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Chapter3·名字 ...

  •   十二月的梨市已经彻底进入了冬季。校园里的梧桐树褪尽了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白色的天空。寒风呼啸着穿过教学楼之间的长廊,学生们裹紧了羽绒服,匆匆行走在结霜的路面上。
      宋沅站在教室窗前,呵气在玻璃上形成一小片白雾。她用指尖在雾面上无意识地画着图案,思绪飘向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这是她在新学校的第一个冬天,虽然寒冷,却不再像往年那样令人感到孤寂。

      “宋沅!发什么呆呢?”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紧接着一双手蒙住了她的眼睛。
      宋沅笑着转身:“依依,我就知道是你。”
      姜依依得意地扬起眉毛,她的双颊被冷风吹得通红,像两个小苹果:“猜对了!沈楠去交作业了,一会儿就来。今天放学去图书馆吧?听说新进了一批书。”
      话音刚落,另一个身影快步走进教室。沈楠一边搓着手取暖一边抱怨:“王老师也太狠了,布置这么多数学题,我手都快写断了。”
      姜依依活泼开朗,是班级里的开心果;沈楠沉稳细心,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她们是在开学两个月后逐渐熟络起来的,如今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三人组。

      “图书馆?好啊,”宋沅点头,“我正好想借几本参考书,为期末考试做准备。”
      姜依依夸张地叹了口气:“学霸就是学霸,期中刚过就想着期末了。我是想去借几本小说,冬天最适合窝在被子里看书了。”
      沈楠整理着书包,提议道:“那我们现在就去吧,趁天还没黑。”

      三个女孩穿上厚外套,围好围巾,说笑着向图书馆走去。寒风迎面扑来,姜依依夸张地打了个哆嗦,紧紧挽住宋沅和沈楠的胳膊。
      “梨市的冬天真是名不虚传,”姜依依说,“我感觉鼻子都要冻掉了。”
      沈楠笑道:“这才十二月呢,最冷的时候还没到。听说一月份能到零下十度。”
      宋沅安静地听着,心中感慨万分。回想几个月前,她还在为如何度过又一个陌生的学年而焦虑不已。如今,她不仅有了可以并肩行走的朋友,甚至开始期待在这个城市度过的第一个冬天。

      校园图书馆是一栋独立的红砖建筑,已有几十年历史。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旧书页和暖气的熟悉气味扑面而来。室内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啊,活过来了!”姜依依满足地感叹,解开围巾,“图书馆的暖气永远是全校最给力的。”
      沈楠已经走向查询电脑:“我先查一下想要的书在哪个区域。”
      宋沅则被门口的新书推荐展区吸引。展板上精心陈列着近期热门书籍,其中几本的推荐卡上竟然有她熟悉的名字。
      “江旭推荐”——一张卡片上这样写着,附在一本关于天文摄影的书籍旁边。
      宋沅微微一怔。自从期中考试后,她和江旭的交集少了许多。不是刻意疏远,只是自然地投入到各自的学习和社交圈中。江旭加入了天文社,经常参加活动;而她则与姜依依、沈楠越走越近。他们仍然是同桌,但那种初识时的新鲜感和紧张感已经逐渐沉淀为舒适自然的友谊。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姜依依凑过来,顺着宋沅的目光看到推荐卡,“哦,江大学霸啊。听说他最近在天文社混得风生水起,还带队参加了什么比赛。”
      宋沅点点头,没有多言。她心里却莫名泛起一丝奇异的感觉——像是突然意识到某个一直存在的事物发生了变化,而自己刚刚才注意到。

      沈楠从查询台回来:“我要找的心理学书籍在二楼B区。你们呢?”
      “小说在一楼A区,”姜依依说,“宋沅,你要找的参考书在哪?”
      宋沅回过神来:“应该也在二楼,C区吧。”
      “那我们先陪沈楠去二楼,然后我再下一楼,”姜依依制定计划,“最后汇合去借书处,怎么样?”
      大家一致同意。三人走上老旧的木质楼梯,脚步声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回响。二楼比一楼更加安静,只有零星几个学生在书架间穿梭或坐在阅读区学习。

