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第五十六章 ...

  •   这种感觉很不好。

      不确定来人是谁,顾明蝉站在门口。

      空气里除了医馆里各种草药味,慢慢弥漫起一股血腥味。起初只是淡淡的,之后变得越来越重,似乎她打开门,外面的走廊里都是蜿蜒的血流。

      血迹流到她的脚边,竟然是五颜六色的。她的眼前又出现阴森潮湿的地牢,有很多哀嚎嘶吼的妖。

      妖的血是绿色的、蓝色的。

      黑暗,寒冷,寂然。让人喘不过气。

      这是她从小存在的地方。

      小顾明蝉仰头望去,地牢的顶上有一个假窗,其实是画上去的,什么也没有。但是隔壁的女妖告诉她,如果是春天到了,窗外就会有花开,有燕子啼叫。

      于是,小顾明蝉就这么固执地站着窗下等待着。

      等啊等,直到有一天,她真的被看管的弟子们带了出去。只可惜,那不是一个春天,没有花也没有燕子。

      那是一个秋天。

      秘境里,黄叶纷飞。

      她看到了一把剑。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那把剑光亮,倒映着一个男人的脸。

      旁边戴着漂亮发簪的姐姐骄傲地告诉小顾明蝉,她大师兄的这把剑叫做“青冥剑”。济人间不平,斩世道不公。

      剑出鞘。男人的目光看了过来。

      顾明蝉浑身凝滞。倏尔想起中州人进城的那天,雅韵轩里无声注视的恶恨目光,犹如实质,锋芒在背,压的她要跌落下去。

      跌进十八层地狱,永世不能超生。

      但她不能让步,因为她的朋友还躺在病床上。

      “咚。”

      门被敲响了。

      声音清脆,黑暗中一切鬼魅血腥瞬间悄然散去。

      顾明蝉终于大口喘过气来,全身上下都湿透了。

      她推开门,看到一张熟悉的脸:“是你。”

      来人站得笔直,嗓音冷冽,自报家门:“姜殷。”

      少女慢步走了进来,一手提着剑,一手提着一个果篮,放在床头。目光落在周青崖的脸上,见她依然没有要苏醒的迹象。

      顾明蝉微微诧异:“果篮?”

      姜殷坐到床边,日光洒落在她白皙的脸庞,眉宇间少了几分昨日在莲花台上的戾气:“我只是痴迷于剑,不是什么不懂人情、失了礼数之人。”

      探望病人要带果篮,这点她还是知道的。她摆放着满满当当,每种水果都要挑几个。

      “若你是来感谢阿青的,那大可不必。”魔的占有欲很强,言笑晏晏间缓缓划分界线,“不妨告诉你。昨日她并非想救你,她只是想见那把剑。”

      姜殷:“其实我知道。”

      那是折风剑。周青崖不可能不感兴趣。

      “我生在昆仑剑阁。”姜殷坐的清冷而端正,“剑阁中,男子必须学剑。女子却可以学琴棋书画、女工歌赋,这些自然要轻松很多。”

      顾明蝉拿话本的手一顿。这是要做什么?自我介绍?还是倾诉童年?

      “但昆仑剑阁还有一条规矩。只有拿剑的人可以离开剑阁,去见天下、证大道。五岁时,我的手被琴弦划破流血,我受够了,于是站起身来告诉母亲,我想选另一条路。”

      “随便你。”母亲姜献玉吐着云雾道,“只要选剑的不要看不起选琴的,选琴的不要看不起自己就够了。”

      “于是,五岁的时候,我就和千千万万的剑阁弟子一起晨课、练体、挥剑,一千遍一万遍。”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

      “三年后,第一次比剑大循环,我赢了很多人,却输了更多人。可我不服输。我每天提着剑,找他们一一挑战。输了就再打,倒了就站起来。最多的时候一天打了六十八场。”
      最后一场倒下时,她连抬手擦血的力气都没了,只看着天边的晚霞,觉得眼前的世界都在模糊。

      “他们都觉得,我这样打是坚持不久的。”

      人不是磨剑石。即使是磨剑石,如此一日几十场总会气力枯竭、崩裂溃散。何况是血肉之躯?

      “剑阁的老师说:意气之争,不可长久。”

      他们指着崖边的松柏告诉姜殷,风大松柏低头弯腰,并非胆怯退缩,是懂藏劲。若一味硬挺,反倒容易被风折断。

      “可我不服。”

      “我不服。” 声音从姜殷的齿缝里挤出来,大喘着气,却格外清亮,“松枝会弯腰,可我手里的是剑。剑要的是锋芒,不是弯腰。”

      她伸手捡起剑,手腕虽还在抖,却还是勉强把剑举到胸前,“今日输了六十八场,明日我就打七十场、八十场。只要还能握剑,我就要打,就要赢。”
      我要做世界上最强的剑修。为此我可以付出一切。

      顾明蝉翻了一页话本,心想,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大犟种。

      “十岁的时候,我已经能够打赢大半剑阁的弟子。十三岁,我与殷秋不相上下。”

      转折发生在姜殷十五岁那年。她如愿所偿地离开剑阁,却遇到了八年的“心魔”。她没有能越过“心魔”,境界滞缓、迟迟未能突破。

      如今再遇到殷秋,她输得一败涂地。

      床头的青瓷瓶里插着枝顾明蝉刚折的迎春,鹅黄的花苞缀在细枝上,透着鲜活的气。床上的人穿了身素白的棉衫,紧闭着眼,睡得沉静。完全不似昨日护她在身后时的果断与锋芒。

      姜殷的眼睫垂了垂,她就那样坐在周青崖身边,任光影在脸上流转。

      如果莲花台上,周青崖没有赶来,或者是她完全可以晚一步赶来,自己恐怕已经血溅当场,身残肢断。

      “就算我学会全天下的剑招,或许也赢不了她。”姜殷苦笑道。

      原来有些差距,不是靠 “拼尽全力” 就能补上的,也不是靠一天六十八场战斗能改变的。

      莲花石台瓣瓣炸开,风掠过比武场,吹得远处的旗帜猎猎作响。姜殷半跪着,却听不清了,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抽走了什么。从前支撑着她一次次爬起来的意气,如今只剩下一片茫然。

      若是拼尽全力都做不到“赢”,那我握剑的意义,又是什么?如果连追上一个人的资格都没有,那我这些年的坚持,又算什么?

