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杏枝 ...

  •   窗外月已西沉,房内还是静悄悄的,高大的人影随灯火微微摇晃。

      “王爷,他们跟丢了人,回来请罪了。”

      陆怀谕冷淡地侧脸在暧昧的烛火里也没有分毫温度,他冷笑一声,听白术继续道:“不过可以确定是城西,大概率是最西边的无穷巷……”

      他面上显露嘲讽之意,倒没有过多责怪手下:“大内毕竟高手如云。陛下既有意隐藏身形,又岂是你们能够跟上的。让他们都休息去吧。”

      白术应了一声,想到后面还要禀报的事情,有些犹豫。但他转念又想到自己此前是因为什么被贬,好不容易回来了可不能又折在同一处。他咬咬牙:“属下还有一件事要禀报。”

      “吞吞吐吐的干什么?说。”陆怀谕疑惑地瞥他一眼,又转回去看画,墙上挂着一幅红衣美人图,正是从前挂在安王府书房中的那一幅。

      白术的话让他看画的动作停下来。

      白术说:“门房在门口看到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像是谢大人……”其实门房并不认识什么谢大人,只是他描述那人的样子和身上的官服让白术想到了谢攸宁。

      谢攸宁生了一张让人见了就忘不掉的脸,哪怕是在摇晃的灯火里,也能让门房得出好看得像画上人这样的结论。

      “她走了?”陆怀谕在书房里只穿一件单杉,黑发用简单的木簪固定,原本就凌厉的长相配上清冷的黑白二色,愈发散发出生人勿近的气势。可是此刻提到谢攸宁,他的眉眼似乎软了一点,话语里不自觉含了一点期盼。

      “跑了。”

      “跑了?”陆怀谕的眉眼一霎时又恢复了原本的凛冽,甚至更冷几分:“还真是聪明人,见本王被贬,也一个个都跑得没影了。”他不知在说谢攸宁还是在说其他人,白术张开的嘴又闭上。

      他本想为谢大人分辩两句,他想说谢攸宁这个级别的官员,大概率还没有接到主子被贬斥的消息。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看着还在气头上的主子,心中默默道,谢大人您自求多福吧。

      今日是个好天气,谢攸宁在库藏中翻翻找找许久,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了出来。左看看右看看还是觉得礼物太轻,又忍痛把前年收的阎立本真迹拿了出来才满意了些。

      午后的暖阳照得人睡意愈发浓,当谢攸宁借了赏画名头给沈府递上拜帖的时候,门房也这样回她。

      “老太爷正在午睡。”

      她还没有想出对策,里面走出来个面容清矍的老人家,看门房毕恭毕敬的样子,谢攸宁猜他或许是沈府的管家一类。

      对方和门房吩咐了几句,原本态度懒散的门房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笑盈盈对她道:“原来谢郎君是我家老太爷的贵客。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贵客,不,谢郎君快里头请。”

      那管家也跟着接道:“谢郎君随我来。”

      虽不明白二人的殷勤从何处而来,但毕竟有求于人,谢攸宁也没有推辞,略一谦让就跟着人走了进去。

      沈家人常年住在南方,长安虽有一座占地不小的沈府,但是荒废了许久,此刻谢攸宁走进这座装饰陈旧的旧宅,目光在朱红半褪的房梁上一闪而过。

      当年沈雪臣官居三品中书舍人,年过五十丧妻,身体每况愈下。圣人舍不得放他告老还乡,便给他一个太傅衔。

      自那时起沈雪臣便奉诏教导太子,直到太子意外去世,他才终于得偿所愿回到故乡。

      此番重回长安,有人说他是为了送孙女选安王世子妃,可是依谢攸宁看却显然不是这样。她知道安王妃有多喜欢沈令仪,就连陆怀谕……她想,如果沈令仪乐意嫁,现在常山王府早就多一位女主人了。

      可若不是送孙女进京,又是为什么呢?她看不明白。

      转过高大照壁,短暂进入一片开阔的地界,然后是方正的门厅。门厅右侧门出去,奇石假山挡去了大半的视线。她一面跟着管家穿过假山一面纳罕。

      这里的布局和她从前见过的园林都不同,太湖山假山上远远能看见一座鹤寿亭,四面是秋风落叶,一派萧瑟秋景。

      绕过假山群又有藏书楼、仞兰室,每当她以为要看见堂屋的时候,下一刻出现在眼前的又不是。

      等她好不容易从大门口走到堂屋时,太阳已经悄悄往西移了移,她擦了擦额角的汗,估摸着至少有小半个时辰。

      从外头看看不出里头有这样大的地方。她想的是,比去过的安王府还大。

      等她走到堂屋门口,管家让她在此等候,自己进去禀报。她想想也是,走了大半日了老太爷想必也睡醒了。

      回廊上站着只五色鹦鹉,和从前谢家那只有些相像,谢攸宁趁此处无人,偷偷挪过去逗它。

      “小东西,你会说话吗?”