      沈楠很快找到了想要的书籍,姜依依便下楼去小说区。宋沅则在C区的书架间慢慢寻找她需要的参考书。
      就在她踮脚试图拿到顶层的一本数学题集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需要帮忙吗?”
      宋沅转身,看到江旭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几本书,嘴角挂着那抹她已熟悉的微笑。
      “江旭?你怎么在这里?”宋沅有些惊讶地问。
      “天文社活动结束了,顺路来还书。”他举起手中的书籍,“你呢?一个人?”
      “和姜依依、沈楠一起来的,”宋沅解释,“她们在别的区域。”
      江旭轻松地帮宋沅拿下那本题集:“这本确实不错,题型很全。我们天文社的社长也推荐过。”
      “谢谢,”宋沅接过书,注意到江旭手中的书籍大多是天文相关的,“你最近很忙吧?好像经常看到你在社团活动。”
      江旭点头:“确实有点忙。我们在准备一个观测项目,需要收集大量数据。不过很有趣。”他顿了顿,看向宋沅,“你呢?好像和姜依依她们相处得很好。”
      “嗯,她们人很好。”宋沅简单回答,心里却莫名有一丝说不清的愧疚感,仿佛自己“抛弃”了最初的朋友。
      短暂的沉默落在两人之间。这种沉默对他们来说是从未有过的。自从成为同桌以来,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从文学作品到课堂内容,从观察到见解。但现在,某种微妙的距离感悄然产生。
      “那我先去还书了,”江旭最终打破沉默,“明天见。”
      “明天见。”宋沅看着他转身离开,心里那丝异样的感觉更加明显了。

      就在这时,姜依依和沈楠回来了。姜依依一脸兴奋地抱着一堆小说,沈楠则若有所思地看着江旭离去的方向。
      “我刚才看到江旭了,”姜依依压低声音,“他是不是来找你的?”
      宋沅摇头:“偶然遇到的。他来还书。”
      沈楠轻轻推了姜依依一下:“别瞎猜。走吧,我们去借书处排队。”

      借书处已经排起了小队。三人站在队尾,低声交谈着选择的书目。宋沅心不在焉地翻动着手中的参考书,思绪还停留在与江旭的短暂相遇中。
      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种奇怪的感受。她和江旭仍然是朋友,只是自然地有了各自的生活,这再正常不过了。但为什么心里会有一丝失落?

      队伍慢慢前进。当轮到她们时,图书管理员——一位严肃的中年女士——接过她们的借书卡和书籍,开始办理手续。
      宋沅的借书卡还是新学期初办的,照片上的她看起来比现在紧张许多,眼神里带着转学生特有的不安。她看着管理员将卡片放在读卡器上,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多么害怕在这种需要与人交流的场合中出错。
      “好了,下一位。”管理员将卡和书递给沈楠,转向姜依依。
      姜依依活泼地与管理员交谈着,称赞新进的小说品种丰富。管理员严肃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微笑。
      终于轮到宋沅。她递上书籍和借书卡,管理员熟练地操作着。就在这时,旁边的工作人员呼叫这位管理员,她匆忙起身离开,暂时将宋沅的借书卡放在桌上。

      “稍等一会儿。”她丢下这句话就走向了同事。
      宋沅点头,目光无意中落在桌上的借书卡上。紧接着,她的呼吸微微一滞。
      她的借书卡旁边,另一张卡不知何时被放在那里。卡片上的名字清晰可见——2003.9.01江旭。