      她没有问出口。

      顾明蝉却道:“你的心很乱。”

      “什么?”姜殷抬起头。

      顾明蝉一笑嫣然,指了指胸|脯:“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每天晚上睡前,早上起来,我都喜欢听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确认自己又活过了一天。我现在能听到,你的心很乱。也许你也应该听听你的心。”

      你的心,就像你的剑法一样乱。

      魔盘腿坐在另一张病床上,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周青崖有很多奇怪的朋友。

      无论是过去的那些散修,还是现在的顾明蝉和宁既明。

      她为什么总有那么多朋友?毫无疑问的,姜殷想起漫天剑意中,为她而来的金缕绫。至少那一霎那,是为她而来。

      离开剑阁的时候,她曾对母亲说过:“我要走了。天地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母亲:“看什么?”

      姜殷:“看看别人的剑。”

      母亲笑了笑:“去看看别人。”

      也许姜殷现在才明白。天地确实很大,天地有它偏爱的人。

      眸光倒映着瓷瓶里的迎春花,她站起身来,双指一拢,摘了一朵花瓣在掌心:“人生在世不称意,乱我心者多烦忧。”

      顾明蝉没有打扰她。

      修行路上,除了数不尽的败绩,更有道心的挫折。

      败绩如皮肉之伤。虽痛彻心扉,尚可调养复原。

      而道心之挫才是重创。别人帮不了忙,只有自己走出来。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临走之时,姜殷想起什么,忍不住问道:“你喜欢看悲剧结局吗?”

      顾明蝉飞快地摇摇头。

      “那就别看你手上那本了。结局是书生高中,白狐惨死。”

      “好可怜。”顾明蝉将手里话本一扔,换另一本,眼巴巴问:“那这本呢?”

      姜殷摇摇头。

      顾明蝉拿起另外一本:“这个?”

      姜殷郑重地点头肯定:“大团圆。”

      顾明蝉这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很多年前,十六七岁的少女提着一把剑,守在很多家剑宗门口。里面的人要出来就得先跟她比剑。

      等得无聊,她就买了几本话本边等边看。

      后来越看越多,她学了多少家剑法,就看了多少市井话本。倒也意兴阑珊。

      周青崖醒来的时候已是傍晚。

      暮色渐沉,鸟儿归巢轻啼。

      文试初赛已全部结束。宁既明坐在顾明蝉旁边,一边吊儿郎当地咬着苹果,一边教顾明蝉认话本里不认识的字。

      “这个念‘烬’,火烧尽了,剩下灰烬。”

      “这个鏖,鏖战的鏖。”

      “就是形容打得特别激烈、难解难分的意思。比如昨天,周青鏖战昆仑少阁主,被打得昏迷不醒、生死未卜。作为好友,我心甚痛啊。”

      “咳咳咳。”周青崖咳嗽中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不劳费心,我还活着好好的。”

      “你醒了?”顾明蝉惊喜地扔掉书。她疑惑问:“阿青你的经脉中有股塞流。”

      是蜃蛇之毒。还好此毒罕见,除了经验丰富的谢悬之和见多识广的王轶教导,许多人只是听过此毒却不知道具体什么样。

      倒免了顾明蝉为她忧心。

      “老毛病了,不碍事,死不了。”周青崖坐起身来,轻飘飘带过,嘴角一扯,“宁道长你没吃晚饭呐?”

      “这你就不懂了吧。在我们中州的方言里,苹果音同‘病故’,我这是帮你把坏运气都吃掉。不用谢,身为朋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周青崖:“宁道长的歪理可比天下星星还多。不说这些,你的文试初赛考得怎么样?”

      顾明蝉:“考得什么题?”

      “题目倒是不难。”宁既明嚼了嚼苹果,含糊不清道,“就一道题,辨天道与王道。答得最好的,是我和朱赫的。”

      宫霓曾经说过,中州有很多人通过“登仙门大会”进入修真界。自从赵陵这位新皇上位之后,将名额一再缩减。

      “这不等同于问修真界和中州哪个治民更好?”周青崖不假思索,“想必你答得的是天道。”

      “当然。”

      天道者,万物之纲纪,人间之基石也。天道有三大普惠之德:

      一为顺时而动。日升月落,四季轮回。此乃百姓衣食之源。

      二为因果昭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乃社会秩序之本。

      三为公平无私。天子庶民,一律平等。此乃众生奋斗之基。

      故曰:顺天者昌。

      而王道者,其弊亦有三端:

      因人而异:仁德之君则治,暴虐之君则乱。社稷安危系于一人。

      因时而迁:一朝天子一朝臣,律法政策常变。民心易生疑虑。

      因势而变:法不责众,刑不上大夫。难以做到真正公允。

      故曰:人治不如天治。

      “这些试卷可是会给胡院长和赵陵亲自过目的。”顾明蝉看热闹不嫌事大,“你不怕你哥动怒?”

      宁既明自有歪理:“他若动怒,不正好应了‘因人而异’?”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