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初启星途 ...

  •   沈依寒站在星御机甲学院大门前,微微仰头,望向那座屹立在晨光中的主楼。

      砖石砌成的外墙沿袭古典学院派格局,线条厚重优雅,柱身与檐口上依然清晰地保留着古代工匠留下的刻痕。弧形窗框半掩于藤蔓之中,叶片沿着格棱攀附,一块块斑驳青苔爬上墙体,为苍冷的石块增添几分生机。

      而高耸塔楼的最上層却已彻底重塑为另一种风格,嵌有环状记忆合金结构与镜面纳米石外壳,在阳光照耀下泛起微微虹彩。由塔身向下延伸出的光能脉络如心跳般有规律地流转,冷光沿着岩壁表层轻声跳动,与阳光一同织出近透明的辉网,让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建筑仿若沉眠于过去与未来之间。

      主楼大门上方的巨大浮雕由智能分子陶铸造而成,随着光照角度发生微妙转变。古代战士与新世机师肩并肩屹立,刀剑与机甲环环相连,长风吹起战衣与装甲,一种无声威压由此渗出,仿似凝视她的人,并不属于某个具体的时代。

      她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这里,是她梦寐以求的起点,更是命运转折的门户。

      她垂眸看向终端上的录取通知,指尖轻颤,心跳难以抑制。全额奖学金,是她无数个深夜坚持换来的入场证。

      深吸一口气,她再次抬起头,眼神一分分地坚定下来。即使四周尽是天资卓绝的强者,她也要靠自己,一步步站稳。

      踏入主楼内部,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横贯整层的石质拱廊。长廊顶部近楼顶处,一列又高又细长的采光窗依序镶嵌在墙身上,柔和阳光由此倾泻而下,金辉般地洒在地砖与墙身之间。

      而采光窗下方,数道由光子轨道组成的透明光环如星辰般缓慢地盘旋,每当有人经过,光轨自动避让后又复归原位,悄无声息。

      长廊两侧依旧保留着古代木制书架,木纹因岁月沉淀而愈发深沉,书架上的书本沿袭古法装帧,纸页微微泛黄,书脊处仍留有手工雕饰的细痕。

      书架间,光粒子编织成的浮空投影墙静静悬挂,与厚重木架交错共存。每一道卷轴般的光带轻晃时,都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著作与战时机甲模型,金边光晕环绕其上,如一幅幅时空交错的史诗长卷。轻轻一握,便可展开发光卷轴,其中的战史数据、机体结构甚至战损痕迹都会按需要清晰重现。

      步入迎新大厅时,四周早已聚集起从薇诺帝国各地而来的新生。有人轻松地说笑着,与伙伴拥抱重逢;有人沉声紧绷,一如弦上箭般时刻准备出发。名牌与布衣错杂在人群中,阶层与背景的差异无声地显现。

      她目光未多停留,一转身便被大厅一侧那整面镶嵌入墙的机甲模型牢牢地牵住了视线。

      十几架机体模型依序屹立其中,姿态或肃穆或凌厉,表面清晰地刻印着昔日战役与机师编号。那是历代战功赫赫的机甲,属于传说中战士的残影,如今化作这座学院的信念象征。

      她在虚拟训练时不止一次操控它们的模拟机身,从姿势到战术路径,都一遍遍反复演练。它们不只是模型,更是坐标,是她前行的方向。

      胸腔深处,那种熟悉的渴望陡然涌起,压过了所有初来乍到的不安。

      “沈依寒。”身后传来了引导助理的声音,“请前往第三区域,准备入学实操测试。”

      她轻轻颔首,依照终端弹出的线路提示安静地转身离开迎新大厅。

      甬道深处,光线随着她的步幅依序点亮,墙上依然保留着古典石刻花纹,与其中嵌入的浮动光轨一同,随着足音依次绽放柔和光晕,照亮由近及远的金属结构与穹顶画。

      空气中的气息亦悄然转变。温润木材与清洁涂层的味道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冷却液与金属氧化物留下的轻微气息,那是机械长时高速运转时留下的印记,不算刺鼻,却极有记忆点。

      她近似本能地深吸一口气,恍如回到了无数深夜模拟训练时分。她脑海中已开始自动背诵标准操作参数与延迟阈值,步调不由地轻快了一分。

      数分钟后,测试区域出现在眼前。

      随着认证通过,厚重的合金隔门缓缓滑开。低频震动自脚底传来,是核心动力机组启动时的共振。

      屋内其实不大,一侧是整理装备用的小更衣间,另一侧则安放着模拟驾驶舱,顶部半弧穹顶随之绽开,热感离子网如一道透明湖波般垂下,微光随着涟漪轻晕出去,形成一道无声透明结界,彻底隔绝内外干扰与窥视。