      两张借书卡并排放在一起,名字紧邻。这种偶然的排列不知为何让宋沅心跳加速。她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失态,然后强迫自己移开视线。
      但几秒钟后,她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回到那两张卡片上。
      “江旭”和“宋沅”——两个名字安静地靠在一起,仿佛某种隐秘的联结,只有她一个人知晓。
      宋沅感到脸颊微微发烫。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会让自己如此心绪不宁。这只是偶然,管理员随时会回来把卡片收走,或者重新排列。没有任何特殊意义。
      然而,她的心跳依然不规律。

      在她过去的转学经历中,从未有过这样的时刻。她总是那个匆匆过客,不会留下足够深的痕迹让他人的名字与自己的并列。即使有,她也从未注意到,或者故意忽略。
      但这次不同。
      在梨市高中,在这个飘着初雪的冬天,她第一次有了真正扎根的感觉。有了朋友,有了日常,有了期待明天到来的理由。
      而这一切的开始,与那个名字紧密相关。
      管理员回来了,抱歉地笑了笑,继续办理手续。她随手将江旭的借书卡收到一旁,开始处理宋沅的书籍。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那短暂的并列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宋沅心中的涟漪却未平息。

      办理完借书手续,三人走出图书馆。天色已暗,校园路灯陆续亮起,在寒冷的冬夜里投下温暖的光晕。
      “突然好冷!”姜依依裹紧围巾,“咱们快点走吧。”
      沈楠点头:“我肚子都饿了,赶紧回家吃饭。”
      宋沅却稍稍放慢了脚步:“你们先走吧,我...我好像把笔落在图书馆了,回去找一下。”
      姜依依疑惑道:“很重要吗?明天再找不行?”
      “是一支...常用的笔。”宋沅解释,其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撒这个小小的谎。
      “那快点哦,天都黑了。”沈楠叮嘱道。
      “很快的。”宋沅承诺,转身重新走进图书馆。
      她并非真的要找笔,而是被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返回。图书馆里已经没什么人了,管理员正在整理柜台,准备闭馆。

      宋沅假装在附近的阅读区寻找了一会儿,然后走向借书处。
      “请问有什么事吗?”一位年轻的管理员问道。
      宋沅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我想查一下...就是,如果我想借一本别人推荐的书,但不知道书号,该怎么办?”
      她知道自己找的借口很蹩脚,但管理员似乎没有怀疑:“你可以去查询电脑搜索关键词,或者告诉我书名,我帮你查。”
      “是一本关于天文摄影的书,”宋沅说,“门口展板上写着推荐人是江旭同学,但我没记住书名...”
      管理员点点头:“哦,那本啊。稍等,我查一下记录。”她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是《星空之下:天文摄影入门与实践》,编号A305。需要现在借吗?”
      宋沅摇摇头:“今天先不用了,我只是问问。谢谢您。”

      她转身离开,心跳再次加速。为什么她要特意回来查询江旭推荐的那本书?为什么那个并列的名字让她如此在意?

      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扑面,宋沅却感觉不到冷。她的思绪纷乱如雪。
      她回想起开学初的日子,那些与江旭成为同桌的紧张和期待;想起演讲比赛前他的鼓励和支持;想起他们曾在空荡的礼堂里练习,在教室窗前看雨,在操场边的梧桐树下讨论刚读完的书...
      那些瞬间原本已经被日常的琐碎所覆盖,此刻却清晰地浮现出来。
      宋沅意识到,或许她与江旭之间距离的增加,并非全然自然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是她主动选择了退缩——在交到新朋友后,她下意识地减少了对江旭的依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舒适区:与同性朋友交往,避免那种让她心慌意乱的独特连接。
      那个并列的名字之所以让她心绪不宁,是因为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她一直试图忽略的事实:江旭对她而言,始终是特别的。
      特别到仅仅是名字的偶然并列,就足以让她失态。
      特别到她会特意返回图书馆,只为了查询他推荐的书目。
      特别到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不是期末考试的复习内容,而是他说话时微微上扬的嘴角和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