      那鹦鹉不知是抽了什么风,突然大叫起来:“没规矩!没规矩!回去!回去!”她吓得倒退一步。

      角落里突然跑出来一个侍女,轻声训那鹦鹉:“闭嘴吧。老太爷刚醒别吵着他。松溪也在,小心她拔了你的毛。”鹦鹉开始还叫得正欢,等听到松溪的名字才摆着头乖乖闭嘴。

      松溪,是沈令仪的侍女?谢攸宁偏头看了一眼堂屋,难道沈令仪也在?

      院子里被风卷起一堆落叶,谢攸宁规矩地站在门口等着,门内有脚步声响起,两个窈窕的身影一前一后出现在门边。

      沈雪臣没有见她,沈令仪倒是出来了。

      沈府杏园

      “谢郎君来拜会祖父,合该早两日知会的。”

      沈令仪遣散了侍女,此刻散步杏园中只有她二人。

      沈令仪似乎知道她要说什么,早一步告诉她:“其实朝堂上的事,和祖父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他避居姑苏多年,若不是为了我,也不会回到这……”她仔细思考了一刻,才道“波谲云诡之地”。

      她说起长安和朝堂的时候脸上有片刻的哀伤,不过很淡,不像是刻骨的哀伤,反倒像是对他人的一种同情。谢攸宁看得分明,却不知她同情的是谁?是自己吗?还是当年的沈太傅?

      周遭静得厉害,谢攸宁早就发现了,沈府虽大却安静得出奇,这里没有什么人气。

      明面上依然是男女有别,谢攸宁落后沈令仪半步的身位,沈令仪需要回头才能看见她,此刻她垂着头,样子颇有些懊恼:“若不是实在不得已,某也不会来拜见老先生。”

      沈令仪柔软的眉眼上染了一层复杂的情绪,她纤细的手指触在杏树矮处的枝条上,手上一用力,就折下一节细枝。

      谢攸宁闻声看向她的手边,她手上正是一根杏树枝条。

      她把手上的枝条递给谢攸宁,秋日的杏树光秃秃的,枝条上也只孤零零留着两片叶子。谢攸宁犹豫了一刻,知道自己若接了这根枝条,几乎等于接受了对方的示好。

      谢攸宁只是犹豫了一刻,就接了。

      “春来有信,君既接杏,来年春日望莫误期。”沈令仪笑得温婉,却隐隐透出得逞的狡黠。谢攸宁叹气,从前怎么会觉得沈令仪温柔小意,仆从随主,侍女松溪的性子,想来也和沈令仪内里的性情相吻合。

      可是以沈家的声望和沈令仪的品貌,又看上自己什么呢?

      她这么想,也这么问了出来。

      沈令仪笑得磊落:“人若一定要成婚,何不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佳偶?谢郎君的容貌和性情都十分合我的胃口。说来惭愧,在姑苏和金陵许多年,都不曾见过像谢郎君这样的人。”

      这样俊美清新的郎君,比她长一岁,又是个男子,却有几分天真的孩子心性。平日见她是聪慧狡黠,可时而流露些浑然天成的憨态却更让人怜爱。

      无关情爱,她只是很情愿和谢攸宁这样的人待在一起。

      谢攸宁更摸不着头脑,手上的杏枝成了烫手山芋。所幸沈令仪知道她心中尴尬,简单了解了几句她的难处便让人带她离开了。

      谢攸宁走后,沈令仪一个人靠在杏园的秋千上发了很久的呆,连松烟走到身边了也不曾发觉。

      “娘子。”松烟无奈,轻轻唤了她一声。她回神问:“怎么了?”

      “后日就要回去了,夫人让奴婢来问您可有什么物什没有收拾好,或是还有要采买的东西?”

      后日,沈令仪开心之余难得有点惆怅,后日她就要回姑苏去了,也不知道那人会不会来信守承诺姑苏找她。不过,还有一件额外的事。她问松烟:“临平郡主的病情如何了?”

      松烟笑道:“奴婢差点忘了,长公主殿下特意让人来报喜呢!郡主已经大好了,长公主明日就要来拜访。”

      好了就行。沈令仪点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陆明华会患上和自己当初一样的怪病,但是好歹不是不治之症。等等,她想到自己曾经失落的那本诗集,好像又想出了一点头绪。

      若真能把那人抓出来,也不枉她刻意来长安一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杏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