      能量随着推进稳定攀升,穹顶边缘环状电弧依序跳起,昭示着屏障已成功闭合。

      她没有迟疑,转身步入更衣间,换上标准测试服,轻紧肩带,深吸一口气,让心神彻底镇定下来。

      坐进驾驶舱的瞬间,锁扣自动贴合胸口,座舱内壁随即闭合,形成完全封闭的同步环境。

      神经感应接口启动,脑波校准模块随之运行,一道道螺旋状讯号自后颈插槽注入,依序对接每一条神经频道。

      【精神链路准备接入。】

      她闭上双眼,缓缓调息。精神力如丝如线,顺着主控通道渗入机体核心。

      接通一瞬,一道冰冷刺痛的神经电波沿脊柱冲下,如钢针扎入感官。她微蹙眉,却毫无动作,只静静承受那份被接管的异样知觉。

      控制台逐一点亮,精神波长与核心模块完全衔接。她睁开眼——全息视野瞬间铺展。

      【连接成功。】

      那是一种近乎拥有第二副身躯的错觉。金属臂的重量、关节间每一道细微阻力,都像自己的手指般听令自如,每一举一动都由心控御。

      感知随之全面放大。空气温度的微妙波动、地面传来的震动回响、甚至远处能量泄散所引发的电磁波,都以近乎超凡的清晰度汇入神经回路,经由多维感应模块实时转化为可解读的神经信号。

      【驾驶代号确认:沈依寒。】

      【测试模式启动。】

      她快速下达复合指令:前倾重心、左膝卸力、右肩能量引导同步、预补推进轨迹……每项指令都经过精密微调,并与系统实现近零延迟对接,神经脉冲在电信号中即时映射。

      意念一动,机体立刻回应。挥臂、转身、踏步,每一式干脆利落,仿佛动作早已烙印入骨血,不需思考便能自然流转。

      远端观测室内,数据面板数值闪烁不止,考官目光如炬,紧盯着不断刷新的各项指标。

      “她完全没调用预设动作模组,全程为自主神经输入。”

      “反应节奏也很快,她提前预判了系统响应延迟,主动预留了补偿时差。”

      【模拟战场加载中,倒数开始。】

      画面瞬间转为沙尘瀰漫的废墟战区。风与悬浮粒子交错飘摇,三架敌机从不同方位同步逼近。

      她旋腕操控,操作杆随势内收,机甲关节发出轻响,推进器骤然增压喷射,机体如利箭般跃起。

      借断墙顶部短暂发力后,推进器动力未绝,红点在视网膜边缘依序闪烁,被敌机锁定的警告不断跳出。

      她却未有转身查看,而是精准调控推进器输出,减至刚好维持高度的临界点,下压重心,依惯性牵引机体顺势在空中滑跃转身。

      机甲旋转如陀螺,机关随之启动,刀刃从隐藏刀鞘中疾闪而出,被她瞬间紧握。动作干脆利落,刀锋直取近身敌机核心,一击洞穿关键模块。敌机中枢运算与动力传输瞬间中断,火花与碎片伴随冲击自切口处爆开,失去动力的机身猛地解体。

      【第一架敌机已失能。】

      她神色未改,动作更显凌厉。

      此刻,她与机甲的每一次互动,已不再像是执行单向指令,而是一种彼此协同的共鸣。念头甫起,动作随至;每一次闪身、翻转、出击都流畅如水波,不见丝毫迟滞。

      余下两架敌机自左后与右前同时夹击而来。

      她低声轻哼,精神波形重组,神经增幅器与机载传感器火力全开,切换至高敏响应模式。

      【感知倍率提升——四倍处理模式启动。】

      画面实际上并未减慢,但是随着处理器与神经元高速协同运算,每一道高速运动、每一簇火花与粒子流,都清晰地印在她的视野中。

      灰尘依旧翻涌,火光依旧跳跃,却有如被解算为一帧帧画面,让她足以洞悉每一环细节。

      机体足下推进器微震,向下喷出一道短促推力,令机身骤降半身,险险避开后方敌机的突刺。与此同时,腰身猛然扭转,肩关节发力带动刀刃自下而上划出冷冽弧光,精准切入敌机传动节点。敌机推进器输能链路当场断裂,动力失衡下,骤然失控,重重坠向地面。

      几乎就在下一秒,前方高速冲出的第二架敌机试图以粒子炮近身点杀,却被她凭高速运算出的弹道提前洞悉。机体一个转身侧踢,足部附挂的金属板与粒子炮口重重撞在一起,爆出的火花与能量干扰令对方火力暂时中止,炮口充能与传导暂时失效。

      紧接着,机身借转身之力扭转上身,一刀干净地插入敌机肩关处,彻底卡住它的关节运动,令它暂时失去机动能力,无法再立即发起攻势。

      【第二架敌机已失能。】

      【第三架敌机反應延遲,低於系統預期。】

      她指尖在操作面板上的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输入连串指令,精准地调整机体关键参数,同时精神力如涟漪般扩散,透过后颈神经接驳器层层渗入,连通主动力轴与感应边界节点。每一道意念,都精准转译为机械响应,指令与动作间几近无缝衔接。

      随着测试持续深入,她能感受到心跳逐渐加快。而她并未压制这份躁动,因为这正是她渴望已久的“战场感知”。

      机甲在她双重操控下,如活物般灵活自如。双手微调推进器功率与姿态角度,精神力则主导整体动势与战术选择。机甲在碎石与断墙间疾行穿梭,路径切换自然无滞,高难度机动动作一一完成,无一失误。系统监控反应延迟维持在极低值,她对机体的掌控度已远超同龄入学者平均水平。