      宋沅停下脚步,抬头望向梨市的夜空。冬日的天空清澈,几颗早亮的星星已经开始闪烁。她想起江旭对天文的热爱,想起他曾经指着星空告诉她各个星座的名字和故事。
      那一刻,她突然很想发信息给他,问问他今晚是否会有观测活动,哪颗星星最值得关注。
      但她最终没有这样做。

      第二天到校时,宋沅的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她几乎一夜未眠,反复思考着自己的情感和犹豫。
      走进教室,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先投向自己的座位——江旭已经在那里了,正低头看书。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形成一道柔和的光晕。
      宋沅深吸一口气,走向座位。
      “早上好。”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自然。
      江旭抬起头,微笑:“早。你看起没睡好?”
      宋沅下意识摸了摸眼下:“这么明显吗?昨晚...复习得晚了些。”
      这是部分事实。她确实翻了半夜的参考书,但更多时间是在胡思乱想。
      江旭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喝点这个吧。我妈自制的姜茶,驱寒提神。”
      宋沅惊讶地接过:“谢谢...你妈妈真贴心。”
      “她知道我经常晚上出去观测,总是准备这些。”江旭解释道,“对了,天文社今晚有活动,我们要观测双子座流星雨。最佳观测时间是午夜到凌晨两点,虽然冷,但据说每小时能看到上百颗流星。”
      宋沅捧着温暖的保温杯,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听起来很壮观。”
      “是啊,可惜明天还要上课,不然可以通宵观测。”江旭语气中带着遗憾,随即又振奋起来,“不过即使只看一小时也值得。”

      一整天的课程中,宋沅时不时走神。她会在老师讲解数学公式时想起借书卡上并列的名字;会在文学课上联想到流星划过夜空的景象;甚至会在体育课寒风吹过时回味姜茶的温暖。
      放学铃响时,宋沅正在慢慢整理书包。姜依依和沈楠约她去自习室,她以需要回家复习为由婉拒了。
      教室里的人渐渐稀少。江旭也收拾好了书包,却似乎不急着离开。
      “今晚真的会很冷,”他突然说,语气随意,“观测要穿很厚才行。”
      宋沅点头:“你多穿点。”停顿了一下,她鼓起勇气添加了一句,“如果能拍到好照片,明天给我看看?”
      江旭的眼睛亮了起来:“当然。其实...”他犹豫了一下,“如果你不介意熬夜和寒冷,欢迎来看。我们就在学校天文台,很安全的。”

      邀请来得突然,宋沅措手不及。她内心挣扎着——理智告诉她应该拒绝,但某种更强烈的情感在怂恿她接受。
      “我...需要考虑一下,”她最终说,“可能晚点给你消息。”
      江旭理解地点头:“没问题。无论如何,保重身体,别复习太晚。”
      他离开后,宋沅独自坐在教室里,夕阳的余晖将一切染成金色。
      她拿出手机,点开与江旭的聊天界面。上一次对话还是两周前,关于一道数学题的讨论。她输入又删除多条信息,不知该如何回应他的邀请。
      最终,她只发送了一句:“流星雨的最大亮点在几点?”
      江旭的回复几乎立刻到来:“理论上午夜左右最多,但整晚都有。你来的话,八点后天文台见?”

      宋沅盯着手机屏幕,指尖微微颤抖。她想起那个在借书卡上并列的名字,想起冬夜寒风中突然涌起的渴望,想起无数个微不足道却记忆深刻的瞬间。
      然后她做出了决定。
      “我会来。穿得很厚。”

      发送完这条消息,她放下手机,深深吸了一口气。窗外,梨市的冬日夕阳正在西沉,天空由金转橙,再渐变为淡紫和深蓝。
      夜晚即将来临,而宋沅第一次如此期待黑夜的到来。
      不是因为流星雨壮观,也不是因为天文观测有趣。
      而是因为,在那个寒冷的夜晚,她会与一个特别的人并肩站立,共同仰望星空。
      而他们的名字,不再仅仅借书卡上偶然的并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止于盛夏》全文已完结 下一本写《絮落不见影》
……(全显)