸阳出发,朝东而去,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马队清场,然后是黑色旌旗仪仗队伍,车队的两边,还有过境的大小官员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一路行来,因为始皇帝时常要与徐福谈论神仙之道,所以我和徐福共乘的马车,就破例越过了所有大臣,与皇帝的紧挨一起。
      按照君臣车辇规制,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套缰,其他随行大臣四马,但是这一路行来,始皇帝却没有乘坐六驾马车,而是全部的四驾,他这样做,我想应该是受早年被荆轲所刺而留下的心理阴影,如此安排,就算有刺客图谋,只怕一时也难以确定目标下手。
      这样的出巡,风光确是风光,只是过的地多了,总是千篇一律,初时的新鲜感过后,就只剩下了乏味和仿佛无尽的前路,途中也并无吴延的消息传来,不过半月,我就心生后悔之意,不该随了这趟东巡之行的,只是半路之上,又不好中途下车离队。
      这一天,一直走在队伍前列的赵高来到车外报称,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阳武此地,应该是后世的河南地域了。
      阳武原属旧时韩国属地,只是韩国靠近秦地,国力积弱,国君懦弱,自然就成为了秦国盘中的第一块宰割之肉,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灭了。
      此刻的徐福带了我,正奉了始皇帝的命令,上了他的车辇。出巡的这将近一个月时间,他对徐福可以访仙完全是到了深信不疑的地步,几乎是同吃同住,俨然成了他身边最亲信之人了。只是徐福每次受召作谈的时候,总是要带上我去,虽然我心底里是有些不愿,但想到他落入今日之境,我多少总是推了一把的,加上始皇帝对我的存在似乎也并不以为忤,所以也就勉强跟随了。
      始皇帝坐于宽大的马车中央,徐福踞坐于他下首,我在最外,听着他侃侃而谈神仙术士的变幻,精灵物怪的神异,妖祥卜梦的感应。他声线佳美,口才极好,说起来活灵活现,让人如临其境,别说是始皇帝这个一心向仙的古人,便是我,也是听得如痴如醉。
      正在入神间,突然外面一阵人马喧嚣,似乎听到了流箭划破空气发出的尖锐鸣叫之声,伴随着耳边响起的赵高那同样尖锐的“保护始皇”的叫声,我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剧烈地晃了几下,周围似乎一下子拢了许多的兵士过来。
      这样类似的情景,我多年之前曾经碰到过,只不过那次碰到的是抢劫的盗贼,而这次,我敢肯定,一定是刺客了,而且目标,就是我面前的这位玄衣纁裳的大秦帝国之皇帝。
      其实赵高情急之下命令这样的重兵围住始皇帝所在的车辇,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以我看来,刚才那刺客所放的流箭,并没有确定的目标,而且很有可能只是一个试探,现在赵高一下子命令重兵这样围着这驾车辇,不正恰恰是告诉了刺客始皇的所在吗?
      我看了一眼面前的始皇帝,他应该也是明白这一点,虽仍是坐在那里岿然不动,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伸手按到了自己挂于腰间的剑柄之上。
      在这样的一个冷兵器时代,有重兵把守,刺客又不可能像现代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样飞身就可取人首级,所以我对这样的行刺,其实并不是特别担心。
      但是很快,我就知道自己估计错误了。我听到了马车外传来了一阵惊叫声和马匹受惊的嘶鸣,然后,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觉得一阵剧烈的撞击,整辆马车已经侧翻在地了,我和徐福,还有始皇帝,三个人极其狼狈地从摔开的车门几乎是滚到了地上。
      我这才看清,冲撞了这驾马车的,竟然是一排整整八匹用绳索捆在了一起的烈马,而更令人发寒的是,这些马的身上,都牢牢缚住了两杆与地面平行的尖锐长矛,马队明显是受了惊吓,朝着这架车辇的方向疯狂直冲而来,沿路兵士,不敢阻拦,纷纷避让,所以才一冲到前,撞翻了车身,几杆锐矛,已经深深地插进了马车的厢壁之上,烈马收不住势,顶着已经侧翻的车和仍笼在车前的四驾马匹在原地打起了圈,状似疯狂,场面极其混乱。
      我在地上滚了好几圈,虽然身上是避过了乱蹄的践踏,但腿上仍是被重重踩了一脚,一阵疼痛传来,我知道自己必定是损及骨头了。正惊魂未定之中,又看见一骑从刚刚被马队撕开的缺口中朝着我身边的始皇帝方向疾驰而来,马上,一个身材健硕、满面胡须的大汉手持一柄形状如瓜的大铁锤,左右挥舞,所过之处,一片哀号,被锤击中的士兵,立刻脑浆迸裂,倒地而亡,众人还没有从刚刚的烈马阵势中惊醒过来,他便已经入闪电般地到了始皇帝的近前。
      此刻的徐福和始皇帝两人刚从马车上翻滚下来,几乎是挨在一起,也正狼狈地躲避着马蹄的践踏,并无卫尉靠身过来保护,眼见那大汉俯下-身来,抡起手中铁锤,就要朝着地上的两人扫去,情急之下,我拔出了匕首,朝着那大汉身下已经止蹄的一侧马胫剜了过去,一声悲鸣响起,马站立不住,倒了下来,那大汉毫无防备之下,也跌落了下来,手中铁锤,顺势而飞,砸中了边上一个尚在发愣的卫尉胸口,他口中立时便喷出了鲜血,倒地不起。
      “救驾,保护朕……”
      始皇帝终于放声大呼起来,直到此时,刚才只顾躲避乱马和锐矛的众多大小官员这才醒悟了过来,如潮水般向着始皇帝和那大汉的方向涌了过来。
      那大汉身手很是敏捷,尚未落地便已经站稳了身形,他的目光如电,扫我一眼,似乎微微一怔。
      我对上了他的眼睛,不知为何,突然觉得一阵熟悉之感,但来不及细想,电光火石之间,他已经生生扯住了边上的一匹怒马,劈手夺过靠近他的一个卫尉手中的刀,砍断了这马与其他马匹相缚的缰绳,翻身上去。
      我手握匕首,坐在地上,仍是有些发怔。
      他回头看我一眼,突然弯腰,伸出了手,一下将我扯上马背,一收缰绳,前头仍插了两杆利矛的马便疯了似地朝着路边冲去,那大汉坐在马上左右挥刀,竟这样生生被他杀出了一条通道。
      驰道的边上,地势平坦,眺望过去,前方一片密林,一阵狂奔之后,我和那大汉身下的马因为在刚才的混战中负伤,渐渐被身后追兵赶上。到了密林前,那大汉稍稍放缓马速,拎了我飞身下马,便钻进了密林之中。
      他在行刺之前,应该对这里的地形踩过点,所以显得非常熟悉,将我扛在了背上,左突右拐,大约一刻钟后,便从林子的另一端钻了出来,我的面前,赫然是一片滚滚向东而去的宽阔河面。
      这片水,大约到了一千年后的唐宋时期便被称为黄河了,但现在,它的水流还是那样的清澈,据昨日赵高对始皇帝的行程介绍,它的名字是“上河”。
      那大汉飞奔到河边的一从茂盛芦苇旁,嘴里打了个呼哨,很快,一条扁舟便从芦苇丛中钻了出来,靠近了岸边,船头的渔夫,身披蓑笠,遮住了大半个面貌。
      我被那大汉扛了,跃上扁舟,他松手将我一丢,我便一下子瘫坐在了船底,不能动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出巡遇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