      她侧身跃起,视网膜中最后一架敌机热源轨迹清晰锁定。右手轻扣启动器,电磁索束如疾蛇破空而出,电弧环绕间精准缠住敌机关节,一记猛扯,将目标强行拖入预定爆破区。

      一束光芒猛然炸裂,模拟空间停止变化。

      【测试结束。】

      驾驶舱灯光重新亮起。她睁开眼,额间浮着一层细汗,神情却冷静如常。

      【精神链路断开,神经回收程序启动。】

      她静静起身。身体尚未完全脱离高密度输出状态,肩膀微酸,指节隐隐发麻。但她一言不发,目光镇定。

      远端观测室内响起压低的惊叹——

      “精神反应延迟低于0.02秒……”

      “这是极罕见的纪录,已接近高年级实战驾驶员的标准。”

      “根據身份信息记录,她的精神力等级为S级。但就算是S级Alpha,也很少能在入学测试时做到这种程度。她一个Omega是怎么做到的?”

      考官低声交换着疑语时,她却对此一无所知。此时的她正坐在场边长椅上,垂眼望着微微颤抖的双手,缓缓吐出一口气。心跳尚未完全平复,精神链路断开后留下的空虚与颤栗,依旧残留在指尖。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如此高级的模拟舱。那种几近零延迟、由念头牵动每一道操作的纯粹同步感,完全超越了以往的体验。

      过去,在薇诺帝国资助的旧式训练所,她只能租用那些最基本、陈旧且响应缓慢的模拟器。每次训练时,总有一道难以抹平的隔阂横亘在操控者与机甲之间,像是在与沉重且迟缓的金属空壳角力。即便如此,她依旧一遍遍地磨练自己的意志与技巧,从未松懈。

      但是今天,一切彻底不同。

      由学院提供的这台模拟舱搭載了最先进的机甲操作系统,让她的每一道精神力指令几近无损地传达出去,实现了人机之间最深层次的结合。

      在这个时代,机甲操作依赖由精神力驱动与机械化控制共同构筑出的复层式操控体系,旨在为操控者提供灵活与高效并重的操作方式。

      其中,精神力由后颈植入的微型接收器与机甲形成神经级直连。一旦精神力与机体达到同频,操控者只需凭借念头便能自在地驱动机体,实现高速、灵活的动作,并可凭精神波动直观感知机甲当前的空间定位与运转状态,以本能层级作出实时反应。

      而机械化控制由传统操控杆、拉杆与触控面板共同组成,为操作提供极高的精确度与稳定性,适用于需要火力校准、精准瞄准、重型负载等复杂工序。

      操控者可依战况灵活切换,甚至实现混合操作,比如高速变向、近身格斗等依赖精神力驱动,而火力锁定、大范围打击等则由机械化控制补足。

      她缓缓握紧双拳,指关节有些发白。

      由于家世与训练条件所限,她一直未能真切地体验如此高度的同频与操控乐趣,甚至有时还需要依赖陈旧设备中迟缓且模糊的精神传输,导致许多复杂动作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而在刚才的测试中,当精神力与机体彻底贴合时,机甲不再是冷酷金属,而是身躯的延伸,是血与神经共同跳动的新肢。

      她甚至能清楚地“感”到齿轮转动时的轻颤、液压杆推进时的力道,以及能源由核心涌出的细微波动。

      完全沉浸其中后,操作与战况判读几近是在本能层级进行,每一道攻势与变向不必深思衡量,完全依赖直觉牵引。

      如此自在、流暢,与以往租用旧式模拟器时留下的迟滞与负重形成鲜明对比,令她由内而外地涌起一股振奋与喜悦。

      双手依旧有些颤,肩颈传出轻微酸麻,却已不再是陌生与惧怕,而是由战意牵动的颤动。

      —————

      几天后,分班结果公布。

      她坐在书房里,翻阅着初期课程资料。忽然,终端传来新讯息提醒,她轻轻一愣,随即点开投影。

      荧光光带拉开,她的名字,赫然列在'特别班'名单的最前一列。

      她盯着那一行字看了许久,指尖微动,嘴角悄然扬起。

      这,是她拼尽全力换来的第一场胜利。

      她起身,将通知书文档妥善加密归档后,走入厨房。罗婉清站在炉前,熟练翻炒着锅中的菜叶。

      她靠在门边,望着那道熟悉的背影,胸口的情绪一点点涌上来。

      “妈妈,我有件事想告诉你。”

      罗婉清回头,看着她。

      “嗯?”

      她将通知书投影展开,语气平静,却藏不住那份深埋心底的坚定与雀跃。

      “我考进了特别班。”

      “你果然做到了。”

      “这才刚开始而已,后面的路可能更难。”

      “但是你从未怀疑自己的选择。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走得更远。”

      她轻轻点头,眼神清澈明亮。

      她很清楚,前路险峻,压力、恐惧,甚至那些从未被她正视的阴影,都会一直在。

      可她已经不需要退路。

      她会正面迎战,一步一步走向那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